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灌香腸時,豬肉到底要不要洗?牢記「3要3不要」,香腸醇香味正耐放】的文章,文中介紹了香腸的種類和灌香腸時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到你。
時光荏苒,新的一年進入倒計時,春節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了,回家過年的火車票預訂模式已經開啟,年味兒漸漸凸顯,燻臘肉臘魚、灌香腸的越來越多。每到這個時候,全國不少地方都會出現專灌香腸的門店,生意紅火頗受歡迎,然而,更有一部分人喜歡自己親自動手灌,食材無欺放得心。
香肥又叫臘腸,是經腸衣包裹的風乾肉,屬於臘製品系列,因由鮮豬肉製作而成,豬肉的營養價值仍在。灌香腸一般在南方比較盛行,比較出名的有廣東五香香腸、四川麻辣香腸、湖南辣香香腸、江蘇如皋香腸,另外還有浙江豬牛肉混合香腸,各地因調料和加工不同,各具特色。
香腸雖然美味,但市面上出售的香腸魚龍混雜,常常讓人難辨質量好壞,其中不乏有加了澱粉的,明明是過了期卻更換標籤日期的,還有香腸上塗了一層亮晶晶的不明油,聞起來沒有一點香味;這些隱情讓人卻步,不少人更願意選擇自己動手灌。灌香腸雖說並不複雜,若是要想灌出來的香腸味好質量佳,仍需要一些技巧,因此筱雅與大家分享灌香腸的一些要點,牢記「3要3不要」,香腸好吃又耐放。
3要
1要:要瘦多肥少
市場上一些雜牌的香腸為了降低成本,大多數是肥多瘦少,吃起來不僅油膩,而且膽固醇高,對身體不好,還有一些加入澱粉濫竽充數,口感粉粉的,缺乏肉質的Q彈筋道。無論是自己灌香腸,還是去專店請師傅灌香腸,買肉時都要注意瘦多肥少,一般瘦肥比例按照7∶3最為合適,建議前後腿各一半,這樣肉質口感多樣化。
2要:要加入白酒
肉切好後,根據不同口味加入的不同調料,不管什麼調料,白酒是不可少的,而且需要加入52℃以上的高度白酒,進行殺菌消毒,1斤肉加入白酒的量為10~15克,有的地方也會用黃酒代替白酒,但終歸加黃酒的香腸,因黃酒酒精含量低,不如加白酒的香腸耐貯存。
3要:要扎孔
灌香腸的腸衣是選用豬小腸或者是羊小腸,它們是內臟中最長的小腸,香腸灌好後,由於腸衣中殘留部分空氣鼓脹,容易破裂,所以一定要用牙籤或者針在香腸上扎小孔,刺破腸衣,排掉多餘的空氣。最好是分2次扎孔,第1次是香腸灌完後,每小截扎5~6個孔,第2次也是每小截扎5~6個孔,是在晾曬2天後進行,對準在有氣泡的地方紮下去。
扎孔是灌香腸的關鍵步驟,不僅能排氣防破裂,而且有利於油脂的滲出,增加醇香的口感,同時加快了香腸的風乾速度,致使不易變壞,另外肉粒間更緊密,切後不會散。
3不要
1不要:肉不要洗
經常會有人問,灌香腸時,買來的肉要不要洗,一部分人怕不洗的肉直接灌不衛生,存在隱患,極力主張灌前要洗肉;其實肉最好不要洗,沒有洗過水的肉能夠保持最原始的香味,做出來的香腸也是最香的。
用水清洗後的肉,水分很難一時揮發掉,尤其是用冷水洗,會帶來大量的細菌,引發變味變質,因此,這就要求購買肉時特別注意,買別人剛砍走剩下的乾淨肉,如果還不放心,就將表面的肉片下來另用。
2不要:不要直接曬
大多數人會將灌好的香腸,迫不及待地拿到室外,直接放在太陽下晾曬,這樣香腸不僅不容易入味,而且還會鼓大泡,導致腸衣破裂。正確的做法是:灌好的香腸放入盆中靜置3天,進行冷處理醃製,在這期間,讓香料充分均勻地融入肉中,帶給香腸濃鬱的香味。
3不要:不要放糖蒜
有些地方的人喜歡吃甜食,無論什麼菜都要加糖,灌香腸也不例外。殊不知糖這種調料融化後比較黏稠,很難幹透,因此加糖的香腸,保存時間有限。口感豐富的香腸,往往香料比較多,像五香粉、花椒粉、陳皮等,大蒜香氣濃鬱獨特,是生活中常用的調料,但放在香腸中就不適合,因為其含有一定水分,在香腸裡面發酵,產生酸味。
總結
入冬後最適合灌香腸了,灌香腸,一定要記得選擇七分瘦三分肥的肉,這樣做出來的香腸不膩不柴,同時要加入高度白酒消毒,進行2次扎孔。為了保持豬肉的原始鮮香味,建議不要洗,灌完香腸後不要直接曬,也不要加糖蒜。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