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陷2.65億元貸款「案中案」 當事人辯稱系假印章冒名貸款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桂林銀行陷2.65億元貸款「案中案」 當事人辯稱系假印章冒名貸款

本報記者 郝亞娟 王柯瑾 上海、北京報導

在經歷與桂林銀行金融借款糾紛案一審、二審敗訴後,近日,廣西匯輪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輪公司」)法人趙衛民在微博上舉報稱,其所在的公司被冒名貸款2.65億元,同時桂林銀行涉虛假訴訟。趙衛民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已開始刑事訴訟。」

記者了解到,該案件始於5年前,桂林銀行以「未依約定承兌和償還借款」等為由將匯輪公司告上法庭。但匯輪公司、趙衛民堅持認為,借款行為不是該公司真實意思,而是被他人利用假印章冒名貸款的行為。

那麼這筆2.65億元借款將如何處理?目前什麼進度?記者就此事採訪桂林銀行方面,其表示:「現處司法機關調查階段,不便透露。」

2.65億貸款糾紛

這起糾紛始於桂林銀行與匯輪公司籤訂的一筆借款合同。2011年12月,匯輪公司與桂林銀行籤訂《額度授信合同》,桂林銀行授信給匯輪公司項目貸款1億元、銀行承兌匯票1.65億元。同日,桂林銀行與趙衛民、唐某籤訂了《保證合同》,與唐某、吳某、潘某籤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與桂林佳信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陳某籤訂了《抵押合同》,就匯輪公司貸款1.99億元(2.65億元減去6600萬元保證金)提供擔保。

由於匯輪公司未依約定承兌和償還借款,桂林銀行於2015年6月向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而匯輪公司、趙衛民認為,匯輪公司雖然與桂林銀行籤訂過《額度授信合同》以及辦理過開戶,但是從未在桂林銀行申請辦理過具體的項目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從未接受過桂林銀行發放的相關資金,亦從未向桂林銀行以「廣西匯輪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名義履行過還款義務和進行過結算業務等。

趙衛民介紹,之所以出現桂林銀行讓匯輪公司還款但匯輪公司認為不是自己借款的情況,源於匯輪公司認為存在「假印章」。即吳某以匯輪公司股東的名義,指使某公司員工偽造匯輪公司單位公章,在桂林銀行西城支行開設匯輪公司對公帳戶,並在相關銀行承兌協議、貸款支付憑證、出票申請書、轉帳支票、銀行承兌匯票上蓋印。同時,吳某指使某公司員工向桂林銀行提交偽造的匯輪公司等虛假的貸款證明材料,向桂林銀行申請發放2.65億元貸款。

記者查詢該案件二審判決書(2017)桂民終135號信息顯示,法院在認定涉案銀行承兌匯票及借款是否為匯輪公司所為時認為:匯輪公司、趙衛民並未否認銀行承兌匯票及借款實際發生的事實,只是抗辯稱該案存在《額度授信合同》條款被變造,匯輪公司銀行帳戶被他人冒名開立,匯輪公司只是形式上的借款主體,實質上並沒有支配資金,但未能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因此,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該案涉訴的銀行承兌匯票及借款均為匯輪公司所申請,桂林銀行也依約開出銀行承兌匯票及發放了貸款,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並無不當。最後,二審駁回了匯輪公司、趙衛民的請求。

近年來,關於「假印章」帶來的金融糾紛屢見不鮮。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徐曉明告訴記者:「實踐中,一些公司有意刻制兩套甚至多套公章,訂立合同時惡意加蓋非備案的公章或者假公章,發生糾紛後以加蓋的是假公章為由否定合同效力。同時,一些違法人員惡意使用『蘿蔔章』進行經濟詐騙的案件也屢有發生。最高法2019年11月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確立了『認人不認章』的原則,為解決『加蓋假印章行為效力』問題提供了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裁判思路。」

「《九民紀要》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當主要審查籤約人於蓋章之時有無代表權或者代理權,從而根據代表或者代理的相關規則來確定合同的效力。具體而言,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之人在合同上加蓋法人公章的行為,表明其是以法人名義籤訂合同,除《公司法》第16條等法律對其職權有特別規定的情形外,應當由法人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法人以法定代表人事後已無代表權、加蓋的是假章、所蓋之章與備案公章不一致等為由否定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籤訂合同,則要取得合法授權。代理人取得合法授權後,以被代理人名義籤訂的合同,應當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被代理人以代理人事後已無代理權、加蓋的是假章、所蓋之章與備案公章不一致等為由否定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徐曉明表示。

此外,作為商業銀行,也應履行識別真假印章的責任和義務。華東某城商行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講,企業在銀行開承兌匯票時,公章、法人章以及財務章均需備齊;變更預留印鑑,需要重新蓋印鑑卡,需要法人操作,但是如果能拿到法人授權書,相關人員可以去代辦變更。」

涉嫌騙貸、虛假訴訟,誰擔責?

經過一審敗訴、二審被駁回,但匯輪公司、趙衛民認為,桂林銀行涉及虛假訴訟。

趙衛民表示,自一審、二審判決之後,其便開始刑事訴訟流程。據其提供給記者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柳檢公訴刑訴【2018】53號)顯示,經依法審查查明,案件涉及騙取貸款、票據承兌罪;違反發放貸款罪;虛假訴訟罪。

另外,根據趙衛民提供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柳檢公訴刑訴【2018】2號)顯示,經檢察院查明:桂林銀行將處置匯輪公司貸款風險一事交由該行資產保全部,時任桂林銀行資產保全部總經理秦某與另一公司籤訂了一份《補充協議》,約定另一公司就受讓匯輪公司債權事項,不再通知匯輪公司。桂林銀行對匯輪公司金融借款糾紛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秦某等隱瞞桂林銀行已將匯輪公司股權轉讓及已經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的事實,致使匯輪公司一審敗訴,再審又被駁回,因此背上超2億元債務。

此外,趙衛民出示的一份由中國法律諮詢中心出具的法律意見書(中法書字[2020]第0102號)認為,該案最重要的證據是桂林銀行和另一公司籤訂的《債權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書》等協議。從現有證據資料來看,該案一、二審判決均未提及「債權轉讓」問題,桂林銀行在本案再審立案審查階段提交的證據目錄顯示,前述《債權轉讓協議》等證據是桂林銀行在再審程序中提交的新證據。據此可見,匯輪公司、趙衛民在該案再審過程中才知曉案涉兩筆債權轉讓的事實,其在該案一、二審當中當然無法以此提出本案原告實際上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的抗辯,一、二審法院亦沒有因此駁回原告桂林銀行的起訴,而是基於《額度授信合同》《固定資產借款合同》《銀行承兌協議》等,拋開債權轉讓而作出桂林銀行勝訴的判決。

據趙衛民提供的《桂林市人民檢察院被害人輸送權利義務告知書》顯示,桂林銀行、秦某等虛假訴訟一案,已由柳州市人民檢察院移送至桂林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但是,與該行相關的另一重點人物涉及「假印章」的吳某的相關案件至今未結案,也使這起「刑民交叉」案件變得撲朔迷離。

徐曉明告訴記者:「《九民紀要》對於民事、刑事交叉案件的處理問題,也作出了更為具體明確的操作規定。《九民紀要》第128條明確,在行為人以法人、非法人組織或者他人名義訂立合同的行為涉嫌刑事犯罪或者刑事裁判認定其構成犯罪,合同相對人請求該法人、非法人組織或者他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下;或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涉嫌刑事犯罪或者刑事裁判認定其構成犯罪,受害人請求該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承擔民事責任的等情況下,民商事案件與刑事案件應當分別審理。《九民紀要》第130條則明確,人民法院在審理民商事案件時,如果民商事案件必須以相關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刑事案件尚未審結的,應當裁定中止訴訟。待刑事案件審結後,再恢復民商事案件的審理。如果民商事案件不是必須以相關的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則民商事案件應當繼續審理。」

相關焦點

  • 私刻印章!79張「假」承兌匯票,華夏銀行被捲入!
    更為嚴重的是,在貿易過程中「天騰系」實際控制人涉嫌以偽造翰林匯的公章、財務專用章、法定代表人私章等騙取華夏銀行承兌匯票並套現,後期因「天騰系」無法償還部分套現貸款,翰林匯公司作為承兌匯票的「收款人」被華夏銀行起訴承擔連責任賠償華夏銀行的損失。
  • 17家銀行67億風險敞口 德正系騙貸案持續發酵
    曾經叱吒風雲的「德正系」掌門人陳基鴻早已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曾經備受銀行追捧的「優質大客戶」——「德正系」企業如今已處於騙貸的風口浪尖之上,成為各家銀行「緝拿」的對象。雖然這一過程中,各家銀行有意識地保持緘默,但市場上關於各家銀行涉案貸款金額的傳言依然接連不斷。先後有消息稱,各家銀行涉及德正系騙貸案的金額為148億元、160億元甚至更多,版本不斷更新。
  • 又現票據案:自貢銀行起訴民泰銀行 印章被質疑造假正在偵查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另涉多起案件,其中包括一起偽造公司印章案、一起票據詐騙案及一起受賄案。民泰銀行相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該案涉及的票據詐騙案及偽造公司印章案仍正在偵破階段,沒有結案。對簿公堂自貢銀行與民泰銀行爭議的焦點是一張商業承兌匯票。
  • 姜喜運恆豐銀行弊案原點
    來源:中國經營報相關新聞:  姜喜運和他的「利益」共同體原標題:【等深線】姜喜運恆豐銀行弊案原點記者 封莉 北京報導2014年恆豐銀行40億元剛兌事件曾轟動一時。一審法院認定,在未經恆豐銀行中間業務專業委員會或專家貸款審查委員會等任何業務審批機構核查、作為重大關聯交易未經恆豐銀行董事會批准的情況下,直接在保函性質的協議上加蓋恆豐銀行印章,且未按銀行規定收取擔保業務手續費。
  • 以案釋法:關於虛假印章的認定、舉證責任及法律後果
    二審判決以中十冶重慶分公司的工商登記設立檔案中,明確記載了系中十冶集團公司申請設立,中十冶集團公司未舉示證據證明該設立行為系他人私刻或盜用中十冶集團公司印章而產生,中十冶重慶分公司的債務應認定為中十冶集團公司分支機構的債務為由,判令中十冶集團公司對於中十冶重慶分公司的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符合本案查明的事實,依據充分,並無不當。
  • 每周聚焦:法院受理團貸網案 唐小僧母公司案宣判
    6月1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其官微發布公告,披露了被告人王利、盧偉、陶蕾、官小平「資邦系」集資**案的一審判決結果,多名高管被判刑。據悉,本案中「資邦系」平臺向近300萬名投資人非法募資近600億元。至案發,造成11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50.4億餘元。03團貸網案累計凍結57億 已報送2萬老賴至徵信6月15日,東莞公安局對外通報團貸網案情最新進展。
  • 大學生幫人貸款被坑:對方抵押的是骨灰寄存處
    2017年2月,古月發現自己已經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了「老賴」。黑龍江省銀保監局2020年3月出具的答覆意見書顯示,原成高子信用社在發放該筆貸款過程中存在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後管理不完善的情形。根據整改問責落實情況,哈爾濱農商銀行給予香福路支行(原成高子信用社)時任行長通報批評處分,罰款5000元;對時任外勤副行長以及3名客戶經理通報批評,並分別罰款。
  • 青島港騙貸案將銀行推向危機深淵:信用體系不嚴密
    它將一批礦石貨品存於一家倉庫,卻「一女多嫁」,從不同倉儲公司處出具了倉單證明,並利用這些倉單去不同銀行重複質押融得巨資。  本來看似相安無事的潛規則,與反腐颶風狹路相逢,掌舵人陳基鴻近日被曝因涉西部礦業(601168.SH)前董事長毛小兵案被「協助調查」,從而激起業內狂瀾。根據青島銀監局公開信息,盤子巨大的「德正系」在當地的金融授信額度就高達148億元,外埠風險敞口仍在排查中。
  • 百億假黃金大騙貸:貓鼠一家的遊戲
    摻假的黃金、被冒用的身份證、說不清的關聯關係,在這場騙貸遊戲中都是「通關」的「有力武器」,但作為金融機構貸款審批流程的「關卡」設置是否有足夠的難度呢  2月2日,銀監會發布「依法查處陝西、河南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通告稱,經過立案、調查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
  • 無緣無故出現淘寶貸款記錄 還上了徵信黑名單
    訴訟維權 未在淘寶開店卻有不良記錄河北承德市雙橋區法院審理了陳先生訴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名譽權案。陳先生稱,2015年3月有人給他打電話,稱其用自己的淘寶店在阿里貸款公司辦了貸款,自2014年5月至今共欠付貸款本息3000餘元,要求償還。但陳先生從未在淘寶上開過網店,更沒辦過貸款。
  • 上海銀行陷違規批貸「羅生門」再發文:寶能按時還本付息、衡源貸款...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發酵已超兩天,上海銀行就舉報違規向寶能集團授信「羅生門」事件再次發布澄清公告。1月12日晚間,上海銀行發布五點文字公告駁斥不實信息。舉報事件主角為上海衡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衡源企業」)法定代表人徐國良在舉報信中提出5大核心問題,直指上海銀行與寶能之間違規批貸265億元、虛假審核、空殼公司騙局、資金違規挪用等問題。根據上海銀行的公告顯示,2019 年以來,衡源企業及相關公司在該行的貸款風險化解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衡源企業經比選後自主決定將項目公司股權出售給相關公司,並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
  • 江陰銀行票據亂相:子公司印章遭偽造
    網易財經2月
  • 理財-過橋貸款是什麼意思過橋貸款利率是多少?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 、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那麼,過橋貸款是什麼意思,過橋貸款利率是多少呢?過橋貸款是什麼意思?過橋貸款是什麼意思呢?
  • 多家中小行貸款集中度超標 淪為股東提款機被罰
    以受到監管處罰的柳州銀行為例,截至2018年底,該行前十大單一客戶中,貸款集中度最高達11.75%,前十大單一集團客戶中最高的更是達到23.79%,對應金額36.44億元,最低的也達到5.14%,涉及金額7.87億元。該行前十大集團客戶貸款餘額138.1億元,佔比高達90.19%。
  • 恆豐銀行又有兩高管被判刑 系違規出具金融票證並違法獲利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恆豐銀行又有兩高管被判刑,系違規出具金融票證並違法獲利恆豐銀行管理層又有兩人因「受賄罪、違規為他人出具保函」判刑。 2月18日,山東諸城市人民法院公布的刑事判決書顯示,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原行長邱野被判處7年,恆豐銀行北京分行公司二部原總經理朱維新被判處8年。
  • 山東信用社總社「陷阱」讓無辜客戶背黑鍋的銀行貸款
    前不久,一篇名為《山東榮成農商銀行欺詐貸款五年卻無貸款合同》的新聞在網上瘋傳,媒體調研:    「籤訂合同是甲乙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現,籤完後理應雙方各持一份合同,為什麼到現在乙方的合同仍在銀行那裡睡大覺……」山東榮成市市民鄒本斌向媒體反映:山東榮成農商銀行涉嫌欺詐,從2010年7月開始,鄒本斌與該銀行發生了糾紛,讓其深受其害。
  • 大學生幫商人朋友貸款被「坑」75萬,對方抵押房產竟是骨灰寄存處
    黑龍江省銀保監局核查顯示,原哈爾濱城郊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成高子信用社(現為哈爾濱農商銀行香福路支行,以下簡稱成高子信用社),在發放該筆貸款中存在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後管理不完善等情形,時任行長、副行長等多名高管被通報批評並罰款。▲平萬恆所籤的房屋抵押擔保借款協議。
  • 男子為還賭債虛構養殖項目讓朋友幫忙貸款50萬
    正義網湘西州8月7日電(通訊員 李濤 吳亞潔)7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檢察院收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關於某銀行一筆50萬元貸款無法收回的報案材料。該院刑事檢察局立即指派一名員額檢察官對案件進行審查。    經初步查明:楊某系該銀行的職員,專門從事信貸工作。
  • 葫蘆島銀行逢多事之秋:二股東破產股權遭拍賣 買國債被騙6.1億元
    阿里拍賣平臺顯示,瀋陽大君瓷業有限公司(下稱「大君瓷業」)持有的葫蘆島銀行1.56億股股權將於1月20日公開拍賣,每股2.16元,起拍價3.38億元,目前該筆股權拍賣信息獲得了超過300次圍觀,尚未有人報名。據天眼查及葫蘆島銀行年報信息顯示,大君瓷業為該行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7.78%,持有股份1.56億股,也即其持有的全部葫蘆島銀行股份將被一次性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