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魚紫錦鱗:關於泰山貢品赤鱗魚的傳說

2021-01-08 山東頻道

泰山赤鱗魚

赤鱗魚又名螭霖魚、斑紋魚,中國八珍之一。是一種為泰山所獨有的小型野生魚類。鯉科,突吻魚屬。在自然條件下,成魚20釐米,重100克。體側扁,腹部圓,頭小吻鈍,上唇有極小的短鬚兩對。體暗褐色,腹白,背部微顯藍色。體被細鱗,兩側鱗片微黃,背鰭、尾鰭灰黃色,其他諸鰭桔黃色。吻部及臀部綴以白色珠星。體色隨環境而變,或深或淺,變化迅速。對聲音變化反應靈敏,行動敏捷,遇外界刺激迅即潛入石下。赤鱗魚生長於海拔270~800米的山澗溪流中,喜食藻類及浮遊動物。泰山溪流富生藻類,溪水常流低溫,徑流彎曲,含氧豐富,PH值呈中性,各種礦物質含量低,形成赤鱗魚特有的生態環境,故有「赤鱗魚不下山」之說。

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又名石鱗魚、時鱗魚,又其顏色因季節和環境的變化而不同,有金赤鱗、銀赤鱗、銅赤鱗、鐵赤鱗之別,李白曾有詩:「魯酒瑚珀色,汶魚(赤鱗魚)紫錦鱗」赤鱗魚以金黃色為上品,曰「金赤鱗」,銀白色曰「銀赤鱗」,脊背為豆青色曰「豆赤鱗」,脊背為黑灰色曰「草赤鱗」。「草赤鱗」少次,較長見,「金赤鱗」最為少見。以上幾種赤磷魚,在夏天將其放在大石上,烈日下暴曬魚肉化為油,僅存魚骨和魚皮。赤鱗魚的生活環竟很小,非泰山水不能活,有「東不過麻塔,西不過麻套」之說。赤鱗魚肉質細嫩,經烈日暴曬而融化流油,其味道鮮美,刺少無腥,具有「補腦力、生智慧、降濁氣、升清氣、悅顏色、延高年、明耳目、齒牙堅固」等功能,可謂魚中上品。若能一飽口福,確是三生幸事,也是我國五大名魚之一,成魚長不過二十釐米,可藥用。《泰山藥物志》:「螭霖魚方頭巨口,龍鬚龍目,全首似龍而無角,因得「螭」字,以其性喜雨而得「霖」字。這種魚的生存環境條件要求很高,現由山東農業大學生物專家學者正研究擴大人工養殖。

那麼,想吃赤鱗魚的人,大概也想聽聽赤鱗魚的傳說吧?

相傳,泰山腳下有個劉氏老翁,人們都叫他劉翁。劉翁一家地無一壟,只靠他上山打柴挖藥為生,遇到陰天下雨,就到黑龍潭釣些赤鱗魚賣掉,來接濟生活,日子過得甚是清苦。

一天,劉翁到泰城賣魚,正巧碰到髒官吳知縣。吳知縣獨霸一方,他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強取豪奪,胡作非為。吳知縣見劉翁的魚與眾不同金燦燦的實在漂亮,就對劉翁說:「劉老頭,你孝敬我的這幾條魚我收下了。」唉!誰碰上誰倒黴,劉翁氣得直瞪眼,可是趕怒而不敢言,好讓他拿走了。

吳知縣回到縣衙,把魚放在水裡玩夠了,又讓廚子給他做來吃。魚剛進鍋,吳知縣就聞得香味撲鼻,口水早流了一大碗,一端上來,吳知縣三下五除二,幾口就吃光了,連饞蟲還沒打下去呢!

第二天一大早,吳知縣就差人把劉翁叫來,對他說:「老劉頭,從今以後,你什麼也甭幹,每天釣魚給我吃。」劉翁哪裡肯依,忙求道:「知縣大老爺,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一家人全靠我打柴挖藥養活,求大老爺可憐我一家老小,另請高手吧。」

知縣卻沒臉沒皮地說:「甭不識抬舉,今後你只堵我這一張嘴,就免得再為一家幾張嘴奔波操勞了,多輕省。不過,如若一天掉不到魚,我要重打八十大板。」說完便將劉翁趕出門外。沒辦法,窮人的路就是窄,劉翁只好拿著釣杆上了黑龍潭。 劉翁一天心緒煩亂,惦掛家中,結果到了傍晚也沒釣到一條,只好愁眉苦臉,準備回去吃那八十大板。劉翁正欲收杆,忽覺大魚咬耳,用力甩杆,幾乎將魚杆拉斷,原來是一條大赤鱗魚。劉翁忙將魚抓在手裡,只見那魚兩眼淚珠滾滾,忽然開口說道:「劉公公,我是赤鱗魚王,家中有一大群兒女,我想出來找些小生靈給它們吃,不想誤咬了你的魚餌。如果你吃掉我,它們就沒法活了,再說,從今以後,你也掉不到赤鱗魚了。」劉翁聽後,十分同情,便把它又放回了水中。可劉翁想到自己的心事,也不禁流淚。魚王見劉翁難過,便遊出水面對劉翁說:「劉公公,你的身世我知道,我這裡有寶珠一棵,帶上它餓了可止飢,幹了可止渴,冬能暖,夏能涼,你拿去吧。如果遇難事,再來找人。」說完便遊回水底。

劉翁揣上寶珠來到縣衙,吳知縣早等得不耐煩了,見劉翁兩手空空,就氣不從一處生,差人重打劉翁。衙役將劉翁一腳踢倒,只聽「噹啷」一聲,一棵光彩奪目的珠子從劉翁懷中掉到地上。知縣一把抓在手裡,貪婪地望著,見珠子閃閃發光,知道是一棵寶珠,便說:「你這窮鬼,哪來的寶珠,爭分明是從我家偷的,還不快從實招來!」劉翁為了辯護,便說了實情。知縣聽說還有一條赤鱗魚王,那魚王一定還有許多寶珠。只見他三角眼一轉,便又生詭計,說道:「只要你能讓魚王證明這珠子是她送你的,我就把它還你,否則,你就別想要這條老命。」

吳知縣乘上轎子,押上劉翁來到黑龍潭邊。那寶珠原來是魚王的耳目,劉翁的情況她早就聽到了。魚王見劉翁到此,便打開水晶宮的大門,霎時,龍潭水分兩路,一條大道直通水晶宮,只見水晶宮內珠光寶氣,金壁輝皇。魚王派兩員大將把劉翁接進宮,以歌舞酒宴相待。吳知縣在岸上看得發呆,忽見潭水合攏,頓時潭水暴漲,衝上堤岸,髒官吳知縣和眾衙役哪裡來得及跑,全都卷進潭中餵了魚鱉。

不久,潭水復平,魚王親自把劉翁送到岸上,把寶珠又還給劉翁。劉翁非常感激,從此再也不去龍潭釣魚了,有時還特意做些好吃的,撒到潭中餵魚王的兒女,所以,至今赤鱗魚繁衍不斷。  

相關焦點

  • 泰山赤鱗魚,堪比黃金的極致美味
    泰山溪流富生藻類,溪水常流低溫,徑流彎曲,含氧豐富,各種礦物質含量低,形成赤鱗魚特有的生態環境,故有「赤鱗魚不下山」之說。泰山赤鱗魚隨環境不同身體呈現不同顏色的變化,頗具觀賞價值。加之古老的神話傳說,令歷代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對其推崇備至。
  • 我國最有名的4種魚,一種在古代是貢品,黃河大鯉魚上榜,你吃過幾種?
    我國最有名的4種魚,一種在古代是貢品,黃河大鯉魚上榜,你吃過幾種?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石鱗魚,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貴山區淡水魚,相傳每逢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赤鱗魚便是御膳中的必備之菜。李白曾有詩:「魯酒瑚珀色,汶魚(赤鱗魚)紫錦鱗。」
  • 野生的泰山赤鱗魚,泰山的著名特產,魚類中的稀世珍品
    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時鱗魚、斑紋魚。《泰山藥物志》記載"本品因螭頭喜霖而得名"。是泰山的著名特產,魚類中的稀世珍品。泰山赤鱗魚是一種小型野生魚類。屬鯉科,突吻魚屬,種名為多鱗鏟頜魚,泰山赤鱗魚的一般做法,泰山赤鱗魚的由來等知識。泰山赤鱗魚什麼時候放調料?
  • 山東泰山:野生赤鱗魚瀕臨滅絕 人工養殖填補
    在山上都難以存活的赤鱗魚究竟是怎樣進行人工繁殖的?人工繁殖的赤鱗魚放流回大自然後能否適應野生環境?17日,記者來到泰城一處規模較大的赤鱗魚人工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流動山水仿自然身嬌體弱細照料  飼養  17日上午8點鐘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白馬石附近的泰山赤鱗魚養殖基地,一位工作人員正蹲在池邊往魚池中投放魚食。
  • 網傳泰山赤鱗魚賣到上萬?養殖戶:這樣的品相千裡挑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近日,「泰山赤鱗魚賣出『天價』,一條最高賣到五位數」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評論,泰山赤鱗魚確實有其價值。也有網友稱,這是炒作。12月2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泰山東麓沙嶺的赤鱗魚養殖戶,了解泰山赤鱗魚的定價情況。
  • 我國最有名的4種魚,一種在古代是貢品,一種讓人為吃它不惜辭官
    到了清朝,它更是被列為宮廷貢品。實質上,銀魚之所以能受到這麼多皇帝的青睞,是因為它雖體態嬌小,但卻不失亮色。 銀魚個頭小,但渾身無鱗,看上去就像女子的玉簪那樣好看,再加上它的肉質極嫩,自然就成了許多食客的心頭好。到了今天,就連吃魚最刁鑽的日本人都對其嘖嘖稱讚。
  • 山東美食,泰山赤鱗魚,1萬元1公斤的淡水魚,到底好吃在哪裡?
    泰山的幹炸赤鱗魚要說起這個赤鱗魚,還真是不一般。這種魚只有在泰山上才有,並且只在海拔270-800米的高度才能見到。它的體長不超過20釐米,早在1992年就已被山東省列為唯一的一種重點保護淡水魚。赤鱗魚與青海的湟魚、雲南洱海的油魚和弓魚、富春江的鰣魚並稱為中國5大名魚。
  • 中國四大名魚,古代是皇帝的貢品,你吃過幾種?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人們就一直對吃的很講究,尤其是皇帝們所吃的東西,那簡直就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他們享受著世間最美味的食材,像那些鮑魚,鹿茸啊,燕窩啊或許他們都已經吃膩了,每次吃飯他們所吃的菜更是多的吃都吃不過來,尤其是海鮮那一類,今天我我們就來說說中國自古以來皇帝最喜愛的四種魚,就算是現在也是國宴上美味的佳餚
  • 中國3大名魚,現在是國宴上的佳餚,古時候是皇帝的貢品
    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3大名魚,現在是國宴上的佳餚,古時候是皇帝的貢品!1.太湖銀魚:太湖銀魚,古稱膾殘魚,俗稱麵條魚。長二寸餘,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宋代詩人「春後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並列為魚中珍品。清康熙年間,銀魚就被列為「貢品」。
  • 4年只長9釐米的赤鱗魚,養殖都要300一斤,憑什麼?
    在我們當地,這種小魚有2個名字,一種是大家統稱為小雜魚,另一種是叫它赤鱗魚。當年這種小雜魚,都是拿來餵養鴨嘴和小貓的,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如今這樣魚變得稀少後,其身價也是逐年升高,人工養殖的都要300元一斤,並且還非常搶手。那麼,赤鱗魚是什麼魚呢?一、赤鱗魚的基本信息。
  • 中國歷史上四大名魚,在古代是皇家貢品,現在更是國宴佳餚!
    相信大家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這欄美食節目吧,中國對於吃還是比較的有講究的,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吃,也是一種傳統,比如即將過年了團圓飯,必吃的一道菜就是魚了,有年年有餘的寓意,我們現在人吃魚說什麼魚都會吃,不管是潛水灘的還是深海裡的,但是你知道古代帝王吃的四大名魚是哪幾種魚嗎?
  • 中國歷史上的5大「名魚」,古代常被作為貢品,能吃到的都是土豪
    太湖銀魚,在康熙年間被列為貢品,有著魚中皇后的美稱,一大美食 黃河鯉魚,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當做貴重的贈禮, 泰山赤鱗魚
  • 我國古代皇帝最喜歡吃的魚,中國四大名魚,你吃過幾種?
    今天我們來說說國宴上的美味佳餚:魚!我國古代皇帝最喜歡吃的魚,中國四大名魚,你吃過幾種?鯉魚躍龍門的傳說相信大家都知道,象徵著一飛沖天的喜悅。相傳孔子生下第一個兒子時,一國之君魯昭公派人送給他一條非常大的黃河鯉魚,孔子甚為高興,所以給兒子取名為鯉。二、泰山赤鱗魚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時鱗魚、斑紋魚。
  • 泰山中的精靈,只有20釐米長,一條能賣180元!
    在泰山西麓道朗鎮有一個泰山茶溪谷,茶溪谷裡有幾個池塘,據說裡面的一種小精靈價值連城。你別看它們身長只有20釐米,年齡卻已經十多年了!更讓人震驚的是它們的身價,一條180元!這種魚名為金魚,是泰山螭霖魚的佼佼者,更是魚類中的稀世珍寶。
  • 明明是人工養殖的淡水魚,卻比野生海水魚都貴,普通人根本吃不起
    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自然是擁有花樣繁多數不勝數的傳統特色菜,而今天要說的這一道菜,更是其中的珍品之一,不是一般人能夠吃的上的,因為其數量真的是十分稀少,而且生長環境又極為挑剔,它就是泰山赤鱗魚。泰山赤鱗魚是泰山地區的特產,野生赤鱗魚僅在泰山黑龍潭、桃花峪等泰山較陰暗的深水中有生長,野生赤鱗魚極其稀少,同時又因為其味道極其鮮美,與富春江的鰣魚、青海湖的鰉魚、洱海的弓魚、油魚並列我國五大名魚。
  • 個頭只有小指頭,一個洞眼可以撈上千斤,名列中國「五大名魚」
    今天我們也來介紹一種動物,這種動物屬於魚類的一種它們叫做赤鱗魚,這種魚類可是非常具有地域性,別的地方都沒有這種魚,只在我國的局部地區有分布,這種赤鱗魚只在我國泰山才有分布,而且民間有說法說這種赤鱗魚離開了泰山水可不能活,所以赤鱗魚是山東泰山的珍稀的名貴魚種。今天我們就一同來聊一聊這種魚類,看看這種魚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