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只長9釐米的赤鱗魚,養殖都要300一斤,憑什麼?

2021-01-08 鯽魚剎手

小時候我們村裡的山間溪流,不僅水質清澈可見底,且水源充足,當時的溪流裡面常常會看到一種小魚,它的體型就是長不大的類型,與小馬口魚、麥穗魚差不多大小。

雖然這種小魚長不大,但是魚肉卻特別鮮美,且營養豐富,尤其是孕婦吃了後,下奶比鯽魚強百十倍。在我們當地,這種小魚有2個名字,一種是大家統稱為小雜魚,另一種是叫它赤鱗魚。

當年這種小雜魚,都是拿來餵養鴨嘴和小貓的,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如今這樣魚變得稀少後,其身價也是逐年升高,人工養殖的都要300元一斤,並且還非常搶手。那麼,赤鱗魚是什麼魚呢?

一、赤鱗魚的基本信息。

赤鱗魚,原名螭霖魚,又名石鱗魚、時鱗魚、斑文魚又叫赤鱗魚,是多鱗白甲魚的一個俗稱,還叫多磷鏟頜魚、錢魚梢白甲,在古代的時候稱為汶魚。野生的赤鱗魚,現已被《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名錄》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赤鱗魚,因為它對環境和水質要求高的原因,所以在在我國的分布不廣泛,通常生活在海拔300-1500米之間清澈的溪水裡。赤鱗魚的生長速度非常慢,雄性的赤鱗魚通常要3~4年,才能達到性成熟,雌性為4~5齡時間。赤鱗魚的體格通常都在8-15釐米之間,很少能見到3兩以上的大體型赤鱗魚。

主要分布於嘉陵江水系和漢水水系的中上遊,淮河上遊,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遊的滹沱河和山東泰山,以及浙江龍泉等地。溪石斑是屬於中下層魚類,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澈,且溫度較低的流水環境中,尤其是流速較大的區域,以及河流礫石較多的環境下,通常都是有成群的赤鱗魚,秋後入泉越冬。

二、赤鱗魚對棲息環境的需求和目前狀況。

赤鱗魚,不像傳統的「四大家魚」容易養,這種魚不耐低氧,且離開水後就容易死去。別看它是小型魚,卻對水質要求非常嚴格,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小時候的河邊是沒有草的,兩邊都種植了植物,所以需要打藥鋤草、驅蟲,只要有丁點的藥味進入了河裡,一片區域內的赤鱗魚,都會漂浮水面,甚至死去。

因環境受到汙染嚴重和資源遭到破壞,曾經清澈的溪水已經乾枯,由於赤鱗魚對水質的要求過於苛刻,所以小溪裡面已經很少能見到了,除非在一些深山的溪流當中,還有少部分的赤鱗魚。如今,溪石斑魚已經非常稀少,一年也釣不到幾條了。由於溪石斑魚的肉質鮮美,且營養含量豐富,所以有人在深山泉水裡開始養殖赤鱗魚。

三、赤鱗魚的食用價值非常高,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赤鱗魚是小型魚,它的肉質非常細嫩,香而不膩、鮮而不腥,營養豐富。其中,泰山赤鱗魚,更是馳名中外。據對赤鱗魚檢測,魚肉含脂量比鯽魚高一倍以上,蛋白質含量也高出2~3%。據傳,夏日置魚於石上曝曬,魚肉可化油而流,只剩鱗片和骨架。

根據民國《泰山藥物志》記載,赤鱗魚有補腦益智、生清降濁、養顏補氣、延年益壽、明目聰耳、堅齒健身,並且可以暖婦女子宮、利男子小便等功能。最新研究證明:赤鱗魚肉質含有鉀、鋅、鎂、鈣、銅、等12種以上礦物質,並且含有18種以上人體所需的胺基酸,以及抗衰老和預防心臟病的脂肪酸。

赤鱗魚之所以能買到300元一斤,不僅是依靠稀缺性,還有它食用的價值。另外,赤鱗魚它與富春江的鰣魚、青海湖的湟魚、洱海的弓魚和油魚並列為我國五大名魚。

釣友們,野生的石鱗魚已經被列入保護魚類,所以釣到後建議放生。對於價格高昂的石鱗魚,你們那裡還有嗎?在你們當地它叫什麼又叫什麼呢?

相關焦點

  • 3年才長9釐米,常誤認是觀賞魚,記住它的外貌,目前600元一斤
    引言日常的生活中,淡水魚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食材,雖然我國的海岸線比較長,但還是以內陸地區的淡水養殖為主,人們一般的生活中還是以較為常見的普通魚類為主。魚肉以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為主,肉質入口細膩,脂肪含量較少。
  • 3年才長9釐米,常誤認是小雜魚,記住它外貌,目前600元一斤
    我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河流眾多,淡水魚資源豐富,除了常見的草魚、青魚、鱅魚、鰱魚這四大家魚之外,在農村河裡還不乏珍貴的鰣魚、刀魚、鱖魚,淮王魚,因營養豐富價值珍貴而被人們熟知,反觀那些個頭小的魚,雖然價值極高卻常被誤認是小雜魚,比如泰山赤鱗魚,3年不到9釐米,目前人工養殖賣600元1斤,可惜少人識。
  • 3年才長10釐米,誤以為是小雜魚,殊不知一條上千元,還很難買到
    普及度比較高的有鯽魚、草魚、鯿魚等,這都屬於平價魚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如果一斤魚的價格超過30元,很多人認為已經屬於高價魚了。但是有的魚類價格甚至能夠達到幾千元,比如長江的刀魚,但是現在已經禁止捕撈。除了刀魚,還有一種魚也非常珍貴,最貴可以賣到萬元一斤,它就是泰山赤鱗魚。
  • 山溪魚中的上品,4年難長到10釐米,1條上千元,成為了保護動物
    前言:山溪魚中的佳品,四年難長到10cm,常被誤以為鯉魚,1條上1000元夏天很合適吃魚,而2020年的豬肉的價格貴,可是魚類的價錢卻並沒有增漲,這針對一些無肉不歡的人而言就會有那般福氣了,那樣就能多吃些魚了。
  • 山東泰山:野生赤鱗魚瀕臨滅絕 人工養殖填補
    山東泰山:野生赤鱗魚瀕臨滅絕 人工養殖填補2009-09-18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齊魯晚報        瀏覽量: 6133 次 我要評論   據負責餵養赤鱗魚的工作人員李秋華介紹,這種暗紅色的顆粒狀魚食是專門為赤鱗魚「量身定製」的,魚食中所含的營養能滿足赤鱗魚生長的全部需要。目前養殖場的赤鱗魚基本分兩部分,一部分是100多條專門用來繁育的種魚,這些種魚全部是野生赤鱗魚,已經有十多年的「魚齡」,每一尾都有十七八釐米長;另一部分就是十萬餘尾人工繁殖的赤鱗魚。
  • 生長在深潭中,4年長不到10CM,卻是5大名魚之一,一條賣上千元
    導讀:山溪魚中的上品,4年難長到10釐米,常被誤認為草魚,1條上千元 夏季很適合吃魚,而今年的豬肉價格貴,但是魚肉的價格卻並沒有上漲,這對於一些無肉不歡的人來說就有口福了,這樣就能多吃點魚了。目前市面上的魚類非常豐富,不僅有各種淡水魚,還有很多的海魚可供大家選擇。
  • 4年才長3寸,只能在溪流中養殖,以為是小雜魚,市價800元一斤
    它在泰山腳下的溪流泉水中存活,是我國珍貴的魚類品種,最大的魚也不過20釐米,它的個頭比較小,一般需要4年的時間才能長3寸左右,由於生長環境比較苛刻,在市場上比較稀少,價格賣到了800元一斤左右。由於它長得和普通的麥穗魚有點像,一直以來被人們當作小雜魚,有一點不同,它的鱗片帶有一點淡黃色,而且尾巴的位置還是橘黃色,不同的季節,會出現不同的顏色,也被人們當作觀賞魚來養殖。
  • 這種「珍貴名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如今價格高達500元一斤
    可是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種魚從古至今都屬於「珍貴名魚」。在古代也是作為皇家貢魚來進貢,直到現在實現人工養殖後,仍然屬於價格高昂,價格能賣到500多元一斤。這種魚的體型非常小,即使是成年魚也不過只能長到20多釐米左右。並且生長時間很長,三年才能長九釐米,而且產量還不高,所以這種魚非常的珍貴。它的名字叫做泰山赤鱗魚。
  • 山東美食,泰山赤鱗魚,1萬元1公斤的淡水魚,到底好吃在哪裡?
    泰山的幹炸赤鱗魚要說起這個赤鱗魚,還真是不一般。這種魚只有在泰山上才有,並且只在海拔270-800米的高度才能見到。它的體長不超過20釐米,早在1992年就已被山東省列為唯一的一種重點保護淡水魚。赤鱗魚與青海的湟魚、雲南洱海的油魚和弓魚、富春江的鰣魚並稱為中國5大名魚。
  • 世界上最貴的4種魚,一個魚鰾價值北上廣深一套房,你見過哪一種
    世界上最貴的4種魚,一個魚鰾價值北上廣深一套房,你見過哪一種 要說魚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再熟悉不過的一種肉食品了,尤其是沿海城市的網友,見過的魚種類更是多的數不清了吧。
  • 汶魚紫錦鱗:關於泰山貢品赤鱗魚的傳說
    泰山赤鱗魚赤鱗魚又名螭霖魚、斑紋魚,中國八珍之一。是一種為泰山所獨有的小型野生魚類。鯉科,突吻魚屬。在自然條件下,成魚20釐米,重100克。體側扁,腹部圓,頭小吻鈍,上唇有極小的短鬚兩對。赤鱗魚的生活環竟很小,非泰山水不能活,有「東不過麻塔,西不過麻套」之說。赤鱗魚肉質細嫩,經烈日暴曬而融化流油,其味道鮮美,刺少無腥,具有「補腦力、生智慧、降濁氣、升清氣、悅顏色、延高年、明耳目、齒牙堅固」等功能,可謂魚中上品。若能一飽口福,確是三生幸事,也是我國五大名魚之一,成魚長不過二十釐米,可藥用。
  • 泰山赤鱗魚,堪比黃金的極致美味
    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石鱗魚、時鱗魚、斑紋魚,產於泰山山澗細流中,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貴山區淡水魚,為中國魚類珍品,成魚長不過二十釐米,肉質細嫩,其味鮮美而不腥,為名貴餚饌,還可藥用
  • 一人養羊300隻,一年能掙多少錢?看完了解了
    而無論是在農村裡養羊或者在郊區養羊都是要租賃一片土地才行。至於租地的面積是多少,我認為如果至少要在5畝以上,因為這包括羊舍的建設,還有草料的安置,以及羊舍的飼料加工車間。而按照我們這裡來說,一般1畝地的租賃成本每年是500元,租賃5畝的成本大約花費2500元。
  • 工業化循環水養殖新思路 投餵一斤飼料 對蝦就能長一斤肉
    工業化循環水養殖新思路 投餵一斤飼料 對蝦就能長一斤肉2018-08-13 08: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晚報        瀏覽量: 8955 次 我要評論
  • 3年長不到9釐米,常當小雜魚,8塊一斤營養高,不懂吃可惜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始終佔據著其它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位置,如今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好了消費也多樣化,在飲食方面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健康養生。在家庭餐桌上除了肉食及蔬菜之外,魚也是最常見的食物。 俗話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一條腿的趕不上沒有腿的。」
  • 中國最貴的4種淡水魚,最後一個被譽為「江南水中珍品」
    中國最貴的4種淡水魚,太湖銀魚 太湖銀魚因為比較長,被稱為「麵條魚」,這種魚在中國古代就非常出名,古人講銀魚與鱸魚並列為魚中精品。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白蝦、白水魚並稱"太湖三寶"。 太湖銀魚形如玉簪,細嫩透明,色澤如銀,故名銀魚。
  • 農村養殖土雞,成本低,利潤高,三百隻雞能賺四五萬
    、農村有著傳統養殖的習慣,說到土雞很多人都見過也吃過,城裡人感覺無聊,抓只小土雞拿回家當寵物養。現在生活富餘了,有的農民靠養土雞賺了錢。一隻土雞30一斤,養五到六個月開始出欄,每隻雞重五斤多,養300隻土雞能賺多少錢,下面為大家來分析它的養殖和利潤空間。
  • 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冰水魚王,野生的300元一斤,如今被大量養殖,成高檔美食。
  • 體表金黃總是扎人,賣到二十多元一斤,來看看它的養殖方法!
    歡迎收看今日養殖資訊,我是「胡鄂養殖」,關注我持續為您分享更多養殖小知識!養魚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魚價也是有高有低,有的魚十元三斤批發,而有的魚賣到二十多元一斤,今天就談一談賣到二十一斤的黃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