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撈模式為什麼首選油滷?實戰解析不變質、不變色的油滷技術精華

2021-01-16 滷菜英雄

今天來說油滷,原因是群裡的三位小夥伴最近開店,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現撈模式,顧客認為現撈模式滷菜現滷現賣,新鮮衛生口感好,但業內人士選擇現撈普遍是看重其保質期長,製作時間快,出成率高等原因,那為什麼現撈模式能達到這麼好的效果呢?答案是:油滷

目前市場的90%的現撈模式其實就是油滷模式(這其中大約8成都是創新油滷,只有2成是傳統油滷),還有10%的人其實是不會操作,盲目地把傳統滷水搬到店門前現滷現賣,其實這種結果可想而知,產品慘不忍睹,出成率低,損耗高,等於自毀名聲、自砸招牌

油滷為什麼會比傳統滷水有保質期長的優勢呢?我們來看,傳統的滷水是將香料中的香味物質通過滷製都溶於水中,可由於大部分香辛料所含的辛香成分都屬於油溶性物質,所以這些香辛料並不能全部溶於水中,而油滷由於油脂的含量明顯增加,這就能讓香料中的呈香物質更易溶解,味道也更容易滲透至食材內部,所以從入味程度上來講,油滷是明顯優於水滷的

再者,由於油滷的表面形成了比較厚的油脂層,這樣滷水的熱量就不易揮發,食材投入其中也就能更快速成熟,所以製作時間會較短;

接著來看目前市場上的創新油滷的操作步驟分為水滷——油滷——浸泡,其實不管傳統油滷還是偽油滷,產品在售賣之前,一直都是用滷油浸泡著,這既是為了讓成品進一步吸收油滷當中的香味,在保持風味的同時其實無形之中就延長了保質期,也讓成品色澤紅亮、香味濃鬱,口感也會更細嫩油潤,這就是油滷最大的特點,成品可以長時不變質,不變色。

要知道一個「不變色」,就難煞多少滷菜人,而油滷成品不但不易變色,而且外觀上看起來格外新鮮,比如油滷出來的滷魚就比水滷的魚要嫩得多得多,所以在主流休閒滷市場,油滷被廣泛應用於滷海鮮、鴨舌、鵝掌、牛蛙等新鮮食材,這種滷製方式能最大程度上保證食材本來的口感,使鮮味不流失,這種口感也非常受年輕顧客追捧

今天英雄哥會分享一些滷菜英雄自用的油滷操作經驗和技術關鍵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塊是香料:

首先是香料的品種選擇:

對於傳統油滷而言,想要香氣充盈,那麼這幾種香就一定要用對,所謂的用對,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為用對種類,二是用對方式,三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用對量。對於傳統的油滷水而言,草果、山奈、砂仁這三種是重要的香氣來源,無論是五香油滷還是麻辣油滷,這三種香料都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這裡草果的用量可以略微多些,因為草果除了本身香氣濃鬱外,它還帶有解膩的效果,這對於油滷簡直是救命,因為油滷最大的弱點就是過於油膩,所以草果與油的比例要大約在0.5%左右,也就是一千克油要用5克的草果;dmj 山奈和砂仁香氣比較濃鬱,用量就稍微少些,一般和油品的比例在0.3%-0.4%之間。也就說一千克油使用3-4克,以不超過4克為佳。

接著是香料的預處理:

香料的預處理很多人覺得複雜而不做,其實會者不難,至少在油滷中只需根據它們各自的特性去用水、用油脂或用白酒等分別進行初步處理就可了,比如八角、山柰、小茴香、老蔻、丁香、香果、砂仁和白芷這些香料,就都需要先用清水洗淨了稍浸泡,然後再入鍋摻少量的清水煮至汁乾料軟,或者是入籠蒸軟才能用。再比如香葉這種香料則需要先用少量的溫油(50℃左右)浸泡軟了才能用。

只是草果比如草果必須要拍破去籽,避免苦澀感,然後再用清水浸泡最後瀝乾才能使用,另外對一味特殊的香料竹黃的處理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竹黃要先打成粗粒後,再單獨用少量的白酒去泡軟。

再下來就是香料的炒制或發酵:

好,這裡有差異了,如果是傳統的油滷,這個步驟是要進行發酵的,而且發酵的周期要長達半月左右

所以目前市場上的創新油滷,其香料都是進行炒制的,炒制時與炒火鍋料有些類似,先炒姜、蒜、蔥、香菜、芹菜、青椒等素菜,然後再炒香料,先加入出香慢的八角、草果、桂皮、白芷、砂仁、草豆蔻之類,小火炒制30分鐘左右,慢慢出香,然後再加入小茴香、香葉、丁香、排草、幹辣椒、花椒之類香料,炒出香味,最後加入醪糟,等醪糟水分炒幹時就關火,然後加入2斤傳統滷水燒開,油滷就完成了

而傳統油滷就比較麻煩一點,但味道卻更醇正,看你怎麼選擇。傳統油滷是先把泡軟的竹黃用保鮮膜封好,自行發酵3天,接著把其它預處理過的香料打成粗粒,花椒用開水煮好濾出,再加入傳統滷水的老滷水和高度白酒以及發酵好的竹黃,拌勻之後,裝進陶土壇用保鮮膜封好壇口,再靜置發酵15天,等到罈子裡面的香料脹潤且散發出濃鬱的酒香味時,就可以取出來使用了,把發酵好的所有香料都放入紅油桶裡,然後加入糖色和花椒油,調入鹽和雞精攪勻即可得到傳統的油滷水了。

第二塊是油品的選擇:

油品的選擇,調製油滷時要忌用動物性油脂,豬油、牛油、雞油都不能用,因為動物性油脂涼了之後,會在成品表面凝結,影響到成菜美觀,而且還易導致油滷水變質變味

常見的油滷的油品以菜籽油和色拉油為主,菜籽油更為突出油品的香氣,香氣也更為濃鬱,但是不太利於其他香料香氣的展示,香味會比較單一。而使用色拉油,香氣比起菜籽油要清淡些,但是香料的香氣能更好地展現,如何選擇則是見仁見智

滷菜英雄的做法是菜油和色拉油各佔一半,這主要是考慮到菜籽油的粘附性比較強,而色拉油則相反,粘附性比較弱,所以將兩者合用.可互補長短,使油滷的色澤和粘附力均達到最佳效果。

無論是傳統油滷還是創新油滷,其油和紅滷水的比例都至少是各佔一半

第三塊是滷製方式:

傳統油滷:油滷水滷製成熟——冷滷油浸泡

傳統油滷不需要用老滷水做藥引子,也不用先把油滷水上火熬製出香,而是直接放入食材滷製,這是因為傳統油滷所用的香料都是事先經過發酵的,只要稍微加熱,其呈香物質就能很好地滲透出來,調製傳統油滷時只需要加入糖色調色,調入鹽、雞精等調味料,然後開小火併保持100℃的油溫進行滷製,其間還要不時地翻動大塊或整塊的原料——以便原料入味均勻,待原料滷熟了後,再撈出來放入事先已經準備好的冷滷油當中淹沒浸泡,來客時直接撈出售賣。

創新油滷:水滷——油滷——浸泡

創新油滷就更為簡單,製作創新油滷需要用到傳統五香滷水或麻辣滷水,將菜品在傳統滷水中滷至7-8分熟撈出,然後放入油滷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保持沸而不騰狀態,菜品在油滷中滷熟後,不要撈出來,直接浸泡在油裡入味,這樣既能保持滷菜色澤,同時也能起到延長保質期的作用。

第四塊是注意事項:

1、無論是創新油滷還是傳統油滷,在滷製的過程中,油溫不能燒得過高,否則油滷就真的變成油炸了,而油溫過高不但會讓食材失水過多,而且還容易導致食材變焦變糊。

2、油滷一般只滷葷類原料,比如雞、鴨、鵝、豬肉、牛肉、雞胗、鴨胗、胗把子、雞爪、雞尖、雞翅、鴨腳、小龍蝦、魚類、等等,這主要是因為葷類原料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比較多,而水分含量相對素類原料則要少。

相關焦點

  • 傳統川滷特製五香油滷與現撈油辣滷,技術、味道、成本方面的區別
    川滷是一個統稱,可以按照技術構造、口味、風格嚴格區分,前面有很多內容易家川菜都詳細做了分類,今天我們按照《傳統川滷特製五香油滷》與《分鍋式現撈油辣滷》兩個專欄技術領域為粉絲們做一個詳細解析,讓大家正確地理解這兩種不同技術。
  • 揭秘四川現撈、油滷,紅亮顏色、飄香滷味,核心就是這鍋秘制滷油
    傳統川滷的滷香靠滷油來吸收和傳播,新派休閒滷代表的現撈、油辣滷,同樣也要靠滷油來飄香,也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四川滷菜,滷油是王道,沒有滷油就不會有滷香味,沒有滷油,不懂滷油就不要要求滷香味,你辦不到。辣滷油製作不專業,不規範肯定不適合商用。
  • 《現撈滷菜》辣滷顏色基調標準,滷香味提升,麻辣特色與味道提升
    年關將至,受廣大粉絲邀約,為了年後儘快推出100斤量商用一鍋式現撈滷菜、黑鴨休閒滷水和甜皮鴨這三種技術,易家川菜全部精力都投入技術籌備和後期製作中,希望在以往入門技術領域專欄的基礎上,展現出更精深,更透徹,更專業的技術細節和經驗解析。
  • 川滷技術分五香、辣滷、油滷、現撈,技術結構又分傳統商用、普通...
    所以商用川滷技術就產生了,在堅守食品安全前提下,單純只用味精、雞精來提鮮已經非常良心。商用技術使用這些國標調料是合情合理的。 家常川滷 所謂家常,當然就是家庭式,銷量、簡易模式。家庭不是館子,沒有那麼多設備和調料,家庭考慮更多的是健康和方便。
  • 《辣滷現撈、油滷川滷、五香滷》醇厚滷香滷味用這種辦法幫你解決
    不管是油滷、辣滷、現撈,還是傳統川滷,不管你的配方好還是不好,其實配方不是重點,重點是四川滷菜要想滷香醇厚都離不開下面兩點關鍵,第一就是滷油,第二就是膠質,易家川菜反覆說過很多次,香料香味溶於油,滷味只會積累在膠質裡面,也就是說沒得滷油香料香味就沒有家,沒得膠質滷菜味道就不會得到積累,滷油和膠質就是川滷核心中的核心。
  • 老師傅親傳現滷現撈的油滷核心配方教程 簡單快捷新手也能把控
    現滷現撈的油滷配方教程來了,朋友們,節後上班第一天,大家還好嗎今天,我們又準時來教大家美味配方啦,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最近短視頻平臺非常火爆的現滷現撈的油滷配方,說到油滷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聽說過川滷潮州滷,咱沒有聽過油滷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了解一下關於油滷方面的東西吧。
  • 關於現撈的油滷秘密,這些注意事項你知道幾個?
    在現滷現撈中,油滷的使用頻率比較頻繁,在滷製過程中相信不少人都會有些體會。在油滷的使用中,由於油滷的油脂含量相對於普通滷水而言偏高,這樣不僅能夠使滷水保溫效果比較好,而且油脂的存在還能預防食物腐敗,這也是油滷的最大優點之一。
  • 滋尋現撈告訴你,油滷現撈最禁忌這一點
    現撈小吃如今是最流行的一種滷味熟食 ,川味滷菜的製作相對來說並不難,但對每一個步驟都很講究,並不是將香料按一定比例放進水裡煮一下,再將食材放進去煮熟這麼簡單,實際上現撈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現撈最大的特色之處就在於現滷現賣現吃,所以為了保持現撈滷菜的新鮮度,一定要評估好每天的銷量,然後去預估製作量,切記浪費食材。當然這個問題對於才入行現撈的人來說確實有點難度,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準確的預估自家的銷售狀況,每天準備多少食材,生產情況不好做預判。
  • 滋尋現撈:現撈成熱門創業項目,特色油滷的精髓何在?
    現撈之所以能區別於傳統滷菜店而生意持續火爆,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就味道而言,現撈突出麻辣鮮香、鹹甜口感,口感豐富,而傳統滷菜主要以五香味為主。 從滷製技術而言,傳統滷菜需要熬製高湯,現撈不需要,每日現滷現撈,買的就是個新鮮。
  • 新民晚報數字報-鱔滷拌
    文/吳翼民  夏季是吃冷拌麵的季節,最好的冷拌麵是「鱔滷拌」。
  • 減肥食譜——香滷蝸牛
    菜系及功效:滷醬菜 利尿食譜 美容菜譜 滋陰食譜 清熱解毒食譜  口味:五香味      工藝:滷  香滷蝸牛的製作材料:  主料:蝸牛500克  調料:大蔥30克,姜30克,醬油30克,八角10克,桂皮10克,花椒5克,丁香3克,砂仁10克,陳皮10克,白砂糖50克,植物油10克  教您香滷蝸牛怎麼做
  • ...見外婆放什麼特別的滷料,為什麼做出的滷雞爪還比滷菜店賣的好吃?
    有的時候,家常滷味就是親切,無論外面賣的滷味色澤有多誘人,香味多麼奇特,家常滷味總有獨特的醇厚味牢牢地抓住你,它不像滷菜店裡賣的那滷味,那麼刺激濃烈,它來得溫和,滋味入得很透,卻回味無窮,猶如外婆做的滷雞爪,無論今天的我開了多少滷菜店,研製出了多少受人歡迎的滷味,但是對於滷雞爪,卻始終無法做得像外婆那般好吃
  • 《傳統川滷》不醃入味4個關鍵,什麼情況需要醃製,牛肉怎樣醃製
    ,不能十成熟,十成熟滷肉就全爛了,我們叫不成形、滷落鍋。第四:傳統川滷,滷菜不能高溫出鍋,與現撈辣滷相反,傳統川滷在高溫情況下味道深度不夠,老滷汁耙不上肉壁,撈出鍋的前提是滷水溫度降低在30度以下。經常吃四川傳統滷菜的人都不會吃趕集的滷菜,一般滷菜都是從早上製作,中午泡,下午16點左右才開始賣,滷菜泡夠時間,冷後才好吃,越嚼越有味,差不多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 涼拌兔頭,這樣滷的特入味,下酒下飯都超棒的
    涼拌兔頭滷水第一次滷應該買豬腳滷,每次滷都可以放一塊姜,滷完後撈出不要,滷水倒入盆中待涼後放入急凍室即可,每次滷提前拿出解凍就好,越久的滷水越好吃,滷水滷一段時間後會變淡就在買滷料放進去就好,每次加滷料都可以買不同的牌子的,味道更好.
  • 招牌滷鵝頭
    後來市場上賣得很好的「辣鴨頭」給了我創新思路,但為了與辣鴨頭有所區別,符合江浙一帶食客不喜歡辣度高的菜的要求,是用滷水滷製,讓香料的香味充分滲入到鵝頭中,入口香味濃鬱,又有回味,尤其是鵝腦,有果凍般的口感。  為了方便食用,改良賣相,從中間下刀,將鵝頭劈成兩半,用錫紙包好,繫上紅絲帶,使之成為一款備受歡迎的涼菜。
  • 自家滷湯總是發渾、發粘,淮黑十八滷教你怎麼解決
    今天繼續滷水實操經驗分享:關於滷湯的日常維護及發渾、發粘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一,滷湯發渾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滷湯發渾是指顏色發白,這往往是滷湯中積累了大量的血漿蛋白,什麼是血漿蛋白,說白了就是你的醃製焯水環節做得不徹底,而且每天還疏於清理長期累積造成的
  • 滷小龍蝦的材料配方及做法
    一、滷蝦前的準備工作工具:多功能不粘低的電熱鍋一個,長勺一個,長方形盆一個,漏網勺一個。3.炸蝦把蝦衝乾淨以後,就瀝乾水分下油鍋炸炸蝦需要油溫100 度左右下蝦,每次下蝦不超過3 斤把蝦投入油鍋炸1 分鐘左右,不能超過1 分鐘,否則蝦就炸太老了!炸好蝦後,撈出油鍋,用大的臉盆把他晾起來,保證蝦通風透氣!
  • 懷孕第六周推薦食譜:醬滷牛腱子
    醬滷牛腱子牛肉孕婦的好處牛肉含人體所需多種必需胺基酸、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鈣、鐵、磷等成分,食譜原料:有機牛腱子肉、甘草、花椒、八角、陳皮、茴香、桂皮、洋蔥、紅洋蔥、姜、蒜、醬油、酒、水、鹽、糖製作方法:醬滷牛腱子
  • 香辣滷雞胗、雙椒炒雞蛋、醬爆肉丁、東北燒茄子的家常做法
    香辣滷雞胗 備料:滷雞胗8個、蒜5瓣、姜4片、辣椒粉3勺、醬油1勺、白糖半勺、油適量。 做法:把幹辣椒和花椒放入炒鍋中,小火翻炒出香味,盛出備用。鍋中倒入花生米小火炒香,盛出和辣椒花椒混合均勻,加入鹽搗成碎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