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2021-01-09 今日泉州網

泉州民間有哪些神佛信仰 農曆敬附諸聖誕辰日期一覽

今日泉州網2月15日訊 古城泉州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佛、道、儒等宗教和民間信仰在此兼容並包,遍布城鄉的宮廟中出現各種神明同時奉祀的奇特現象。因為拜神明少不了廟宇和神龕,在泉州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會有一座寺廟或一間殿堂,比如泉州天后宮、關帝廟、鳳山寺,等等。

閩臺之間,神明崇拜已演變成一種文化創造和文化交流,迷信的成分也越來越被淡化,形式上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一切以為了表達信眾們的夙願為主。當然,沒有了條條框框的束縛,民間祭拜神明依然謙卑虔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誠則靈」。以下是每年農曆泉州人向神佛「拜拜」的日期一覽,每逢這些重要日子各地都會舉行「佛生日」之類的祭祀活動。

泉州民間「敬天公」習俗,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是初九。(@咱厝迫迌囝 供圖)

三官大帝像:天官賜福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閩南地區廣為流傳。農曆諸神佛誕千秋一覽表

直擊泉州春節各地民俗活動 過年這麼熱鬧才有年味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什麼來歷

正月初一:天臘之辰,元始天尊,彌勒菩薩聖誕,此日宜立下敬信佛教的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五帝會於束方九炁青天)、太上老君降現、昊天上帝統天神地祇朝三清、東方七宿星君下降、徐來勒真人於會稽上虞山傳經於葛玄真人。

正月初五:財神誕。多念安土地真言。趙公元帥巡查接財神、清淨孫元君(孫不二)聖誕、鄧白玉、王仲甫二真人同飛升

正月初六:定光佛誕。清水祖師誕辰(五月十三飛升)。

正月初八:五殿閻羅天子神誕,要立下懺悔的願。(吃素、齋戒,身口意清淨,發誓不再犯罪錯)

正月初九:昊天金闕玉皇大帝神誕,閩南民間俗稱「天公生」,宜立下忠心報國的願,安奉太歲星君。

正月初十:地神誕:多念安土地真言或南無福德正神明王大天尊。

正月十三:劉猛將軍(蟲王爺)誕辰、關聖帝君飛升日

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賜福。紫薇大帝誕辰 、佑聖司命真君誕辰,正一靜應真君誕辰、迎廁神紫姑、臨水夫人(陳靖姑)誕辰、混元上德皇帝降現、西鬥帝君下降、翊聖保德真君降、金精山張靈源真人飛升

正月十六:門神聖誕。

正月十八:成王古佛誕。

正月二十:招財童子誕、人皇誕辰、南鬥星君下降。

正月二十二:武德尊侯誕。

正月二十六:庇佑神誕。

相關焦點

  • 閩南初九拜天公來由講究禁忌嗎?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泉州過七夕習俗「搓圓仔」祈福 咱厝的成年禮
    其實,在泉州,關於七夕,有這樣一首童謠——「七月七日七娘生,牛郎織女銀河邊。一年一次來相見,眼淚化作小雨天。」七夕在泉州,也稱七娘生,也是乞巧節或女兒節。很多泉州人記憶中的七夕,是與愛情無關的美好,與約會無關的情趣。【關鍵詞】印象那時,他還沒有遇到她,七夕還沒有跟「約會」綁定在一起。那時,七夕不叫「情人節」,倒更像是個快樂的兒童節。
  • 盤點泉州冬至有哪些習俗 閩南人吃湯圓拜床母趣多多
    泉州人過冬至有什麼講究 今日泉州網12月22日訊 2015年12月22日12時48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巧合的是,2014年的今天也是冬至。在閩南地區,泉州人把冬至稱為「冬節」,意味著過了冬至就快過年了,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到這一天,不少地區的民眾都要搓冬至丸子,並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祖行動。那麼,你知道閩南冬至有哪些習俗嗎?
  • 冬至到了,泉州人過冬至要吃冬至圓!
    冬至到了,泉州人過冬至要吃冬至圓 泉州人吃丸子,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為什麼泉州人要吃冬至圓?
  • 泉州人划拳,究竟有多厲害?
    許多泉州人便是從小聽著巷子裡大人划拳喝酒的聲音長大的。泉州人請客必有酒,有酒必划拳。閩南話的拳法,聽起來有像是有韻律的曲,總讓喝酒的氛圍變得生動起來。泉州與酒其實大家都說不清,最早是誰發明了劃酒拳。單有文字記載的就可追溯到漢朝,那時叫「手勢令」。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拜天公的供品分別有五果、六齋、搭飯、燒酒、全豬、全羊、雞公等,一般選擇三牲(豬、牛、羊)或以雞代替其中一種,另外鮮花、水果、柿餅、桂圓乾、紅棗等也是必備之品。  有詩為證:  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穀放桌邊。  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豐收財運添;  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團圓不分開。  真心許願嘴要甜,響炮共慶天公生。
  • 身為閩南人,不能不拜神!
    孩子長大了,拜神時要祈求神明賜一樁好姻緣,家裡添了新成員,要到祠堂告訴列祖列宗… 「做好葷素搭配、不能全乾不能全溼、不能單數還要不重樣,得會說吉祥話給神聽」,每天都要「念念」「拜拜」,嫁到廈門的媳婦,在待了兩年後,都必定會練成「拜神」絕技。
  • 看完來歷想去拜一拜!
    福建泉州市是一座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民間信仰文化豐富,宗教繁榮,因此被稱為「泉南佛國、宗教博物館」。泉州的寺廟非常多,開元寺、府文廟、天后宮、清源山、清淨寺等,其中香火最旺要屬關帝廟了。
  • 【冬至習俗】盤點泉州冬至有哪些習俗,泉州人吃冬至圓拜床母趣多多
    節前「搓圓」、操辦的時候,一般會先煮一鍋來讓孩子們解解饞,有些老長輩們還邊煮還邊唱:「丸子湯燒滾滾,中國打日本。鬼子死了了,大家笑哈哈」。以前還會捏些「小鬼子」下鍋的,以表示對抗戰時期日本侵略中國的憎恨。教育下一代不忘國恥,這些歌謠至今都流傳下來。閩南地區最常聽到流行幾十年的臺灣歌曲《賣湯圓》,好聽又易學,幾乎人人都能哼唱。作為泉州人你知道麼,閩南的冬至不能說「冬至快樂」!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今年2月5日是農曆正月初九,剛交子時,拜天公的鞭炮聲交織,通宵達旦,持續不斷,比起除夕之夜的「開新正」還熱鬧幾分。閩南民間天公信仰與彼岸臺灣如出一轍,十分普遍,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閩南地區最隆重的歲時祭祀之一。天公者,即道教所稱的玉皇大帝,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神祇,俗稱天公、天公祖。
  • 泉州人過元宵:摸「龜」祈福討彩頭 聽戲猜謎「鬧元宵」
    摸「龜」祈福討彩頭  在民間,元宵節還有一個別稱叫做「上元節」。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通常會迎來農曆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為此,民間不僅把這一天視為闔家團圓的重要日子,同時,許多人家還會承襲傳統,在這天備上供品前去拜神祭祖,祈福納祥、趨吉避兇。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在潮人民間,既崇拜原來的道教、佛教及民間神明,還有閩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長的神靈,因此在潮汕地區神靈名目繁多,對神廟不論規制大小,統稱「老爺宮」,神明概稱「老爺」。在潮汕民間村社小廟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創造的神,其形象多取材於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種神話傳說。在意識上,他們認為這些屬於「自己」的神最為可靠,關鍵時刻能予人以庇佑,對之禮拜最勤。
  • 來看看2020年,有多少泉州美食,是你認識的?
    2020的開端,當大夥在期待新的一年能萬事如意的時候,1月23日武漢封城,這一年再也沒辦法如許多人所想的如意。但疫情讓全國人民空前地團結,讓90後與00後們扛起了重任,遠赴武漢支援的小護士們不提,就說我們家的小屁孩們,一夜之間都長大了,他們為家人準備各項防護措施,諄諄善誘我們這些不聽話的老傢伙,要如何如何懂得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保護家人就是保護國人。
  • 「泉州民間信仰」泉州的天公信仰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天公,又稱天帝、玉皇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玉皇、玉帝,是至高無上的神祇,號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總管三界十方,是神鬼世界真正的皇帝。 我國敬天、畏天的思想由來已久。據傳上古唐堯時敬制鹹池之舞,帝舜興五禮以敬享上帝;商湯伐桀,周武王伐商,都要昭告於上天;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蒼天信仰有所淡薄。春秋戰國以前,對「天公」的崇拜是屬於樸素的自然崇拜。東漢以後,佛教傳入我國。佛教宣揚因果報應六道輪迴,天公賞善罰惡的思想成為人們共有的信念。到了唐宋時期,道教發展很快,將原來廣泛流傳的敬天畏天思想發展為具體的偶像崇拜,並尊稱為玉皇。
  • 無奇不有的廟,無神不拜的臺灣人,臺灣的特色廟宇文化
    臺灣是個民間信仰非常興盛的地方,你會經常聽到他們說「拜拜」,即為拜神之意。凡事都可去廟裡一拜以求平安。臺灣的便利店是出了名的多,但廟宇卻比便利店還多。民眾的供品也多種多樣,生意人用金銀紙錢、花瓶、糕點等拜財神,學生用蘿蔔、芹菜、蔥、菜頭、粽子來拜文昌帝君,男女青年用各種水果拜月老,還經常會看到些你叫不出名字的供品,甚至還會在香案前看到「便當」!尤其是見到神龕前堆滿的「旺旺大禮包」時,還有阿婆阿公口中念叨「拜拜用旺旺,來年更加旺」!不得不佩服旺旺集團對臺灣民眾心理需求的精準把握。
  • 評論:地震後 臺灣怎麼「拜拜」過春節
    如果分家了,牌位也要分設各家,臺北一位小姐說:「奶奶終於允許分家了,現在拜祖先不用往鄉下趕了。」  如果說過年臺灣最多人做的一件事是什麼?那就是「拜拜」,有數字統計稱,正月初一一半的臺灣人都在寺(宮)裡,農民拜神農、漁民拜媽祖、醫生拜華佗、青年拜月老、學生拜孔廟、商人拜財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有緣神」,除了香和花外,還有人專門備了祭品,不同的神也要送不同的禮。
  • 中國神話之失眠拜什麼神?
    說起失眠,就要說起我們和床的關係,許多宅男宅女們成天宅在家裡,可能覺得床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物件,有什麼必要和它產生關係。其實我們和它的關係一直很密切,只是快生活讓我們來不及思考自己和床的關係。在古代,一個人要想睡得好,必須要祭拜床神,這個很古老又奇葩的儀式在宋朝已經很流行。詩人楊循吉在《初夜雜詠》中有云:「買糖迎灶帝,酌水祀床公。」
  • 泉州人的草仔茶,是隨處可見的青草,熬成的涼茶
    南非葉小樹就在平常綠化中你居住的小區,門前的綠化,強力旺盛地矗立於一片草坪中。你隨手一摘,熬成湯,便是一天的涼茶,這便是泉州人的草仔茶。這片綠地應該有你要的青草仔不同於廣東已形成產業,秘方緊鎖,泉州的草仔茶紮根民間,生長在路邊野草地,熬煮於萬戶百姓家,沒有秘密,只要你願意,身邊的婆婆媽媽們都會手把手教你怎麼認識青草,怎麼熬煮茶湯,都有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