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鞍山市海城牛莊餡餅,令人驕傲的故鄉美食。
到了鞍山,你若不吃一回餡餅,那你真是你的損失。而鞍山餡餅又以海城牛莊餡餅最為出名。牛莊餡餅現已傳承百年,不但是地方美食,截止到今,經幾代人之手,更是享譽海內外,具有良好的口碑,深受食用者好評,曾獲美食界的多項榮譽。
牛莊餡餅曾多次招待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及外賓,受到好評。並經歷個新聞界(中國勞動報、北京電視臺、遼寧電視臺、遼寧日報等)的採訪。獲遼寧省地方風味名牌食品第一名、遼寧省旅遊美食節金獎、餐館名店、遼寧省著名商標、遼寧旅遊十大風味、「甘露杯」大賽金牌、家常名點、國家國內貿易局獲重活名點、中國烹飪協會獲中華名小吃、2008北京奧運食譜菜品金獎。
牛莊餡餅起源於上個世紀20年代,由牛莊人高福臣所創。後傳於兒子高曉山,高曉山在原有的製作工藝上加以改良,精工研製,色香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從而在全國一炮打響。其徒弟趙洪才曾被特邀至京為國家領導人製作餡餅。其高超的技藝和良好的製作工藝受到肯定和表揚。使牛莊餡餅更加名聲大噪,成為餐桌上主食之一。馳名中外。
正宗牛莊餡餅的特點:餡餅外焦裡嫩,肥而不膩。精瑩透明,餅內餡子依稀可見。皮薄餡大,厚度在半寸左右。似月餅形狀。餡有多種,顧客可依自己喜好點餐。
很多人可能吃過掛名「牛莊餡餅」「海城餡餅」的餡餅。但絕不是正宗的牛莊餡餅,正宗的牛莊餡餅,就是描述的那樣。有極嚴的製作工藝,在視覺和食用上都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當你吃過一回正宗的牛莊餡餅後,絕對會讓你知道什麼是美食,什麼是精絕。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無論是正宗的還是非正宗,海城牛莊餡餅在各地生意都很火爆。因為餡餅的魅力真的很大,已成為很多人喜愛的主食之一。
上個世紀80年代,身懷絕技的高曉山去世後,三個曾經師從高曉山的徒弟佟向福、崔春清和趙洪財接過了高曉山的衣缽。傳承人:崔春清,男,海城人。製作的「牛莊餡餅」榮獲了2008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金獎。製作的牛莊速凍餡餅還填補了我國200多種速凍食品中的一項空白。趙洪財,男,海城人。多次受邀到人民大會堂等地烙制牛莊餡餅,黨和國家各級領導人及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及港澳臺胞都品嘗過牛莊餡餅。
牛莊餡餅的製作工藝體現了牛莊人的智慧與勤勞。正是因為他們秉承嚴格的技藝,才使牛莊餡餅載入了中華美食文化的史冊,享譽海內外。
海城牛莊餡餅,現在不但是一道餐桌的美食,更是美食文化的一個靚麗名片。
正宗的海城牛莊餡餅,隨著時代的變遷,已開花散葉。大致可分高家,劉家,趙家和崔家等四大主流。其傳人更是數不勝數。
附註:牛莊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三國時屬燕國遼東郡。在上個世紀初牛莊鎮是一個繁華的港口。餡餅的起源於上個世紀20年代初。其創始人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牛莊回民劉海春;一個是牛莊人高福臣。因為高福臣的兒子高曉山而出名,所以大多數人認同高家是創始人的說法。但不可否認,高、劉兩家肯定是牛莊美食業的泰鬥和翹楚。正所謂「餅小乾坤大」,祝願牛莊餡餅越來越好,香飄四海。

往期回顧:街頭文化:鄭州孟婆湯為什麼會受到熱捧?《西江月》裡話緣由
地攤羊肉串吃的不是味道,而是那久違的情懷
原創詩詞:品高斟雅酒,為色莫沉淪。不義財招禍,溫謙氣自純
網絡詩歌紛紛精彩登場,美輪美奐,唯有這一家依舊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