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

2020-12-05 騰訊網

眾所周知,近親繁殖會帶來很多的危害,很多的疾病都是由近親繁殖所造成的,例如人類的胎兒畸形,或者一些先天性疾病等。另外近親繁殖也會使得很多的疾病犯病風險提高。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近親繁殖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想法。所以,人類創造了文化禁忌來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

但缺乏這種可能性的野生動物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

其實,動物避免近親繁殖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

例如,一個獅群通常是由一隻雄獅和數十隻雌獅組成的。雄獅在未成年前,就會被獅王「踢」出去,獨自到野外生存。

說到這,很多人就會很好奇,那留下的雌性呢,也就是獅王的女兒,它們長大後會與獅王交配嗎?

事實上,雌獅很難與自己的獅王父親發生婚配關係。這是因為雌獅通常要2-3年才能達到性成熟,而獅王很難統治一個獅群長達2年。

這裡說一下,獅王在位期間,它要不停地接受其它雄獅的挑戰。所以,即使獅王再厲害,爭鬥中也難免會受傷。小傷還好,一旦缺胳膊斷腿,那麼結果可想而知了。

所以,一個獅王很難在一個獅群中統治2年。而2年的時間,雌獅不足以達到性成熟,它們也就可以避免和自己的獅王父親發生婚配關係。

當然,也有個別例子的存在。據記載,有極少數的雄獅可以統治獅群長達5年。在這種情況下,雌獅的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推遲自己的性成熟時間或發情期較晚,以便避免與獅王發生婚配關係。

有時候難免會發生婚配關係。不過從概率看,這是極少數的,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為了避免近親繁殖,雌性鬣狗只會與剛加入種群的雄鬣狗交配。而雄鬣狗只會轉移到新的雌性群體中繁殖。在更科學的層面上,狐猴會使用氣味。它們會利用信息素來檢測誰與它們的親緣關係更密切,誰是最遠的親緣關係。

老鼠也是,它們能夠使用鼻子識別它們的近親。為了證明,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雌性老鼠和一隻雄性老鼠放在一個籠子裡,它們是「兄妹」。別無選擇,在密閉狹小的籠子裡,它們選擇了交配,並產生了後代。

但是當把第二隻雄鼠放進去時(和雌鼠沒有血緣關係),雌鼠選擇了與它交配。如果雌鼠是在懷孕的情況下,她們會「終止妊娠」,然後與沒有血緣關係的老鼠交配。所以,從這看得出來,它們在極力避免近親繁殖。

結語

近親繁殖在大自然中並不少見。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中,近親繁殖本身其實也並沒有那麼糟糕,除非它在幾代中反覆進行,且沒有新的基因加入。

大自然在一定的情況下幫助了動物避免了近親繁殖。許多物種在未達到性成熟之前就被趕出了群體,然後有了足夠的力量建立起新的群體,例如大型貓科動物。或者它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被父母遺棄,因為它們的成長速度很快,以防止群體內的近親繁殖,例如大多數齧齒動物。

大自然不希望近親繁殖,因為它會造成不育和遺傳疾病,所以每種動物的生命周期、性成熟度等都是為了儘可能地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野生動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對於某些動物,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近親繁殖根本不會對它們產生任何影響。但有些野生動物卻必須注意,一定不能近親繁殖,比如老鼠、沙蜥蜴和一些水鳥。黑腳三趾鷗如果近親繁殖,那麼它們的後代就極有可能過早死亡。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它們各自有絕招。
  • 為什麼進化不允許生物近親繁殖?野生動物如何避免這種行為?
    這有點像自然界在避免把所有的雞蛋(基因)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使一個「壞」基因副本可能會給有機體帶來疾病,但是它可以通過有性生殖得到另一個相對好的基因副本,從而幫助它存活下來。近親繁殖的問題就在於它會把所謂的「壞」基因留在基因庫中,並加重它們的影響。
  • 近親繁殖有什麼好處嗎?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近親繁殖?
    動物是如何規避近親繁殖 近親繁殖能夠帶來很多基因疾病,動物雖然沒有人類這樣的智慧,但它們似乎天生就懂得近親繁殖的危害,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避免近親繁殖。 以斑鬣狗為例。
  • 獅與虎的生存智慧:避免近親繁殖老虎靠自覺,獅子靠「拳腳」
    所以現代無論是在法律還是道德層面上,都是嚴禁近親繁殖的,理論上兩人離得越遠,後代越健康,所以混血兒才會那麼好看。其實近親繁殖會帶來危害這件事上,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是如此的,但是動物們又不像人類一樣可以用語言了溝通,有文明智慧,那麼它們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貓科動物中的兩大霸主們,它們是怎樣做的。
  • 小鳥長得都一樣,如何避免近親繁殖?長尾山雀告訴你獨家技巧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
  • 動物真的可以近親繁殖嗎?為什麼?
    近親繁殖是指兩隻動物在三代以內有共同祖先下的交配行為。近親繁殖在當下的人類社會中都會主動地規避,因為近親繁殖會增加不良隱性基因的表現機率。不過,在我們的印象中,近親繁殖卻是動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動物真的可以進行近親繁殖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貓科動物在自然界中的近親繁殖
    大多數人認為野生動物種群不會近親繁殖。因為在許多物種中,種群中的動物一旦接近性成熟,其中一個性別(或者兩個性別)的動物就會被驅逐離開種群。我們假設這種行為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遺傳後果(不利的)而進化的。然而,某些物種中,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有幾個大型貓科動物的種群,近親繁殖是這些種群遺傳學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連古人都不懂近親繁殖的危害,那動物又是如何懂得並規避近交的?
    如果家族中攜帶某種隱性基因d是一種致病基因,想要延續下去就需要避免與同樣攜帶d基因的人進行基因交流。比如:既然家族中人員基因中可能攜帶d,那麼就不要找同樣攜帶d的配偶,這樣後代就不容易出現dd的情況,即表達隱性的致病基因。誰攜帶「小王(d)」的可能性大?
  • 養豬近親繁殖危害大!一定要避免!
    近親繁殖危害大  近親繁殖會給養豬業帶來無窮的危害,但許多飼養戶還認識不到這一點。飼養母豬的農戶,多數是將母豬牽到附近農民飼養的公豬那裡交配或進行人工授精。飼養公豬的農戶,也大多不管其公豬能與哪些母豬交配。於是,有的地方竟出現同一父系的公母豬交配,或同一母系的公母豬交配,甚至有些公豬先後與同一母系或同一父系的幾代母豬交配。
  • 遠離出生地,避免近親繁殖!科學家發現高加索山貓遠比想像中聰明
    遠離出生地,避免近親繁殖!科學家發現高加索山貓遠比想像中聰明在歐亞猞猁(猞猁)、伊比利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貓)和短尾貓這4種貓科猞猁屬動物中,歐亞猞猁是分布地理範圍最廣的。為了收集高加索山貓的生態需求、遺傳多樣性和行為數據,協助未來的保護工作,近十年來,來自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在土耳其的某個地區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樣本。
  • 什麼是「純種」動物?它們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
    看到這裡,許多小夥伴可能會問:純種的動物是不是近親繁殖的結果呢?它們為什麼不存在近親繁殖的缺陷呢?下面我們就「純種」的問題以及近親繁殖的問題,簡單來探討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純種」的問題許多小夥伴認為,「純種」的動物一定是近親繁殖來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哈。首先,純種的動物一定是同科同種同亞種的動物之間的後代,絕對不存在雜交的可能性。
  • 鳥也懂倫常,最新研究發現長尾山雀通過辨識叫聲來避免近親繁殖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
  • 印度野外又出現黑虎,數量不足10隻,近親繁殖難以避免
    提到黑虎,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事實上,在自然界中也存在黑虎,只不過由於它們數量稀少,行動神秘,很少被人發現,所以不為大眾所知。2007年,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紅外相機拍到了三隻黑虎的照片,引起了轟動。從那以後,紅外相機多次拍到了黑虎的蹤影,黑虎也成了西利帕爾老虎保護區最具吸引力的動物。
  • 近親繁殖有什麼優缺點?有哪些近親繁殖的例子?
    近親繁殖的缺點我們知道,人類近親結婚的話,生育的後代有較大可能存在先天性缺陷疾病,所以國家是禁止近親結婚的;其實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近親繁殖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比如有研究表明,大山雀近親繁殖的後代,死亡率比非近親繁殖高了7%,家豬近親繁殖的後代體質較弱,生長也比較緩慢。
  • 回交和近親繁殖一樣違反倫理道德,為什麼還要讓動物回交?
    直到我們擁有了較為發達的生物技術之後,我們才知道近親繁殖可能會帶來遺傳疾病問題,所以很多國家都禁止近親結婚。動物雖然沒有人類的智慧,但它們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避免近親結婚。比如:長大的雄獅會離開自己的種群,通過挑戰獅王而加入到別的種群。
  • 回交和近親繁殖一樣違反倫理道德,為什麼還要讓動物回交?
    動物雖然沒有人類的智慧,但它們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避免近親結婚。比如:長大的雄獅會離開自己的種群,通過挑戰獅王而加入到別的種群。而遠古時期的人類祖先,則是成年女性離開家族,加入到另一個家族。
  • 避免近親繁殖裡岔黑豬建「家譜」
    避免近親繁殖裡岔黑豬建「家譜」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2.10.16 星期二     記者從膠州市裡岔黑豬繁育基地獲悉,農業部授予基地為國家級保種場,這是我市首家國家級生豬保種場。
  • 獅群是怎麼防止近親繁殖的?
    除了人類之外,動物也演化出了避免近親結婚的策略,獅子也是其中一種。 獅子如何防止近親繁殖 大多數獅子都生活在草原地區,尤其是非洲獅,它們所在的地方不僅動物數量較多,而且大多數食草動物都是以群居狀態生存。
  • 動物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近親繁殖會有什麼危害?
    動物也是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的。當然也有長相方面就已經顯而易見的,比如白虎,我看也有別的回答中提到了白虎,確實,這是個典型的案例,因為全世界動物園中展示的所有白虎的基因都是來自於那幾個個基因突變的白體色個體,所以所有白虎都是種群很小的近親繁殖的結果,所以,現在看來,每一隻白虎都長得相當難看,並且它們的生存能力肯定比起野生白虎差了很多。
  • 獅群是怎麼防止回交與近親繁殖的?
    除了人類之外,動物也演化出了避免近親結婚的策略,獅子也是其中一種。獅子如何防止近親繁殖大多數獅子都生活在草原地區,尤其是非洲獅,它們所在的地方不僅動物數量較多,而且大多數食草動物都是以群居狀態生存。一般情況下,雄獅很少會遇到自己原來的家族,而且它們在草原上流浪時,會儘可能地遠離自己的家族,所以它們可以從地理位置上避免近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