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華察看蜜蜂。黃志東攝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志東 梁義)割蜜、搖蜜、灌裝……7月1日,在深山養蜂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山口鋪社區山毫雲自然村村民梁小華正在忙碌。
「我爺爺40多年前就開始養蜂,那時養了30多箱。由於住在山裡交通不便,採了蜂蜜爺爺就會挑到8公裡外的沱江縣城集市上賣,補貼家用。受爺爺的影響,我也愛上了養蜂。」梁小華說。10多年前,梁小華初中畢業後跟著哥哥梁潤華一起養,走出了一條特色養殖的致富路子。
「養蜂最辛苦的就是搬家,搬家時,兩天一夜沒覺睡。」梁小華說,每年的冬天有兩個月要搬家到廣東陽江「追花採蜜」,但想到採收蜂蜜的喜悅,一切辛苦都值。
梁小華介紹,現在瑤山裡養蜂分洋蜂(意蜂)和本地蜂(中蜂),他選擇了養中蜂。原來,意蜂有產量高、蜂群好管理的優點,但蜂蜜質量比不過中蜂。中蜂的花蜜產量雖低,但更適合在山多樹多花多的瑤山裡養殖,蜜蜂根據花期採集山裡各種植物的花,所釀造出來的蜜被稱為「百花蜜」,口味獨特,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歡迎。
「取蜜時是最開心的,也是最危險的。」梁小華說,取蜜時稍不注意就有被蜂蜇的危險,他曾多次被蜂蜇過,雙手都腫了。現在梁潤華有了經驗:「蜜蜂飛來時,不要拍打它,你打它,它會攻擊你。」
蜂蜜具有食用和保健價值,因為品質好,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梁小華說:「現在蜜蜂主要採板慄花、棗花等花蜜,蜂蜜可賣到50元一斤,冬蜜則可賣到80元一斤。」
為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員脫貧致富,2018年,梁小華兄弟倆與返鄉青年李志進、劉文明等人創建江華「蜜蜂之家」土蜂養殖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468戶建檔人口養蜂2340多箱,走出了一條特色養殖脫貧增收路子。
「公司為我們提供養蜂技術,扶貧隊幫助銷售蜂產品,我們增收有保障。」江華縣水口鎮貧困戶李學英說。
「下一步我們將發展更多貧困村民養蜂,帶更多的人增收致富。」對未來,梁小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