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提醒: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到底看的是什麼?

2021-01-08 方向娛樂標

01

抬頭有神明,忠厚傳家遠

《易經》是與神明溝通的大學問,當初伏羲畫出八卦便是為了更好地「通神靈之德,類天地萬物之情」。

依據《易經》的陰陽理論,古代人以為,白天有「日遊神」,夜晚有「夜遊神」,這些人承擔紀錄人們的意念、言語、行為,按時向上天匯報,隨後上天依據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降福或者降禍,所以說「抬頭有神靈」。

《易經》裡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惡到頭終有報,沒聽說行惡的人是能夠 長久的,所以說「忠厚傳家遠」。

02

嘴巴閉得緊,蒼蠅飛不進

這一句俗話是告誡人們講話要謹慎,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易經》裡說,「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括囊便是扎牢袋子的口,人假如閉口就像扎口的袋子,就不會有災禍。

《三國演義》中的「水鏡先生」司馬徽,身處亂世,為了更好地躲災,不胡言亂語,別人詢問他,他只說「好,好」,因而又被別人稱之為「好好先生」。

他的妻子責怪他:「大家有問題來問你,是以為你有見識,你應該用心答覆,什麼都說好,人家會瞧不起你的!」

水鏡先生急忙說:「夫人說的對,好,好!」

03

好火不點三支煙

有時,出自於禮貌,必須為抽菸的人點菸。

假如遇到很多人抽菸的場合,一般先用打火機點第一次火,待點燃兩支煙後關閉,另外打著第二次火之後,再點第三支煙;如用火柴,則點完第二支煙後會扔掉這根火柴,另取一根火柴再點第三支煙。

這就是俗話說的「好火不點三支煙」,算是「事不過三」的一個例子。

《易經》裡有「三才」的說法:八卦(經卦)是由三爻組成,分別代表天、地、人這「三才」。

「三才」概括了天道、地道、人道,能夠 意味著整個宇宙,因而古代人以為「三」是天地萬物的極限,是品質互變的界限,也是事物發展的極致,因而有了「事不過三」的講究。

04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一句俗話是用來特別強調幼兒早教,實際上完全可以用《易經》來解釋。

由於《易經》的「三才」宇宙觀,「三」是成數,能夠 代表事物的成熟與完成,所以說,「三歲看大」。

《易經》裡有「七日來復,天行也」的說法,七是天道運行的周期數,又「正月七日為人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節慶,「七」能夠 代表人一生的時間,所以說,「七歲看老」。

05

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有東不配西,家中無老妻

在民間影響非常大的風水學說,是以《易經》的理論為基本創建起來的。

傳統的房屋,坐南朝北,一般都是大宅院,北主屋,南大門,配上東西廂房,注重四平八穩、陰陽平衡。

廂房在東邊,東為主,為陽,也就是「左青龍」,象徵一家的男人;廂房在西邊,西為次,為陰,也就是「右白虎」,象徵一家的女人。

只有西廂房,陰盛陽衰,對家裡的男人不利,所以說,「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

只有東廂房,陽盛陰衰,對家裡的女人不利,所以說,「有東不配西,家裡無老妻」。

哲言智語,一句智慧語,驚醒夢中人。

一生的成敗,並不完全由運氣和努力所決定,更有《易經》中的智慧!

易經裡包羅萬象,從易經觀點擴展的思維模式,影響了我們中華文化長達幾千年之久。有句話說「易乃群經之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國的國學著作,都受到易經的影響!

《易經》不只是一本「奇書」,更是化解人生問題的「智慧之書」

《易經》中一共包含64卦,分別對應了64種不同的人生決策,其中道盡了宇宙和社會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面臨抉擇時,它可以幫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每選對一次,也就意味著你離成功又近了一步,所以說要想學習真正的大智慧,《易經》絕對是不二之選。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但是很多人可能覺得原版的《易經》中全是文言文,非常晦澀難懂,所以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其實我一開始也有這樣的困擾,但是後來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圖解易經》,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書中把原本的古文全都翻譯成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話。

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領悟到了古人的很多大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所以,為了人生多點好運,早點讀懂《易經》,才能更好把握未來。

這本譯文對照版的《易經》才69塊錢,也就是兩包煙錢,就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為何「女大三,抱金磚,女大四,沒意思」?易經坦言:看完就懂了
    我們經常聽到老人說這樣一句話:「女大三,捧金磚。」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一男一女結婚或者喜結連理的時候,如果女方比男方大三歲,說明男方的『捧金磚』,形容三歲的女人會給全家帶來好運。但是這句話並不代表所有比男人大的女人都會給家庭和男人帶來好運。因為有這句話的後半句:『女大四世,好無聊。』
  • 奶粉到底要喝到幾歲?不是三歲,也不是七歲,而是…
    奶粉餵養的寶寶,和混合餵養的寶寶家庭,應該會有這樣的疑惑:奶粉,到底要喝到幾歲? 因為市面上銷售許多「三段」、「四段」的奶粉,所以許多家長就認為奶粉至少要喝到寶寶三歲,甚至七歲。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 84歲老專家帶病為患者看診
    老專家田輔友坐輪椅看診武漢大學中南醫院84歲的骨科康復科老專家田輔友擁有雙重身份:穿上白大褂,他是病區最資深的專家;脫掉白大褂,他又是病區最年長的病人。從11月開始,因中風在病區接受康復訓練的他,每天早上都會在病號服外套上白大褂,參與疑難病例的會診,之後自己再接受治療。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中的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但對於現在人們的體質來,能活到一百二十五歲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由於現在環境的因素,又加上人們長期窩在家裡不出去身體素質的低下。長期的機器化生活,不像是在古代還能練練舞,再加上喝酒抽菸熬夜等惡習,現在的人們的壽命也就是七八十歲左右。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婷婷自六歲以後,越來越喜歡說「不」,什麼都要跟大人反著來,尤其是最近,我叫她做什麼,她總是偏偏不做。深圳的 「五一」一過,天氣就開始炎熱了,我想讓她多喝一點水,她總是以不渴為由拒絕。可十分鐘不到,她就問我:「媽媽,我要喝水。」然後咕咚咕咚一仰頭,可以喝掉一大瓶水。
  • 老中醫80歲大壽仍看診 收三個徒弟慶生
    師傅劉靈回贈愛徒的,是一幅刻有「勿藥有喜」的匾額。今年,劉靈已八十歲高齡,但依然每天坐診。來看診的蘿莉說,劉靈老先生看病特別仔細,尤其是初來的患者,他一個病人就要看30-40分鐘,經常一忙起來,一兩點才能吃上午飯。劉靈的夫人只好一到中午便準點出現,叮囑他好好吃飯。
  • 俗話說「三歲看老」,教你如何在羅漢魚小時候看出它是否會起頭
    俗話說」三歲看老「,教你如何在羅漢魚小時看出它是否會起頭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養魚,而羅漢魚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無論是新手剛開始接觸羅漢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羅漢魚起頭。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可以活到150歲。然而在2000年前,老祖宗通過研究《易經》,早已算出生命周期。這個並不是隨便說的,而是在醫學奇書《黃帝內經》中也記載過的,而且現在的科學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說法,比如說以七年作為一個周期的女人,一般都在21歲到28歲,是身體的巔峰時期,之後慢慢下滑。到四十九歲的時候,身體就越來越差了。
  • 17歲盲女用鋼琴「看」世界 用耳朵「看」電影
    失明你說的黑是什麼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你說的黑是什麼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熊翎好的意識中,「黑是所有顏色混在一起,白是沒有顏色」,直到後來,老師告訴她「顏色是光線的反射」,她才有了正確的概念。但黑白到底是什麼?17年來,很多人都問過熊翎好這個問題,她只能無奈地這樣回答對方。
  • 人能活多少歲?《易經》早就有所洩露!需要注意這2個年齡階段
    一個人的壽命到底有多長,自古就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以前舊社會,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活到七十歲不容易。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70歲的老人一抓一大把!另外大家都知道,易經有64卦,《易經》中提到的兌卦和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在八卦中,7表示少女,8則是少年,仔細研究的人會發現,人的生命周期很多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因此《黃帝內經》中也有記載:女7男8 ,這裡的七指的就是女人的49歲,八指的就是男人的64歲,老祖宗認為,這兩個年齡是女人和男人的轉折點。
  • 若想永遠不會老,就看《給我一個十八歲》
    都說"馮唐易老",但作為作家的馮唐,卻總是最能把握青春的脈搏,從不曾老。因而,秋水,也成為我們印象中,最佳的"十八歲"代言。與其說《給我一個十八歲》是一部有關"秋水"的又一部成長實錄,不如說這部劇中,承載我們對於過往青春的所有回憶與寄託,無論是你是哪個時代之人,《給我一個十八歲》都能將你帶回曾經的七八十年代,在那個烈陽高照的夏日,在那個荷爾蒙勃發的街頭,小心翼翼又毫無顧慮的野蠻生長。第一次看郭麒麟演戲,有很多驚喜。
  • 五十歲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別不服,你可能已經老了
    50歲是個很特殊的年齡,人到了這個年齡,身體將走向衰老,體力和精神都會大不如前,身體素質會逐漸下降,50歲是古人口中的知天命之年,到了50歲,心態較以往也會發生較大的改變,會逐漸懂得「天命」,心態會變得更加的平和,不會再強求什麼。
  • 孩子長大以後跟誰最親,從三歲前就能看出來,關鍵看這幾個表現
    其實不是的,常言道「三歲看大」,孩子長大之後跟誰最親,其實在三歲之前就能看出來了,關鍵要看以下這幾個表現。一、孩子愛黏著誰。孩子愛黏著誰,愛跟著誰,那麼誰就是孩子最親的人,這點毋庸置疑。原因很簡單,孩子愛黏著某個人,是因為那個人曾經給他最無限的愛和安全感,當孩子帶在他身邊時,感覺最安全,心情最愉悅。
  • 我和女兒約定:等她18歲一起看A片
    我有一本描述男女不同的書,不知道女兒從哪裡扒出來的,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有一段是描寫男女看A片大腦不同的反應。女兒認識的字有限,畢竟只有5歲,但她比同齡人認識的字要多很多,一般沒有生僻字地讀物,她還是能看的,因為她有自己的理解方法,那就是憑著自己認識的字,去猜想不認識的字,再根據圖片,綜合理解內容。當她不能自己推斷理解的時候,她會來問我!
  • 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所謂「日久見人心」,和一個人相處久了對他的判斷肯定不會有錯,但是有時候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辨別一個人,這時候看人主要看這幾個方面就行了,從這幾個方面,大致可以判斷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1.看他的家庭俗話說得好「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家庭對他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的品性、德行、智商,在童年的時候就形成了,父母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孩子以後差不多也就那樣。所以,在剛接觸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父母不像話,孩子也好不到哪去,父母品行端正,孩子也不會歪。
  • 20幾歲,看什麼書,能夠迅速提高自己?
    思維方式和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20幾歲出頭的時候,看了哪些書,讓你思路大開,感覺受益匪淺?這本書解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勤奮很努力卻依然距離成功甚至優秀很遠,很難解決自己的現狀?非常好的一本書,對思維很有啟發性,缺什麼才會越在意什麼,而當你越在意什麼的時候,往往會局限自己的眼光,造成惡性循環,反而更不容易得到這些。如何打開這種惡性循環,這本書給了很好的解釋和建議。老書。卻依舊經典。我慶幸自己很早就看了它,所以從來沒盲從過任何一個群裡。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許是個值得一生探索的必修課。
  • 17個80歲老人踏上「不要命」的旅程,看完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在第二次被送進醫院後,爺爺哭了:我覺得很丟臉…身為隊長,不能和大家共進退,我對不起大家… 賴爺爺年輕時是日治時代的警察,性子倔強,說什麼也要幹到底:「警察,就是一世保姆,無論出什麼事,死都要死在最前面。」爺爺把責任看得比終點重要,忍著病痛咬牙堅持,人在大風裡面,必是要爭取一個東西出來的。
  • 14歲巴倫「吃醋」了,看川普親吻伊萬卡4歲兒子,撇過頭去懶得看
    川普老來得子,把溫柔和耐心都給了巴倫,在公眾場合經常與小兒子互動。但就在這兩天,14歲的小巴倫卻在家族團聚中失寵了,老爸川普的關注都放到了姐姐伊萬卡的小兒子西奧多身上,帥氣的巴倫有些「吃醋」。巴倫本來不是那麼小心眼的孩子,但看到父親一直把伊萬卡的兒子西奧多呵護在身前,還低下頭來親吻4歲的西奧多,這讓小巴倫有些不得勁兒。
  • 骨架小優勢大?看35歲王麗坤和22歲關曉彤穿旗袍效果,真相了
    骨架小優勢大?看35歲王麗坤和22歲關曉彤穿旗袍效果,真相了在節目當中,王麗坤和關曉彤兩個人都穿著旗袍,王麗坤今年35歲了,她穿著旗袍顏色暗淡,給人感覺非常的沉穩,而關曉彤才22歲,正值花樣年華,所以她穿的旗袍秀很粉嫩俏皮的感覺。當兩個人同時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就讓許多網友很感慨。骨架小真的佔優勢嗎?
  • 《易經》提醒:人在倒黴前有「2個預兆」,發現一個要小心留神了
    《易經》提醒:人在倒黴前有」2個預兆「,發現一個要小心留神俗話說得好:讀書改變人生,這句話一點兒不假。古時候和當代,載入經卷考到名利,是衣錦還鄉的不二之選。就算是平常人,多讀書讀好書,讀取了聰慧,也可以改變現狀的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