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臉的教育,到底行不行?

2021-01-19 人人都要學心理

孩子回家晚了,爸爸教訓孩子以後不得這麼晚回家,孩子哭了,媽媽馬上哄孩子……家庭中,一個裝百臉,一個扮黑臉,這樣的角色分配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孩子寶寶頑皮了,爸爸會出聲指責,媽媽捨不得看到寶寶挨罵或是哭,馬上哄。次數多了,「黑臉白臉」的教育方法就不知不覺根深蒂固於家庭教育之中。但是這種教育方法真的對寶寶的發展好嗎?除了一個扮黑臉,一個唱白臉,還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嗎?

 

 

  很多時候,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如果家長哄的時間久了,孩子還是不停地哭鬧,可能就會讓其中一方失去耐心,開始體罰或者責罵孩子。當然,這個時候另一方就會心疼孩子,抱著孩子百般哄勸,表現出非常疼愛孩子的一面。罵也罵了,哄了哄了,這樣孩子就變乖了嗎?恐怕結果不會像父母希望的那樣。這樣黑臉唱罷白臉登場的教養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衍生出許多不好的問題。

 

  在教養孩子的時候,眼光應該放得遠一些,不要因為一時的心急,噼裡啪啦就給孩子一頓訓,然後覺得愧疚再加倍補償孩子,這樣的「冰火相融」的教養方法,恐怕不是孩子所能接受的。家長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教養方式一定要一致,採取相同的原則,這樣才不會有雙重的標準,讓孩子不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孩子過於調皮不聽話,或是做了讓家長很生氣的事情,當爸爸忍不住出聲予以指責時,孩子當時一定會感到懼怕,這個時候媽媽可不能為了心疼孩子和爸爸鬧翻。媽媽可以用溫柔但堅定的聲音告訴孩子:「因為你做錯了,所以爸爸才會罵你,以後不要再犯就好了。」媽媽這樣告訴孩子的時候,孩子心裡會記得,知道是因為自己剛剛做錯了事情,所以爸爸才這麼生氣,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他會克制自己不要再犯,而不是犯了錯就去找媽媽做「避風」的港灣。

 

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爸爸媽媽扮演黑臉白臉的角色時,必須考慮是否會讓孩子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孩子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法是不適用的,一個打一個護,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沒有,不同的標準很可能會造成孩子價值觀的混淆,讓他難辯是非,也有可能會讓孩子將來的個性容易投機取巧,甚至是逃避問題。

  在「黑臉白臉」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會讓他依賴「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因此實施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前,家長得先思考一個問題:讓孩子感到害怕究竟能夠讓孩子學到什麼?是否到頭來只讓孩子學到了畏縮的想法,甚至讓他在成長的路上不敢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害怕與人溝通。


  如果孩子一做錯事情,家長就用罵或打的方式解決,然後過一會再去安慰孩子,長期下來,孩子會認為不論做錯什麼事,不必經過反省也不用調整自己的行為,終究會被原諒。如此可能會養成將來找藉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質。

  另外,黑臉白臉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親近白臉、但懼怕黑臉的狀況,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不僅失去了當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會讓家人間失去更多寶貴的情感。因此,爸爸跟媽媽必須好好考慮,究竟有沒有必要犧牲親子關係來達到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

  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會衍生出一個問題是,扮演黑臉的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可能因為孩子長時間感受到黑臉的怒意與不悅,因此無論生活中發生了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都不願意與黑臉分享,造成了跟黑臉無可避免的親子疏離。一旦造成這種情況發生,要修復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如果孩子從小就在親子關係疏離的家庭下成長,對孩子人格特質的發展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

 

  上述所提及的外控行為、親子關係疏離及畏縮的想法等等,並非所有在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都一定會出現以上的狀況,但是在不確定這種方式是否會對孩子不利時,家長還是要儘量避免採取這種方法,而是用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方式,儘量預防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

 

  家長意見相左怎麼辦?

 

  爸爸跟媽媽有兩個不同的成長背景,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方式難免出現差異。那麼當生活中兩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時,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

  爸爸跟媽媽在意見相左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在孩子的面前爭吵,當孩子感覺到父母親在生氣時,會在爸爸跟媽媽默默討論的時候也反省自己,會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犯錯使得爸爸跟媽媽吵架而更加謹言慎行。如果爸爸跟媽媽大肆地在孩子面前爭吵,恐怕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將爭吵的不和諧情景深植在孩子心中,並讓孩子有害怕的感覺及罪惡感,個性也可能會變得較為怯懦,因此爸爸跟媽媽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當孩子還在襁褓時期,建議爸爸跟媽媽能夠先針對教養小孩的問題加以討論,這樣可以避免在往後教養孩子的時候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即便如此,在孩子在現場的時候,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讓孩子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然後趁著孩子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假後爸爸跟媽媽討論後的共識與之前要孩子遵守的準則不同,也不要尷尬,向孩子認錯,因為孩子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並告知新的準則的時候,學會勇於承認錯誤,這對寶寶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爸爸媽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並不需要分別扮演黑臉或白臉的角色,只要學習如何「變臉」即可,重點是爸爸跟媽媽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則,避免讓寶寶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寶寶犯錯時,爸爸跟媽媽要堅決地予以規勸,等到確認寶寶已經知錯反省,可再給予安慰及鼓勵。

不論是說教還是鼓勵,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比「狂風暴雨」的洗禮要有效的多,在親子溝通上也會比起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來得更為順暢。


相關焦點

  • 西藏卡若拉:一個黑白臉的冰川,原因何在?要命的缺點又是什麼?
    冰川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其是一個黑白臉的冰川,冰川上半部分金碧輝煌,尤其被太陽一照,龐大壯觀,而下半部分的冰舌,則骯髒發黑,離路近成了她要命的缺點。
  • 亞洲喪屍片新秀,《釜山行》到底是行還是不行
    《釜山行》,這部豆瓣評分8.5分的韓國喪屍片,是評分虛高還是實至名歸,精彩看點有哪些?3分鐘帶你了解高分榜影片《釜山行》,讓你明白《釜山行》行還是不行。影片講述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光鮮精幹,卻也是個重利輕義之徒。
  • 娛樂圈甜文,這不行那不行,你到底要怎樣才行?你在床上怎樣都行
    娛樂圈甜文,這不行那不行,你到底要怎樣才行?你在床上怎樣都行大家好,我是慧慧,今天要給大家推薦5部娛樂圈甜文,這不行那不行,你到底要怎樣才行?你在床上怎樣都行!喜歡的小可愛們趕緊動動小手點擊收藏啦,每天都會為大家推薦精彩的小說,關注小編不迷路哦。1.
  • 到底行不行? 最後一種太形象了!
    在中國,有著這樣一種說法,「以形補形」故而吃啥補啥一風流傳千年,所以「以形補形到底行不行?」說實話,為了孩子聰明肯定許多家長沒讓孩子少吃豬腦和核桃,但真的就管用嗎?不過下面小編就像大家介紹兩種「以形補形真的行」的兩種食物。
  • 父母黑白臉,到底行不行?
    孩子回家晚了,爸爸教訓孩子以後不得這麼晚回家,孩子哭了,媽媽馬上哄孩子……家庭中,一個裝百臉,一個扮黑臉,這樣的角色分配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影響呢?這樣的教育方法好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缺乏安全感爸爸媽媽扮演黑臉白臉的角色時,必須考慮是否會讓寶寶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寶寶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 數學作業成「找茬」遊戲 評論:少點套路行不行
    數學作業成「找茬」遊戲 少點套路行不行  在網上以「奇葩作業」為關鍵詞搜索,結果「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槽點」五花八門,表現形式卻很雷同:極度追求「創新」、出奇,題不驚人死不休,甚至違背常識。  在網上發布的這道題裡有四行等式,不同的是,等號左邊不是數字,而是貓咪、鞋子等具體物品,前三行等號右邊都是一個具體數字。學生需要通過分析和運算前三個等式,得出最後一個等式等號後邊的數。  吐槽歸吐槽,很多網友困惑: 「這樣的題考察的到底是什麼?練習這樣的題又有什麼用?考出來的分數又能代表什麼?」
  • 「還行」,到底是行還是不行?成年人這些潛臺詞,你能聽懂多少
    點讚最高的回覆是原則上可以 = 不行原則上不行 = 可以認真想想……好像還真是這樣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當對方說「原則上不行」,其實是在暗示「但是如果怎樣怎樣,這件事也是可以的」。說「原則上可以」,往往透露著一絲為難,後面還跟著一句「但是你的情況哪裡哪裡特殊,所以這件事不行」。如今的網際網路,人人都是「社交達人」,卻越來越喜歡用隱晦的「成年人」行事法則來掩飾社交中的尷尬。
  • 雞頭餵狗行不行?
    有的朋友喜歡給狗餵雞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雞頭便宜,大概也就幾毛錢一斤,有的一部分人是因為雞頭裡邊含有賴氨酸和精氨酸以及腦磷脂,能夠調節公狗精子質量,大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雞頭餵狗行不行呀?
  • 長春華山醫院行不行
    長春華山醫院行不行?白癜風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疾病,治療起來相對來說比較困難,青島白癜風研究所講想要治好白癜風需要的不僅僅是科學的治療方法,還需要患者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皮膚的護理也是不容忽視的。那麼,對於白癜風患者來說,在配合治療的同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輔助治療呢?
  • 放養貓咪到底行不行
    貓咪到底是適合室內飼養還是放養這個問題,一直都眾說紛紜
  • 《釜山行》續集來了!野心勃勃的韓國喪屍電影,到底行不行?
    另外除了石宇沒有復活外,整個《釜山行》第一部的所有角色均不會出現在《釜山行2》中,包括許多人心心念念的「神馬東錫」!02:《釜山行2》的故事場景設置在《釜山行》喪屍危機爆發後的4年,也就是2020年,目前預告片「1分31秒」的中文繁體字版本已經上線,裡面有以下幾個點:(1):《釜山行2》暫定於2020年暑假韓國、法國、香港同步上映(8月12號);(2):《
  • 2019年養驢到底行不行,驢價行情是否能持續回暖?
    驢價能否持續回暖,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驢價有了明顯好轉,養驢的人不落也是比較積極,想養驢的也看好養驢這個產業,可是驢價到底能不能持續回暖呢?從現在不少養驢的人擔憂的一個問題就是驢價到底能不持續回暖,2018年開始驢價雖然開始回暖,但是距離2015-2017年的高價還有很大的距離,養驢的本身就少,想要提高養驢人的積極性只要驢價能高才可以,本根這幾年總體存欄量分析,今年毛驢存欄量有下滑的跡象,主產區內蒙、新疆、遼寧、山東、河北毛驢的數量有明顯的下滑,不少以前驢販子也退出了,但是根據這幾個主產區了解現在市場上驢比上半年增加了
  • 目前唯一熱門院線電影《釜山行2》上映!深度解析影片到底行不行
    終於,《釜山行2》的上映,讓影院有了一些嘶吼叫聲,雖然上映範圍很小,但也算是艱難的開始。那麼這部備受期待,更大格局,更大場面,更燒錢的《釜山行2》到底成色如何,是否成功打開了釜山行宇宙,更重要的是,《釜山行2》和前作相比,是否有繼承給人黑馬驚豔的品質。
  • 影評:《釜山行2:半島》釜山這次真的不行了
    早在4年前,延尚昊導演的《釜山行》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一致好評,沒有大格局,僅僅是在一列火車上發生的故事就讓影迷們體驗到了末日中人性的惡劣與光輝。4年間,不斷有影迷在問,釜山到底還行不行,這不,《釜山行2:半島》就來了麼。
  • 經典搞笑段子:行了寶貝,別生氣了,買包行不行
    行了寶貝,別生氣了,買包行不行你有哪些珍藏許久的短句?這是什麼原理段子: 這次面試我可能又玩完了,因為面試官被我整崩潰了。「姑娘,你民族和性別填反了我忍了,我敬你是條女民族的漢子,可你把出生日期九年和教育程度一九九九年填反了我如何忍你,這要是真的,你母親該是多偉大,給你胎教了一千九百九十年,山海經都不敢這麼寫,封神榜都不敢這麼演啊!」
  • 我要上觀網|男子將孫女打出鼻血,孩子到底要怎麼教育才合適?
    但是也有讀者覺得,大人教育孩子,打一下也正常。那怎麼管你告訴我 有讀者覺得教育孩子也不是這麼個教育法啊,畢竟都流血了。 狡狐解讀 想要教訓4歲的孩子,手段多得是,打屁股不行嗎?捏臉不行嗎?家長教育孩子只能打皮肉,例如大腿、屁股這些位置,雖然痛但不易受傷。
  • 迷蹤藝到底行不行,真打敗過洋人大力士嗎?
    從李七莊出市,沿津淶公路西行,過外環線不遠,便到了小南河村。在大宋年間,小南河村是沿邊軍事寨鋪堡之一,後歸屬靜海,今屬西青區,1869年1月19日,霍元甲出生於此。關於霍元甲的傳說,有許多版本,亦真亦假,爭議很多,也有觀點認為霍元甲武功不行。其實關鍵一點在於,天津人霍元甲確實在上海創辦了「精武會」,對弘揚中國武術起到了巨大作用。
  • 領導說「原則上不行」不僅代表行 「原則上不行」的3個深層次含義
    職場中,很多時候領導的說話顯得很雲裡霧裡,比如說經常出現「原則上不行」。那麼,當領導說「原則上不行」的時候,單純的你是不是認為就是行的意思?這樣的你註定要在職場中吃虧。領導說「原則上不行」——其實就是同意公司決定衝業績,發出通知要求所有人員當月必須每天加班2小時,禁止請假。小A是公司的業務骨幹,恰巧家裡有急事處理,需要請假提前回去。小A電話給領導,說明相關情況。領導答覆:「加班通知的規定你也看到了,原則上是不許請假的。但是考慮到你的特殊情況,臨時破例一次,下不為例!」
  • 翻拍韓國電影,到底行不行?
    翻拍韓國電影,畫皮不畫骨,一定行不通。由於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尺度難以把控,所以像《我不是藥神》這樣既能讓觀眾開心,又能讓領導放心的佳作少之又少。這就需要國產電影不斷摸索,從現實生活中提煉藝術,不能一味照搬國外電影的劇作結構和主題表達。
  • 從屍速列車到半島末日,《釜山行2》到底行不行?(內附資源)
    明知山有腐,偏向釜山行。眾所周知,由於大片紛紛延後、改檔甚至撤檔,使得2020年的院線顯得格外沉寂。轉眼暑期檔都即將過去,隨著上周《八佰》的熱映,電影院總算多了些生氣。而就在這周二,《釜山行2:半島》的高清版上線,又為全球電影市場埋入了枚深水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