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時,為什麼美國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

2021-01-09 老宋話財經

把牛奶倒進河裡不一定是資本家,更有可能是普通農民,而且倒牛奶不僅僅只發生在美國,其他國家也會發生,不光倒牛奶,還有其他農產品也是爛在地裡。

先說一下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是因為生產過剩,造成賣不出去,商品賣不出去就無法發工資,償還銀行貸款,造成企業倒閉,而工人拿不到工資就無法消費,造成企業銷售更加困難,倒閉更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大蕭條讓美國經濟遭到重創,並且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那麼經濟危機時為何會發生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呢?這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

第一,牛奶一般是農場生產,離消費地還有距離,農民牛奶賣不出去已經虧損了,你還讓農民倒貼運費運到城裡免費發放?

第二,無法甄別窮人,慈善行動需要專門的機構去完成,農民沒有能力確定誰是窮人誰是富人,而且富人行動能力更強,信息更靈通,很有可能農民一腔熱血便宜了富人,卻沒幫助到窮人。

第三,把牛奶放在農場讓窮人主動到農場領取,這又涉及到誰是窮人誰是富人的問題,而且即便如此,農民仍舊需要花費成本去發放。

第四,就算農民把牛奶發放出去,這又降低了市場需求,讓本來難以銷售的牛奶更加無法銷售,因為領到牛奶的人就不會購買了,經濟危機不就是需求危機嗎?

正是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市場規律,決定了農民只能把牛奶或者其他農產品爛掉也不能做慈善,正確的做法是慈善機構出面購買然後自己組織發放,這才不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個做法也是目前其他國家的通行做法。

在美國經濟大危機之前,美國對於牛奶的需求旺盛,奶農們加大生產牛奶,造成了供應非常多,而在經濟大危機期間,由於民眾工資等收入減少,自然沒錢買牛奶,過多的牛奶就剩了下來。

這個問題本質上還是:供應太多,同時經濟危機期間需求減少,價格大跌,奶農把牛奶賣給窮人的成本太高,不足以覆蓋成本,只能倒掉了。假如你是一個農民,你家裡的西瓜,白菜等等特大豐收,但是這個時候它們價格又超級低,即使賣掉也虧本,那麼你會怎麼辦?那只能爛在地裡面了。同樣,美國經濟危機期間的奶農們也是如此,假如有人說你們邪惡,只顧得追求利潤,寧願銷毀也要維護東西的價格,你們會不會感覺到非常冤呢?

相關焦點

  • 經濟危機時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
    奶農在供應過剩的時候倒奶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奶農不倒奶,在1929年美國那個情況下就意味著自己要挨餓。經濟學是這麼一個東西,即使你是傻子,最後也會做出經濟學理性人假設下的決策:經濟學說加油站開在路邊能夠盈利,可是來了群傻子,有人將加油站開海邊,有人將加油站開樹林。偶爾開在路邊的加油站盈利了。經濟學家一看,呀,你看,理性人會將加油站開在路邊,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 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
    問題: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商人重利,這是定律,加入有10噸牛奶,你如果分5噸免費給別人喝,那麼你剩下的5噸也一分錢都賣不上,反而,你把多餘的5噸倒掉,剩下的5噸還能賣一些錢,就是這個道理。
  • 一故事一考點|01牛奶倒進河裡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01故事:牛奶倒進河裡上中學時,我們在歷史教科書裡面讀過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上世紀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不惜銷毀大量商品,甚至有牛奶被倒進河裡歷史總是會重演,這是幾千年也擺脫不了的怪圈。疫情期間,美國又把教科書重新演繹了一遍。
  • 1932年,為何美國寧願把牛奶和豬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給貧民吃?
    1932年,為何美國寧願把牛奶和豬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給貧民吃?美國在一九二九年十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次經濟危機,這次的危機讓美國差一點就站不起來了,在這件事情之後很多人對於未來都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一些極端的人選擇了跳樓,不僅僅是資本家,很多的老百姓也在這場危機裡面不停地掙扎著。
  • 在大蕭條時期,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喝?
    上世紀三十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經歷時間最長,影響最遠,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這一次經濟危機的起因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跌,隨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結果導致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廠關門,工人失業,大量的人口沒有收入來源。在1933年經濟跌入最谷底時,美國有1300萬至1500萬人失去工作,失業人數佔人口總數的二成左右,這讓美國很多家庭都陷入了極度貧困當中。
  • 美國農場主為何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專家:想分卻不能
    而上次是經濟危機引起的牛奶滯銷,大農場主和資本家同樣也是傾倒牛奶,將整個密西西比河變成了「銀河」。相信很多國人對美國農場主的做法不解,既然是經濟大蕭條,百姓大量失業,喝不上牛奶。為何農產主不將這些牛奶低價處理,或是免費發放給窮人呢?至少還能賺個口碑,為蕭條過後的生意添磚加瓦。甚至還有人以此來援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聲稱在我國就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 很多人不懂,有些牛奶註定是要被倒到河裡的
    想必很多人都在課本上學過,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低價賣給窮人。一邊是被大量傾倒浪費的食物,一邊是掙扎在飢餓生死線上的窮人。那時候,我們都控訴資本家的罪惡。而今天,這樣的一幕幕也在國內不斷上演。
  • 貧困學生倒牛奶,這事兒90年前的美國資本家們也這麼幹過
    老劉點開看以後發現原來是學校為孩子們免費配送的餐奶,孩子喝不完才倒掉的。這其實沒有問題,畢竟牛奶過期了,再喝不僅不利於身體成長,還得拉好幾天的肚子。不過,一貫善於蹭熱點的老劉,通過這件事想起了萬惡的資本主義在90年前,把大量的牛奶倒進了河裡這件事情。這事兒發生在1929-193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期間,初高中歷史課本對這段是有介紹的。
  • 經濟大蕭條過去90年後,美國的牛奶又被倒河裡了
    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這個國家到處充斥著對消費者的壓迫,美國人民何時才能真正的站起來!玩完梗之後,出於本能反應我對視頻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畢竟美國經濟大蕭條已經過去快一個世紀了,怎麼現在美國資本家們還在倒牛奶呢?很遺憾的是,這件事是真的。《威斯康星州農民報》在當地時間3月31日報導,有大批該州奶農接到通知,要求他們傾倒當天自家農場產出的牛奶。
  • 1932年,美國為何寧願將牛奶和肉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給貧民吃?
    資本家對一個社會的投入遠不如對自己的投入多,因為資本家本質上便是個利己主義者,他們甚至可以犧牲一切不利於自己的東西,也不會將這些東西無償的捐獻出去給需要的人,為的只是自己的價值不貶值。得不到便毀滅或許是形容一個資本家最恰當的語句。很多人都知道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末,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讓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受到了波及,經濟蕭條的美國瀰漫著絕望的氣息。
  • 誰把「牛奶」倒河裡
    網友「狂之風」則開始調侃道:誰把「牛奶」都倒進河裡了?這一報料信息得到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的關注,他批示要求仲愷區派人實地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 大蕭條就是把牛奶倒進河裡?你根本不知道那日子有多悽慘
    當1.5萬英裡長的股票交易單據被列印出來時,一些人嚇暈了。當銀行家們收回他們的保證金時,那些付不起保證金的人都被迫拋售股票,他們畢生的積蓄瞬間化為烏有。截至當日收盤,紐約證券交易中心共交易1640萬股,這一記錄保持了近40年。」這個黑色星期二,被視為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美國歷史上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而它僅僅是個開始。
  • 英國奶農每周倒奶500萬升!美國既倒奶還埋豬,資本主義的原罪?
    英國因新冠疫情採取封閉措施以來,大部分咖啡館、餐館關門,導致牛奶需求量顯著下降,報導稱奶農由於無處儲存而每周要倒掉500多萬升牛奶,美國也出現了倒奶和埋豬的新聞。提起倒牛奶,很多人就觸發了那句熟悉的話,「資本家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
  • 非要把牛奶倒溝裡不讓窮人喝?
    不知道現在的中學課本裡還有沒有這段,說的是西方國家在經濟大危機期間,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給貧苦百姓喝。當時的理解是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的資本家為了保持牛奶價格不跌而強行倒掉牛奶。當時的這種批判,其實是讓資本背了鍋。
  • 美國再現倒牛奶事件,為何不把牛奶給窮人,背後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最近美國又有倒牛奶的新聞出來了,報導放出了美國奶牛倒牛奶的視頻,很多人看到這些新聞之後一方面感嘆浪費,轉而又覺得美國的資本主義實在可惡,竟然倒掉都不發給窮人喝。事情真的是這樣的麼?你可能理解有誤了。想要了解事情為何發展成這樣就要先了解美國的牛奶產業鏈,美國的牛奶產業鏈先是牛奶加工商從奶農主處購買原牛奶,加工之後供應給學校和市場。與中國的牛奶產業鏈不同,美國的牛奶很大一部分是供應給學校的。到這裡可能有些讀者明白了,別著急,還沒完。
  •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網友感慨:這一幕好像在課本上看過
    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今天(4月3日)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美國廣播公司(ABC)2日報導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與此同時,美國不少地方的民眾,正對著搶購一空的牛奶貨架犯愁。
  • 「資本家才會倒掉牛奶,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憑什麼倒?」
    「資本家才會倒掉牛奶,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憑什麼倒?」前段時間, 微博上一段小視頻炸了。視頻內容是幾個孩子蹲在地上,把喝剩的牛奶倒進水溝,水溝裡流淌的也是白花花的牛奶。「資本家才會把剩餘的牛奶倒掉,這些窮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不懂得珍惜食物?」
  • 譚浩俊:「倒牛奶」是不是美國經濟危機的前奏?
    近日,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解釋說,出現牛奶過剩的現象,是由於通常在餐廳提供牛奶的學校現在關閉,和商店限制每戶家庭的牛奶購買量、而許多美國家庭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開始時就囤積了大量牛奶,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導致。
  • 經濟學:為什麼把牛奶倒進河裡——相對過剩
    在如世E20年代初的美國n比阿,數場L們1E把一的?牛明例人月中,肥車的大中,僅15年,有40萬頭的到釐現,有53萬多商花材點火化光。同日,在國、甚國,丹麥,蘭,的子、整如的,想的何邊大寫,無數的切生,小算被系既一一酒真的是「生產過剩」,車圖上多了嗎不C的1廣大的勞動若這時正缺吃少穿,過看的生活奇任的現象,分動若缺吃少在找受準。
  • 中學課本上的「倒牛奶事件」在美國重現,這是經濟衰退的開始嗎?
    記得讀書那會,曾在歷史課本上讀到過這樣一個場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全球經濟出現蕭條,美國農場主為了保證牛奶的利潤,把大把的牛奶紛紛倒進了密西西比河,瞬間,河水染成了白色。看著可惜,如此量大的牛奶,不知可以養活多少美國的窮人,就這樣白白地倒掉了,真的彰顯了資本主義的本性。可沒想到,這樣的事居然在現今再現了。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幾天前,美國威斯康星州的牛奶出現了滯銷,所以很多奶農不得不選擇倒掉多餘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