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領跑通達承壓 物流業暗戰資本局

2021-01-17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網

作者:趙述評 何倩

伴隨韻達2020年半年報出爐,頭部物流企業的成績單依次亮相。其中,順豐以超700億元的營收和淨利21.35%的增速領跑,並在業務量上首次超過申通和百世。另一面,通達系企業仍處於價格戰的消耗中,韻達、百世、申通的淨利大幅下跌,依然處於增量不增收的困境當中。謀求二次上市、抱團合作、與阿里談判增加持股……物流企業正在盡全力補充「糧草」衝刺下半年。業內人士還認為,除了行業解決方案、航空運輸資源,備受政策支持的農村物流基礎建設將成為企業下半年競爭的重點。

價格戰失效?

保證疫情期間物流服務不斷檔,為企業贏來了豐厚的回報。數據顯示,上半年順豐營業收入達到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7.62億元,同比增長21.35%。京東物流獲得154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55.42%。而中國郵政1-6月收入同比增長10.93%,利潤完成預算進度達65.9%。

不僅如此,本就在營收上領跑的順豐,此次營收成績進一步拉開了與市佔有率第一的中通的差距;同時,順豐快遞業務量更是首次在半年報中超過申通和百世,達到36.55億件。在2019年半年報中,順豐業務量為20.17億件,而申通與百世均超過30億件。

儘管通達系企業一季度的盈利情況對上半年的成績有所拖累,但在步入二季度後,線上購物的激增以及電商大促活動的強拉動下,企業在業務量上迅速恢復常態。上半年,中通業務量累計超70億件,再次坐上市佔率第一的位置,二季度的市場份額達21.5%,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其次為韻達、圓通、百世和申通,快遞業務量分別完成約56.29億件、49.36億件、35.85億件和35.17億件。

業務量均有所提升,卻無法掩蓋經營承壓的現狀。財報顯示,韻達上半年營收為143.18億元,同比下滑7.95%。申通上半年營收為92.58億元,同比下滑6.21%。百世二季度營收為84.18億元,同比下降4.2%。而盈利上揚的圓通和中通,兩者單票收入均同比下跌超20%。

「今年的半年報成績涇渭分明」,快遞專家趙小敏總結道,「注重長遠和基礎的企業獲得領跑時機,而其他企業則處於價格戰的消耗中。」

填充「糧草」

與此同時,為了提振資本信心,在韻達的半年報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當前快運服務數據已被移除報表。韻達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在去年年中時韻達剝離了快運業務,不再納入上市公司體系並表。

從去年5月發布的公告中,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韻達認為快運業務現階段與實現盈虧平衡相比還有較大距離,並可能面臨虧損進一步擴大的風險,因此要集中資源發展主業務。根據2019年財報數據,該業務收入同比下跌達19.75%。

韻達財報中的快運業務數據首次被剝離,除了避免業績虧損影響市場對企業的估值判斷,更傳遞出企業渴望能在今年行業競爭中持續擴充資本「糧草」的迫切需求。

無獨有偶,今年上半年的物流行業頻繁作出資源整合、謀求上市、抱團合作的動作:韻達戰略投資德邦6.14億元,藉此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中通準備香港二次上市;百世將百世店加剝離出上市體系,並尋求快遞與貨運業務在香港的上市時機;圓通被曝出與阿里談判增持股份的消息;京東物流以總對價30億元收購跨越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權益,為謀求上市鋪墊更多的故事。

對於上述信息,中通、百世與圓通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不予置評或不便回應,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除了為難以擺脫的價格戰填充資本,物流基建的鋪設、冷鏈、航空等高門檻業務布局均需要企業以大量資金投入和長遠規劃來樹立行業壁壘。

幕後的電商大佬

另一方面,強勢資本輸入以及每年網點資源的持續擴充,單純以價格戰來迫使對手出局的可能性正在近幾年的驗證中逐步降低。無論是財報中頭部企業持續走高的市佔率,全國不斷突破新高的快遞業務量,還是今年如極兔速遞、眾郵快遞的快速起網,均證明著國內的物流市場仍然足夠龐大,既容納老手間的對壘,也有新人生長的空間。

今年上半年,物流行業還出現了各樣的「小摩擦」,例如順豐旗下的智能櫃品牌豐巢收費掀起風波、京東與申通暫停合作並關閉物流接口,以及圓通部分縣級網點收到通知禁止代理極兔速遞業務等。這類事件均能一時獲得高度關注甚至引爆輿論,歸其根本均指向背後的電商格局。

電商平臺的做大離不開物流企業的支撐,而後者效益的提升又與電商緊密關聯。今年4月,阿里實現對韻達2%的持股,完成對四通一達的資本布局,為國內的物流版圖再添一層「站隊」的曖昧意味。來自東興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認為,阿里通過少量參股頭部快遞公司獲得其內部一定的影響力,同時大比例參股相對弱勢的快遞公司,來對頭部公司進行牽制,從而避免物流企業高度整合後所形成過強的議價能力。

除此之外,在韻達的半年報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其顯示韻達旗下子公司已完成對杭州溪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溪鳥物流」)16.67%的持股。天眼查數據顯示,除了韻達,中通與申通子公司持股溪鳥物流佔比分別為19.76%和12.57%,大股東為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溪鳥物流主要定位鄉村倉網資源整合和物流服務。

「下一個競爭點將會集中在農村市場,」趙小敏說道,「當前無論是資金還是政策,對物流下鄉都較為利好,而這個領域需要企業下重本投入,目前中國郵政與順豐已經走在前列,因此加盟制快遞企業可以利用網點覆蓋,以及尋求當地政府的合作來強化布局。除此之外,電商平臺例如拼多多等在農村領域將如何利用流量和上遊資源,是否將會對快遞格局造成影響,也是下半年關注的焦點。」

據國家郵政局8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北京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300萬件,佔全市快遞業務量的4.7%,同比增長23.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4億元,佔全市快遞業務收入的4.8%,同比增長16%;投遞量累計完成1.07億件,佔全市快遞投遞量的6.3%,同比增長53.6%。

相關焦點

  • 最新快遞業申訴排行榜:順豐排名第七,「通達系」表現令人意外!
    而提及我國快遞行業,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通達系和順豐快遞等巨頭,畢竟這幾家主流快遞公司目前佔據著該市場的大壁江山。那麼,這些快遞巨頭哪個更靠譜,誰的用戶申訴率最高呢?近日,國家郵政局網站發布了2020年7月郵政快遞業用戶申訴情況的通告。
  •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在2009年國務院頒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物流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17年2月13日,國家郵政局規劃打造「快遞航母」,到2020年形成3家-4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中國民營物流業的發展最早是從國有壟斷企業的低效中搶奪市場,此後最直接的驅動力是電商業的發展。
  • 馬雲加速整合桐廬幫,快遞行業暗戰雙十一
    如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順豐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實時監控,通達系快遞公司也積極推出各種舉措備戰雙十一。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快遞業一片喧囂的背後,快遞行業增速悄然放緩。2019年三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61.5 億件,同比增長27.6%,而二季度增速為28.4%。
  • 封殺極兔,「通達系」打響「雙十一」第一槍
    掙扎的「通達系」目前,電商件市場的主要玩家有「通達系」、順豐、眾郵快遞和極兔快遞,而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最難受的角色非「通達系」莫屬。在往日,憑藉和阿里巴巴的良好關係,「通達系」拿下來自淘寶、天貓的大量電商件,電商件也成為「通達系」的主要業務來源,但這一基本盤正在遭到新老對手的猛烈衝擊。挑戰首先來自老對手順豐。
  • 順豐控股首份年報亮相
    年報顯示,順豐快遞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品牌形象;在商務與中高端電商快遞的行業領先地位,持之以恆的直營模式,覆蓋國內外的快遞網絡,天網+地網+信息網的組合優勢,強大的IT研發能力,智能物流及管理創新投入,航空資源及物流場地資源儲備以及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等七大競爭優勢,使順豐一直領跑於行業,成為標杆型企業。
  • 外來品牌「極兔快遞」,為何引得通達聯合抵制
    而此時,通達系已經經過了數年的網點建設,與順豐、京東與一眾二線快遞品牌形成了穩定的中國快遞局面。而其中通達系快遞依靠巨大的規模,極低的成本(運營和稅務),壟斷著電商快遞的半壁江山。所以面對從印尼不遠萬裡前來中國發展的極兔,一開始通達之時持觀望態度。因為在疫情還未平息,快遞業受打擊,不得不降價的上半年,要籌備起自身的配送網絡,是一件比平常更難的事。
  • 順豐下沉遇見拼多多:再戰低端電商快遞,能否打開成長的天花板?
    一向高冷的順豐推出電商特惠,被外界解讀成業績承壓之下的無奈之舉。 從2015年到現在,順豐的市佔有率場從當年的9.48%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6%。相比之下,通達系通過上市實力大增,加上阿里巴巴的加持,諸如中通快遞和韻達股份兩家的市場份額雙雙突破15%,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市佔率逼近20%,市值超過1000億元。
  • 擴張快運順豐引入加盟商?
    順心捷達是順豐早年收購銀捷快遞改組後的品牌,最早試水快運加盟制,也是最早與新邦展開合作的主體。截至發稿,順豐控股並沒有發布與收購傳聞相關的任何公告。   新京報記者近日獲悉,「順心快運」公司目前已在湖北孝感地區展開招商加盟。此外,新邦南京某地區加盟商發布招商信息,稱新邦和順豐快運業務已經達成合作,新邦已經開始承運順豐小票和順豐專遞,現正在招收二級加盟點。
  • 順豐CTO田民:智慧物流需從「有數據」轉到「用數據」
    其中,順豐集團CTO、順豐科技CEO田民就「雲+AI 閃耀未來物流」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了其對未來物流趨勢的展望以及順豐在用技術推動物流發展中所做的努力。由數據及智能驅動的智能倉儲、自動分揀、動態路徑規劃等系統的廣泛應用已經為物流業帶來了一場「效率革命」。他強調,數據是物流管理的基礎,數據化是粗放型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的首要區別,也是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的明顯區別。物流企業首先要建立數據的標準與規範,完善數據的採集與管理,把所有的業務過程變成數據,實現「有數據」到「用數據」的轉化。
  • 順豐快運,引入加盟模式!!!
    順豐這家以直營模式著稱的快遞公司,卻在與新邦合作的快運業務開始招商加盟,業內人士猜測加盟制與順豐一貫堅持的直營模式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3月剛剛過完25歲生日的順豐,不管是在深挖自身快遞物流優勢上,還是在商業領域的嘗試上,都掩蓋不了成長的焦慮。
  • 順豐併購新邦,德邦百世安能再添勁敵
    為什麼順豐選擇新邦?為什麼是收購?筆者在此分析一二:●直營的基因。在管理與執行力上,直營模式的德邦與順豐,一定是強過加盟模式的通達系的;而分撥與車線直營的百世強管理加盟模式,又強於其他幾家分撥、車線、甚至叉車、地臺板都用加盟商來分攤成本的純加盟輕管理模式。
  • 快遞黑馬遭遇「絆馬腿」 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升級?
    在順豐、京東及「三通一達」佔據中國快遞市場超80%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一家來自東南亞的快遞公司極兔速遞異軍突起,近期卻遭遇「通達系」旗下營業網點聯合抵制。7月30日,通達系某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極兔速遞的抵制是旗下營業網點自發的行為,「從快遞派件來說,大部分是靠商家來自主選擇快遞公司,極兔速遞主要是靠低價策略,確實搶走了通達系的一部分市場份額。」據記者了解,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的行為最近表現更加明顯,對此,極兔速遞方面則公開回應「不予置評」。通達系抵制升級?
  • 極兔速遞低價搶量爭奪市場 通達系反擊:封鎖配送網絡
    通達系選擇的反擊方式,卻不是與極兔速遞打價格戰。因為如今的通達系正處於價格戰的泥潭之中。中通、申通、圓通、韻達快遞的單票收入從2019年4月的3.1-3.3元一路下跌至8月2.1左右,跌幅約50%。通達系加盟商李宏(化名)表示,實際上極兔的站點還不全面,鋪設網點的數據肯定沒有達到通達系這麼多年的積累,如果通達系幾家快遞公司不允許代理的話,極兔就要自己建網點,這樣就會給極兔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壓力。顯而易見的是,通達系並沒有給極兔足夠的時間。李宏透露,圓通從今年7月份就通知,全國所有的分公司轉運中心,都不允許代理極兔的快遞。
  • 洛陽連發四份物流轉型方案:鼓勵順豐等在洛設區域總部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陶紀燕3月7日,記者從洛陽市政府網站獲悉,洛陽市政府一連發布《洛陽市促進物流業轉型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洛陽市冷鏈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冷鏈方案》)、《洛陽市電商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電商方案》)、《洛陽市快遞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快遞方案》)等4份物流轉型發展方案,旨在促進洛陽冷鏈物流、快遞物流
  • 順豐的魄力和隱憂 快運業務引入加盟模式
    順豐快運業務引入加盟模式順豐控股在2017年年報中稱,其是A股目前首家採用直營模式的快遞公司,順豐控股總部控制了全部快遞網絡和核心資源,包括收派網點、中轉場、幹支線、航空樞紐、飛機、車輛、員工等。相比於加盟經營模式,直營模式對各環節具有絕對控制力。
  • 順豐「巨象起舞」:前三季度營收破千億 市值逼近4000億
    原標題:順豐「巨象起舞」:前三季度營收破千億 市值逼近4000億 摘要 【順豐「巨象起舞」:前三季度營收破千億 市值逼近4000億】民營快遞巨頭順豐控股(002352
  • UPS、順豐、京東、遞四方、圓通等高管將參加「第二屆中國西部航空...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四川機場集團、四川國際航空公司、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航空貨運企業高管已經確認參會並參加相關演講和討論環節。  本屆航空貨運論壇,除了強大的演講嘉賓陣容外,還將匯聚多家知名企業高管。
  • 遭「通達系」封殺的極兔還能「蹦躂」多久?
    順豐系:順豐速遞一直都是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 阿里系:主要包括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和韻達)。 京東系:屬於京東集團自建的物流快遞公司。
  • 江門物流業面臨三重困境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首次發布了我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54.4%。這反映出我國物流業總體仍處在平穩較快發展周期,但是談及去年以來我市物流行業的發展,許多企業負責人卻表示不容樂觀:市場不景氣、成本上升以及規模難以做大,是擺在多數企業面前的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