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毛腳燕重返島城 專家稱此鳥為珍稀候鳥(圖)

2021-01-09 半島網官網

毛腳燕

    半島網10月26日訊 (記者陳浩傑 )「毛腳燕在青島已經 20多年沒有發現了,在數百萬隻從青島經過的候鳥中,它們一直是稀客中的稀客。」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高興地說。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站今天發布的一份鳥類環志記錄顯示,從 10月份開展金秋鳥類環志以來,已經有毛腳燕、蜂鷹、鳶 3種珍稀鳥類被重新發現,而距離它們上次在青島現身,間隔都在 10年以上,最長的達 20多年。

    王希明告訴記者,上周,隨同市森林公安部門在李滄南北嶺做鳥類環志時,他們在一張大網上發現了兩隻漂亮的小鳥。王希明經過仔細辨認,覺得很像是毛腳燕,他當場打電話調來資料對照辨認,各項體徵都完全符合。「叉形尾,下體近白,腰白,典型的毛腳燕,20多年前它們經常來青島,可從 1987年開始,鳥類環志記錄上就再也沒有這種鳥了。」王希明當場給他們做了環志,並逐一放飛。

    王希明說,蜂鷹和鳶兩種鳥也是他最近剛發現的,而在最近 10年裡,這兩種鳥已經在青島消失。珍稀候鳥能夠重新在青島出現,應該說與青島鳥類遷徙環境的改善大有關係。

3種闊別島城 10年以上的

相關焦點

  • 一個珍稀瀕危鳥種棲息地,擁有神秘的鳥種「神話之鳥」
    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梅花鎮閩江入海口處,有河口水域、潮間帶沙灘、紅樹林沼澤等7種溼地類型,是候鳥遷徙重要越冬地、水鳥集中分布區、眾多珍稀瀕危鳥種的棲息地。特別是在這裡有一種神秘的鳥種,其行蹤飄忽不定,人類對它所知甚少;這是一種極其瀕危的鳥種,目前全球發現的不到50隻。在神秘消失63年之後,它卻又神奇出現, 學者們稱它為「神話之鳥」,它就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因其首次發現是在中國大陸境內,因此又被稱為中華鳳頭燕鷗。
  • 珍稀黑冠鳽烏山上漫步 專家提醒:珍稀鳥勿打擾
    福州新聞網訊 「這隻黑色的是什麼鳥呢?」26日,烏山上一「稀客」被福州的鳥友給拍下來上傳到網絡,頓時論壇上熱議。原來,它是珍稀鳥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jian),這是它在福州市區露面的首次記錄。這是一隻黑色的鳥兒,身體較小。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   三月份:六合龍袍  觀珍稀鳥類鳳頭鷉  每年的三月份,在南京六合龍袍的一處湖面上,當地居民發現多隻水鳥以前並未見過,也叫不出名字。這些小傢伙大約有鴨子大小,頭頂有一撮三角黑羽毛,頸胸羽毛呈現為白色。記者諮詢專家得知,這種鳥類名叫鳳頭鷉,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 冬候鳥陸續來烏魯木齊市周邊「做客」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趙梅報導)烏魯木齊冬天有哪些常見的冬候鳥?它們平時吃什麼?棲息在哪兒?近日,記者採訪新疆鳥類專家、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烏市生態環境日趨向好,市民環保意識提高,來烏市越冬的冬候鳥越來越多,目前,烏市冬候鳥的種類已增至40餘種以上,包括常見鳥烏鶇、大山雀、灰藍山雀,珍稀鳥大天鵝、疣鼻天鵝、長耳鴞、短耳鴞,還有北極「稀客」雪鵐、鐵爪鵐、白尾海雕等。
  • 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原標題: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尾海雕  編者按: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森林茂密、群峰聳立……這裡是雲南,是馳名中外的「動植物王國」,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物資源。  每年冬天,候鳥南移,氣候溫潤的雲南,成了最佳棲息地。
  • 大批候鳥來訪德州!市區首現珍稀鳥類白琵鷺!
    隨著秋季到來候鳥進入遷徙期大批候鳥來訪德州近日,首次在德州市區發現白琵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快來看看它們長什麼樣據監測,自八月份以來,白琵鷺、白鷺、蒼鷺、斑嘴鴨、鳳頭麥雞、紅嘴鷗、黑翅長腳鷸、虎斑地鶇等陸續飛臨我市
  • 大批候鳥來訪德州!市區首現珍稀鳥類白琵鷺
    隨著秋季到來候鳥進入遷徙期大批候鳥來訪德州近日,首次在德州市區發現白琵鷺今年8月份,長河公園,發現來訪的白琵鷺,這也是我市市區首次發現這種珍稀鳥類。白琵鷺的棲息休養離不開生態良好的水泊和植被。近幾年,我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和豐富足夠的食物,全市鳥類種群越來越多,眾多珍稀鳥類前來「安營紮寨」、繁衍生息,其中不乏珍稀的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雲南劍湖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黑鸛鴛鴦多種珍稀鳥類現身
    近日,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迎來大批候鳥,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等珍稀瀕危鳥類。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這是保護區工作人員連續3年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
  • 田志偉:我為鳥痴狂
    田志偉:我為鳥痴狂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劉江濤)鵝黃上柳的時節,在樂亭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清河救助站見到田志偉時,他正在忙著給一隻受傷的灰鶴配製營養餐。「這是一個多月前我在附近蘆葦蕩巡視時救下的在這兒越冬的灰鶴,別看個頭挺大,其實只有一歲多,它因為受了外傷不能繼續飛行而掉了隊。
  • @九江人 看鳥去囉!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進入最佳觀鳥季
    吳城候鳥小鎮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候鳥遷徙季,觀鳥正當時。日前,記者走進九江市永修縣吳城觀鳥小鎮,在大湖池觀鳥點遠眺冬季候鳥,傾聽「護鳥人」的故事。「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是對當地越冬候鳥的真實寫照。近日,記者行駛在通向吳城的永吳公路大湖池路段,隨後了解到,該水上公路已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地。永修吳城還以生態溼地為特色景觀,以珍稀鳥禽為主題吸引了眾多遊客。行走在四季宜遊的生態小鎮,藍天白雲下的鄱陽湖讓人心曠神怡。據悉,吳城候鳥小鎮,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
  • 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腰草鷸
    原標題:科普雲南 | 珍稀鳥禽——白腰草鷸  編者按: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森林茂密、群峰聳立……這裡是雲南,是馳名中外的「動植物王國」,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物資源。  每年冬天,候鳥南移,氣候溫潤的雲南,成了最佳棲息地。
  •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翔安濱海東大道大嶝橋頭下的這片灘涂,蘊藏著豐富的海洋底棲生物。每年三四月份,不少的冬季候鳥都會選擇在這裡歇腳覓食。其中,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臉琵鷺,以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大濱鷸也紛紛亮相  市觀鳥協會理事 魚鷹:這裡是一個廈門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這塊灘涂,符合它進食的需要。而且人為幹擾比較少+今天可以看到有數量非常稀少的小青腳鷸,大概有近兩百隻的大濱鷸。(其中)有兩隻大濱鷸,帶了黃色的足旗,(應該是)經過科學家環志過的(澳大利亞)鳥類,然後在這裡做棲息。
  • 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引進燕鷗,專家:變候鳥為留鳥違背自然
    三亞為重現海鷗飛舞引進燕鷗,專家:變候鳥為留鳥違背自然 澎湃新聞記者 王文秋 實習生 樊雨軒 2016-07-30 08:47 來源:澎湃新聞
  • 濟南黃河溼地迎來「稀客」!
    11月12日,在濟南黃河溼地拍到兩隻「稀客」——東方白鸛。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圖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內的救護水塘。李韻涵 攝【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中新網江西永修11月1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作者 李韻涵 彭婧如 郎佳慧「為候鳥守住最後的家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圖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內的救護水塘。李韻涵 攝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中新網江西永修11月1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作者 李韻涵 彭婧如 郎佳慧「為候鳥守住最後的家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珍稀鳥類反嘴鷸黑鸛現身南京 澳洲遠道而來(圖)
    國際候鳥遷飛的8條國際通道,有2條經過江蘇,而其中的南京溼地是通道上的重要一站。這裡就像國際機場一樣,迎來送往著來自世界各地「空降」於此的候鳥們,甚至一些極危鳥種也能在南京上空展翅翱翔。
  • 珍稀冬候鳥來啦!漢豐湖已成西南重要越冬地
    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楊德山介紹:「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今年雁鴨類越冬候鳥約有2300隻左右,總共有13個種類,還有其他珍稀種類鴛鴦、針尾鴨、花臉鴨等。」進入冬季,漢豐湖水上彩林由綠變紅。候鳥不遠千裡而來只為安全舒適度過冬天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它們又將踏上返程路
  • 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專家:遷徙候鳥或攜帶傳染性病毒
    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專家表示,遷徙的候鳥來源於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可能,捕獲流入市場後將帶來不少隱患。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二十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