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肉之王」禿鷲,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百毒不侵卻也難逃滅絕

2020-12-02 怪羅科普

我們都知道,生物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扮演色的角色無非是這三類: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消費者依靠生產者提供物質和能量,分解者分解動植物的屍體。

但其實還有第四類角色,它們被稱為「清除者」,因為它們是以動植物的屍體和排遺物為食物。

它們可以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物質,但無法像「分解者」一樣將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質。

正因為既像「消費者」又具有類似「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所以它們在生態系統被單獨歸為一類。

生態系統中的清除者一般指食腐動物,像鬣狗、禿​鷲、狼獾、禿獾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禿鷲。

圖為:安第斯神鷲屬於新大陸禿鷲

對禿鷲的認識,並不是全都頭禿

禿鷲一般分為舊大陸禿鷲和新大陸禿鷲兩大類,兩者的基因並不相同,前者與鷹血緣較親,後者則與䴉血緣更近。

雖然基因不同,但它們有著相似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這也是為什麼它們長得很像的原因。

舊大陸​禿​鷲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歐洲,而新大陸禿鷲分布地如其名是在北美洲和南美洲。

圖為:胡禿鷲屬於舊大陸禿鷲

新/舊大陸禿鷲的體長約為1.2米,羽毛主要是黑褐色,翅膀跟尾部的羽毛黑色更深,頸部則是接近白色的淡褐色。

相比於身體其他部分,它們的頭部跟脖子上的羽毛明顯少而且很短,而新大陸禿鷲完全是「禿頭」狀態。

禿鷲是吃腐肉的,所以它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尋找屍體,新大陸禿鷲有良好的嗅覺,而舊大陸禿鷲的視覺更好。

大自然的清道夫,病毒的「死胡同」

與吃新鮮動物血肉的獅子老虎或大型猛禽相比,吃腐肉的動物似乎不怎麼招人待見,因為它們跟蛆幹著一樣的行當。

但就是它們這種吃腐肉的食性,為生態系統的平穩運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儘管很多人並不知情。

食腐動物不止禿鷲一種,但禿鷲是公認的「腐肉之王」,它們能做到其他腐肉動物無法做到的事情。

一般的食腐動物如果吃掉了帶病菌的腐肉,那它很大概率要染上疾病,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命嗚呼。

但禿鷲幾乎對腐肉是「來者不拒」,從不挑食的它們即使碰到病死的動物的屍體照樣可以大快朵頤。

實驗表明,禿鷲可以很愉快的地吃掉帶有炭疽桿菌動物的肉,而不會出現任何感染疾病的症狀。

對於感染了狂犬病、豬瘟和許多其他疾病的動物的肉,禿鷲有著相同的表現:吃完依舊完好無事。

這說明,病菌並不能在禿鷲的體內胡作非為,禿鷲可能有著「神奇的能力」以殺死或抑制病菌。

這種能力是什麼呢?

研究人員發現,禿鷲的胃酸呈現出強烈的酸性,足以殺死大多數病菌,這可能是它們百毒不侵的根源。

禿鷲的胃酸平均ph約為1,已經接近強酸。而紅頭美洲鷲的ph更是達到了0,它甚至可以腐蝕金屬。

細菌顯然是無法在酸性如此強的環境中存活的,於是被禿鷲吃掉的病菌相當於走進了「死胡同」。

被稱為「空中鬣狗」的胡禿鷲還吃動物的遺骸,而且骨頭佔據了它們日常飲食的70%-90%,這可能與骨頭的高熱量與易保存有關。

憑藉著獨特的食腐能力,禿鷲解決了自然界中大量的動物屍體,並將無數的病原體隔絕在自己體內。

更有趣的是,新大陸禿鷲會在進食的時候朝自己的腿和食物周圍排洩,因為排洩物也具有高酸性。

可以說,禿鷲在消毒殺菌方面做到了極致,全生態系統的生物都受益於此。

圖為:胡禿鷲吃骨頭

「衛士」數量減少,疾病迅速蔓延

自1990年以來,南亞(主要是印度和尼泊爾)的禿鷹數量急劇下降,超過95%的禿鷹因不明原因死亡。

禿鷹的大量死亡使得自然界中的動物屍體分解效率極速下降,大量的屍體堆積如山,汙染了土地和水源。

而且禿鷹數量​一​減少,它們的競爭對手老鼠,野狗的數量開始激增,許多致命的疾病被它們帶入人類社會。

這個問題在印度尤為突出,因為印度每年死亡的牛中只有4%被人們使用,其餘的都是交給禿鷹分解的。

圖為:生病的長嘴禿鷲

2003年研究人員確定是動物屍體中的雙氯酸藥導致了禿鷹的大量死亡,而這種藥通常用於牲畜。

在加州​禿​鷲中還出現了許多的鉛中毒事件,同樣的事情在中非也有發生,有些是人為故意的,有些則是間接人為的。

亞洲和歐洲禿鷲狀況也不容樂觀,野生動物市場的交易中,禿鷲佔據了很高的比例,這跟人們的迷信有關。

2016年​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22種禿鷹物種中,有9種受到嚴重威脅,有3種受到威脅,有4種瀕臨滅絕,有6種很少被關注。

這意味著,生態系統的「清除者」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

最後

禿鷲以肉體之身阻隔了大量致命性的病毒細菌,正是它們的「負重前行」,才讓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得以「歲月靜好」。

我們必須採取一切可行措施,保護好我們的「地球衛士」!

一旦禿鷹滅絕殆盡,生態系統勢必遭到極大破壞,泛濫的病菌將會肆意橫行,那時人類後悔也來不及了。

相關焦點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能消化金屬,百毒不侵卻難逃滅絕的命運
    生物的滅絕是無法避免的,在環境和時間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不適應環境的生物只能迎來滅亡。就像是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如今也只有化石存在了。就算是植物,也有大量因其棲息地環境的變化而瀕臨滅絕。人類開展了眾多活動拯救這些瀕危生物,延緩了它們消失的速度。
  • 美洲的這種動物百毒不侵,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卻也難逃滅絕
    我們在形容什麼東西堅硬的時候,經常會用金屬來作為比喻的對象,畢竟憑藉我們的肉體往往是無法和金屬相抗衡的。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嘛,自然界的造物經常會給大家帶來驚喜。比如在廣闊的美洲大陸上就有很多神奇的動物,而這種動物更是堪稱百毒不侵,它的胃酸甚至於酸性強烈到可以腐蝕金屬。然而就算是這麼厲害的動物,在人類城市高速擴張的情況下,也難逃瀕臨滅絕的命運,這種厲害又悽慘的動物就是赫赫有名的禿鷲。
  • 禿鷲常年食腐,卻為何「百毒不侵」?腐肉中的細菌難道被消化了?
    禿鷲被看作西北草原最大的猛禽,擁有「草原清潔工「稱號的它卻保持著非常重口味的習性。它們愛好腐肉,因此並不會獵殺自己的獵物,多是去撿別的動物的殘羹剩飯。由於長期腐爛的屍體會滋生許多病菌,很多動物很有可能吃後毒發身亡,但禿鷲卻練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領。
  • 禿鷲常年食腐,卻為何「百毒不侵」?腐肉中的細菌難道被消化了?
    禿鷲被看作西北草原最大的猛禽,擁有「草原清潔工「稱號的它卻保持著非常重口味的習性。它們愛好腐肉,因此並不會獵殺自己的獵物,多是去撿別的動物的殘羹剩飯。由於長期腐爛的屍體會滋生許多病菌,很多動物很有可能吃後毒發身亡,但禿鷲卻練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領。
  • 蝕骨之鷲:蓄鬚化妝,吃骨頭,胃酸如強酸可融鐵,也難逃瀕危命運
    它們才是名副其實的」蝕骨之王「,它們的食譜百分之95以上都是骨頭,胃酸如同強鹽酸,甚至可以腐蝕鋼鐵。它們樣貌奇特,留著八字鬍,卻是唯一會自主化妝的鳥類,它周身腐臭,就算面對狂犬病毒、肉毒桿菌、豬瘟等致命病毒病菌,也能百毒不侵,安然無恙。可是它們為什麼遊走在將要滅絕的邊緣地帶呢?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它們翅膀雖龐大,卻不太會飛,為了節省飛行的能量,很多時候都是以滑翔的方式飛行,幾乎不怎麼揮動翅膀。它們善於藉助氣流在空中滑行。禿鷲的遠程視力非凡。在千米高空飛行時,可以準確發現地面上十幾釐米長的小動物,並能觀察到獵物的一舉一動。禿鷲們覓食時,一般散布在空中不同的區域,不停地盤旋,窺視大地,搜尋動物殘骸。當其中一隻禿鷺發現一具動物屍體時,仔細觀察動靜後,再向下俯衝去取食。
  • 非洲禿鷲連續出現大死亡事件,百毒不侵的「草原清道夫」怎麼了?
    提起禿鷲,很多人可能會聯想起西藏的「天葬」。沒錯,禿鷲正是天葬的執行者,當地的佛教信徒們都希望這種「神鳥」能將自己的親人帶到天堂。但是站在科學的角度,將禿鷲當作「草原清道夫」,也不失偏頗。當草原上的大型動物的屍體開始腐爛後,很多致命的病菌就會在上面滋生並有可能會四處傳播,會影響草原上的整個動物王國的安危。
  • 今年冬天有多冷:10天3地,禿鷲頻繁掉落地面「求施捨」
    近日,當地牧民稱家裡門口突然來了一隻「黑色的大鳥」,經過辨認,所謂黑色大鳥就是草原上空翱翔的禿鷲,因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當地已將其妥善安置。那麼禿鷲好好的,怎麼就會落在牧民家門口不走了呢,經過分析,自然君認為,其中一個原因的確是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尤其是高空更加寒冷,二連浩特當地的溫度最低可達零下二十多度。
  • 出現高山禿鷲,進食的時候脖子會紅,為什麼它們吃腐肉沒有危險呢?
    老鷹和禿鷲等大型猛禽很少會被我們近距離目睹,因為這種鳥類飛行的時候高度很高,通常都在數千米的高空中,落腳的地方通常也是比較偏僻的懸崖峭壁或者深山老林中,但近日有一位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測這種巨鳥。
  • 為什麼吃腐肉的禿鷲不會食物中毒?
    當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潰爛的肉、酸、糞便,而細菌成為你最好的朋友之時,會怎樣?這次怪羅科普為你介紹你所不知道的禿鷲重口味習性。禿鷲是一種肉食性食腐動物,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殺死自己的獵物,相反,它們等著別的動物來殺生,然後來撿殘羹剩飯。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動物死亡後屍體會有一個腐敗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微生物「在吃東西」,這個時候動物遺體上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人的腸胃是絕對受不了的。而禿鷲就完全可以應付得來。
  • 為什麼禿鷲專吃腐肉,卻能安然無恙?
    禿鷲被譽為「草原上的清潔工」,它們主要以腐肉為生,極少數情況會捕獵一些中小型鳥類、爬行類或家畜。禿鷲的鳥巢能反覆利用很多年,並且禿鷲每年都會「裝修」一番,因為它們的交配地點就在鳥巢中,雄性禿鷲不比其他不負責任的雄性生物,它們在雌性產卵之後,會跟雌性輪流孵化,而雛鳥在3~5個月之後才能離巢。
  • 青海出現高山禿鷲,搶食時臉和脖子會變色,專吃腐肉為何不中毒?
    青海出現高山禿鷲,搶食時臉和脖子會變色,專吃腐肉為何不中毒?據有關媒體近日報導,人們在青海澤庫縣前往同德縣的途中,看到路邊有10隻高山禿鷲在玩耍,天空中還有3隻在盤旋嬉戲。這種高山兀鷲排在世界最大猛禽行列內,而且還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
  • 禿鷲吃腐肉為啥不生病
    問:為什麼禿鷲吃腐肉卻不會食物中毒?  答:大多數種類的禿鷲專門食腐爛動物,它們能夠吃從剛剛死去到已經腐爛的各種動物的肉。儘管它們也喜歡新鮮的肉,但腐爛的肉並不會使它們食物中毒,它們甚至可以吃因肉毒菌、霍亂或炭疽而致病死亡的動物。其他的食腐動物,如鬣狗、豺和雕等,都沒有這種本事。這其中的秘密在於,它們的胃中酸性極強。
  • 全身細菌,食腐成癮,「草原清潔工」禿鷲跟你想的可有大不相同
    所以禿鷲都是早上在熱氣流上升的時候才能順利起飛,開始邊盤旋邊覓食,我們不太可能在正午時分觀察到升空的禿鷲。其實更多的是視覺禿鷲飛行能力差不代表它們飛不高,早上的上升氣流,完全可以在禿鷲的利用下,甚至可以飛到5000米的高空。這就讓我們產生了一個疑問:我們常人認為禿鷲是通過靈敏的嗅覺來發現腐爛的食物的,可是都上升到了幾千米的高空了,禿鷲嗅覺再靈敏也不可能嗅到地面的腐敗氣味呀?
  • 你不知道的一種生態小衛士-禿鷲
    肉垂禿鷲重達10公斤,張開的翅膀長達3米,是當之無愧的屍界之王。這種鳥可以用有力的喙和強壯的頸部輕易地撕裂堅韌的外皮與肌肉為較弱小的禿鷲開個頭,方便它們繼續向內部挖掘,這強大的競爭對手對翼長只有180釐米的小埃及禿鷲來說太過危險,這種禿鷲從葡萄牙的祖輩聚居地遷徙到非洲,利用上升暖流,它可以在空中連續飛行幾個小時,但是到達之後,它發現自己幾乎處於啄序的最底端。
  • 吃了印度的牛屍體,禿鷲都快死光了,當地天葬被迫變土葬
    禿鷲到底有多強大禿鷲強大的消化能力禿鷲的胃酸比人的胃酸強1,000倍比鷹及其他食肉的鳥類的胃酸強十倍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禿鷲的腸胃酸性甚至超過電池的酸,並且能夠溶解某些金屬。禿鷲進化出的強壯腸道,在它們的大腸中含有大量梭菌和梭菌,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和濾除腐肉上的許多微生物,讓他們在食用腐爛的肉同時可避免生病。禿鷲阻止了危險疾病的傳播去除腐肉是食物鏈上的必要環節。
  • 原則性強的4個星座,面對誘惑,意志堅定,百毒不侵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美人、金錢等等,面對誘惑,有些人會一步邁入,走向無底的深淵,而有些人卻能堅守本心,坐懷不亂,有思想,有原則,這樣的人能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的拼搏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像下面這些星座一樣,面對誘惑,意志堅定,百毒不侵!
  • 為什麼蝙蝠能百毒不侵?這幾種動物同樣對毒免疫,相當強悍
    武俠小說中都有著各種奇奇怪怪的設定,比如主角意外掉下懸崖,便可習得絕世武功,打遍天下無敵手;會有一把絕世寶劍,削鐵如泥。最讓人豔羨的是,小說中有一種仙丹妙藥,只要吃下它,便會百毒不侵,任何毒物都無法傷害你半分。在如今諸多病毒細菌肆行的年代,外出散心或辦事,一不小心便會感染病菌而生病。這還是小事,假如感染了一些致命的病毒,比如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等,那就算有後悔藥亦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