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肉之王」禿鷲,胃酸能消化金屬,百毒不侵卻難逃滅絕的命運

2021-01-20 子玉談科學

生物的滅絕是無法避免的,在環境和時間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不適應環境的生物只能迎來滅亡。就像是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如今也只有化石存在了。就算是植物,也有大量因其棲息地環境的變化而瀕臨滅絕。人類開展了眾多活動拯救這些瀕危生物,延緩了它們消失的速度。

在所有動物裡,禿鷲無疑是無比特殊的,它們依靠吃腐肉來生活。禿鷲也被稱為「腐肉之王」,它的胃酸甚至能消化金屬,可以說禿鷲幾乎是百毒不侵。可惜就算是這樣的動物也難逃滅絕的命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禿鷲在自然界中承擔的是清除者的職務,它和分解者其實異曲同工。所謂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生物在自然界中,被分為了分解者消費者以及生產者三種,顧名思義,它們的只能和名字相同,相互作用讓生態環境中的能量得以傳遞。而清除者無法把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但它們卻能具備分解能力,才得名清除者。禿鷲這種以腐肉為食的動物,是清除者中的佼佼者,鬣狗、狼獾等等也是如此。

禿鷲被分為兩個種類,舊大陸禿鷲和新大陸禿鷲,兩者之間基因不同,儘管長得相似,卻連親戚關係都算不上。前者血緣靠近鷹,後者則靠近䴉。儘管基因不同,也毫無血緣關係,這兩種禿鷲的生活環境以及習性都無比相似,由此兩者的長相也差不多。舊大陸禿鷲棲息地多在亞洲,非洲以及歐洲,而新大陸禿鷲生活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

它們體長在1.2米左右,覆蓋著黑褐色的羽毛,只有在頸部是略淡一點的淡褐色。禿鷲的頸部以上羽毛很少且很短,看起來就像是禿頭一樣,才得名禿鷲。禿鷲的主要食物來源便是腐肉,一旦有動物死亡,在其他動物都飽餐後,剩下的殘羹冷炙便會被禿鷲給消化。新大陸禿鷲嗅覺良好,舊大路禿鷲視覺更好,出色的器官輔助它們能更快找到食物。

不少人或許覺得吃腐肉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在自然中,正是它們的進食才讓生態系統趨於平衡。禿鷲被稱為「腐肉之王」,其實是因為它們比其他吃腐肉的動物都要更厲害。一般來說,死掉的動物屍體上基本都有大量細菌,其他吃腐肉的動物不幸吃掉了帶著病菌的腐肉,它們也會被感染,而後死亡。

禿鷲則不存在這個煩惱,它的食譜廣泛,來者不拒,就算這塊腐肉上有炭疽桿菌,狂犬病毒,豬瘟等等細菌,它都能消化掉,不會染病。為何禿鷲如此厲害呢?其實是它們有一個強大的胃,根據研究顯示,禿鷲體內的胃酸pH值大約在1 左右,這樣的強酸對於任何細菌都有強大的殺傷力,病菌在強酸面前毫無抵抗能力。

禿鷲便是這樣勤勤懇懇的消化腐肉,消滅病菌,避免其他動物感染。可惜在自然界中承擔如此重要任務的禿鷲,卻也瀕臨滅絕。從1990年以後,南亞地區的禿鷲數量開始迅猛下跌,其中95%以上的禿鷲死因不明。禿鷲的大量死亡使得自然中動物屍體開始增多,增加的屍體不僅汙染土地水源,還讓老鼠野狗的數量猛增。它們攜帶的病毒也由此被帶入人類社會中,印度則深受其害。此前印度每年的死牛都會被禿鷲消化,只有4%的死牛被人們使用,如今堆積的死牛讓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處理。

為何禿鷲會大量死亡呢?2003年研究人員發現,在禿鷲體內出現了雙氯酸藥,這種藥物導致了禿鷲的死亡。雙氯酸藥一般被使用在牲畜上,結果當死亡的牲畜被禿鷲進食後,它們無法抵抗藥物作用繼而死亡。加州的禿鷲大部分死於鉛中毒,中非的禿鷲也是如此。

這些禿鷲的死亡還有一部分是人為的,不少迷信的人大量僱傭獵者捕殺禿鷲,在種種因素影響下,禿鷲數量驟減。2016年這一狀況已經不容人小覷,22個種類的禿鷲中,絕大部分都在遭受威脅,甚至有4種已經瀕危。

原本讓生態系統和諧的禿鷲,自身卻慘遭滅絕命運,實在是可悲可嘆。它們因為進食被不少人不待見,殊不知正是它們吃腐肉的行為,才給環境帶去了穩定,否則大量屍體堆積,無數病毒滋生,早晚人類也會自食惡果。

相關焦點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百毒不侵卻也難逃滅絕
    但就是它們這種吃腐肉的食性,為生態系統的平穩運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儘管很多人並不知情。食腐動物不止禿鷲一種,但禿鷲是公認的「腐肉之王」,它們能做到其他腐肉動物無法做到的事情。,足以殺死大多數病菌,這可能是它們百毒不侵的根源。
  • 美洲的這種動物百毒不侵,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卻也難逃滅絕
    我們在形容什麼東西堅硬的時候,經常會用金屬來作為比喻的對象,畢竟憑藉我們的肉體往往是無法和金屬相抗衡的。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嘛,自然界的造物經常會給大家帶來驚喜。比如在廣闊的美洲大陸上就有很多神奇的動物,而這種動物更是堪稱百毒不侵,它的胃酸甚至於酸性強烈到可以腐蝕金屬。然而就算是這麼厲害的動物,在人類城市高速擴張的情況下,也難逃瀕臨滅絕的命運,這種厲害又悽慘的動物就是赫赫有名的禿鷲。
  • 禿鷲常年食腐,卻為何「百毒不侵」?腐肉中的細菌難道被消化了?
    禿鷲被看作西北草原最大的猛禽,擁有「草原清潔工「稱號的它卻保持著非常重口味的習性。它們愛好腐肉,因此並不會獵殺自己的獵物,多是去撿別的動物的殘羹剩飯。由於長期腐爛的屍體會滋生許多病菌,很多動物很有可能吃後毒發身亡,但禿鷲卻練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領。
  • 禿鷲常年食腐,卻為何「百毒不侵」?腐肉中的細菌難道被消化了?
    禿鷲被看作西北草原最大的猛禽,擁有「草原清潔工「稱號的它卻保持著非常重口味的習性。它們愛好腐肉,因此並不會獵殺自己的獵物,多是去撿別的動物的殘羹剩飯。由於長期腐爛的屍體會滋生許多病菌,很多動物很有可能吃後毒發身亡,但禿鷲卻練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領。
  • 蝕骨之鷲:蓄鬚化妝,吃骨頭,胃酸如強酸可融鐵,也難逃瀕危命運
    ,它們的貢獻也是非常之大,鬣狗和禿鷲就擔負這種職責,清理和消化腐肉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鬣狗憑藉其強大的咬合力,可以咬碎食物的小塊骨頭進行吞吃消化。那麼作為鳥類的禿鷲就只能註定消化腐肉嗎?骨頭就無法消化嗎?
  • 非洲禿鷲連續出現大死亡事件,百毒不侵的「草原清道夫」怎麼了?
    提起禿鷲,很多人可能會聯想起西藏的「天葬」。沒錯,禿鷲正是天葬的執行者,當地的佛教信徒們都希望這種「神鳥」能將自己的親人帶到天堂。但是站在科學的角度,將禿鷲當作「草原清道夫」,也不失偏頗。當草原上的大型動物的屍體開始腐爛後,很多致命的病菌就會在上面滋生並有可能會四處傳播,會影響草原上的整個動物王國的安危。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它們翅膀雖龐大,卻不太會飛,為了節省飛行的能量,很多時候都是以滑翔的方式飛行,幾乎不怎麼揮動翅膀。它們善於藉助氣流在空中滑行。禿鷲的遠程視力非凡。在千米高空飛行時,可以準確發現地面上十幾釐米長的小動物,並能觀察到獵物的一舉一動。禿鷲們覓食時,一般散布在空中不同的區域,不停地盤旋,窺視大地,搜尋動物殘骸。當其中一隻禿鷺發現一具動物屍體時,仔細觀察動靜後,再向下俯衝去取食。
  • 出現高山禿鷲,進食的時候脖子會紅,為什麼它們吃腐肉沒有危險呢?
    老鷹和禿鷲等大型猛禽很少會被我們近距離目睹,因為這種鳥類飛行的時候高度很高,通常都在數千米的高空中,落腳的地方通常也是比較偏僻的懸崖峭壁或者深山老林中,但近日有一位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測這種巨鳥。
  • 為什麼禿鷲專吃腐肉,卻能安然無恙?
    禿鷲被譽為「草原上的清潔工」,它們主要以腐肉為生,極少數情況會捕獵一些中小型鳥類、爬行類或家畜。禿鷲的鳥巢能反覆利用很多年,並且禿鷲每年都會「裝修」一番,因為它們的交配地點就在鳥巢中,雄性禿鷲不比其他不負責任的雄性生物,它們在雌性產卵之後,會跟雌性輪流孵化,而雛鳥在3~5個月之後才能離巢。
  • 為什麼吃腐肉的禿鷲不會食物中毒?
    當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潰爛的肉、酸、糞便,而細菌成為你最好的朋友之時,會怎樣?這次怪羅科普為你介紹你所不知道的禿鷲重口味習性。禿鷲是一種肉食性食腐動物,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殺死自己的獵物,相反,它們等著別的動物來殺生,然後來撿殘羹剩飯。
  • 能飛萬米高空與飛機比翼,能中和病菌防疾病傳播,卻被誤解和毒殺
    禿鷲給人的印象並不好,一些人可能視它們為骯髒醜陋的食腐動物,但生態系統依賴這些鳥類來減少疾病的傳播,因為它們能清理自然界因各種原因而死的動物。然而,禿鷲的數量(尤其是在非洲和亞洲)近幾十年來急劇下降。現存23種被列入禿鷲亞科的物種中,有16種被認為瀕臨滅絕、瀕危或極度瀕危。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動物死亡後屍體會有一個腐敗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微生物「在吃東西」,這個時候動物遺體上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人的腸胃是絕對受不了的。而禿鷲就完全可以應付得來。
  • 今年冬天有多冷:10天3地,禿鷲頻繁掉落地面「求施捨」
    近日,當地牧民稱家裡門口突然來了一隻「黑色的大鳥」,經過辨認,所謂黑色大鳥就是草原上空翱翔的禿鷲,因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當地已將其妥善安置。那麼禿鷲好好的,怎麼就會落在牧民家門口不走了呢,經過分析,自然君認為,其中一個原因的確是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尤其是高空更加寒冷,二連浩特當地的溫度最低可達零下二十多度。
  • 禿鷲吃腐肉為啥不生病
    問:為什麼禿鷲吃腐肉卻不會食物中毒?  答:大多數種類的禿鷲專門食腐爛動物,它們能夠吃從剛剛死去到已經腐爛的各種動物的肉。儘管它們也喜歡新鮮的肉,但腐爛的肉並不會使它們食物中毒,它們甚至可以吃因肉毒菌、霍亂或炭疽而致病死亡的動物。其他的食腐動物,如鬣狗、豺和雕等,都沒有這種本事。這其中的秘密在於,它們的胃中酸性極強。
  • 青海出現高山禿鷲,搶食時臉和脖子會變色,專吃腐肉為何不中毒?
    青海出現高山禿鷲,搶食時臉和脖子會變色,專吃腐肉為何不中毒?據有關媒體近日報導,人們在青海澤庫縣前往同德縣的途中,看到路邊有10隻高山禿鷲在玩耍,天空中還有3隻在盤旋嬉戲。這種高山兀鷲排在世界最大猛禽行列內,而且還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
  • 你不知道的一種生態小衛士-禿鷲
    肉垂禿鷲重達10公斤,張開的翅膀長達3米,是當之無愧的屍界之王。這種鳥可以用有力的喙和強壯的頸部輕易地撕裂堅韌的外皮與肌肉為較弱小的禿鷲開個頭,方便它們繼續向內部挖掘,這強大的競爭對手對翼長只有180釐米的小埃及禿鷲來說太過危險,這種禿鷲從葡萄牙的祖輩聚居地遷徙到非洲,利用上升暖流,它可以在空中連續飛行幾個小時,但是到達之後,它發現自己幾乎處於啄序的最底端。
  • 吃了印度的牛屍體,禿鷲都快死光了,當地天葬被迫變土葬
    禿鷲到底有多強大禿鷲強大的消化能力禿鷲的胃酸比人的胃酸強1,000倍比鷹及其他食肉的鳥類的胃酸強十倍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禿鷲的腸胃酸性甚至超過電池的酸,並且能夠溶解某些金屬。禿鷲進化出的強壯腸道,在它們的大腸中含有大量梭菌和梭菌,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和濾除腐肉上的許多微生物,讓他們在食用腐爛的肉同時可避免生病。禿鷲阻止了危險疾病的傳播去除腐肉是食物鏈上的必要環節。
  • 天空猛禽——座山雕,展翅能夠飛躍珠峰,還擁有消化金屬的鐵胃
    正是因為這雙大翅膀,身為猛禽的禿鷲飛行能力並不厲害,更喜歡滑翔的飛行方式,在高空中張開雙翼,藉助這上升氣流,就可以不費力的在天空之上盤旋。生活珠峰附近的禿鷲甚至能夠藉助上升氣流,完成飛躍世界最高峰的壯舉。
  • 為什麼蝙蝠能百毒不侵?這幾種動物同樣對毒免疫,相當強悍
    最讓人豔羨的是,小說中有一種仙丹妙藥,只要吃下它,便會百毒不侵,任何毒物都無法傷害你半分。在如今諸多病毒細菌肆行的年代,外出散心或辦事,一不小心便會感染病菌而生病。這還是小事,假如感染了一些致命的病毒,比如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等,那就算有後悔藥亦無濟於事。因此可知,一顆可解世間萬毒的藥物是多麼重要。
  • 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NEXTMIND 在不少人看來,蝙蝠是不祥的動物,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