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法判斷孩子是否有鋼琴天賦(全文)

2020-11-30 網易

中國數萬萬孩子在學習鋼琴,而學鋼琴對中國孩子意味著什麼?卻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問題。 漫長而辛苦的學琴之路,讓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淚水和憂傷……

有的孩子真的是有彈鋼琴的天賦,而有的孩子天生五音不全。父母都希望早些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學習鋼琴的天賦,是否有音樂的感知能力,這些家長可以簡單地通過一些方式來做基礎的判別,但天賦並不等於成就。無論多有天賦的孩子如果不通過後天的勤奮努力,絕對成不了鋼琴家,反之,如果資質平平的一個孩子,後天非常刻苦努力,一樣能夠學有所成。

通過手、耳、記憶力判斷孩子的音樂潛質通過對手、耳、記憶力等幾方面的簡單評判,你可以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音樂潛質,以此作為選擇參考。

* 判斷孩子是否有彈鋼琴的天賦 方法真的有!

孩子身體是否健康,有很多技術上的指標可供參考,但孩子在音樂上是否有天賦,這很難用數字來衡量。許多家長為此苦惱,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學鋼琴,但又怕孩子完全不是這塊料,白耽擱工夫,特別是那些家裡沒有人從事音樂專業的家庭,這種顧慮就更為常見。有沒有些簡單的辦法,幫助家長判斷孩子的音樂才能?

我的答案是:有,但不絕對。

大體上從手、耳、記憶力這幾方面來判斷。

手:不軟不硬 指長張得開

先說手,彈琴用的無非是我們的一雙手。四五歲的小孩子,雖然手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手形已經基本能看出來。家長要看的是手指是硬還是軟,特別是關節部分,這決定著孩子彈琴的力量夠不夠,太硬不行,太軟更不好。最理想的是,小手的骨頭要有點硬硬的,但又不僵硬,不軟綿綿的。還有,各個手指之間離得夠不夠遠。手張得越開以後彈琴越輕鬆。這項經常被形容為手要松。松,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是指手指伸張的能力,比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伸開度,能張開來,彈琴的時候會很舒服,當然,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基本的指標,手的長度怎麼樣算好?手指最好不要太短,小指的長度最好能到達無名指的最上面一個關節。手指的長度不好改變,但手的鬆緊是可以通過手指操等鍛鍊手法來改善的。有些學生甚至在其他方面的條件都很好,只是手指伸張不太好,還可以考慮通過手術來改善。

特別提醒的是,太胖的手會有點困難,瘦點的小手更佔便宜。不過,隨著孩子長大,嬰兒肥也會逐漸消掉,所以,倒也不用一看手胖就放棄。而且,最重要的,不是優秀的鋼琴手形,夠不到八度,可能難成為偉大的鋼琴家,但不代表不可以享受鋼琴帶來的樂趣。

耳:能聽出音樂的節拍和感覺

再說耳,其實這個關係的是樂感和節奏感。大人拍掌讓小孩子跟著唱歌,可以選擇唱兒歌,所有的兒歌都是有節奏的,看他是否跟得上節拍,是否有本能的節奏感。或者放一個鋼琴曲,看看孩子從鋼琴曲能聽出什麼感覺。比如放一個快的曲子,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當的形容詞來表示,哪怕是很幼稚的形容詞。比如,說像放鞭炮,或者說是像爆米花的感覺。在我小的時候,聽到喇叭聲、敲玻璃的聲音、倒水的聲音,或者在電視裡聽到什麼有趣的聲音,爸爸就會叫我去鋼琴上找一個能夠發出和這些聲音類似音的鍵,這是很有趣的親子互動活動。孩子也許對固定的音高沒有概念,但至少他會有一個模仿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

記憶力:能跟著曲唱歌

接下來是記憶力。媽媽唱一首歌,讓孩子學著唱,讓他跟著唱,也許孩子的五度唱得不是很準,但至少要知道調是往上還是往下的。通常說「五音不全」的孩子,他的調是找不準的,媽媽往上唱,他往下唱,沒有基本的音樂上的模仿力。另一種嘗試的方法就是一個曲子放過以後,第二天再放一遍,看孩子記不記得他昨天聽過。或者放兩個,一個和昨天一樣,一個和昨天不一樣,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這三點都具備,那麼恭喜,我覺得你孩子的音樂潛質至少是在標準線之上的。



把孩子送進鋼琴教室後,家長們有時候會聚在一起聊,我發現,最能夠有共鳴的話題就是——我們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鋼琴天賦?不光是我,其實所有人心裡都沒底,問老師,老師會說每個孩子看起來都不錯,但有沒有天賦,要學學才能看出來。大家只能各自判斷,會唱幾首兒歌而且唱得還算好聽就是有音樂潛質嗎?還是聽見音樂就手舞足蹈算有音樂潛質?天賦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怎麼衡量啊?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我們一點都不心疼送孩子學鋼琴花的錢,但是心疼他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天賦的,但未必都是鋼琴天賦,要是他在繪畫上、語言上、舞蹈上更有天賦呢?我們送他來學鋼琴豈不是

白走彎路,要是學了一段時間才說不行,不說投資不菲,就是孩子早期教育被耽擱的時間也太可惜了。耽擱他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可太讓家人後悔了。

不過,議論歸議論,要是哪位家長真讓孩子去把畫畫、鋼琴、圍棋都試一遍,這也不是很現實,畢竟,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期就這幾年,只能選擇一個看起來比較有把握而且大家都看好的來學習。我想請教老師的是,像檢查身體有什麼皮下脂肪厚度、身高、體重這些數據能夠對照參考,在鋼琴學習方面有沒有什麼比較權威的參考標準,能夠給孩子先做下測試,有個評分,也讓我們這些家長能夠心裡更有底些?

TIPS:琴童小故事:天才莫扎特

掛著天才頭銜的人有很多,但唯有說莫扎特是天才不會有任何人有異議。3歲的時候,還沒有任何人教過他彈鋼琴,他就能自己走到鋼琴跟前,努力地用小手指試圖彈出他曾聽過的某段樂曲。而4歲時他居然已經嘗試在五線譜紙上創作,雖然音符寫得歪七扭八,但這並非孩子無意義的塗鴉,而是創作!6歲開始歐洲巡迴演出,他曾經留下很多對孩子來說不可思議的紀錄,比如一段全新的艱深樂曲,他能夠當場視奏;依指定低音即興作曲等。關於莫扎特的天才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在他7歲的時候,他用父親朋友的小提琴演奏,然後清楚地告訴父親,他自己的琴比這把琴低1/8個音,後來兩把琴被拿到一起比對,證明他的感覺完全正確!正是有著如此超人的天賦,加之後天的不懈努力,莫扎特才在音樂史上留下了如此輝煌的一筆。


第二頁:讓孩子學習鋼琴前先想清楚為什麼學

第三頁:當孩子厭惡學琴時 我們該怎麼辦?

第四頁:孩子如果是音樂神童,是否孤注一擲


* 讓孩子學習鋼琴前先想清楚:是為他還是我

在選擇學習鋼琴,把這個龐大的樂器買回家之前;在為孩子請一個鋼琴老師之前,我們要給自己留點時間,冷靜地問問我們自己:為孩子選擇學習鋼琴,是為了孩子的將來,還是為了讓他們實現我們兒時沒有實現的夢想?

不要只為父母的夢想 去強迫孩子

現在的孩子真是懂事早,5歲的兒子跟我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這段時間他特別貪玩不想練琴,每天都要花半個小時說服他練琴。但他提出的一個理由我覺得很難回答,他動不動就說:我又不想學琴,都是你們叫我學的。

坦白說,送孩子學琴,的確有補償我們自己兒時遺憾的心理在裡頭,小時候我特別愛好音樂,每次上音樂課都不捨得走,站在老師跟前看她彈琴,那時候學校還沒有鋼琴,僅是一架簡單的風琴,就可以聽得我如痴如醉。但,我也深知,孩子有自己的將來,如果他沒有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雖然經過一些基本的測試老師也認為他很適合學琴;並且事先徵求過他的意見,他同意學琴,不然我們是不會勉強他去學鋼琴的。但現在,面對孩子究竟是為誰學琴的質問,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他長篇大論地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才好。他爸爸最常用的一句就是跟他說「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將來就知道了」。但這對孩子沒用,因為以他現在的年紀很難理解,他會說,將來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知道我不想學了,那個無奈呀,有時候氣得真想打他一頓。爸爸媽媽為了你學琴,犧牲了自己的業餘時間,每天陪著你練琴,節假日接送去上課,要是打聽到哪位名師上公開課更是要擠破頭也要送你去,買那麼貴的琴,把最好的房間讓給你練琴,這些全都是為了培養你啊!現在你說我們是為自己,真是,跟他講又講不通。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很多家長都會碰到吧,面對孩子的蠻不講理,應該怎麼回答才好?


第三頁:當孩子厭惡學琴時 我們該怎麼辦?

第四頁:孩子如果是音樂神童,是否孤注一擲

* 當孩子厭惡學琴時 我們該怎麼辦?

孩子:「都是你們叫我學琴,我自己不想學」

如果說前面解決的是孩子學琴的物質問題的話,那「為誰學琴」解決的就是精神上的問題。許多家長面對這個問題,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了他自己啊,為了讓他不輸在競爭的起跑線上啊!」

這是真實的答案嗎?在你還沒有意識到的內心深處,其實,是不是有另一個隱藏的答案呢?有時候,我們看似理智的決定,其實是受到直覺操縱的。

問卷:你為什麼讓孩子學鋼琴?

以下是一份簡單的問卷,你可以花10分鐘做一下,做完後,也許你對孩子學琴這件事情會有不同的理解。

問題一:讓孩子學琴,是不是因為鄰居家的孩子或他幼兒園的同學也在學鋼琴?你覺得如果他們送孩子學鋼琴,而你不送,孩子就可能落於人後或者你這個家長就算沒有盡到責任?

問題二:讓孩子學鋼琴,你是否有「圓自己小時候沒實現的夢想」的成分在裡頭?哪怕是極少的成分,是不是也會對你的決定有微妙的影響?

問題三:是不是考慮過所有的常見的才藝項目,比如畫畫、芭蕾、網球等,最後才決定選擇鋼琴?還是從未考慮過,就是一門心思認準鋼琴?

問題四:你是否已經決定為自己增加一份不拿工資的工作?送孩子去學琴、陪孩子去練琴,是一件需要全心付出但不僅沒有薪酬,而且孩子還有可能會誤解的工作,至少在四五年裡,你得做好長期付出的心理準備。

問題五:孩子一人學琴,全家會失去很多娛樂時間,周末可能不再完整,因為周六下午有鋼琴課,出門旅遊不再是半個月,三天後就必須往回趕,因為孩子需練琴……對於這些犧牲,全家做好準備了嗎?

問題六:在讓孩子學琴的問題上,父母是否在所有主要事項上都能達到基本一致的意見?比如鋼琴放在哪裡?學費的承受能力怎麼樣?練琴的時間每天多長?孩子不想練了怎麼辦?孩子學習進步不快怎麼辦?

問題七:對學琴中出現的好或壞的意外現象,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他真的是個天才,突然少年一朝成名你們準備怎麼做?當然,絕大多數情形下,如果孩子彈了好幾年仍然成績平平甚至出現叛逆情緒又如何處理?

問題八:如果以後孩子不做鋼琴家,你會不會失望?他的資質雖然不錯,但最後只能成為一名鋼琴教師,或者鋼琴只能成為他一項並不算特別突出的業餘愛好,設想到那時,你會後悔送他去學琴嗎?

問題九:要知道練琴是很痛苦的,你會不會看到孩子太累、太苦,流眼淚,而捨不得?你是否狠得下心來要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問題十:你能否保證永遠有積極向上的激情,給予孩子的只是正面的表揚和鼓勵,即使在你情緒不佳或孩子實在不太聽話的時候,也保證對孩子絕不會謾罵和體罰?

這是一份並沒有標準答案的問卷,但對於這個問卷的回答,能夠幫助爸爸媽媽認識到,在孩子學琴的事情上,你還有哪些需要補的課。

問卷的非標準答案

問題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色和長處。隔壁孩子也許適合鋼琴,你的孩子也許更適合畫畫?更喜歡體育?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優點,彌補孩子的缺點。培養孩子,成就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鋼琴不是唯一的選擇。

問題二:不止一位家長在跟我溝通的時候提到:「我小時候特別想學鋼琴,但沒有條件,我一定不能讓孩子再留下這個遺憾。」注意,這個遺憾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在學琴的事情上,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但千萬不要大包大攬,全盤做主。家長遺憾沒有學到的本領,不一定是孩子的強項。

問題三:不管是一門心思要學琴還是考察過所有項目再決定學鋼琴,其實並沒有定論說哪種方式更對,只是提醒家長在有關送孩子去學彈鋼琴這件事上,必須要做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決定。請認準孩子的確略有音樂上的靈氣和興趣,再慎重開始。千萬不要因為鋼琴,而耽誤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現出的特有的才能和熱情。

問題四:在絕大多數家庭裡,媽媽是負責孩子練琴的主力。這不是辛苦幾天或幾個月就可以解脫的「苦差事」。每天陪練琴,每周陪上課,和老師溝通,考慮音樂會、比賽、表演等事宜,這是一份長期的、持久的工作,所有的付出也許並不會立刻得到感激和回報。你想好了嗎?所有的付出還可能引來孩子的極度不滿和反抗,你準備好了嗎?

問題五:大部分中國家庭沒有專門的琴房。在孩子練琴的時間,你不能看電視,不能聽音樂,不能大聲說話。周末的全家郊遊會變得稀少,因為時間要留給鋼琴課。即使是難得的出門探親、旅遊,還要考慮到是否帶上鋼琴教材,或者是目的地有沒有鋼琴培訓中心可以臨時練琴……借用一個名詞,孩子練琴,是全家的「系統工程」,這些,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共同為此而付出。

問題六:對孩子的教育是許多夫妻吵架的重要肇因,況且學鋼琴的過程中,會有無數選擇。例如,在專業或非專業的問題上,在買什麼鋼琴的問題上,在練琴誰主陪的問題上,在投入多少資金的問題上……不要等到孩子開始學琴才為這些事情爭辯,提前解決它!俗話說得好:醜話說在前頭!

問題七:領孩子走上鋼琴路,這條路它是「自己長腿」的,因為有很多情況都不是父母能左右的。孩子的才能、性格、喜好、機遇……這些可以引導,但很難控制。孩子一旦真正開始學琴,就要做好任他自然發展的準備。即使不得不放棄,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問題八:如果小孩子從四歲開始學琴,學到十四歲,二十四歲,仍看不到成為鋼琴家的希望,這時家長可不能後悔當初培養孩子學鋼琴!即使是天才琴童也不保證個個能成名成家,那需要實力、努力還有運氣!成不成鋼琴家未必百分百決定權在自己,這當中還有很多機遇和運氣的成分。

問題九:聽別人彈琴很享受,為別人演奏也很滿足。但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練琴和所有的藝術門類一樣,都是要下苦功的!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十年如一日的重複,聽的人開始厭倦,何況彈的人?你會不會捨得孩子有這些生理、心理、腦力上的壓力?能不能忍心看孩子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只為某個不確定的未來?

問題十:我是堅決反對打孩子、罵孩子的行為的。在美國長大的我,認為打孩子是一種無能、粗暴,和犯法的行為!但是,我也提前告訴所有剛把孩子送進鋼琴琴房的父母,在陪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摩擦,一定會有你想發火的時候。在決定讓他學琴前,家長是否能向自己保證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當自己有氣的時候,決不把孩子當出氣筒?

TIPS:琴童小故事:被迫學法律的舒曼

比起現在很多父母不問孩子意願就勉強他學習鋼琴來,舒曼的故事可算是比較獨特了。這位音樂史上的著名人物,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位出版商,母親則是醫生的女兒。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應該支持孩子學藝術,而且,7歲才開始學習鋼琴的舒曼已經顯示出他的天分,他12歲開始嘗試創作,卻在讀大學時因為母親的堅持,只能在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直到20歲才被允許跟隨一位鋼琴家(後來成為他的嶽父)學習鋼琴。可惜,因為急於求成,他的過激練習導致手指受傷,音樂史上也失去了一位可能的傑出演奏家,還好,他的音樂天分並未隨手指受傷而消失,在作曲和音樂評論方面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第四頁:孩子如果是音樂神童,是否孤注一擲


* 孩子如果是音樂神童,是否孤注一擲

當有的孩子在被入門級老師發現其音樂天賦,極有可能是所謂的「鋼琴神童」時,我們很難冷靜地面對。這時候,我們會做起未來孩子成為鋼琴家的夢,會精力物力一起投入,把孩子往鋼琴家的道路上打造。事實上,即使是真正的神童也並非天然擁有一條坦途,其中的風險還需要家長權衡考慮。

兒子已經6歲了,自打他開始學鋼琴,我們就像坐上了過山車,現在的心情是又喜又愁。從幾個月的時候起,家人就發現他對聲音特別敏感,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兒歌教幾遍就能哼唱。大家都說這個小傢伙肯定有音樂天分,雖然數遍我們的家族,只有他的奶奶當兵的時候曾經是合唱團成員,但天賦這東西未必非得靠遺傳啊!所以我對孩子的天賦還是非常看好的。

3歲半的時候,兒子就被送去學鋼琴,現在他6歲,已經考過3級,考級只是個參考,說真的,我覺得和我兒子同樣級別的小孩,無論是對新樂譜的視奏能力,還是對同一個曲子的表現能力,都遠遠不如他。培訓中心的老師,眾口一詞地說這孩子有音樂天賦,建議讓他學下去,走專業道路,說不定就是第二個郎朗。這當然只是個期許啦,但,如果他真有這個天賦能夠走上專業道路,我們夫妻說什麼也不能耽擱他啊!

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住在紹興,學琴在紹興繼續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但,要把孩子送到北京或者上海去學琴,代價真是很大,孩子這麼小,我們夫妻中必須有一個辭職全心照顧他,從此成為報紙上報導的那種陪練媽媽,而且,老公的工作又很難放棄,如果送他去學琴,就等於將自己的人生和兒子的將來都賭在這一註上,我們輸不起,但又覺得不能浪費孩子的音樂天賦,究竟應該如何選擇?真是快愁死我了。

這是我在巡迴教學中經常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學琴環境一般的二三線城市,我不止一次碰到過提出此類問題的家長,有的還帶了孩子的錄音,或者直接把孩子帶來現場讓我「鑑定」一下。國內的現狀是,能夠真把孩子教出好水準的老師,現在仍然只在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一旦孩子被視為神童,家長就會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賭一把,放棄工作,專門陪孩子去北京、上海學琴;要麼,就索性無視孩子可能存在的天分,在二三線城市裡,能學到怎樣就怎樣。哪一種都很難下決心,耽擱了孩子的天賦固然可惜,但神童哪那麼容易出,萬一琴也沒學好其他的也耽擱了呢?

孩子是不是神童,要從幾個方面來做判斷。

從孩子本身來說,要有天賦是肯定的,蘇東坡說,書到精時讀已遲。伍茲小時候打高爾夫,第一桿下去就像那麼回事,那是有與生俱來的東西在。比如:孩子從小就有節奏感;學東西快,練幾分鐘就能有進步,而別的孩子練十個小時也沒進步;背譜容易,耳朵好使;還有,要看性格。給孩子上臺的機會,看他在臺上是不是很自如,如果他很內向封閉,一上臺就錯,彈鋼琴最好就作為愛好吧。一定要有外向的性格,能夠表現自己的、願意表現自己的、充滿了自信的孩子,上臺比平時彈得好,這說明孩子具有成功的潛質。

即使判定了,這是個神童或是準神童,但是否優秀到在他還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方向之前,就要把人生全盤賭上的地步?對於這些家長,我提供的參考意見是:謹慎好過冒險。

在學琴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天分是能夠很清楚地顯露出來的。帶他去比較有可信度的音樂機構或是專業人士那裡,判斷孩子的天賦究竟如何。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絕大多數專業人士的評論是審慎全面的,而不會使用「第二個郎朗」這種論斷。如果是真的神童,他們也會給出比較切實可行的建議,相信這對家長做決定會更有參考性。每年,大批確有天賦的孩子進音樂學院附中、附小,都是期望做演奏家的,我相信他們的目標肯定不是去樂隊,或是當鋼琴老師。但音樂學院出來的都是演奏家嗎?顯然不一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運氣,要出名,要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等所有的因素在裡頭。不像醫學院,畢業好歹能做個醫生,法學院,畢業好歹能做個律師,音樂學院畢業,可不是好歹能做個鋼琴家。也有很多人非常努力,非常有才華,但並沒出名,一輩子懷才不遇的多的是。所以,還是在之前的篇章裡我們說過的,享受鋼琴,並不只是鋼琴家的專利,當賭注已經大到會完全影響你的人生讓你覺得輸不起的時候,退守,好過冒險前進。

TIPS:琴童小故事:天才阿格裡奇

關於天才的故事其實只有那幾個版本,一個從未接觸過鋼琴的小孩,只是旁聽大人彈琴,便能夠在鋼琴上奏出他聽過的旋律,或者是沒學幾天琴彈奏水平就讓大人吃驚。當代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馬爾塔·阿格裡奇小時候的天才故事就是這樣。幼兒園裡,有個彈鋼琴的小女孩總是笑話阿格裡奇,當時不到3歲的阿格裡奇很生氣,她要打敗這個小女孩,於是她在鋼琴上隨意彈奏了起來,旁邊的老師大吃一驚,因為她隨手彈的已經相當成調。於是,她被當成音樂天才培養,5歲便登臺演出,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鋼琴家。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孩子學鋼琴,還在用《小湯》教材?應立即棄用《小湯》的幾個理由
    全文概覽:全文首先進行知識體系構建上、教學理念上的對比,來呈現小湯知識體系中知識模塊的缺失、知識內容路徑規劃上的劣勢、以及教學理念上的落後;高度總結的結論;教材使用常見的問題和誤區,以及解答。而菲伯爾在出現固定調號之前,有整整一冊的內容都在為調號做鋪墊,鋪墊的方式是:所有調性的歌曲都在調式音階前五級的範圍內,對應五隻手指,並且所有變音記號以臨時的方式呈現,建立調性、手位、聽覺三個維度的關係;學習全音半音,把全半音關係套入五指音階,大調的半音出現在34級,小調的半音出現在23級;順便把五指音階的移調也一起學習了。
  • 虎媽貓爸培養孩子多才多藝,是老熊掰玉米,還是開發天賦潛能?
    我被當家長將孩子們從小到現在、從過去到今天,參與各種各樣興趣和特長班的豐富多彩才藝類別,給震撼得蒙圈了……看看家長捨得投入巨資培養孩子們都有哪些項目……美術、舞蹈、體育、籃球、排球、足球、鋼琴、遊泳、擊劍、騎馬、語言、唱歌……據家長們簡單統計,每個孩子至少同步學習2~3個項目,累計到孩子初中時,已經學習和參與了5~7、8個課外興趣班,甚至更多。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異食癖」?
    從廣義上講異食癖也包含有惡癖。 患有此症的人持續性地咬一些非營養的物質,如泥土、紙片、汙物等。過去人們一直以為,異食癖主要是因體內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引起的。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對於其真正成因和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 哆啦咪國際音樂早教:讓每個孩子都能開啟音樂天賦
    ,因材施教,激發每個學員的音樂天賦,實現每個孩子的音樂夢。」作為鋼琴神童大師的他也的確在為之努力,歷時十年創造了全新鋼琴教學法Bumble Bee,從多個維度評測孩子的學習能力,結合先天後天能力全方位開發孩子的音樂天賦。
  • 怎麼判斷龍貓是否懷孕?判斷龍貓懷孕的7個方法
    有以下7個方法判斷龍貓是否懷孕:  1、關注母龍貓的體重:如果你注意到她的體重持續增加,沒有明顯的解釋,她可能懷孕了。  2、看看你的龍貓的肚子:如果你注意到六個紅色的疙瘩,開始向外探出她的皮毛,說明她的身體正在為了哺育寶寶而發育。  3、關注龍貓的情緒:懷孕的龍貓往往有情緒的波動和行為的變化。
  • 判斷卡斯羅犬是否純種的方法
    判斷卡斯羅犬是否純種的方法判斷卡斯羅是否純種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困難的尤其買卡斯羅的人沒有能力判斷所購幼犬是否純種有些人買完一段時間後才明白自己所購犬只是個串尷尬成為雞肋判斷卡斯羅犬是否純種主人買對了沒有受騙才會對狗更加疼愛給他提供更好生活卡斯羅標準犬舍保持行業7個中國第一
  • 成人學鋼琴雙手不協調的四個解決方法,超實用!
    先說一下練鋼琴的頻率問題。很多成人練琴因為工作比較繁忙一般周末去練琴的比較多。而我們更加推崇的是每天練琴30分鐘-幾小時。就是說,像是專業的人一般會每天練琴234567個小時。而我們既然是業餘學琴沒有那麼多時間,就要把時間縮短,頻率呢?
  • 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是否有寄生蟲?
    原本得到控制的寄生蟲病因近年人們喜歡食用生食包括蔬菜、野外燒烤、肉類不完全煮熟等,導致寄生蟲病又開始有泛濫的趨勢。寄生蟲會隨著血液、淋巴液循環由腸胃道進入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肺部、血管、大腦等,甚至有的寄生蟲還會從皮膚鑽進去,異常可怕。如何判斷孩子體內有無寄生蟲?
  • 亞太青少年鋼琴比賽在香港舉行 廈門7歲男孩奪得冠軍
    (受訪者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郭睿)2019第六屆香港亞太青少年鋼琴比賽日前公布了比賽成績,廈門小學生方倪獲得6-8歲組別的冠軍。在談及怎樣才能彈好鋼琴時,這位7歲的男孩鄭重地說:「應該享受音樂。」  第六屆香港亞太青少年鋼琴比賽於4月初在香港舉行。參賽那天,方倪穿著藍色禮服,走向香港大都會演奏廳的舞臺。「上臺前真的非常緊張。」
  • 三個指標簡單判斷自己的體型是否「合格」​
    三個指標簡單判斷自己的體型是否「合格」​ 2020-10-27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通過下面三個方法,或能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
    通過下面三個方法,或能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導語: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在生活和飲食的習慣上,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多問題。再加上現在的有些食品添加了很多食品添加劑,這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損傷。有很多人出現這樣的情況,去醫院檢查卻發現各項指標都正常,去諮詢中醫,會說是溼氣重。現在有很多人差不多都有溼氣重01、那麼,什麼是中醫講的溼氣呢?
  • 「一口唾液」可測孩子天賦 正規機構並無「天賦」檢測
    28日,有媒體報導指出,暑假期間不少家長聽信「幾毫升血液、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的天賦潛質」,帶著孩子去做「天賦基因檢測」項目,想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出未來的「比爾·蓋茨」。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為何成為家長追捧的熱點?廣州市場目前的「行情」如何?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想判斷是否已經懷孕,別只等停經了,這三個信號能更早讓你知道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對於想要要孩子的夫妻來說,相信也都知道,現在一定要進行三個月的備孕,這樣才能保證優質的精子和卵子也能保證胎兒的質量,在備孕一段時間之後,你都是通過什麼來得知自己懷孕的信號?
  • 鋼琴底下的三個踏板到底有什麼用?1分鐘帶你了解鋼琴的踏板作用
    大多數人看到鋼琴,最先注意到的地方就是琴鍵,但是鋼琴也有處在暗處的不顯眼的重要部件,那就是三個腳踏板,腳踏板的用途到底是什麼呢?1. 減震踏板腳踏板一共有三個,最右側的就是減震踏板。該踏板控制鋼琴內部的阻尼器。阻尼器是小氈墊,靠在鋼琴內的金屬弦上。
  • 如何判斷貓咪是否脫水?這裡有3個方法,簡單實用好操作!
    這是個讓很多鏟屎官困惑的問題。特別對喝水完全不感興趣的貓咪,很多鏟屎官總擔心它們脫水過度引起身體疾病。那如何判斷貓咪是否處於脫水狀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並為各位鏟屎官提供3個可以判斷貓咪是否脫水的小方法。
  • 8歲翻譯3本英文小說,13歲鋼琴出眾,黃多多是否沒了童年
    三年級時的英文口語水平就足夠和外國人無障礙溝通,現在還能自己翻譯小說,直接秒殺掉國內211、985很多過了四六級卻無法開口說英文的大學生。「多才多藝」放在黃多多身上再合適不過了:鋼琴、戲劇、繪畫、英文樣樣精通,去年,她參加新加坡鋼琴比賽,和Austin包攬了鋼琴和小提琴等5個一等獎……8歲翻譯了3本英文小說,10歲可以給很多英文動畫配音,13歲參加國際鋼琴比賽並包攬5個一等獎,黃多多憑什麼有今天的成就?有人問:像黃多多這樣的孩子,還有童年嗎?
  • 怎樣判斷狗狗們是否吃飽了?這裡有三種方法教你科學判斷!
    怎樣判斷狗狗們是否吃飽了?這裡有三種方法教你科學判斷!人們一開始養寵物,都是沒有什麼經驗。在餵食方面,也控制不好量,不知道它們到底吃飽了還是沒吃飽。狗狗吃的少了,主人會擔心影響它們的成長;狗狗吃太多了,主人會擔心影響到它們的健康。
  • 如何快速判斷孩子是否適合讀KET/PET?
    和之前考的劍橋少兒有什麼區別嗎?我北京親戚家的女兒也在備戰這個想在小升初之前衝一把。哎,我真是太太太難了。為什麼好不容易考完劍橋少兒英語還要考!!!?接下來,三分鐘,帶你快速揭秘!如何快速判斷孩子是否適合讀KET/PET?
  • 《想飛的鋼琴少年》:讓孩子學音樂,是要讓他找到人生的節奏感
    《想飛的鋼琴少年》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瑞士的影片,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豆瓣評分8.6。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也許能理解音樂的真諦,明白為何要讓孩子學習音樂。一、功利的音樂教育觀,毀掉的是孩子對音樂的熱愛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主角維達斯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他的智商高達180,遠超過了他的同齡人,尤其是在鋼琴演奏上,他自幼就顯示了極高的天賦。
  •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多摸孩子這三個地方,做好寶寶的智力開發
    目前,我國每年平均新生兒約1500萬人,這意味著有2000多萬人升格為父母,他們必須學會撫養孩子。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出現很多育兒問題。寶寶3歲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黃金階段,尤其是寶寶3歲時。此時,是孩子成長最快、最活躍的階段。一旦不掌握智力的發展等,孩子的大腦活動就會逐漸衰退。那麼,作為父母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可以觸摸到寶寶的三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