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驕子——林偉

2021-01-14 愛上單車和文字的簡子

      甜甜的橙,暖暖的心,這就是小偉和他的橙子。初次結識小偉是源於兩箱橙子,相信許多朋友也和我一樣,也是因橙子而認識了這位義務助農賣橙上萬斤的小夥,在此之後慢慢知道這位橙先森默默堅持七年的單車故事。


一、為練口語、奔赴百裡


    一次偶然的交談,小偉純正的美式口語瞬間秒殺我所有的耳神經,瞬間整個人被驚呆,我那口China-English再也不敢在大神面前露臉。在之後的交談中了解到,小偉曾為與老外練習口語,在2010年趁著高二僅有的10天的假期從老家新寧騎車去陽朔,2011年,那時大一的小偉又一次騎車去陽朔練習口語,也許正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小偉的口語一次一次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大學期間小偉曾組建晨讀英語角,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學習英語,一起騎單車。


    一次又一次騎著單車,奔赴百裡練習口語,這已不是單純的喜歡和執著可以簡單描述的,這是一種追求,一種對自己所愛之物奮不顧身的追求。


二、騎行山水、徜徉天地


    一名行者,它的使命就是堅定不移的行走在路上,行走在山水之間、行走在天地之間,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造化、享受身體與心靈之飛舞,體會身體在煉獄、眼睛在天堂之美妙。林偉,一名七年騎行上萬公裡的行者,行走在祖國的山水之間,享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


滇藏之旅


    2012年,為了宛城區西藏的願望,當時還只是大二學生的小偉,僅靠著朋友借的2500元和車店賒的1000多元的車子就踏上了為期28天的從大理到拉薩的滇藏之旅。


     一路走來,年輕的小夥走的很是辛苦,由於經費不足,他們必須精打細算,不容許有浪費和奢侈的機會,就連吃飯也是僅靠泡麵來勉強填報肚子。但這次旅行,對他們而言已不僅僅是一次騎遊,他們收穫的也不僅僅是沿途的風景和毅力的考驗,更多的是心靈的震撼,就像小偉所講,「入藏之後,心靈最大的觸動就是人的親切,拋棄世俗利益的和藹,人與自然的完美搭配。沿途車友的無私幫助,都讓我對人和事產生了新的看法」。

    青春既是激情,青春既是夢想,沒有激情和夢想的青春不是青春,青春就應行走在路上,肆意的揮灑,瀟灑的走過,儘可能的完成自己的夢想。


北海之旅


    對於林偉而言,生活既是不停的行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欣賞不同的風景,體驗不同的習俗,不斷的充實自己。

    同樣也是在2012年,林偉獨自一人從長沙騎行至北海,完成了自己看海的夢想。路上沒有夥伴的陪伴,雖會感到孤獨,但孤獨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林偉自己所言,「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孤獨是註定的,但因心中有夢,腳下有路,再長的路也不會感到孤單」。


環島之旅


   大海,海納百川。包容萬象,以其極大的胸懷容乃一切。因而,大海成為許多人心之嚮往,也許正因想擁有與大海一樣的氣度,小偉再次踏上了自己的尋海之旅,去看更藍、更大的海——環海南島之旅。

 
    我在南方的陰雨、潮溼裡,你卻在海南的豔陽下,享受陽光、沙灘的沐浴,享受著海浪的輕撫。當我穿著風衣騎行在南方的冷風中,你卻穿著夏裝騎行在海南的熱浪中,這也許正是海島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騎行者不斷前往的原因所在。


三、馳騁賽場、盡顯本色


    魯迅曾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想說真的勇士敢於突破自我、馳騁賽道、勇爬高峰。林偉從6歲第一輛童車,到初中畢業的第一輛美利達山地車直到現在湖南奇境道卡斯車隊贊助車手,已經在騎行圈摸爬滾打7年已久。記得在訪談中說起,他第一次參加自行車比賽是高中時參加邵陽市松坡公園越野賽,並獲得青少年組冠軍。之後,這位少年就正式踏入自行車比賽之列,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然而,就算對這樣一個勇士而言,他的單車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一路走來既有風雨、也有陽光。在2015年第一次比賽中,林偉遭遇嚴重摔車,不僅人擦傷,自行車尾鉤也摔斷,而當時又找不到尾鉤配件,這對他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因為這是他恢復訓練後第一次參加比賽,對他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這次比賽不利對他是否堅定的走自行車這條路產生了動搖,正如他所說,「那段時間很是鬱悶,每天不運動身體不舒服,但看著強大的自行車又不能騎,就借了朋友的車子去爬嶽麓山」。就這樣一遍、一遍的爬嶽麓山,一上一下、兩上兩下、三上三下,一步一步的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撿回自己的自信。這也印證了那句話,越努力、越幸運。幸運之神就這樣慢慢的降臨在這位單車少年身上,自行車也修好了,比賽成績也越來越好。


       

        2015年7月4日,張家界老道灣山地比賽,男子精英組第六名。

        2015年7月22日,環湘城步南山爬坡賽,男子本地組第五名。

        2015年10月24日,瀏陽河健身大會大圍山自行車比賽,男子公路組冠軍。

        2015年11月14日,嶽麓山首屆爬坡賽,男子山地精英組冠軍。

        2015年12月6日,湘中自行車聯賽雲峰自行車賽,男子山地精英組冠軍。

        2015年12月19日,環株醴陵站紅牛能量杯挑戰賽,男子山地精英組冠軍。

        2015年12月27日,下鄉客首屆自行車越野賽特邀組冠軍。



     正是對與自行車的那份執著與堅定,一直激勵林偉不斷前進,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I love bike to die ,it's part of my life,it's my friend,my companion",單車陪我走過無數的日日夜夜、跨躍無數山川河流,跨躍我的高中到大學,我相信自行車還將陪我到新的未來。自行車也是我交友的媒介,兩個滾動的輪子帶我認識許多優秀的人,陪我褪去青澀、走向成熟。

    賽場是車手的生命,一個車手只有在賽道上盡情的較量才能盡顯本色,才能將車手的生命力發揮到極致。相信不管單車的道路上有多艱辛,身體有多疲憊,只要站在賽道上,一切都化為動力,帶領自己的單車衝向終點。


四、熱衷公益、低碳環保


    如果說賽場是一個車手盡顯本色的場地,那麼對於公益、對於環保的熱忱,則是作為一名地球人、作為一名公民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一份責任感的體現。

   林偉在2013年參加由LIN-SPORTS舉辦的」愛的傳遞「以」傳遞愛心,溫暖你我「為宗旨的公益騎行活動。通過車輪的滾動,鋪灑愛心,傳遞愛心,相信只要大家心中有愛,世界就會充滿愛。希望通過公益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傳遞愛、傳遞正能量,相信這不僅是LIN的期望,也是每一位像林偉一樣充滿愛心、熱愛公益的年輕人的願望。


    然而,林偉的腳步並沒有就此停歇,環保也是他一直以來的主題,在滇藏線的騎行過程中,他一路騎車、一路撿垃圾,被車友們親切的稱之為」環保哥「,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和感化身邊的朋友一起做環保。


    說起林偉的環保歷史由來已久,最早要追溯至小學五年級,因學校一次關於環保的講座,環保的觀念在林偉的心中漸漸生根發芽。在之後的成長生涯中,自己也親手踐行環保的理念,曾在高中階段用4元一瓶的綠茶瓶子改裝了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垃圾桶。在大學期間,林偉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的同學踐行環保理念,以騎車代替做校車,並創立」OC景途「自行車協會,」O"是零的意思,「C"是碳的意思,組合起來就是低碳行動,」OC「希望號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低碳行列,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分享LNT(leave no trace)環保法則。現在,」OC"協會已從最初的幾百人發展到現在的上百人。



關於LNT環保法則:

   法則一:提前計劃準備:不盲目、不違規、不浪費、有準備。

   法則二:在可耐受地面行進和露營

   法則三:妥善處理垃圾。

   法則四:保持自然原貌。

   法則五:野外用火。

   法則六:尊重野生動物。

   法則七:考慮其他戶外活動者。

     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這就是林偉所踐行的環保,用自己的實踐行動感化身邊的每一位朋友,號召更多的人加入環保的隊伍,共同踐行環保的觀念,共同修復地球的傷痕,共創美好的藍天。


五、生活與單車


    生活既是單車,單車既是生活,騎行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林偉的生活,騎著單車去生活,兩個車輪滾動著未來。對於這樣一個將騎行進行到底的鐵桿騎者而言,他每天的生活必定上演的就是騎車、騎車、騎車,一遍一遍的騎,重複騎,不厭其煩的騎。


     太多、太多,已來不及一一上圖,可以說從林偉每天的朋友圈就可知道今天長沙的天氣怎樣,SUNNY OR RAINY,因為下雨沒法騎車就沒法上圖。這就是將單車愛到極致的男子,每天穿梭於長沙、上下於嶽麓山,一天天的突破昨天的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其實,生活與單車並不衝突,只要你想去做,就可以把兩者都做的很好,林偉就是這樣做的。

    如果說單車讓林偉的生活充滿活力,但林偉的生活不止於單車,對於這樣一個熱血少年來說,新鮮的事物、富有挑戰性的事物是他永恆的追求。你也許想像不到一個單車少年抱著吉他、想著心愛的姑娘,唱著那首久久不能忘懷的情歌--南山南。


    也許,這也算不上驚訝,最令人讚嘆的是林偉不僅騎車、彈吉他,還看書,他有一份自己的讀書清單和讀書計劃。這正印證了那句話,一邊修身、一邊塑外,文明其內心、野蠻其體魄,要麼讀書、要麼騎車,內養了自己、外養了別。這就是林偉一個騎車、讀書、彈吉他,一個都不落的單車驕子。


未完的故事,

    文章即將結尾,故事即將完結,但關於林偉與他心愛的單車的故事仍在上演,這樣一個少年,他是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火熱的心在騎車,用自己對單車的熱愛默默奮鬥堅持,也許他並不能夠成為一名職業車手,但最起碼他是在傳遞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其實,這才是騎行的本質所在,不追求速度,只追求騎行過程中的快樂。

 
  一個喜歡漫畫的Q版男神,願他與他的單車一起譜寫更為絢麗的歌章,也願林偉一直堅定的走在單車路上不離不棄。相信,單車會帶個他想要的生活和幸福。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迷途
    由於當時多數城市不鼓勵發展電單車,難以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直至2019年對電單車規範化政策的出臺,共享電單車市場重現活力。2020年4月,哈囉出行CEO楊磊對外宣布,哈囉電單車市場份額達到70%。但這個「70%」之下,不知道美團和滴滴認不認。
  • 《雪地單車》上線Steam 技巧型單車闖關遊戲
    近日,一款技巧型單車闖關遊戲《雪地單車》正式上線Steam平臺,該遊戲將於10月25日發售,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 美團單車、哈羅單車助力防疫,湖北地區暫停收費
    因此,1月26日,美團單車就率先在行業內發起行動,向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城管委發放10052張免費月卡,分配給醫護人員、路面工作者及環衛工人等,全湖北調運超過30萬輛美團單車全力服務醫護和防疫人員出行。1月28日起,為確保湖北已運營城市內所有醫護及各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免費出行,美團單車決定在湖北地區暫停收費,每天可不限時間、不限次數使用。
  • 哈羅單車怎麼收費的 哈羅單車收費介紹
    很多的朋友諮詢關於哈羅單車怎麼收費的問題,今天的這篇經驗就聊一聊這個話題,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哈羅單車收費標準是1元/30分鐘,不足30分鐘,按30分鐘計算。
  • 共享單車充錢容易退款難 哈羅單車不退預充車費
    廈門網5月5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記者 陳超)  最近,網約車平臺「易到」出現部分用戶叫不到車,充進的餘額又無法退款的情況,這讓福州不少共享單車用戶有類似的擔心。目前,福州幾家共享單車平臺,都要求用戶在使用前,除了繳納押金外,還要進行充值。這些充進的餘額是否可退?如何退款?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  摩拜、OFO可退哈羅單車不退  據了解,目前福州已有6家共享單車平臺,總計投放單車數量已達數十萬輛。不過,多家共享單車平臺在使用前都需充值。
  • 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近日,位於成都的共享單車深度用戶小蔡向趣識財經透露:之前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去哪都方便,可是近期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著實不便。 無獨有偶,有新聞報導,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多區域的共享單車莫名消失,哈囉單車則指出其有1200多輛共享單車被異常移動。 那麼,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 《飛速單車慢慢愛》定檔 單車機車上演巔峰對決
    網易娛樂3月5日報導 近日據悉,由上海冬樾影業有限公司製作,天津萬娛科技有限公司發行,戴路平擔任製片人,餘斌擔任導演,亞孟樂、章瑩、吳永淦、韋依等領銜主演的都市題材網絡大電影《飛速單車慢慢愛》定檔3月9日與網友見面,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近日,在36氪等媒體專訪中,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詳細解釋了共享電單車的市場格局和行業階段、哈囉的運營策略和未來規劃。他提到,現在共享電單車市場上有3-4個較大的玩家,還有很多小玩家分布在不同城市區域,和共享單車初期的混戰局面類似,但電單車的盈利模型更好、洗牌時間會更長一些。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經歷了2019年,「兩輪」戰場回歸理性:各城市「限制投放」,資本急踩剎車,企業開始關注變現;行業形勢也更加明朗:阿里通過螞蟻金服扶持的哈囉單車後來居上;美團吞下摩拜之後邊消化、邊吃下第二大市場份額;滴滴撇下ofo,手握小藍單車和新品牌青桔單車兩張牌,在這一年擠進前三。2020年已經開始,被疫情短暫喚醒的共享單車,能翻身嗎?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哈羅單車為何能活得更好?
    共享單車雖然短期內難以賺錢,但阿里還是會出於共享單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有非常重要的廣告效應和支付場景黏性的考慮下大力支持哈羅單車的成長。誰叫阿里天生的業務基因需要到處買流量呢後發優勢所謂後發優勢,是指相對於,就先進入市場的企業來說,後進入的企業具有一定優勢。主要體現在:研發投入的降低、避免前人踩的雷、比前人更有衝勁,適時反撲。
  • 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分析攻略 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哪個好
    導 讀 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分析攻略,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哪個好!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對比解析攻略!
  • 為什麼共享單車都沒有後座?
    如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布滿了共享單車,上下班可以不用擠公交、近途也可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和妹子一起閒逛,想想就安逸!共享單車不過也因此產生了問題,部分妹子或者部分人不會騎單車,這時你是否在想要是有個後座多好。
  • 共享單車品牌小藍單車遭遇危機,其他的小紅小綠小白們都還好嗎?
    據《成都商報》報導,成都地區的小藍單車位於航天科技大廈俠客島共享辦公航天島的辦公室,發現很多天無人上班;此外,3個維修點2個撤走,一個無人上班。與此同時,小藍單車退款難的消息也在持續發酵,原本答應7天內退款,等候半個多月卻遲遲未見款項到帳,而很多用戶購買的199元的半年特權卡也在未告知用戶的用戶的情況下被升級為一年特權卡。一時間,關於小藍單車遭遇財政危機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對此,小藍單車的創始人李剛則回應道:「搞笑的謠言」。
  • 共享電單車信號離奇消失,長沙100餘輛共享電單車集體被棄臭水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攝共享電單車信號離奇消失上午10時左右,記者來到該工地,在樓盤後方的一處陡坡下,數十輛共享單車被丟棄。「我昨天晚上吃完飯散步回來,見一輛貨車運了一貨箱的共享單車,直接將它們傾倒下去。有鄰居試圖阻止,但是車上的人拒絕了。」一名目擊市民告訴記者,運共享單車的貨車上周也來過。記者在該工地附近走訪發現,共有三處丟棄共享單車的地方。
  • 女子騎共享單車摔斷腿,母親怒找哈羅單車索賠,自己摔的也賴人?
    共享單車的出現,一度方便了很多年輕人的出行,不管自己在哪,只要能找到共享單車,自己就不必因為沒有交通工具而發愁了。近期,有一位年輕女子出門時隨便騎了一輛共享單車,行至某路段的時候是下坡路,該女子發現單車的剎車不管用了,慌裡慌張間,她不得不選擇了腳剎,結果緊急剎停時連人帶車摔倒在地。
  • 單車環島紀行
    跟Clement認識20年了,一起走過絲路及媽祖進香(單程,臺中大甲到嘉義新港,4天3夜,170公裡),對長途徒步很有信心,但對環島單車行還是有點忐忑;另也考慮到「臺灣三大鐵」,我爬過三次玉山,狗爬式的我就先不挑戰泳渡日月潭了,倒是單車環島,值得努力一拼。
  • 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31.3%乘坐公交的深圳人改騎共享單車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陳熊海)3月21日,摩拜單車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2018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預計,到2020年共享單車行業將創造714億元經濟產值;同時,共享單車市場趨於飽和,過度投放已成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
  • 誰來清理「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
    她經常需要「手動清障」,挪開共享單車,才能順利前行。  李磊把這些歪斜在路邊的「路障」拍下來發了朋友圈,質問「這路還能走人嗎?」她的抱怨馬上引來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等地朋友的點讚,有關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過度投放」的吐槽從各大城市紛湧而來。  隨著共享單車成為都市生活的必備品和單車市場白熱化競爭的持續發酵,觸手可得的單車服務也開始向城市管理髮起了挑戰。
  • 池上單車,山水田園
    這裡最出名的就是單車體驗了,騎上單車,享受田園之光。池上 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臺的優質 池上 米。池上 稻米滿穗的時間為每年4月底和10月底,這段時間前往較能欣賞到黃金稻。這裡推薦大家四、五月或10、11月來,這時候的伯朗大道兩邊的稻田是綠油油或者是金燦燦的,拍照特別美。建議騎自行車哦,最好是租電動自行車,遊景還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