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到底怎麼求?

2021-01-07 經驗分享者

一、前言

等比數列的相關概念,通項公式之前已經講了,如果沒看,或者是不懂得讀者可以往前看一看,等差數列有前n項和,同樣的等比數列也有前n項和,那這前n項和到底怎麼求?

二、等比數列前n項和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作者就直接給讀者們公布了:

為什麼直接就公布了,因為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在高中階段只需要會用,就可以,沒有必要知道,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是怎麼來的。

三、對於上述公式的分析

1)首先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與首項和公比有關。(如果不知道的讀者可以去翻看一下作者之前公布的)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同樣的是與首項,公比有關,所以一道題目讓你算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沒有區別,只是需要注意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還與公比是否為1有關,因為是否為1,導致前n項和的求和公式不同。

2)這裡公比是否為1,是需要題目討論的,如果說題目中並沒有說明q是否為1,例如:

就比如說上述的求和,題目中並沒有明確的說明q到底能不能取1,這就需要讀者在求和的時候進行討論。

3)等比數列中的量一共有五個:

這五個量只需要知道其中的三個量,就可以求出剩下的兩個,也就是說的,知三求二。

批註:

讀者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留言,想要知道什麼高中解題經驗可以給作者留言啊!

關注!關注!關注!重要事情說三遍

相關焦點

  • 等比數列前n項和性質你能寫出多少?
    一、前言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之前已經講過了,如果沒有看過的讀者可以翻看一下之前發布的文章,現在需要明白等比數列的性質有哪些?但是在討論性質以前,要明白等比數列怎麼求?二、等比數列前n項和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過程中體現了兩種高中數學的思想:1)方程思想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中有一個知三求二問題,這就是方程思想的體現。2)分類討論的思想在進行等比數列求和的過程中,由於等比數列的q是否為1,嚴重影響了等比數列求和的公式選取,這就用到了分類討論思想。
  • 多項式與等比數列乘積的前n項和的求解思路
    上篇文章中講到,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並分別推導了其前n項和公式。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到了倒序相加法,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用到了錯位相減法。雖然這兩種數列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數列,但從其前n項和的推導過程中,我們能夠學習和借鑑到其中的方法,下面我將演示利用錯位相減法求解更複雜的數列的前n項和。複雜數列構造及求解例如,定義這樣一種數列c,它的通項公式可寫成等差數列第n項和等比數列第n項乘積的形式。我們如何求解數列c的前n項和表達式?
  •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高考數學專題訓練。第(1)問,把證明{bn}是等比數列,轉化為證明①式成立,這是關鍵的第一步,能想到這一步,就有了證明的目標,接下來根據已知條件朝這個目標推理就可以了。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等比數列前n項和》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等比數列前n項和》。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高中數學:求數列前n項和的7種方法
    二、用公式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對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前n項和Sn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進行求解。運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公式的應用範圍,確定公式適用於這個數列之後,再計算。點撥:這道題只要經過簡單整理,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個數列可以分解成兩個數列,一個等差數列,一個等比數列,再分別運用公式求和,最後把兩個數列的和再求和。
  • 競賽(或高考):用待定係數法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
    ,只是我們不知道這種操作的術語這樣我們了解了階差數列的定義,用此定義再引申出一個新的概念n階等差數列顯然我們學習過的等差數列也就是就是一階等差數列,有關性質我們已經很屬性了,但不妨再回顧一下,以便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今天要介紹的內容一階等差數列的遞推公式(特徵部分,或a(n+1) - an),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所關於n的多項式的此時分別是0,1,2,也就是次數依次加一
  •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並掌握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公式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能初步應用公式解決與之有關的問題。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等思維品質,滲透事物之間等價轉化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公式的特點和公式的運用,能夠運用「錯位相減法」推導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難點:公式的推導方法和公式的靈活運用。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 形如a(n+1)=(an)^2是什麼數列?只需一步它就能變成等比數列
    我們得出a(n+1)=(an)^2+an-1/4的目的是為了求出an通項公式,要想就出數列an通項公式,就要將an和a(n+1)的關係向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的形式靠近,才能利用我們學過的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的知識點,將其數列an通項公式求解出來。所以要將a(n+1)=(an)^2+an-1/4變形向等比數列或者等差數列靠攏。
  • 數列的通項公式求法總結
    方法一:歸納,猜想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方法適用於數列規律性比較強,能明顯看出一般性規律的數列,並不常用。方法二:公式法利用等差或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適用於已知是等差或等比數列,或能證出是等差或等比數列,直接用公式法求數列。
  • 高考題:數列「an」首項為1,Sn數列「an」前n項和,Sn+1=qSn+1,n∈N*
    已知數列{an}的首項為1,Sn為數列{an}的前n項和,Sn+1=qSn+1,其中q>0,n∈N*.(Ⅰ)若2a2,a3,a2+2成等差數列,求an的通項公式;下面解出:解:(Ⅰ)∵Sn+1=qSn+1 ①,∴當n≥2時,Sn=qSn-1+1 ②,兩式相加你可得an+1=qan,即從第二項開始,數列{an}為等比數列,公比為q。當n=1時,∵數列{an}的首項為1,∴a1+a2=S2=qa1+1,∴a2=q=a1q。
  • 等比數列的概念教學設計
    練習一、搶答:下列數列是否為等比數列?① 8,16,32,64,128,256,…;教師分析並強調:求公比q一定要用後項除以前項,而不能用前項除以後項;② 1,1,1,1,1,1,1,…;教師分析並強調:q= 1時,{an}為常數列.
  • 《等比數列》~試講稿~高中數學
    現在同學們看黑板,觀察一下黑板上這一個數列有什麼規律呢,嗯,請最後一排中間的同學來回答一下,嗯,這位同學觀察的非常仔細,請坐。剛才這位同學說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後一項比前一項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那像這樣的數列叫做等比數列。之前我們學習了等差數列,現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等比數列的概念吧,哪位同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呢?
  • 教資面試 | 高中數學試講—《等比數列》
    現在同學們看黑板,觀察一下黑板上這一個數列有什麼規律呢,嗯,請最後一排中間的同學來回答一下,嗯,這位同學觀察的非常仔細,請坐。剛才這位同學說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後一項比前一項的比值是一個常數。那像這樣的數列叫做等比數列。之前我們學習了等差數列,現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等比數列的概念吧,哪位同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呢?
  • 等比數列解題技巧—實戰篇
    題型五、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及性質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在運用時,特別要注意對公比q的討論,要分為q等於1和q不等於1兩種情況,另外還要注意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過程(錯位相減法),這也是數列求和的一個常用方法,後續在數列求和章節會有更詳細地講解。
  •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判定,利用數列基本性質,高考重點考題
    關於數列的知識我們一般看到的題目考察形式就是判定函數的數列關係,或者要求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我們在判定數列的性質的時候通常採取的方法就是將後一項的通項公式用n+1表示出來,前一項的通項公式用n表示出來,然後根據題目中所要求的條件,進行兩個函數的相除或相減,如果可以得出一個常數,那麼我們就基本可以判定函數的性質。
  • 吳國平:圈起來,這個一般會考到,怎麼求數列遞推問題以及通項公式
    通過遞推數列來求通項類數列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碰到與函數、方程、不等式、三角、幾何等知識相結合的綜合問題。遇到此類問題,我們要學會利用第n與前n項和關係、構造等比等差數列、累積累差等求數列通項公式方法,提高將非特殊數列問題轉化為特殊數列問題及利用等比等差數列通項公式解題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此類考查很多時候出現在小題或大題的第一小題中,是有一定難度的題目。
  • 吳國平:學會運用數學思想攻克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內容
    昨天我們講了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和的相關知識內容,那麼今天我們就繼續講解數列另一塊重要知識內容,也就是等比數列及其前n項的和。等比數列可以說是數列的核心內容,自然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在高考數學中,跟等比數列相關的主要考點有:等比數列的基本運算與通項公式;等比數列的性質;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等比數列的綜合應用等等。
  • 小學數列求和計算題中關於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等比數列定義: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都等於一個常數(不為0),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來看下面這道題:【例1】求1+2+4+8+16+32+64+128+256+512+1024的和。通過觀察,會發現這個數列的後一項比上前一項都是2。2÷1=2;4÷2=2;8÷4=2;……1024÷512=2。所以這個題目就是典型的等比數列求和題,公比是2。
  • 衝刺20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14: 等比數列有關的求和問題
    典型例題分析1:若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an}滿足a7=127a24,則{an}的前7項和為.考點分析: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題幹分析:利用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列出方程,求出首項,再由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能求出數列的前7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