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來最令人害怕的五種抗生素耐藥性細菌

2020-12-01 生物谷

2019年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每年有近100萬人死於無法用常見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這很可怕,因為現在我們沒有這些抗生素的替代品。


當細菌以阻止抗生素起作用的方式改變時,就會發生抗生素耐藥性。被稱為抗性機制的細菌變化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在不同的細菌之間共享,從而解決問題。



抗生素耐藥性可能使我們回到一個甚至簡單的割傷和擦傷都會變得致命的年代。為了一瞥我們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現在向大家介紹目前五種最可怕的抗生耐藥性細菌。



1. 廣泛耐藥的傷寒沙門氏菌


這種高度傳染性的細菌會導致傷寒,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感染,每年影響全世界約2100萬人。受影響的人中約有1%或223,000人將死亡。


2016年11月,巴基斯坦出現了一株傷寒沙門氏菌。它對五種抗生素有抗藥性,只留下一種口服抗生素(阿奇黴素)能夠治療它。此後,已報告有858例此感染病例,僅巴基斯坦省就有4人死亡。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傷寒沙門氏菌菌株已經從多藥耐藥(對至少三類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變為廣泛抗藥性(對兩類抗生素均有抗藥性)。它通過獲取一塊稱為質粒的DNA來實現這一目標,該質粒已經包含了所需的所有新抗性基因。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菌株現在距離所有可用的抗生素無法治癒只有一步之遙,因為找到另一種質粒,其中含有可以殺死它的最後兩類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2. 廣泛耐藥的結核分枝桿菌


結核分枝桿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傳染性殺手,每年造成超過170萬人死亡。這種細菌如此致命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夠隱藏在我們的細胞內。這意味著,為了治療結核感染,人們需要連續服用四種不同的抗生素,持續六個月。


據估計,在所有新結核病例中,高達13%的患者具有多重耐藥性,其中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患者的病例數最多。這是令人擔憂的,因為多藥耐藥性感染需要更長時間(通常18至24個月)的治療療程,並且使用昂貴且對腎臟和其他器官有害的抗生素。



現在已經發現,這些病例中有6%實際上具有廣泛的耐藥性(對除兩類抗生素外的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藥性)。治療成功率僅為30%,廣泛耐藥結核病在全球超過123個國家的傳播極為令人擔憂。



3. 耐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一種常見於皮膚,腸道和土壤中的細菌。它會對免疫系統受損的人造成一系列潛在致命的感染。由於這種細菌在醫院中特別普遍,它是對公眾健康最重要的抗藥性威脅之一。


2013年,僅在美國就有8,000例多藥耐藥性肺炎克雷伯菌報告,血液感染者的死亡率為50%。


2016年,在美國發現了一種對所有26種常用抗生素(稱為抗藥性藥物)具有抗藥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被這種細菌感染的病人由於缺乏替代治療而死亡。



4. 多重耐藥性銅綠假單胞菌


與肺炎克雷伯菌一樣,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可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群感染。像肺炎克雷伯氏菌一樣,它在醫院中尤為普遍。


在美國,估計每年有51,000個與衛生保健相關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其中約400個導致死亡。在過去的五年中,英國醫院報告了29例耐藥性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病例。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也是囊性纖維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3年,超過42%的慢性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囊性纖維化患者接受了粘菌素治療,粘菌素是「最後一道防線」抗生素。這是因為大多數這些感染對所有其他抗生素都有抗藥性。



5. 廣泛耐藥的淋病奈瑟菌


全球估計有7800萬例淋病奈瑟菌引起淋病,這是一種影響男性和女性的性傳播感染。雖然通常不致命,但如果疾病得不到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和永久性的健康問題,包括不孕症。


所有淋病奈瑟菌感染中約有三分之一對至少一種抗生素有抗藥性。更令人擔憂的是,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廣泛抗藥性的「超級淋病奈瑟菌」,它可以抵抗除一種抗生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


最早報告的這種超級細菌病例中有兩例發生在澳大利亞。這引起關注,因為如果人們有多個伴侶,廣泛耐藥的淋病奈瑟氏球菌可以在人群中快速傳播。在極少數情況下,未經治療的淋病可進入血液,導致感染性休克和死亡。


未來的爆發會更嚴重嗎?答案是肯定的。細菌具有將抗生素抗性基因傳遞給其他細菌的能力,並且可以自身產生抗性。因此,除了一種抗生素之外,所有抗生素都可能對細菌產生耐藥性。好消息是,如果我們適當使用抗生素並投資研發新抗生素,疫苗和診斷工具,我們可以降低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過去5年 世界多出了這五種耐藥細菌 幾乎無藥可治
    當細菌以阻止抗生素髮揮作用的方式改變時,就會產生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的這種所謂「抵抗機制」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可以在不同的細菌之間共享,從而更廣泛傳播開來。抗生素耐藥性可能會讓我們回到一個即使是簡單割傷或擦傷都可能致命的時代。
  • 過去5 年世界多出這五種耐藥細菌,幾乎無藥可治
    抗生素耐藥性可能會讓我們回到一個即使是簡單割傷或擦傷都可能致命的時代。以下是五種過去5年中新發現的最可怕抗生素耐藥性細菌,讓我們一窺未來可能普遍存在的問題:1.廣泛耐藥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這種高傳染性的細菌會導致傷寒,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感染,每年影響全球約2100萬人。
  • 超級細菌頻現攻克抗生素耐藥性成了難題
    超級細菌頻現攻克抗生素耐藥性成了難題  抗生素的出現奇蹟般地幫人類解決了無數問題,使人類在與眾多疾病的戰鬥中能夠佔主導地位。然而近年來,抗生素的錯誤及過度使用讓以前無法抵禦抗生素的病菌獲得了耐藥性,並對醫療體系造成嚴重威脅。
  • 超級細菌爆發:發現可對抗多種抗生素新型致命細菌
    此時醫生往往會儘可能多用抗生素,因此很難判斷細菌是否對粘菌素具有耐藥性,難以進行臨床研究。「我不是說,如果是我的話就不會用一大堆抗生素,」維斯表示,「但要證實粘菌素耐藥性是否為一項潛藏的隱患,就要只用粘菌素才行。」但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便能夠充分研究該細菌的多重耐藥性。作為埃默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主任,維斯研究多重耐藥性已有數年,但該現象仍是一大未解之謎。
  • 香港大學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新華社香港9月7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大學7日公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合成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並有助解決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問題。  使用抗生素是傳統治療金黃葡萄球菌的方法,但可能導致耐藥性問題,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於2009年開始研發新治療方案。
  • 我校聯合主辦2018年「抗生素耐藥性與全鏈條健康管理」國際會議
    沈建忠做「動物源性細菌耐藥研究現狀與研究進展」大會主旨報告 ,指出動物源性耐藥與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我國是世界養殖大國,也是全世界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國家,在動物養殖中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對於減少耐藥性的產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港大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金黃葡萄球菌 有助解決耐藥性問題
    【港大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金黃葡萄球菌 有助解決耐藥性問題】香港大學9月7日公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合成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並有助解決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問題。負責帶領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說,「若感染了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致命性相當高。
  • 濫用抗生素對低收入國家兒童危害更大
    來自瑞士熱帶公共衛生研究所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檢查了8個低收入國家(包括尼泊爾、納米比亞、肯亞和海地)後發現,平均而言,低收入國家的兒童在他們生命的前五年接受了25份抗生素處方,這相當於一年開5張處方,這個量可能會損害他們對抗病原體的能力,也會增加全世界的抗生素耐藥性。
  • 歐盟發布2017/2018人畜共患病細菌的抗菌素耐藥性報告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3月3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2017/2018人畜共患病細菌抗菌素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總結報告。   2017-2018年期間,歐洲食品安全局和歐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共同分析了28個歐盟成員國提交的人畜共患病細菌的抗菌素耐藥性數據。
  • 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 濃度過高引擔憂
    原標題: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 濃度過高引擔憂 導語:近期,《科學通報》上的一篇文章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且濃度遠高於國外。對此,環保官員表示,我國地表水抗生素和激素含量多,其主要汙染來源是水產養殖業,如果人抗生素攝入過多肯定會影響健康。
  • 耐藥危機的「沉默海嘯」,抗生素的明天在哪裡?
    在青黴素開了抗生素行業的道路以後,科學家相繼發現了更多能控制細菌和真菌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其中,通過篩選土壤中的微生物,分離得到可以抑制結核桿菌生長的化合物的發現,闡明了抗菌化合物最小抑制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測定方法,為後續土壤微生物中藥物的研發奠定了基礎,也推動了抗生素研發進入到黃金時期。
  • 抗生素真相!不是孩子生病就得吃消炎藥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濫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體損傷以及病菌耐藥性更是無法估量。對抗生素使用的誤區會使下一代面臨無藥可醫我國抗生素使用普遍存在著「不用對的,只用貴的,需要時用,不需要時也用,超時或超量使用」的問題。
  • 抵禦細菌的"靈丹妙藥" 探秘尋找抗生素的北極之旅
    該團隊的大多數成員都在世界最北端的挪威特羅姆瑟大學工作,其奮鬥的實驗室名為馬爾比奧,而海默漢森號則是他們造訪北極的家園,有時每年一次,有時兩年一次,目的是到最北端尋找未知生物。該組織正在尋找對其他活性物質具有新效應的化合物,希望他們的一些發現能夠為治療癌症和對付耐藥性強的細菌帶來新的希望。他們的任務是深入到雨林或世界頂端去尋找那些稀有的微小生命,也就是所謂的生物勘探。
  • 老太感染超級細菌病亡 CRE病菌是什麼?全耐藥性
    原標題:染「超級細菌」美老嫗身亡  對26種抗生素全部產生耐藥性  對所有抗生素無動於衷的「超級細菌」出現了,這不再只是醫生的擔憂,而成為了事實。  美媒報導稱,美國一位女患者感染的「超級細菌」對26種抗生素都毫無反應,最終不治身亡。
  • 寵物抗生素、消炎藥的認識和用藥誤區
    抗生素的發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之一,它的發現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延長了人們的壽命。 速諾確實是臨床上最常用抗生素之一,但他不是萬能的!
  • 美國首次在患者樣本中檢出超級細菌基因:終極抗生素麵臨巨大危機
    「超級細菌」是當前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一個大敵,因為即便目前最強的抗生素治療手段,都可能完敗於超級細菌的抗藥性。近日,外媒報導了一件令美國醫護人員感到頗為遺憾的事情—— 他們首次在該國一名患者留存的樣本中,檢出了對「終極抗生素」有抗性的超級細菌基因—— mcr-3.1 。
  • 失控的救兵:抗生素是如何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的
    就算人類不服用抗生素、不吃肉,最後抗生素也會通過其他途徑傳播至人體,從而增加人體耐藥性影響人類健康。那麼抗生素對人體以及自然的危害有哪些呢。1.傷害臟器頻繁使用抗生素最先危害的就是身體的各臟器,因為大部分抗生素都需要由腎臟和肝臟來代謝,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肝腎功能被損傷,嚴重的還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還有腸胃也是受害者,經常服用抗生素的話,還會導致腸胃黏膜受損,出現消化道疾病。
  • 幽門螺桿菌最怕什麼?不是抗生素,了解一句實話,調治或少走彎路
    幽門螺桿菌最怕什麼?不是抗生素,了解一句實話,調治或少走彎路。同學們好,之前我們跟大家有講過,幽門螺桿菌被別人說成是一朵「奇葩」。有些人感染了它之後,有可能沒什麼感覺,但也有可能會查出來有一些胃病。只有在消化性潰瘍等少數幾種情況下,是要儘快「消滅」它的。其它時候,還是和醫生商量下再說。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它最怕什麼?什麼可以殺了它?先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它根本不怕什麼蜂蜜、紅酒、各種茶、西蘭花、大蒜之類的東西,那些對它沒用。
  • 闢謠:激素、抗生素……都不用擔心 做到2點放心吃雞
    有人擔心雞肉激素超標,會引起孩子行早熟;有人擔心雞肉抗生素超標,會引起人的耐藥性;有人擔心雞肉細菌感染,會引起食物中毒;有人擔心雞感染的禽流感病毒,會傳染給人。這雞還能不能好好吃了?三、雞肉抗生素殘留並不嚴重如果濫用抗生素,一旦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回頭再被細菌感染,抗生素起不了作用,病就難治好了。而規模化養殖的雞跟散養雞相比,生存空間狹小,空氣流通差,容易滋生病菌並引起交叉感染,所有就有養殖戶為防止雞生病濫用抗生素。所以很多人不敢吃雞肉。
  • 長江水檢出多種抗生素,孕婦兒童成最大受害者!
    那麼問題來了,抗生素對人有多大危害?對於抗生素,我們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超強的殺菌能力,曾經在二戰時期,青黴素的出現拯救了無數人;恨的是青黴素的濫用給我們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1.讓細菌有耐藥性抗生素可以有效殺菌,治療感染,但是細菌本身也是個很「聰明」的群體,在和抗生素對抗的過程中會不斷自我進化,提高自己生存下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