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21-01-08 農民日報

駱尚球,74歲,廣西鳳山人,我們更習慣叫他老駱。他有著「猴精猴精」一般的眼神。

小時候家長總對孩子說,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這句話放在石漠山區再應景不過了。「當時石頭縫裡種玉米,種滿坡都養不活自家人。」駱尚球回憶起那些日子,能吃飽肚子就是一家人最大的渴望。

駱尚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01年,55歲的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報導的是同在石漠山區的雲南文山,有人依靠種核桃發家致富的事情。駱尚球看得眼睛一亮,鳳山這氣候更合適啊!核桃樹耐旱,種下去也不用澆水,最適合石頭地了。核桃曬乾以後來年都能賣,又不會放壞。這筆買賣划得來!

駱尚球原本是中亭鄉的赤腳醫生,頭腦一轉簡單一算,那個時候核桃5毛錢一個,一擔兩擔就能有幾百塊的收益,比種玉米效益好得多。說幹就幹!

那個時候誰也沒種過核桃,誰也不敢盲目下手。縣政府發了政策吹風小冊子,裡面清清楚楚寫了,種核桃就是退耕還林,核桃歸自己,核桃樹還能有退耕還林的補助。

做了大半輩子赤腳醫生,駱尚球不論到哪去,一見到事情,講什麼話群眾都能聽得進,他就拿著小冊子挨家挨戶宣傳。鄰村村民覺得這個老頭有點意思,聽到這個消息,還高興地殺雞給他吃。

這年,一共有22戶村民加入了種核桃的隊伍。駱尚球找縣水果局要來了300畝林地指標,大家風風火火幹勁十足,挖坑挑水埋土,300畝2天就幹完了。

從種下第一棵核桃樹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在駱尚球的帶動下,全村都種起了核桃,十幾年時間,廣西全區核桃種植面積超過了3000多萬畝。山還是那樣高,水還是那樣長,大石山裡的人們,卻換了種活法。

如今,村裡已經看不到一塊石頭地了,改造過的三保臺地、各家各戶的水櫃、漫山的核桃樹,貧窮的感覺逐漸遙遠了。核桃的效益從第七年結果開始,蔭庇著村裡的子孫後代,那些吃不飽肚子的年代,終於過去了。

這是駱尚球家的老房子,草色已經布滿了臺階。種核桃的第二年,就在這扇門前,他招呼著全家拍下了這張全家福。照片上沒有一個人能想到,他們會因為一顆顆核桃,改變了命運。小兒子也受老爸的影響,成為了農民技術員,給核桃搞起了嫁接。

日子好了,駱尚球蓋了一棟4層的新房子,這是全村第一棟樓房。房子一代代變遷,只有廚房裡掛著燻的老臘肉味道從來未變過。原來過年過節才能吃上的肉,覺得天天吃都吃膩了。想到這些,駱尚球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現在,駱尚球有了甜蜜的煩惱,漫山遍野的核桃樹讓環境也跟著好起來了,山裡那批猴子以為這裡是森林,像是懂國家要保護它的政策一樣,紛紛都來了,還跟著學會了砸核桃吃。

正是有了駱尚球這樣的帶頭人,先人一步摸索經驗,闖出一條路子,才讓更多的村民放下顧慮,有勇氣跟隨他的步伐,走向一條共同富裕的大道。

現在村裡開始在核桃樹下,間作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十大功勞,不僅讓核桃得到更好的管護,還給村民增加了新的收入來源。林下還散養了一些雞,產業路也修到了家門口,來收草藥和雞的人絡繹不絕。

「這附近好多村的村民都很愛我,凡是栽核桃樹的沒有後悔的,沒栽的都後悔了。」駱尚球想想以前的日子,再看看現在的生活,「好苦我也過過,好甜我也過過,日子再也不會苦了。」

相關推薦

有一條路,能繞地球104圈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生態扶貧 | 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杜林強:一座「站」在牛羊間的雕塑

易地扶貧搬遷 | 搬出來的新生活

產業扶貧 | 小產業釋放大能量

李華明:當代愚公和他的錘頭

扶貧幹部 | 田野裡的290萬顆「種子」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王巖 李鵬 張健楠

監製:杜蘭萍;編輯:王巖

相關焦點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
    導讀:2001年,報紙上刊登著「有人依靠石漠山區種植核桃,發家致富」的事件,受該事件的影響,廣西鳳山人駱尚球開啟了在石頭山種植核桃的生涯,而他也是第一個在廣西鳳山種植核桃的農戶,近20年過去了,這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英文怎麼說
    文中的first mover就是指「先行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裡指的是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的角色。Special economic zones(SEZ)就是指「經濟特區」,是指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
  • 哪種動物第一個吃螃蟹?原來是南美洲的「本地人」,長相還挺可愛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大膽敢做某一件事情的人,並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第一個,不過它的本質意思也的確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動物界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嗎?小編想那自然還是有的吧,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動物吧。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非智人,而是他們,智商超高最後還是滅絕了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人的勇氣可嘉,據說這個典故源於人類第一次接觸到螃蟹這種生物,當時沒有人敢對這種外形奇特、行走怪異且帶著一對堅硬「鉗子」的動物下手,直到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出現後,人類才開始認識到螃蟹其實可以很美味。那麼,這個故事中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否真實存在呢?
  • 金剛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旋律電影
    《金剛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旋律電影前一段時間《金剛川》的上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是由管虎,郭凡,路陽聯合執導的一部主旋律電影,主要講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作戰,在金剛川這個地方在敵我武器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來築橋的故事。為什麼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呢?
  • 深圳當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上步村,現在怎麼樣了?
    在1991年,深圳開始了農村城市化的前期調研工作,上步正是重點調研對象之一,成為深圳市的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第一個吃螃蟹」的村。到2017年,上步股份公司玉田村與萬科旗下深圳市萬村發展有限公司籤約,對玉田城中村樓宇物業進行託管服務,走出了福田乃至深圳城中村管理模式改革創新第一步。在城中村發展探索中,上步村一直走在前列,示範引領作用明顯。
  • 設立「公共溜犬區」,杭州市第一個吃螃蟹?
    設立「公共溜犬區」,杭州市第一個吃螃蟹?全國第一家?浙江杭州設立3個公共遛狗區 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標籤:社會市井民生趣聞、趣聞奇聞拍案驚奇、浙江杭州、全國第一個遛狗區、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態度2018年杭州市曝出兩起因狗傷人事件之後,杭州市政府加強了對市民養狗的規範和管理。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誰
    蟹黃和蟹膏更是精華,味道鮮美,被日本人奉為是龍肝鳳髓,看看這個比喻,簡直要把松葉蟹推崇到一個頂級食材的高度。驚人巨蟹腿長1.43 m(4英尺8.5英寸),這是一隻巨型日本蜘蛛蟹,它2016年初和平去世,享年80歲。是吉尼斯紀錄人工飼養的螃蟹中,腿最長的。
  • 偷吃榴槤披薩的小貓咪又來了,這次它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小貓咪
    大螃蟹,我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小貓咪!看來小三花結束了流浪生活以後不僅生活有了保障,食譜開發也是越來越厲害了。希望小傢伙能一直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
  • 第一個吃螃蟹的學校,英國大學開始認可中國大學英語六級成績了!
    考慮到很多準留學生們時間非常緊迫的需要,英國伯明罕大學決定開始當第一個吃螃蟹的學校了。除了TOEFL at home , Duolingo考試成績之外,他們決定連CET-6(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都可以接受了。無非就是老師辛苦點,對於那些用CET-6成績申請的學生們增加一個口語面試好了。這對於很多六級高分,雅思考試屢屢犧牲在口語寫作上的中國學生來說,無異於一個重大利好。
  • 第一個吃螃蟹 福田歐曼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
    福田戴姆勒汽車歐曼配件官方旗艦店頁面截圖 福田戴姆勒汽車歐曼配件公司李經理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福田戴姆勒汽車就正式確定開啟電子商務階段,著力在第三方平臺建設歐曼配件店鋪,並初步選定了淘寶網、阿里巴巴、酷配網、汽配人網作為重點入駐。
  • 無法領略蟹黃風味的美國人,竟以為中國人在吃螃蟹屎
    中國人吃螃蟹的歷史非常悠久,上千年的吃蟹經驗,讓中國人將炒、蒸、醃、糟等各種烹飪手法,都招呼在了螃蟹身上。以至於歷史上大多數有名的吃貨,都是螃蟹的粉絲。這些讚美螃蟹美味的詩詞,或許也算是那個時代的美食測評了吧。
  • 車貓二手車10億搞金融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車貓網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而,沒有結合網際網路模式的汽車金融,依舊徘徊在傳統銀行與融資租賃公司之間,這類的金融產品,仍然存在門檻高、利息高等諸多問題。對於真正想貸款二手車的消費群體,依舊無法得到金融支持。
  • 喜歡吃螃蟹的,是什麼樣的人
    寶姐姐就給她出了個主意,說她家當鋪裡有個夥計,家田上出很好的肥螃蟹,不妨在大觀園擺個螃蟹宴,「現在這裡的人,從老太太起連上園裡的人,有一多半都是愛吃螃蟹的……」  請勿將這句話忽略,為什麼老太太愛吃螃蟹?為什麼園裡的人也愛吃螃蟹,這只是口味上的巧合嗎?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誰不愛吃螃蟹呢?這世上有不愛吃螃蟹的人嗎?  還真的有。
  • 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南美洲有一種食蟹狐,牙齒善於食蟹殼裡蟹肉
    二、食蟹狐的食譜在食譜上,不知食蟹狐是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但食蟹狐非常喜歡且善於食螃蟹,這是和食蟹狐的牙齒結構有關,食蟹狐的牙齒不像其它犬科動物那樣鋒利,有利於撕咬獵物,食蟹狐共有42顆牙齒,犬齒及裂齒發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這樣牙齒結構就像精巧小刀,是有利於掏乾淨蟹殼裡蟹肉。
  • 一定要裝有錢人,把富人思維「裝」進大腦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你說人活著到底為什麼,就是為了欲望。人最逃不開的欲望,無非就是身體的享受和權利的變強,能夠利用人性,讓任何產品都創造出價值,這就是營銷思維。 絕大多數人最大的缺陷就是過於追求安全感,生怕自己逃離的舒適區,因為失去安全感,往往意味著會陷入失衡和混亂的生活。但是真正的強者都是那些敢於打破安全的人。
  • 她受歡迎後被造謠,16年後又紅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多痛苦?
    在一夜成名之後,她變成了「黃謠」,後又紅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多痛苦?今年端午節可謂讓觀眾忙得不可開交,多檔綜藝節目接連搶佔節日舞臺,觀眾們都在聊不同節目「奇景」,在這個超級競爭的情況下,《乘風破浪的姐姐》仍然是成功脫穎而出,在第一次的公共舞臺上,用實力留住許多觀眾的眼睛!
  • 誰說北方人不吃螃蟹?北京人第一個不同意
    在「貼秋膘」、「糖炒慄子」、「桂花香」等一系列讓人感到秋之美好的詞語之中,「螃蟹」顯得最為雍容華貴,最有儀式感。而在所有的螃蟹中,今年的老牌天后依然是來自江南的豐美「大閘蟹」。民間有個講究:「九雌十雄」,農曆九月吃母的大閘蟹,農曆十月吃公的,因為那時候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是最好的。南方朋友們也早早就在社交網絡上展示了家傳的烹蟹工藝和精湛的吃蟹技巧。
  • 吃螃蟹有什麼好處?如何正確吃螃蟹?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有勇氣的,也是很有福氣的。從前,山珍海味只有皇帝和達官貴人才吃得到,而如今的時代,養殖業的發展,讓海鮮進了尋常百姓的餐桌上。我以前不太理解,大閘蟹價格昂貴,吃起來還麻煩,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很多人吃大閘蟹,都只是在吃一種鮮味和時尚,它真正的營養價值,可能知道的人還比較少。在說它的營養價值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小生命。
  • 青島楊家山裡是鬼子又怕又恨的紅色堡壘,如今特色農產品讓人愛
    楊家山裡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處於鐵钁山、睡牛山、月季山三山環繞的山谷地帶,由東南崖、西北莊、大下莊等六個村莊組成,因90%以上村民姓楊,稱為楊家山裡。值得一提的是,楊家山裡還是遠近聞名的革命搖籃。抗戰時期只有4條山路與外界相通,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佔據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