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龜也愛咬尾嗎,揭露咬尾的真相

2020-10-24 龜愛好者

說起龜龜之間的咬尾,直叫人拍大腿啊!這應該是除疾病之外,最令養龜人心痛的痛點吧。尤其對於養戶而言,咬尾沒有預防好,不僅大面積發生,甚至是引起龜的死亡,而且影響龜的賣相,真的是大大的損失。被咬尾的龜就成了「雞肋」了。對於一些不了解的龜友來說,還指望著龜被咬掉的尾巴能重新長出來,這就不太可能咯,斷了就是斷了,成為龜永遠的傷痕。本來完美長長的尾巴,很是偏亮,一旦斷了不僅有傷口需要治療,而且還是終生的破相,所以怎麼預防咬尾也是玩家們一直努力的。

之前我們有說過,引起龜的咬尾主要有這幾個原因:1、飼養密度過大,導致龜與龜之間的衝突增加,造成打架誤傷;2、環境不熟悉,緊張,強光引起的不適才會傷害其他夥伴;3、腐皮、換水不及時,導致尾部有腥臭味,其他同伴誤以為是食物才下口咬傷的。而且這些多發生在長尾巴的國龜身上,草、花、南石這些咬尾比較常見,有的都咬到根部了,甚至露出了裡面的組織,那就沒啥救的了。上次也是有個龜友問小編:咬尾把屁股裡的東西要出來了怎麼辦?只能說可惜了......

蛋龜,其實咬尾發生的比較少,畢竟尾巴天生就短,想咬著都難,哈哈。確實小編也見過蛋龜同類下口的,但是因為短,稍微縮進了一點就咬不著了。還有西非、蛇頸這樣的熱帶龜也是。巴西臉一類的龜,尾巴相比蛋龜類的要長,還是偶有發生咬尾事件的,只不過少很多。

咬尾,真的還得從預防抓起,一旦發生,就基本很難逆轉了,除非還是一點小傷口的時候,發現早可以及時制止。小編曾經也是弄了五十隻草苗飼養,哈哈,嘗試大規模。但是像我這種嘗試為了探索是可以的,要是是有目的性的舉動,就顯得極其不理智了。數量大的飼養和我們愛好個位數飼養,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那時也是咬尾嚴重,能完好的所剩無幾,而且一段時間後體格大小差異就出現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通過當時對大佬的請教,除了飼養密度需要控制外,你光有普通躲避處還是不夠的,你得弄些水草或者我們的仿真水草,製造一種環境,讓龜有的玩耍和分散注意力,減少咬尾。

最近小編也是發現,尤其在春秋季節的時候,溫度適宜但並不會很高,這時候,我們的環境清潔也尤其重要。長時間的餵食,即使有過濾的存在,也會在飼養容器的表層形成一層絮狀汙物,也有很多會是粘附在龜的尾部上。主要是食物被咬碎的碎屑和糞便等其他汙物聚集而成的。這種在水裡時間長了自然會變質形成一種腥臭味,也會招來同伴的互相傷害。尤其在春秋季要留意對龜體的清潔,如果有少量的水黴出現,更是幫助吸附這些雜質,提高風險。

不過龜的四肢和尾巴是比較難清理的位置,我們保持水體和容器的清潔,是可以減輕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如果發現龜體也有出現類似汙物,個人做法還是用紙巾或者棉籤擦拭去除,可能並不會去除很乾淨,至少可以減輕。

其他形式的折斷、或者營養不良斷裂脫落,就不屬於咬尾了,不過也是你得時刻留意的,如果你想要完美的龜龜在。

控制咬尾,就要控制:密度、環境、龜種、還有潔淨度,根據季節不同,調整預警級別。哈哈,現在知道一隻精品龜得有多難得了吧,除非花大精力單間飼養,特殊待遇。不過這也只是小編個人見解罷了,大家有什麼寶貴的意見歡迎留言呀!

相關焦點

  • 龜龜之間互相傷害,互相咬尾?你遇到過了嗎?
    且不說是不是混養了,就算是同品種的龜相信大家也都很少一隻獨養吧,大多數都是大於等於兩隻的吧。那麼,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到過龜龜互相傷害,互相咬尾的情況呢?有的時候真的是血淋淋的,染紅了水域。其實,龜龜咬尾這一現象的成因很多:習性、應激、水質、食物、飼養密度、體格差異、性格差異甚者是光亮程度,都有可能造成龜咬尾的情況發生。
  • 如何預防龜龜相互咬尾
    龜咬尾大多出現在飼養水龜與半水類的龜龜當中,陸龜是不牽扯這方面問題的。
  • 龜龜咬尾時有發生,是該解決一下!
    龜龜之間的打架也是經常有的,嚴重的甚者會打殘、打破相或者會出現死亡。而且比較多地出現的是咬尾事件。很多好好長長的尾巴,被同伴這麼一咬,就斷了,破相了還留下了傷口要癒合。如果不及時處理斷尾,會持續性受到其他龜的攻擊。一是受傷的個體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容易被同伴或者天敵攻擊的;二是受傷的部位有腥味,會被誤以為是食物而受到攻擊的。
  • 四招輕鬆解決龜龜咬尾問題
    龜咬尾大多出現在飼養水龜與半水類的龜龜當中,陸龜是不牽扯這方面問題的。
  • 如何防止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我們在飼養龜龜的時候會因為龜龜的飼養密度過大,給龜龜配備的飼養空間過小等原因,導致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 防止烏龜互相咬尾的注意事項
    所以在飼養龜龜的時候,要分配好龜龜的飼養空間,把控合理的飼養密度,避免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2、不同種類的龜儘量不要混養每一種龜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儘量不要混養。比如將巴西龜與草龜放在一起養,巴西龜很兇,生長速度也很快,一段時間以後身體大小出現差異,巴西龜便會開始攻擊草龜,最主要的就是咬尾,其實很多種類的龜都不適合養在一起,尤其是體型、性格本身就存在差異的,所以龜儘量不要混養。
  • 高密度飼養龜苗,咬尾的原因有哪幾個?如何降低龜苗咬尾的概率?
    1、跟品種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龜苗時期,各種草龜類、金錢龜咬尾,大青、小青咬趾等。仔細觀察,閒著沒事它們總喜歡找些東西來咬。南石、安南、斑點池等,咬尾機會少很多。。   ,其他的龜龜會以為是食物,還會去咬,導致被咬的龜龜尾巴越來越短了。
  • 高密度飼養龜苗,咬尾的原因有哪幾個?如何降低龜苗咬尾的概率?
    1、跟品種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龜苗時期,各種草龜類、金錢龜咬尾,大青、小青咬趾等。
  • 烏龜咬尾難控制嗎?試試這些辦法看看
    所以,大家對這龜的尾巴,都是格外保護的,但是事與願違,總是會不經意間折斷。龜的斷尾多數還是互相傷害造成的,就是夥伴之間的相互撕咬,總不可能每次都單獨飼養吧。造成龜的咬尾斷尾出現,其實原因還是蠻多的,水質、食物、密度、亮度、還有大小差異,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導火索。水質,有可能使用的自來水,因為有的自來水沒有太好的淨化,可能會出現鹼性較重的情況。
  • 豬群咬尾的危害及實用治療方法
    咬尾時間:多發生的下午,豬群睡醒後活躍期。 咬尾豬群:母豬咬尾情況高於公豬。 咬尾日齡:保育中期到育肥前期的豬易發生咬尾,多數集中在20-40kg的周期。
  • 豬發生咬尾時該怎麼辦?三個步驟可解決!
    幾乎所有傳統的生豬生產者都會對豬咬尾熟悉。當咬傷出現往往導致有多個受害者,甚至蔓延到整個豬舍時,這被稱為咬尾爆發,而一旦爆發很難停止。 咬尾巴的豬通常僅在晚期時才注意到,尾巴變短。在此階段,欄舍內的大多數其他豬可能已經注意到了血液並被其吸引。
  • 豬群出現咬鬥、咬尾現象時,多是由這些原因引起,你的豬場有嗎?
    養這批豬還能掙錢嗎?說實話,對於中小養豬場來說,養豬掙的就是細節、辛苦錢。當這兩點你沒做到位時,想掙錢的確有點難度。養豬過程中的問題種種,今天豬之事就和大家再次探討下養豬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現象,那就是豬群咬鬥、咬尾現象。
  • 揭秘:宇宙間大哲理 蛇咬尾之含義
    8月14日消息,蛇咬尾與中國的陰陽魚都是人類對於宇宙奧義的理解圖形,簡單,但充滿了深意,他們各自能代表很多東西,而接下來就介紹一下蛇咬尾的含義
  • 養龜環境的重要性,你千萬不要輕視了.
    而對於其他動物或者是植物,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領域和適宜環境,如果你把喜陰植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可能沒幾天就扛不住了或者長勢不好,不符合它生存的環境就容易導致生命的成長受挫。烏龜也有自己適宜的生長環境,如果環境不好的話,確實難以保證龜的正常生存。
  • 豬咬尾咬耳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進行防治?一個小方法輕鬆解決
    豬群咬尾、咬耳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營養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疾病因素等。   豬群咬尾、咬耳的防治:   1、滿足豬的營養需要,飼餵全價飼料。當發現有咬尾時,可在飼料中適當增加複方維生素及礦物質,餵料要定時定量,嚴禁飼餵黴變飼料。
  • 這些對龜的「誤解」,看看有你嗎?
    在養龜的過程中,很多龜友們都存在著一些對龜的「誤解」。這些「誤解」中有些可能是無傷大雅,但是有一些卻可能損害龜龜的健康。那麼我們下面來看看還有哪些普遍的龜「誤解」呢!二、龜苗的尾巴斷了就是同伴咬的「咬尾」是在養龜中最常出現的事情,而很多的人都認為龜苗的尾巴斷了肯定是其他的龜苗咬斷的。但這只是其中一點,有很多時候,龜苗的尾巴斷都是因為營養不良或者是缺乏維生素等等,最後導致尾巴乾枯壞死脫落。
  • 墨魚骨對養龜的妙用
    「蠔殼」,諮詢其用途,閃爍其詞不肯說……後來與其他朋友探討,說作用是給龜咬食,從而「減少咬尾」,故此得用陳年風化的。總結一下,墨魚骨對於養龜的作用,可能有三方面:1.磨牙。像貓磨爪一樣,某些龜的品種特別需要「磨牙」。提供了墨魚骨,就減少了咬尾、咬趾的機會。2.補鈣。網上查了一下,發現墨魚骨藥用價值還蠻大的呢!3.幫助消化。據說,卵生動物都需要攝食沙粒,以幫助消化,咬碎的墨魚骨起到了沙粒的作用。
  • 家庭養龜:8~10月份交配季,注意母龜的死亡率會較平時稍高
    養過幾年龜的朋友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天氣稍微一涼,公龜就會發情了,換個方式講,就是一定程度的溫度落差,會刺激公龜,而在交配季節,母龜的死亡率會較平時稍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交配時過於激烈,溺水死亡的。因為有些種龜咬頸的痕跡較明顯,有些不明顯,不能從是否有咬頸的痕跡來確定種龜是否交配。二、龜交配期間謹防咬頸外傷在金錢龜、石金錢龜的飼養過程中,咬頸和咬尾是常見的外傷,在一年四季均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