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烏龜互相咬尾的注意事項

2021-02-28 龜友圈

龜咬尾大多出現在水龜與半水類的龜龜當中,陸龜是不牽扯這方面問題的。一般來說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龜苗時期,像性情不夠溫順的龜龜極易發生這種情況。下面小美簡單介紹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龜友們。

1、龜的飼養密度

飼養龜龜不管是種龜還是龜苗,都要注意給它們一定的飼養空間。飼養密度越大,互咬的機率越高,而飼養密度小,飼養的工作量就會增加。所以在飼養龜龜的時候,要分配好龜龜的飼養空間,把控合理的飼養密度,避免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2、不同種類的龜儘量不要混養

每一種龜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儘量不要混養。比如將巴西龜與草龜放在一起養,巴西龜很兇,生長速度也很快,一段時間以後身體大小出現差異,巴西龜便會開始攻擊草龜,最主要的就是咬尾,其實很多種類的龜都不適合養在一起,尤其是體型、性格本身就存在差異的,所以龜儘量不要混養。


3、龜的餵食均勻充足

飼餵的餌料一定要充足,儘量避免由於飢餓產生的咬尾事件,一般一天投餵一次,每次以半小時吃乾淨為好,半小時還沒吃乾淨的剩餘餌料要及時清理乾淨,可以有效地控制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而且在餵食中要確保每個龜龜都吃到食物,沒有吃到的要多留意,一個注意它是否生病,二要防止它後期對其他龜造成咬尾。


4、特殊個體要單獨飼養

一些龜咬尾是因為飢餓,而也有那麼一些龜,咬尾的原因僅僅是喜歡,對於這種龜,我們就一定要單獨飼養了,而且對於那些尾部已經被咬壞的龜來說,一定要單獨飼養,並擦拭一些消毒藥水,待尾部結痂、痊癒了之後,再放入群體中飼養便可。


5、換水

經常換水,對養龜的水定期進行消毒殺菌,定期更換,防止腐蝕性細菌的滋生。


6、龜的後期護理

如果發現有的龜龜被咬傷尾巴了,要馬上對其進行隔離飼養,否則被咬龜龜的尾巴上的傷口會有氣味,其他的龜龜會以為是食物,還會去咬。被咬傷的龜尾部進行消毒,嚴重的傷口消毒後用雲南白藥、甲紫溶液擦塗,後幹養,幹養時儘量不打擾,並且注意要定時餵水,直到傷口完全癒合。

圖文均來源於網絡

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所以,關注我們吧~把你看到的分享出去!謝謝!

相關焦點

  • 龜龜之間互相傷害,互相咬尾?你遇到過了嗎?
    那麼,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到過龜龜互相傷害,互相咬尾的情況呢?有的時候真的是血淋淋的,染紅了水域。其實,龜龜咬尾這一現象的成因很多:習性、應激、水質、食物、飼養密度、體格差異、性格差異甚者是光亮程度,都有可能造成龜咬尾的情況發生。
  • 烏龜咬尾難控制嗎?試試這些辦法看看
    龜的斷尾多數還是互相傷害造成的,就是夥伴之間的相互撕咬,總不可能每次都單獨飼養吧。造成龜的咬尾斷尾出現,其實原因還是蠻多的,水質、食物、密度、亮度、還有大小差異,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導火索。水質,有可能使用的自來水,因為有的自來水沒有太好的淨化,可能會出現鹼性較重的情況。長期生活於這種水質中的龜,容易會出現急躁、情緒波動大,就會攻擊其他龜。
  • 如何防止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我們在飼養龜龜的時候會因為龜龜的飼養密度過大,給龜龜配備的飼養空間過小等原因,導致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發生。
  • 烏龜的飼養方法是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
    那麼烏龜的飼養方法是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一、烏龜的飼養方法是什麼?1、飼養場所烏龜的飼養方法池塘、龜缸、水庫等各種養殖方法,每種飼養方法都有著不同的優缺點,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不過大部分養殖場都是以池塘養殖為主,因為這種養殖方法的便於管理,其養殖效益也比較可觀。
  • 龜龜咬尾時有發生,是該解決一下!
    互相傷害的事件在生物之間是時有發生的,哪怕是同物種也會經常為了食物等因素進行爭鬥與傷害。龜龜之間的打架也是經常有的,嚴重的甚者會打殘、打破相或者會出現死亡。而且比較多地出現的是咬尾事件。很多好好長長的尾巴,被同伴這麼一咬,就斷了,破相了還留下了傷口要癒合。
  • 如何預防龜龜相互咬尾
    龜咬尾大多出現在飼養水龜與半水類的龜龜當中,陸龜是不牽扯這方面問題的。
  • 新手養殖烏龜的注意事項
    所以,我們就要了解新手養烏龜的注意事項,把風險降至最低。1、養殖密度不要太大如果您不是商家或是烏龜類養殖類的朋友,在這裡我建議您不要養殖太多的烏龜。我們首先要考慮養殖面積有多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來養殖烏龜。要給烏龜充足的活動空間和最好的照顧,那麼就需要養殖者有一定的時間跟精力去照顧它們。
  • 你家的龜也愛咬尾嗎,揭露咬尾的真相
    說起龜龜之間的咬尾,直叫人拍大腿啊!這應該是除疾病之外,最令養龜人心痛的痛點吧。尤其對於養戶而言,咬尾沒有預防好,不僅大面積發生,甚至是引起龜的死亡,而且影響龜的賣相,真的是大大的損失。被咬尾的龜就成了「雞肋」了。對於一些不了解的龜友來說,還指望著龜被咬掉的尾巴能重新長出來,這就不太可能咯,斷了就是斷了,成為龜永遠的傷痕。
  • 豬群咬尾的危害及實用治療方法
    咬尾時間:多發生的下午,豬群睡醒後活躍期。 咬尾豬群:母豬咬尾情況高於公豬。 咬尾日齡:保育中期到育肥前期的豬易發生咬尾,多數集中在20-40kg的周期。
  • 四招輕鬆解決龜龜咬尾問題
    龜咬尾大多出現在飼養水龜與半水類的龜龜當中,陸龜是不牽扯這方面問題的。
  • 烏龜的養殖注意事項,主要注意這幾點
    烏龜養殖是近年來新興的養殖項目,它的品種有很多,像我們之前提到的巴西龜和金錢龜都屬於烏龜的一種,它的養殖方向很多,像觀賞龜和寵物龜等,養殖方向不同,經濟效益也會有所區別,所以很多養龜專業戶都是多品種進行養殖,這樣可以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那麼在養殖烏龜的過程中,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烏龜的養殖:烏龜養殖設施以及人工繁殖的注意事項
    導語:歡迎來到賀玲的世界,烏龜的養殖:烏龜養殖設施以及人工繁殖的注意事項。我們需要在養龜池的圍牆內的空地上鋪上50-60釐米厚的細沙,同時還需要適當種些樹木、糧食、花草等植物,供烏龜上岸活動產卵。此外,養龜池要留有一定的坡度,便於烏龜上岸。特別注意的是在養龜池池底要鋪上20-30釐米厚的泥土,以方便在冬季的時候烏龜潛入池底進行越冬。養龜場通常都有多口養龜池,分規格進行飼養,以免大小龜同池發生殘害。
  • 養烏龜真的很省心,養烏龜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養烏龜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烏龜是很好養的,小魚小蝦到飼料青菜都吃,最好是鍛鍊吃飼料,一個是方便,另一個是飼料都會添加多用營養成分,然後再輔以小魚小蝦當點心。因為烏龜偏向於屬肉食,很多人都到市場上去買便宜的豬肺、牛肺來飼餵烏龜。 有很多烏龜品種從不挑食,連菜葉、瓜果照吃不誤。不過,飼養小烏龜時只能餵飼料,至少兩月齡後才能慢慢馴化飼餵其它食物,其中以飼餵鮮嫩的玉米粒為好。
  • 豬咬尾咬耳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進行防治?一個小方法輕鬆解決
    在養殖過程中,豬互相咬尾巴,咬耳的現象頻發發生。輕的那些咬掉尾巴的一半,重的可以全部咬掉,有些豬還咬耳朵。   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採食時,被咬傷的豬常常躲在角落裡,如不及時治療處理可引起傷口感染,這種感染可引發局部炎症和組織壞死。
  • 養小烏龜當寵物的注意事項,學會這5點可讓它「長命百歲」
    本來養烏龜是想讓它給你養老送終,但是每一次都是默默的送小烏龜「上路」。 接下來,小編教給大家一些養小烏龜的注意事項,注意好了你的小烏龜會長命百歲的喲。
  • 使用彎管的注意事項和防止彎管老化的方法
    一、彎管使用注意事項儘管彎管的形狀是彎曲的,但外觀不如直管好。如果空間較小或環境相對特殊,則其功能很有用。它是基本加工過的,因此其生產需要經過各種加工和成型,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為防止因加熱引起的間接腐蝕,焊接電流不宜過大,電弧不應過長,焊層應迅速冷卻,焊縫應窄。2、在焊接過程中,碳化物會通過反覆加熱而析出,從而降低耐蝕性和機械性能。3、使用類似的鉻不鏽鋼焊條時,應將其預熱至200℃以上,並在焊接後回火至800℃左右。
  • 高密度飼養龜苗,咬尾的原因有哪幾個?如何降低龜苗咬尾的概率?
    1、跟品種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龜苗時期,各種草龜類、金錢龜咬尾,大青、小青咬趾等。仔細觀察,閒著沒事它們總喜歡找些東西來咬。南石、安南、斑點池等,咬尾機會少很多。。   2、餵食的影響,在給龜龜投餵食物的時候要注意,投餵完食物後20分鐘需要進行換水,換水後一定要檢查有沒有食物殘留在龜龜的尾巴上,特別是鱷龜的尾部上易沾有食物,如果清理不乾淨的話,會有其他沒有吃飽的龜去咬其尾部的情況。
  • 高密度飼養龜苗,咬尾的原因有哪幾個?如何降低龜苗咬尾的概率?
    1、跟品種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龜龜相互咬尾的情況大多出現在龜苗時期,各種草龜類、金錢龜咬尾,大青、小青咬趾等。
  • 冬季烏龜怎麼養?冬天養龜注意事項!家養的烏龜如何安全過冬?
    那麼烏龜冬天怎麼養?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這個時候儘量就不要區移動它。 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洩,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 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甦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
  • 養烏龜需要注意以下細節,可以讓烏龜陪伴你更久
    幾年前就要以開烏龜,不過說我是烏龜殺手也不為過,因為大大小小的烏龜養了幾十隻,但是全以死亡告終,這也是心裡揮不去的一道坎,不過經過這些年的經驗,也積累了不少養龜的經驗,下面給大家一起分享下我的養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