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時學過荀子的一篇課文叫《勸學》,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蟹六跪而二螯」,這裡的「跪」指的是螃蟹的腿,「螯」是指螃蟹的那兩個大鉗子。讀書那會對這句話,並沒有產生懷疑。但長大後就開始懷疑荀子的這句話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螃蟹都是八條腿啊!為什麼他卻說成六條呢?難道荀子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對於荀子說的螃蟹有六隻腳這個事情,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比較有說服力有一下種。
第一種說法:抄寫錯誤,有人猜測說, 其實人家荀子在寫的時候是「蟹八跪而二螯」,但人傳抄的時候給抄錯了。所以就出現了「蟹六跪而二螯」這樣的說法。
這種說法也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因為在李治的《 敬齋古今黈》中有這樣一段論述:「蟹八足而二螯。天下人無不識者。而荀卿子謂蟹六跪而二螯。楊倞雲。跪、足也。韓子以刖足為刖跪。螯蟹首上如鉞者。許慎說文亦云。蟹六足而二螯。荀卿趙人。仕齊三為祭酒。後適楚為蘭陵令。趙、齊皆有蟹。而楚又蟹之鄉也。荀子大儒而謂蟹六跪。何耶。許叔重嘗撰五經異義。當時號為博物。而亦以蟹為六足者。非不識蟹。循荀子之說而忘其所以為誤耳。蟹之為物。至賤而甚廣者也。荀說之誤。至損八足而六之。乃知移符坊州索杜若者。未足多誚也。」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天下人都知道螃蟹有八隻腳,荀子是趙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人,家就住在海邊,所以對螃蟹不會不熟悉,何況他還是聖人,這樣的常識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他一定在寫的時候是八隻腿,但後人傳抄的時候,因筆誤而抄錯了。
第二種說法:描寫對象不同,有人說荀子寫的是海蟹,而不是我們常見到的河蟹。這種海蟹主要分布在遼寧、 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等地,常常潛伏在沙石中。這種螃蟹的腿從嚴格意義上講,就只有六隻,它的前三對腿用於正常行走,而後一對腿比較短主要用於划水,所以,只能說這種螃蟹只有六隻腿。
還有人說,其實荀子說的螃蟹是寄居蟹,因為他在《勸學》中這樣寫到「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這說明這種螃蟹需要依靠其他生物打的穴才能生存,從表面上看寄居蟹就只有六條腿,但事實上它還有兩條小腿,只是被隱藏在腮室了。但我們常常看到了寄居蟹一般都是寄居在貝殼中,也並非是在蛇和黃鱔的穴中,所以這個說法也存在很大疑問。
第三種說法:語法問題,有人說,其實在古代「六」在這裡並不是指真的六個數,而是一種虛數,在這裡只是指「多」的意思,古人在用數時,一般將「三」「六」、「九」這些數都是用來說多的意思,因此這裡的「六」並非指螃蟹就有六條腿,而是說多條腿。
說到這,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