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孤獨」這個詞語隨之出鏡率越來越高,不管是矯揉造作的煽情人事,還是成熟幹練的職場人士,每個人都有過孤獨的感覺。
各個媒體行業中,也以孤獨為核心,大做文章,從而獲得了大眾的感同身受和認可。尤其是民謠歌曲,和一些傷感的情歌,無一不是以孤獨為核心,孤獨,有一句解釋的很好。
孤獨的感覺,就是有犬吠,有蟲鳴,有老人,有孩子,一派熱鬧卻與你無關。
有的人享受孤獨,有的雞湯勸誡女性,「群居時守嘴,獨居時守心」。而有研究表明孤獨感如果無法被正確的排擠,會不可避免的帶來焦慮,一個人在外地工作的時候,下班回家。覺得做什麼都特沒勁,還特恐懼。
也有話說「不介意孤獨,比愛你舒服」。
孤單恐懼症顧名思義就是害怕孤單,最可悲的莫不是,一直一個人,卻又害怕一個人。
我一個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恐慌,覺得被世界遺棄,覺得得不到任何人的連接,自己一個人死了也沒人知道的恐懼。孤獨恐懼症,不止恐懼沒人陪沒有說話死了沒人知道,而且更深層次的是恐懼於,
沒有人需要自己,自己不被任何人需要,孑然一身存活於世界上,大家沒有你過得也非常好。
漸漸的迷失了自我,人是群居動物,加上畢竟基因潛意識冰山的力量是可怕的,自我保護般的恐懼讓人不可避免焦慮。
理解了這些之後,更關鍵的在於如何解決這種孤單恐懼症。
方法一,找一個人陪著自己,合情合理,但是難度係數略大,不現實。
如果你能找到,那你也不會看這篇文章了。但還是積極去找,這不丟人,是合理需求。
方法二,認知治療,找到讓自己恐懼的根源到底是什麼,錯誤觀念的矯正,也就不那麼害怕了。
會孤獨恐懼症的人一般都畢竟敏感,對世界的敏感度很高,但是
看見更多的醜陋,也能看見更多的美好。應該還是值得的吧?你們說呢?
那些跟我們一樣,孤孤單單,沒有親密關係,覺得不被別人需要的個體,他們是如何享受孤獨的呢?如何為自己而活的呢?
蘇明玉為什麼處在缺愛的環境還那麼成功,或許真的是有「不蒸饅頭蒸口氣」的成分在其中。
祝您幸福,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