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又是忙到昏天黑地,沒有時間做早餐,於是訂了一份某知名麵包房的颶風吐司,肉鬆鹹蛋黃麻薯夾心,小小兩隻水立方,目測比我那10cm的迷你吐司盒做出來的還小了許多。價錢避過不談,只說那味道,吃第一片感覺很驚豔,到第二片就不禁要皺眉,我只能說真的是太甜膩了!
許是吃慣了自製麵包的緣故,外面賣的甜麵包大多難以消受,何況肉鬆個人感覺理所應當還是鹹香口兒的吃起來更舒心。於是,借著周末的一點暇餘時間,也來做幾隻肉鬆小餐包來吃!這款小餐包鬆軟微鹹,肉鬆中加入了少許千島醬和馬蘇裡拉芝士碎,口感十分豐富,空口吃也是趣味盎然,且只需發酵一次,製作時長短,新手朋友也易上手。如果您和我一樣偏愛鹹麵包,這款絕對值得一試!喜歡的小夥伴趕快收藏起來吧!
【食材清單】
主麵團食材:日式麵包粉200克,奶酪粉20克,牛奶165克,煉乳5克,細砂糖10克,乾酵母2.5克,鹽1.5克,黃油15克。
餡心食材:肉鬆50克,沙拉醬15克,馬蘇裡拉芝士碎10克。
【模具準備】
4寸圓形模具4隻(非必需),內壁塗抹薄薄一層軟化的黃油(配方外)防粘。
【製作方法】
第一步:先製作餡心。肉鬆、沙拉醬(我這裡用的千島醬)和馬蘇裡拉芝士碎攪拌均勻即可。
第二步:除黃油和鹽之外的主麵團食材按先液體後粉類的順序請入麵包機,酵母與糖分開放置,啟動和面程序,揉面20分鐘,麵團可以拉出粗膜時加入軟化的黃油和鹽,繼續揉面到完全擴展階段,麵團滋潤有彈性,可以拉出有韌性克透光的薄膜(手套膜)。
第三步:揉好的麵團取出,無需進行基礎發酵,直接分割成4等份,整理收圓,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充分鬆弛可使麵團獲得良好的延展性所以不要省略。
第四步:取一個鬆弛好的小麵團,輕拍排氣,用擀麵杖擀成長牛舌狀,然後大致均勻地鋪上肉鬆餡心,邊緣處要適當留白以便收口。
第五步:自一側長邊開始捲起,收口處要捏緊。用手稍微按扁,然後如圖所示切成兩條,頂端不要切斷。捏住兩端擰成麻花狀,再捲起來兩端藏於底部、捏緊,置於4寸圓形模具內。使用模具可以使成品形狀更規整好看,沒有的話可以省略,生坯有間隔地放置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上即可。
第六步:利用烤箱發酵功能進行發酵,可於烤箱底層放置一碗水來增加溼度。發酵溫度大約36度,發酵至約2倍大取出(大約用時50分鐘)。
第七步:烤箱預熱,上下火,170度,中層,烤制23~25分鐘,大約第10分鐘為免表面烤焦加蓋錫紙。
由於揉面到位,雖然只發酵了一次,小餐包依然軟嫩拉絲。鹹香適口、不甜不膩頗得我心。早餐吃一隻,既營養又美味。
小貼士:
1. 麵粉的吸收性不同,建議牛奶不要一次性加入,而是保留少許試麵團狀態再決定是否添加。
2. 發酵溫度溼度不同,所需時長也有差異,文中發酵時間僅供參考。
3. 各家烤箱脾性不同,因此烤制的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請酌情自行調整。
4.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發酵兩次,風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