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生活中,是不是經常被問到: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是怎麼回答的呢?
每個人對於自己都會有一個自我概念,即自己對自我本身的能力的整體感知,例如我是一個執行力強的人或者我是一個比較隨和的人,這些都是給自我下的定義。
那麼在外人的眼中,他們對你的認知是否和你自己的認知是一樣的呢?
其實大部分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完成的還不錯,也很穩定,但是在他人看來你就是一個只能做基礎工作,沒上進心的人,於是他們就會給你貼上一個標籤「你沒有上進心」。
有的時候你可能是自由職業,時間自由,收入不錯,但是也有些人會覺得你不務正業,整天不知道在做什麼,成天跑來跑去的,於是就給你貼上了一個「不務正業」的標籤,也許給你貼標籤的還包括你的父母。
小孩子也是經常被貼標籤的對象。小的時候孩子很頑皮,不喜歡做作業,又很鬧騰,和這樣孩子接觸的人很容易就會給他貼標籤,例如「這個孩子太鬧了,以後學習肯定不行」又或者是「這孩子太頑皮了,沒救了」。當帶著這樣的標籤去看人的時候,這個孩子在這些人的眼中就定型了。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給別人貼標籤?
人在認知發展的時候,會把接觸過的人和已知的經驗儲存在腦中,組成信息網,我們稱之為圖式。根據這些已知的經驗,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的行為模式,然後進行分門別類,形成自己的識別模式。在接觸人的時候,就會識別他是什麼類別的人,然後貼上標籤。
貼標籤的行為會節省認知的時間,想問題就不會費太多的心力,方便自己識別不同的人。
被貼上標籤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就固定了,難以改變,會接受到別樣的目光和關注。會對被貼標籤的人產生心理影響,容易對其造成心理暗示,產生不好的心理影響。
如何不被標籤所影響
不管別人怎麼說,你對自己的認知才是最重要的。對於自己是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和定位,這才是不受影響的關鍵所在。
堅定自我。別人口中說的你那並不是真實的你,要相信自己並不是他們口中那樣的人。提升自信心。別人給你貼的標籤要正確的看待,不要過於看重別人給你貼的標籤。
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有些人自己也會給自己貼上標籤,覺得自己「沒有用」「做不好」,這樣貼標籤容易造成心理暗示,有些易受暗示性的人就真的會把標籤變成事實,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在社會中生存,被人貼標籤無法避免,正確的對待這個行為,就能夠少受影響。內心強大便無所畏懼。
我是廂廂,關注我,帶你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上頭條##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