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膳】八款適合秋天的湯水,周末煲起來

2021-01-10 澎湃新聞

入秋的氣息助長了貼秋膘的欲望,

估計很多人腸胃都開始吃不消了。

加上秋燥和秋乏夾擊,

更難受了~

這些調理的食方,

看看能否對症解當下之困?

No.1

解膩消滯

一入秋,不少人都胃口大開,尤其是放假的日子裡,何以解憂?唯有貼「秋膘」最開懷了。試問假期有誰真的能做到只吃七分飽呢?

暴飲暴食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果你有出現以下症狀——胃痛胃脹、腹痛腹脹、反酸、打嗝、大便不正常等,以下這些來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和廣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醫科藥師林英元推薦的消食湯譜,希望可以幫到你。

芡實節瓜豆腐湯

材料:芡實50克,節瓜1斤,豆腐2塊,瘦豬肉4兩,蒜頭1個,鹽少許。

方法:節瓜去皮,洗淨,切件;全部材料洗淨備用;先將芡實和去衣蒜頭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改用中火繼續煲1小時左右,再放入節瓜、豆腐、瘦豬肉,繼續煲1小時左右,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氣、健脾胃。

蘿蔔陳皮牛肉湯

材料:白蘿蔔、牛肉各200克,陳皮5克。

做法:洗淨後放入瓦煲,加適量水煮熟後放少許鹽調味食之。

功效:有助開胃消滯,理氣和中。感冒、咽痛或有皮膚病,煲湯時牛肉可改用瘦肉。

花菇木耳雞內金瘦肉湯

材料:花菇、木耳各100克,陳皮雞內金各5克,瘦肉2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瓦煲,加適量水煮熟後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花菇補脾開胃、潤腸,雲耳潤燥、散血瘀,對於降膽固醇、降血脂有一定作用。雞內金消積健脾,此湯可消食開胃,增食慾,有助治療消化不良症。

西洋參淮山燉烏雞湯

材料:西洋參、陳皮各5克,淮山20克,烏雞200克。

做法:材料洗淨一起燉熟,放少許鹽調味溫食。

功效:西洋參補氣生津,淮山健脾,尤其適合身體虛弱女士。烏雞是優質蛋白,脂肪少不油膩,一道煲湯有助健脾補氣血,補而不滯,養顏養血。

No.2

疲憊睏乏

進入秋季時,人體的元氣逐漸恢復,但畢竟夏天消耗過多,在恢復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疲憊感,即為「秋乏」。「秋乏」是人體補償夏季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也是機體在換季調息中得以恢復的保護性措施。

對付「秋乏」,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成傑輝推薦過三個小貼士和三款湯方。

袪乏小貼士

1. 朝鹽水晚蜜 早上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蜜糖水,可以下火潤燥、滋養肺臟;

2. 注意做好腹、足、頸、肩4個部位的保暖,以免引起血管收縮,氣血痺阻,也不利於腦部供血;

3. 少吃辛辣肥膩的食物,辣椒、花椒、姜、蔥、蒜等「重口味」食物貌似可提神,其實容易加重秋燥,而肥膩之物一則不易消化,二來食後會易在體內產生使人睏倦的酸性物質,加重肢體肌肉疲勞感。

蓮子百合瘦肉湯

材料:蓮子30克,百合30克,瘦肉200克。

製法:蓮子去芯與百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瘦肉洗淨,水焯後撈出。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改小火,再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潤肺燥,養陰安神。適合秋季乾咳及睡眠欠佳之人食用。

蟲草花洋參湯

材料:蟲草花15克,西洋參30克,枸杞子10克,紅棗3枚,雞肉250克。

製法:雞肉洗淨水焯撈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改小火,再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滋陰潤燥。適合秋季體虛疲倦、口咽乾燥之人食用。

蜂蜜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子10克,菊花5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枸杞子和菊花用開水衝泡10分鐘,待溫度降低後再加蜂蜜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清肝明目,滋陰潤燥。適合熬夜傷陰,眼乾目赤,大便乾結者飲用。

No.3

口乾口苦

假期難以避免會吃煎炸或辛辣的食物,進食過多,則積熱難散,再加上秋燥,更容易引起上火。症狀如咽喉疼痛、口腔潰瘍、口乾、口苦、口臭、牙齦腫痛等問題。對症湯水如:

茅根甘蔗煲豬展

材料:新鮮白茅根4兩,甘蔗2條,豬展6兩,鹽少許。

方法:甘蔗去皮,清水洗淨,切片狀,備用;新鮮白茅根、豬展分別清水洗淨,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上述全部藥材,改用中火繼續煲1個半小時左右,加少許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功效:有清熱潤燥、生津解酒的作用。

來源/廣東中醫藥

原標題:《【每周一膳】八款適合秋天的湯水,周末煲起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醫嚴選8款秋天清熱解毒湯水|簡單易煲助你健脾養胃、養陰潤燥
    處暑已過,我們慢慢來到了秋天,在轉季時刻都會感到消化不良、偶有熱毒。與其看中醫食藥調理身子,不如從日常飲食入手。今天為大家介紹8款秋天必飲的清熱解毒湯水,食材都是平價易買,簡單易煮,一起試試,助你健脾養胃、養陰潤燥吧。
  • 這三款配腰果湯水,多喝點,可強骨補腦與改善失眠便秘
    有三款腰果湯水食譜想推介給你們!腰果雖然很小一顆,但營養價值高和功效厲害,對維持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和榛果、核桃、杏仁並稱為四大堅果之一。既然腰果如此有益,不妨試下煲這三款腰果湯水,讓小朋友提升抵抗力吧!湯水食譜1腰果合掌瓜慄子湯 腰果合掌瓜慄子湯能止咳潤喉,秋冬超乾燥,煲這個湯就最為合適。合掌瓜理氣和中、健脾開胃、疏肝止咳的作用,對治療咳嗽痰多、肝鬱氣滯,肝胃不和有很好療效,亦適用於消化不良,提升小朋友免疫力;而慄子補腎益氣健脾、厚補胃腸、補腎強筋、養生美顏的食療效果。
  • 秋季多喝這8款水果湯水,清甜甘潤,去秋燥不上火,適合在家做
    如甘蔗、梨、石榴、柿子等,小編今天介紹的這幾款水果湯水,有祛痰止咳,潤肺生津,減輕疲勞的作用,非常適合,睡意沉沉的秋天。第1款洋蔥蘋果燉雞湯洋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的營養成分當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洋蔥生吃有殺菌以及預防感冒的功效.
  • 12款家常湯水食譜!湯鮮味美,暖心又暖胃,簡單食材味道不簡單
    12款家常湯水食譜,湯鮮味美,營養多多,暖心又暖胃。第1款水梨白木耳紅棗美顏湯被譽為「百果之宗」的「水梨」,在民間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生吃水梨:降火生津、潤腸通便。熟吃水梨: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白木耳則是可以潤肺滋陰, 紅棗則有補氣養血的作用, 正好秋天也是水梨盛產的季節, 就來作一道水梨白木耳紅棗美人湯來保養身體。
  • 2種適合秋冬季喝的湯水
    而秋冬季節,氣候乾燥,溫度降低,很多人容易咳嗽或者感冒,這時候應該喝什麼湯好呢,當然是潤喉降燥的湯水了。下面為大家介紹兩款秋冬季節養生保健且好喝的湯的做法。一、海底椰響螺瘦肉湯這款也可當做是一道藥膳,有消渴降燥的功效。螺片含有維生素A和蛋白質,海底椰潤肺止咳,滋陰補腎,十分適合秋冬季節來喝,而且煲出來的湯很香,口感清甜。
  • 煲雞湯時我最愛加這兩樣食材,湯更甜,油更少,怎麼吃都不膩
    雞肉的鮮甜嫩滑,煲出的湯水營養豐富。因此雞肉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道食材。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我家吃的豬肉也更多的換成了雞肉,周末去錢大媽溜了一圈,才發現一斤土豬肉排骨的價格都快趕超一隻雞了,這物價上漲的實在太可怕,還是吃雞更實惠。我家一周至少會煲兩次雞湯,老爺子每周都會去附近的農場買人家專門養的走地雞,這種雞個頭不會特別大,一般都是三四斤左右養了半年以上的母雞。
  • 健脾開胃,消食通便的湯水適合初夏飲用~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今日推薦
    做法:先將豬展洗淨、焯水,連同麥芽、谷芽、陳皮、生薑一起放入鍋內,倒入溫開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煲1個小時,調味即可。這是一款幫助小兒健脾開胃,消食通便的湯水,成人也適合食用。小貼士:因麥芽有回乳作用,哺乳期婦女慎用。福利:第三代升級版【每日一膳】新推出「為您而煮」「粉絲靚菜」互動欄目!有才有菜的您還在苦於找不到展示的大舞臺嗎?【每日一膳】等您來!
  • 秋天別只會煲玉米骨頭湯,多喝這「四果湯」,不放骨頭,清甜去燥
    : 黑貓小廚 舉報   這兩天,廣東的天氣秋高氣爽,天氣好但也免不了乾燥,糖水店的生意在秋天的時候特別好
  • 過節湯水推薦:家庭版佛跳牆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主要功效:過節湯水推薦人群:一般人群材料:花膠30g、珧柱8~10粒、鮑魚2~4頭、海參3條、香菇6個、海蝦6隻、雞骨架若干、冬筍300g、生薑10g(3~4人量)烹調方法:花膠、珧柱、鮑魚、香菇洗淨後分別放在清水中泡發備用,海參泡發後去除內臟備用;雞骨架斬塊後洗淨
  • 木瓜紅蘿蔔煲鯇魚尾
    南方隆冬時除了多用抵禦風寒、溫中暖下的補益湯水外,還要適時選擇一些清潤消燥、滋養肌膚的補益湯水,木瓜配紅蘿蔔煲鯇魚尾便是這類湯飲,尤其在時下又幹又冷的時分,為男女老少皆宜的周末家庭靚湯。材料:木瓜(宜半生熟)1個、紅蘿蔔1個,紅棗6個、鯇魚尾1尾、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烹製:各物分別洗淨。木瓜、紅蘿蔔去皮、切塊;紅棗去核;鯇魚尾稍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豬瘦肉切塊。
  • 每到8月,這菜每周吃上兩三次,新鮮又當季,秋天多吃還補氣健脾
    入秋了,早晚溫差開始有變化了,早上起來有陣陣微風,感覺特別清爽。南方的氣候也許就是在早上這短短的一兩個小時感覺得出來,再者就是皮膚變得乾燥,愛美的女士們又要開始為秋天皮膚補水做足了功課,秋季飲食,開始以各種去燥補水滋潤的湯水和菜餚開始。
  • 廣東靚湯,土茯苓煲老鴿,趕跑體內溼氣,讓你神氣清爽一春天
    去溼是廣東人春季要幹的大事,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不去溼,溼氣就會跟隨著你一整年。我們體內的溼氣不除,人就會整天打不起精神,總是昏昏欲睡的樣子,上班無精打採,整天都像睡不醒的狀態,嚴重的身體還發福,體態臃腫。既然溼氣對人體的重要性,我們得重視起來,雖然溼氣是最難對付的,但是咱們有咱們的方法,去趕跑它。
  • 冬天就愛吃煲菜,分享10款家常煲菜食譜,熱騰騰值得擁有
    冬天就愛吃煲菜,暖暖一鍋搞定,簡單又美味! 一口入魂,神仙拌飯,是煲也是包,煲出新意,煲你滿意,開胃下飯解饞,煲菜就是這個冬天的最佳主角之一,快來試試吧! 第1款豆腐雜菜粉絲煲
  • 每周一膳——冬瓜薏米煲老鴨
    每周一膳——冬瓜薏米煲老鴨 2020-07-03 17:1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教你煲一款廣東人最愛的靚湯,用這些材料煲湯,娃都搶著喝
    大家以為廣東人最喜歡的是煲老火靚湯,其實不然,家裡有娃的,都想著娃喝到的湯,既補鈣,又要營養均衡,但家裡的娃大多都是挑食的,辛辛苦苦煲的湯,娃不一定會喝,今天教你一款廣東人最愛的靚湯,用這些材料煲湯,娃都搶著喝。
  • 10款適合秋季養生湯水
    下面介紹幾種適合秋季食用的湯水———一、茶樹菇燉排骨湯主料:>排骨500克 茶樹菇150克配料:姜2片 鹽10克做法:1.幹茶樹菇浸泡在冷水中約2-3小時,洗淨,切段,再用一大碗清水浸泡2.排骨斬塊,生薑切片3.油鍋燒熱,下薑片和排骨翻炒至排骨發白加入兩-三大碗水包括第二次浸泡茶樹菇的水),滴2-3滴醋4.待水燒開後轉人煲中
  • 雨水節氣多喝這6道湯水,調養脾胃解春困,營養又好吃,老少皆宜
    適合春天的6道湯水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節氣在公曆每年的2月18至20日之間,也就是說雨水逐漸增多,雨水節氣前後溫度變化大,這點深有感受,前幾天已經熱得穿短袖了,今天氣溫下降,又要穿毛衣。雨水節氣要多喝點湯水調養脾胃。溫度變化大,更要多喝點營養湯水,增強體質。
  • 這10款祛溼湯味道好,回家就煲起來!
    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功效:清熱下火、祛溼潤燥。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至4人。功效: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祛風溼、行水氣等功效。6、竹蔗紅蘿蔔馬蹄煲茅根材料:竹蔗400克、紅蘿蔔250克、馬蹄10個,鮮白茅根120克。
  • 《食物語》御品膳具琺瑯彩適合哪些食魂 御品膳具琺瑯彩食魂推薦
    導 讀 在食物語中有不少御品膳具,其加成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作為提高食魂戰力的重要道具,那麼琺瑯彩三友蓋盅適合哪些食魂
  • 冬天別錯過這6道湯水,清潤滋補,潤肺健脾,增強體質,家人愛喝
    6道適合冬季的滋潤湯水前幾天立冬,廣東的冬天比北方溫暖很多,立冬以後還是明顯感覺到溫差大了,早晚都有習習涼風,早晚要多穿一件薄薄的外套。冬季比較乾燥,適合多喝湯水清潤一下,給身體補一下水分,皮膚不會感覺那麼乾燥。這次分享6道適合冬季的湯水,暖身滋補,增強體質,過一個水潤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