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開示:直心是道場,為道日損,終至無為

2021-01-10 如意禪林

有一天佛陀告訴大眾說:一切法從如來無畏智中所生,若大家覺悟此實相真理後,那麼他所有的不安和畏懼都將消失。若是有不諂不偽,質直心生的人來,我則從早上,到日中,日暮時為其教誡,教授說法。

他生正直心,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上則知上,無上則知無上,當知,當見,當得,當覺者,皆悉了知。這樣的人實實在在,腳踏實地,才是最容易獲得解脫的人。

在《維摩詰經》佛國品中即言:直心是菩薩淨土。此心是萬行之本。直心修行人,質直而無諂,這樣的心是一種柔軟心、不顛倒心、智慧心、清淨心。他能時時將自己歸零,去體悟真理。同時直心會不斷地,踏踏實實的去求真求證。

修行就是如此,大家都聽說過歷史上九子奪嫡的故事;有的人喜歡在名聲上作文章,有的人貢高傲慢,有的人諂媚討好,有的人痴心不識,唯有真正做實事的人最後才得到了皇位。所以說要是我們把世俗欲望的心理用在了修行上,那麼都將是一無是處。

佛法清淨平等,如果說討好某個師父,供養的最多,他就獲得的法最多,加持最多,他就最容易覺悟。這樣的想法是極其痴妄的。如果說某個師父因為這些世俗的心理而對求法者產生了偏見,另眼相待。那麼這樣的師父他亦不得正法。失了本心清淨,所言皆是虛妄,無有是處。

見道者的心是清淨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言: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終至無為。這個「損」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越學道越損失呢?其實這是和佛陀的教導是異說義同的。解脫道是離欲,清淨,寂滅,舍,放下。所以說真正學道,學佛的人,他們是越來越清淨柔軟的。沒有我執,沒有我能,無我清淨。

我們看世間凡夫眾生,都是去貪求,抓取,越抓越多,終至一生都沉淪在其中。而真正見道者的心是清淨的,他們對於世間法是沒有執著的。老子說:建德若偷,如冬天之涉川。生怕有一點點德行顯出來惹了世間的緣,就像冬天過河川一樣的小心翼翼。

見道的修行人懂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不是凡夫心那種,若有一點點的善行,立馬就要去到處去宣揚,以獲得名利報酬。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幹了一件好事,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穿了一件名牌,欲心深重。好好的體悟這個道理是非常殊勝的。

這就是直心,我們看佛陀在《金剛經》中,自己整理坐臥,託缽,吃飯。就是這樣的平凡,一個覺悟者,將善道留在娑婆世界的大聖者,救渡無量眾生脫離苦海的聖者。就是如此的平凡。沒有一絲我慢,如水一樣柔軟,無量慈悲的體。如果我們以直心來修行的話,是非常容易體悟實相真義的,一定會很感到震撼。

但是對於凡夫來說,就像是老子所言:不笑不足以為道。他們無法感受到這種慈悲的體,清淨的法性。就像是大地承載了眾生,誰識得它。就像是太陽普照眾生,誰識得它。誰也離不開的地水火風,太陽、流水、大地、空氣。卻自不見。和這樣在欲望中沉淪的人是無法言說的,你可以和他們說某某的指甲長得好看,某某買了一個牛皮包包,和他們談這些。

所以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然卻自不識。覺悟難得,修行難得。舍利弗尊者開示須達長者說: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八萬大劫,常作鴿身。偈言: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藉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阿彌陀佛,願眾生皆發心勇猛,趣入菩提。

感恩一切,隨緣分享,清淨自在。

相關焦點

  • 佛法開示:什麼是信佛,信為道源功德母,很多人理解錯了
    阿含經中記載,有一次佛陀為弟子開示講法,講到一半。佛陀突然轉過頭去問舍利弗說:舍利弗啊,你對我剛才所言你相信嗎?舍利弗回答說:不呢,世尊,我還沒有相信。佛陀非常高興,因為舍利弗沒有撒謊,他說的是真實語,說的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這時佛陀讚嘆他說:非常好啊,舍利弗,你是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你能用開放的心去聆聽,並悟解其中的真實義,用智慧去觀照,你是真正的智者。
  • 識破假佛法騙局,以德為本修真法 作者:蓮花師兄
    感恩釋迦牟尼佛開示,使我們了知假佛法的真相。現在流傳下來的佛經都是假佛經,內容自相矛盾,都是後人杜撰、篡改所致。正如中醫通過望聞問切的方法對症下藥,當初釋迦牟尼佛也是針對眾生不同的問題答疑解惑、因病與藥。佛住世時,從沒有著作任何一本經書。
  • 人間菩提:精進聽聞佛法
    是日已過命亦減當勤精進勿懈怠薰習善法學付出慧命增長向佛道科技無遠弗屆,透過網際網路,全球各地的慈濟志工,每天清晨都可以跟著靜思精舍的作息,一起「晨鐘起薰法香」,海內外慈濟人,堅持早起,把握分秒精進慧命。
  • 禮佛感恩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首辦浴佛法會
    誦經浴佛法鼓山北投農禪寺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北投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底落成啟用後,禪風建築的景觀道場特色,已成為臺北市近郊兼具「觀光」與「弘化」的佛教新地標。2013年5月18日上午舉行落成後首場浴佛法會,共計有近千位信眾來此虔誠禮拜,感恩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藉由浴佛來掃除自身的無明煩惱。現場並播放了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浴佛節開示的影片,片中聖嚴法師提到,浴佛節的由來是源自於2600多年前釋迦摩尼佛誕生時,有九條龍吐水淨化其身,因此後人特別選在佛陀誕生日以浴佛的儀式表示感謝,紀念自己能夠很幸運的接觸到佛法、修行佛法。
  •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宣化上人: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宣化上人慈悲開示:「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現在這是「十回向」。「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修前邊十行的這個善男子,最後他因為有真正智慧,才達到這個真實行門。他神通也圓滿了,他能遊十方國,大作佛事。
  • 年輕的寺院,古老的禪音,佛法千年道場新
    韋馱菩薩聖像整個寺院是以唐宋時期古書院為風格建造,包含奇妙變幻的妙相禪境,佛國淨土的七寶蓮池,宏偉壯麗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本寺大雄寶殿禮奉「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法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及佛祖的兩位弟子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
  • 「直心是道場」,沒直心寺廟再大、再輝煌不能叫「道場」
    曜慧日。破痴闇。淳淨溫和。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字字句句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從哪裡開始?從心。世出世間一切法,聖賢之法、佛菩薩之法、神聖之法都是從「其心正直」入門。下面的註解:【解】二、上以喻明,此下正說彼土菩薩真實功德。右文顯菩薩自覺覺他,弘法利生之德。 經文裡前面第一行,到「內外明潔」,這是「自利」。下面這段是說法利生。
  • 無為大道、清約大道、佛道——解析道教「三道」
    待到劉宋以漢室復興,天師道三天子弟順勢降下《三天內解經》,劃分三道整合諸家流派,確立三天正法。本文將會以《三天內解經》為核心,解析道教「三道」「三道」的含義本文既然要解析三道,首先要明白「三道」的大意老君因衝和氣化為九國,置九人,三男六女。至伏羲女媧時,各作姓名,因出三道,以教天民。中國陽氣純正,使奉無為大道。
  • 生命大和解 興教寺為雅安災區啟建水陸道場
    西安興教寺為雅安地震啟建為期七晝夜的護國息災水陸道場(圖片來源:西安興教寺)西安興教寺為雅安地震啟建為期七晝夜的護國息災水陸道場,回向災區一切眾生!水陸法會的全稱是「啟建十方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也稱水陸道場、水陸齋等。這種佛事以供齋食為主,專為超度水陸空一切孤魂而設,是中國佛教最隆重的經懺法事,有供養諸佛、懺除罪業、祈福消災、超薦祖先,普度鬼神、長養慈悲、增長福慧等功德。興教寺為雅安災區啟建水陸法會,或許是當代中國佛教最受關注的佛事。
  • 從一片荒山到莊嚴道場,一位女僧人付出了15年青春
    「宏國法師2005年來的這裡(廣西平南正覺寺),那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她從十塊錢開始建寺」沒有湛空法師的介紹,我們誰都不敢相信,這片莊嚴的道場,竟是由一位女眾法師建起來的。這一年,她辭別至親,來到廣西桂平西山洗石庵,聆聽恩師寬能法師開示,繼而捨棄俗裝剃除須髪,成為宏國法師。從繁華的世間,到清淨的道場,宏國法師法服修道,三衣一缽,別無長物,至今已有三十六年。
  • 上人開示|法脈宗門 向救苦行
    證嚴上人開示證嚴上人開示:「慈濟是一個宗門,慈濟宗門人間路,這個人間路是從佛陀的思想,把佛法成為人生要可以做出來,不是光聽經、聽法;法聽了,是要入我們的生命裡,能面對著人間,可以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間無爭,讓我們的心永遠都是處在很平常、如常的生活中,這就是佛法在人間。」
  • 佛法初學者:懂「知見」通「善知識」,必可明心開悟
    最擔心的是因福德不具而不能值遇真善知識,若能值遇真善知識,又恐慢心遮障,於真善知識所教導之正理無法信受輕易嫌謗,就像《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欲參禪悟道,宜先親近善知識,聞法閱經建立佛法基本知見。所謂善知識,是指過去現在諸佛、三藏十二部經、大乘菩薩僧及其著作。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鳩摩羅什祖籍天竺,出生於龜茲國也就是現在新疆庫車地區,史傳羅什美貌異常,這大概跟他混血的血統也有一定關係,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鳩摩羅什傳奇不凡的一生中對他影響至深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龜茲古國遺址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原本便是修習佛法之人,他對世間富貴權勢無貪無念,當年一路遊學至龜茲國時被龜茲王妹妹耆婆一見傾心發誓此生非鳩摩羅炎不嫁,無奈之下龜茲王不得不強命鳩摩羅炎娶其妹妹為妻後生下了鳩摩羅什。
  • 家是淨土,公司是道場,眾生都是菩薩
    01第一:公司就是道場對於出家人來說,道場自然就是寺廟,在這裡他們集體做早課,做晚課,吃大鍋飯,睡大通鋪,一心修行。當然了,也有一些境界高的法師,不僅自度,還要擔負起為眾生講解說法,心理輔導,祈福教化,廣種福田的責任,也就是度他。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無所住就是不要在這六塵上面有所執著。這六塵所對應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斷除六根的執著這就不容易了,無住生心生的是清淨心。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佛法融入生活》:生活中的修行竅訣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安住)去、來、今諸佛之道(三世諸佛如何安住行持,我亦如何安住行持。);隨眾生住,恆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文殊菩薩對智首菩薩說:太好了,佛子。
  • 天人轉世輪迴為魚 佛陀揭秘無比殘酷前世因果
    如果因為今生的富貴而志得意滿,不知繼續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地,福報享盡,就會為自己招來無數的災難和罪報。這因緣果報,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不會因貴賤而有所區別!」 第三個原因,是憶起過去在行菩薩道時,曾有一世生為一位三寶弟子。每逢六齋日,便會到佛寺聽經聞法,精進行道從來不敢懈怠。
  •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圖)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全揭秘(資料圖)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 四、升座說法:叢林中,大和尚晉山就職,或逢節日慶典,乃至平日對大眾說法,都稱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對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慶祈禱:叢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課時,大眾一起唱贊、誦經,為國家祈禱國泰民安,為護法檀那祈求福慧圓滿。所以︿寶鼎贊﹀中有「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