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BMJ:大量攝入土豆或增加個體患高血壓的風險

2020-12-05 生物谷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5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今天,發表在國際雜誌The BMJ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成年男性和女性進行研究發現,大量攝入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以及炸薯條(French fries,法式深油炸法)或會增加機體患高血壓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攝入一份不含澱粉的蔬菜來替代上述飲食方式或可有效降低高血壓風險。

但隨後的一篇社論文章認為,研究總體的膳食結構和疾病風險似乎比僅僅關注一種食物或營養物質更有意義;土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由於土豆中含有高水平的鉀,因此其作為一種蔬菜在美國被劃為居民的健康飲食計劃中,目前關於土豆和個體患高血壓風險之間的關係還沒有進行過研究。

因此本文中,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揭示,長期高水平攝入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及炸薯條(French fries)是否會伴隨個體高血壓的發生;研究者追蹤了超過20年的3項美國大型研究,其中包括18.7萬男性和女性個體,研究人員利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評估了個體的飲食攝入,包括攝入土豆的頻率等,隨後對參與者進行診斷來測定患者的高血壓情況。

在考慮了多個和高血壓相關的其它因素後,研究者發現,在女性個體中,相比一個月攝入不足一份煮土豆等食物的個體而言,每周攝入至少四份煮土豆等食物或增加個體患高血壓的風險;同時,大量攝入炸薯條(French fries)或可增加男性和女性參與者的高血壓風險,然而攝入炸土豆片(potato chips)或並不會增加個體的高血壓風險。

研究者指出,攝入一份非澱粉蔬菜來替代煮土豆等食物或可明顯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相比其它蔬菜而言,土豆是一種有較高升糖指數(Glycaemic Index)的食物,其可以誘發機體血樣上升進而誘發高血壓的發生,這或許是本文研究發現的一種合理性解釋;研究者認為,上述土豆食物的攝入或許會引發潛在的公眾健康影響,他們並不認為將土豆納入到政府食品項目會對公眾健康帶來效益,反而他們通過對控制攝食的研究發現,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在接下來的一篇評論文章中,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反駁道,儘管飲食在預防和早期管理高血壓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飲食的行為和飲食模式都是非常複雜而且難以測定的;本文的研究者表示,我們將會繼續依賴前瞻性的群組研究,但測定多種飲食模式和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或可為政策制定者及醫師們提供更加深層次的見解,而這遠比單單關注一種食物或營養物質要重要得多。

小知識:有些地方(如北美)chips常指薯片,french fries常指薯條。其中french指法式深油炸,指的是它的烹飪方式。

French fries即是油炸馬鈴薯細條,一種洋快餐; 有時也用chips,但是chips多翻譯為薯片.fry本意是油炸,fries表炸薯條是用特徵表示全體;而potato chips是馬鈴薯片; 炸土豆片。(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Potato intake and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ies

Lea Borgi, associate physician1, Eric B Rimm,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nd nutrition2 3, Walter C Willett,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nd nutrition2 3, John P Forman, assistant professor1 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higher intake of baked or boiled potatoes, French fries, or potato chips i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Design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ies. Setting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ipants 62 175 women in Nurses』 Health Study, 88 475 women in Nurses』 Health Study II, and 36 803 men in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who were non-hypertensive at baseline. Main outcome measure Incident cases of hypertension (self reported diagnosis by healthcare provider).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sumption of less than one serving a month, the random effects pooled hazard ratios for four or more servings a week were 1.1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96 to 1.28; P for trend=0.05) for baked, boiled, or mashed potatoes, 1.17 (1.07 to 1.27; P for trend=0.001) for French fries, and 0.97 (0.87 to 1.08; P for trend=0.98) for potato chips. In substitution analyses, replacing one serving a day of baked, boiled, or mashed potatoes with one serving a day of non-starchy vegetables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of hypertension (hazard ratio 0.93, 0.89 to 0.96). Conclusion Higher intake of baked, boiled, or mashed potatoes and French fries was independently and prospective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in three large cohorts of adult men and women.

 

Are there bad foods or just bad diets?

M F Harris, professor of general practice and director1, R A Laws, research fellow2

 

Dietary patterns matter more than isolated food items, and that’s what we should be studying We seem to be constantly assailed by media reports of studies and (sometimes conflicting)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risk posed by specific dietary foods. This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 not only in responding to patients』 questions but also in giving advice about what diet to follow to lower the risk of disease. The linked study by Borgi and colleagues (doi:10.1136/bmj.i2351) report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potato consump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three large cohorts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1 Dietary intake was assess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the frequency of potato consumption in the previous year in the form of baked, boiled, or mashed potatoes, French fries, and potato chips (crisps). Assessment of hypertension was self reported by participants but based on diagnosis by a health professional.

相關閱讀:

【1】JAFC:土豆能降低肥胖及高血壓者的血壓而不增體重

【2】AJPS:炸土豆、煮土豆怎樣吃更科學?

【3】JNB:彩色土豆幫助抗腫瘤

【4】盤點7種食物健康吃法 土豆帶皮熱水煮

【5】吃土豆你所不知的N種好處

相關焦點

  • 愛吃土豆的女性注意了!研究表明:土豆會使女性孕期增加患糖風險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土豆並不是完美食物!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科研人員稱:女性應該少食用土豆,原因在為土豆會致使女性孕期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懷孕時土豆吃得太多,會加重孕期糖尿病的風險。同事銳銳媽說到自己懷孕時的事情。
  •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2:58:51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相關性,這一成果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Carlos Celis-Morales
  • BMJ:30萬對寵物關係研究發現,狗患糖尿病與狗主人糖尿病風險升高有關
    與狗狗健康的主人相比,狗狗患了糖尿病的狗主人中男性佔比更高、年齡更大、接受過大學教育以及結婚或同居的可能性較小。只有狗患上糖尿病的關係中,狗主人的收入中位數最低,且他們的狗平均年齡更大,更常見於高糖尿病風險的犬種,雌性犬的比例也較高。
  • JECH:自身免疫疾病或會增加個體患痴呆症的風險
    圖片摘自:www.wbur.org2017年3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自身免疫疾病或許和痴呆症風險增加直接相關
  • AJOG:孕期攝入過多果糖會增加孩子患心臟病的風險
    2016年4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據加爾維斯敦德州大學醫療分部研究人員稱,攝入大量的果糖可能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研究發現,相比只喝水的對照懷孕小鼠,當實驗組懷孕小鼠只喝含果糖的甜水,只吃含常見甜味劑的食品和飲料時,那麼它們的後代就有更大的患心臟病的風險。這些發現發表在《美國婦產科雜誌》上。這項研究可能對全球人們產生影響,因為大部分的加工食品和碳酸飲料含有高果糖糖漿和甜味劑。最近的研究表明果糖攝入和心血管疾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增長率之間的聯繫有所上升。
  • BMJ:汪星人患糖尿病,撿屎官危險了!30萬對寵物關係研究發現,狗患...
    近期,BMJ雜誌發表了一項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們對瑞典30多萬對主人-寵物的健康進行了調查,發現狗狗有糖尿病,與狗主人患糖尿病風險升高38%有關!相對的,貓有沒有糖尿病則跟主人的健康關係不大(貓貓只是毫無關係的舍友實錘了)。
  • BMJ子刊:我國學者發現,多喝咖啡降低男性前列腺癌風險,每天多喝一...
    該研究納入了包含57732例前列腺癌病例的16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較高的咖啡飲用量與較低的前列腺癌風險顯著相關。這項研究表明,增加咖啡攝入量可能會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之前有研究表明,飲用咖啡與降低肝癌、腸癌和乳腺癌的相對風險有關,但是迄今為止,尚無確鑿證據表明飲用咖啡是否在降低前列腺癌風險中有潛在作用。
  • 一次性大量飲水可引水中毒,尤其是高血壓患者
    由於夜間較長的睡眠期間未進水,而人體新陳代謝卻並未停止,水分從呼吸道,皮膚,大小便等不同的途徑大量流失,體內水分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影響血液循環,長期高血壓病人存在腦血管硬化,攝入水分過少,血液濃縮,血液粘度增加,容易形成腦血栓。此外,少數人早晨突然起床可能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眼花,心悸等症狀。
  • 服用合成的補鐵片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服用合成的補鐵片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時間: 2016-04-20 10:26  來源: 39健康網   編輯: 娜娜 貧血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鐵元素。
  • Chen:低度飲酒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哈佛大學發布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即使每周只喝幾杯酒,也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的新穎之處在於,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提出關於低酒精攝入量這個問題。我們發現每周攝入三到六杯酒的風險顯著增加。」領導這項研究的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Wendy Y. Chen醫生說。
  • BMJ:你患了糖尿病,會連累你的狗子,而你的貓不會
    題為「The shared risk of diabetes between dog and cat owners and theirpets: register based cohort study」,探討了狗或貓與主人是否具有共患二型糖尿病風險的大型隊列研究。
  • 【研究】適度攝入脂肪有利健康 吃扁桃仁能增加「好」膽固醇
    脂肪不可怕 適度攝入有利健康一項新研究顯示,脂肪沒有那麼可怕,適度攝入有利健康。這項研究涉及5大洲18個收入水平不一的國家和地區的13.5萬人。研究人員發現,飲食結構中脂肪在能量中佔比35%的人,死亡風險比脂肪佔比11%的低23%。研究人員稱,增加飲食中的脂肪與較低死亡風險相關。
  • 高血壓就怕缺鉀,那吃什麼可以補鉀?給您列出幫助補鉀的食物清單
    3、牛油果牛油果含有大量的鉀,膳食纖維,維生素B6,維生素C,鎂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患代謝綜合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有助於減肥,定期食用這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4、土豆土豆無論是紅色,白色還是甜味,都是鉀的極好來源。100g土豆約含有約900毫克的鉀。土豆也含有豐富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和鉀,對血壓和心臟健康非常有益。
  • 避免妊娠高血壓 準媽媽需要注意什麼
    妊娠高血壓是因懷孕引起的血管疾病。懷孕前的血壓正常,懷孕20周以後就開始發現有高血壓時,就被診斷為妊娠高血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妊娠高血壓的高風險人士  1、初診時血壓高的人  原本血壓高的人就要留意。雖然在正常範圍內,但在初診時血壓達130-139mmhg的話,就有高風險。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大因素導致的高血壓
    2、環境因素其中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環境因素如下:(1)飲食:攝入過多的食鹽,鉀和鈣攝入量過低,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足,都是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2)年齡:年齡與高血壓的關係也很大,年齡越大,高血壓發病的相對危險性就越高。(3)飲酒:酒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
  • 養寵物可降低高血壓風險
    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橫斷面研究表明,飼養寵物(貓和狗)可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改善心血管健康。該研究納入了參與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的4萬餘名受試者。將「目前飼養狗」、「過去12個月內飼養過狗」、「目前飼養貓」和「過去12個月內飼養過貓」四種情況定義為有飼養寵物經歷。
  • 「沉默殺手」高血壓的元兇終於找到了,這三類食物不要再吃了
    提到高血壓,不少人首先會覺得是喝酒導致的,因此當血壓偏高,很多人都會被叮囑少飲酒,但是也有患有高血壓的人是不喝酒的。很難說酒精是不是高血壓的元兇,但是數據顯示,高血壓的患病率會隨著飲酒的量增加而增長,而且酒也會有其他病症的患病風險,還是少喝為妙。 高血壓的「元兇」是什麼?
  • 研究發現:多喝咖啡,或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來源:BMJ Open)這項研究表明,較高的咖啡攝入量可能與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有關。通過評估成年男性咖啡攝入量與患前列腺癌風險之間的關係,可以為未來指導前列腺癌的一級預防策略提供相關依據。日趨嚴重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在前列腺部位產生的惡性腫瘤。大多數前列腺癌生長速度較為緩慢,並且早期可能沒有症狀,因此及時發現前列腺癌症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 患上高血壓就是鹽吃多?4個壞習慣也是「禍根」,別放過
    提起高血壓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雖然不是大病,但是有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給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而且根據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最近幾年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這是什麼原因呢?有些人認為患上高血壓是吃鹽多引起的,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高血壓患者吃什麼好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禁忌
    因此,雞湯不能盲目地作為病人的營養品,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宜喝雞湯。否則只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對身體有害無益。5、酒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可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大量、長期飲酒,更易誘發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應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