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殺孫嘉誠之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2021-01-20 燕子趣談

因為孫嘉誠就是雍正派過去「釣」年羹堯的魚餌啊,孫嘉誠的死是雍正計算好的,孫嘉誠的死,會成為雍正對他曾經視為「恩人」的年羹堯動手的理由。

孫嘉誠,這其實是《雍正王朝》裡虛構的人物,在雍正朝真實歷史中,那個不顧生死而諫言的官員其實是孫嘉淦,但孫嘉淦可是沒有得罪年羹堯,一直到乾隆初年才壽終正寢。

年羹堯殺孫嘉誠,這個事件是虛構的,但是雍正和年羹堯的真實的歷史矛盾卻是存在的,孫嘉誠其實就是年羹堯與雍正之間矛盾形態的一個化身,一個引子,當年羹堯點燃了這個引子,他便走上了那不變的,如何都是一樣的結局:

被雍正處死。

年羹堯,康熙朝、雍正朝著名漢臣,比起在雍正朝才逐漸崛起的雍正心腹田文鏡、李衛兩人,年羹堯在康熙中後期便開始舉重若輕,當過封疆大吏,鎮壓過叛亂,防禦過西南西北。最重要的是,年羹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時候,因為其所在位置對十四阿哥胤禵起到了重要的牽製作用,讓雍正登基十分順利。

於是在雍正朝,雍正很快就重用了這個父親康熙一直都很重用的老臣。

因為父親年遐齡的緣故,年羹堯的仕途一直很順暢,一個漢人,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成為四川巡撫,這可謂是震驚朝野,年羹堯十分乾淨康熙皇帝,而年羹堯的根基也的確就從康熙四十八年起紮根西南,一直牢牢地拱衛著西南地區。雍正即位時,清王朝的情況並沒有那麼好,除了內憂以外,外患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作為左膀右臂,年羹堯是大清王朝西部穩定的保證,所以在雍正元年,雍正給了年羹堯極高的地位,高到什麼程度呢?

高到但凡是西部的官員,不管是什麼地方官員還是封疆大吏,都要受年羹堯管理,要配合年羹堯行事,若是放在漢代,這年羹堯就是很典型的諸侯王了,不過正是這樣的高度放權,讓年羹堯在後來變得得意忘形,最終被賜死埋下了伏筆。

和正史不同的是,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屬於雍正當皇子時府邸裡的「包衣奴才」,是隨著雍正的登基才崛起的。

包衣奴才就把年羹堯放在了一個更低的位置,這意味著年羹堯的功勞放到朝廷中就會減半,別人總會把他是雍正的家奴的身份更看重過於他是一方大員,有真材實料的身份。

經過幾次戰爭後,年羹堯鎮壓著西部,雍正對此很親近年羹堯,不僅讓年羹堯在西部「為所欲為」,而且還經常與年羹堯討論朝廷的問題,其中關於川陝地區的問題,雍正更是大度到讓年羹堯按自己的心意來解決。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已經被雍正的「糖衣炮彈」炸暈了,已經失去了那種尊卑恐懼,變得得意忘形。

孫嘉誠是一個長得不怎麼樣的言官,給人一種忠心耿耿,魏徵在世的感覺。要知道,明清的言官和唐宋的言官完全不同,特別清朝的言官,大多數都是自己一口一個奴才,就這樣死諫的效果就很低了。不過孫嘉誠也有讓雍正欣賞的地方,後來讓張廷玉給他升到三品官,但這並不意味著雍正就真的喜歡孫嘉誠。

他曾經做過一件讓雍正反感的事情,那就是說京師乾旱,這是因為有奸臣在世,這個奸臣就是年羹堯,要雍正幹掉年羹堯來挽救天下。

其實明清統治者最厭惡用「玄學」來綁架他們行動的做法,明朝時,這一招往往都是對皇帝的殺手鐧,而在雍正看來,這件事嚴重不在於孫嘉誠在刻意攻擊年羹堯,而是孫嘉誠開了一個壞頭,以後大家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要挾皇帝啦,所以當孫嘉誠做出這樣的事情的時候,雍正就註定要處理他了。

因此孫嘉誠被派去年羹堯那送死。

再回到年羹堯的身上,除了對外戰爭以外,年羹堯被雍正寄予的厚望不僅是鎮壓疆域上,在正史中,雍正對年羹堯的評價非常之高,甚至說出了只要有十個年羹堯,這天下完全就不用操心了,而當時雍正正在進行「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等一系列地方民政、政治制度的改革。

李衛和田文鏡負責中央地帶,而西北這個大疆域則是需要年羹堯來配合。

而且雍正請年羹堯吃了一頓飯,在吃飯的時候,雍正還提出了讓年羹堯換一些自己幫他物色好的人上位幹活,還讓年羹堯適當裁減一下軍隊,但是年羹堯拒絕了。其實這次拒絕就已經讓年羹堯和雍正幾乎走到了對立面了,因為對於雍正來講,你是個人才我可以容忍你犯錯,但是如果你不能為我所用,你即便沒做錯事,我也不能留你。

年羹堯在《雍正王朝》裡也重現了歷史上真實的那一幕,在來到皇宮之前,早就安排好了幾位朝廷勳貴在門口跪著接他,這裡面還有與他同級別的人物,但是年羹堯就是有底氣這麼做,而且面對雍正還不卑不亢,在劇裡,年羹堯可是雍正的奴才,這奴才看了主子都不跪,這可是要完蛋的節奏。

孫嘉誠這個人一去到年羹堯那,立馬就發揮了忠誠且胡鬧的本性。他是帶著雍正給予他的「正義」而去的,其實孫嘉誠來到年羹堯這的時候,雍正已經提醒過年羹堯,不要靠著功勞而製造過錯,不然咱們倆只會反目成仇,這其實就是在提醒,你不要殺了孫嘉誠,不然我就得收拾你了。

其實這就是陽謀,雍正知道年羹堯的脾氣。

首先,雍正大肆宣傳年羹堯是他的恩人,其次,對與年羹堯多次擅作主張都沒有懲罰,再者來說,對於滿朝文武,不管是什麼王爺還是貴族權臣,年羹堯都是用鼻孔看人,而且雍正還幫他說話,這一系列行為就是雍正的「捧殺」,讓年羹堯得意忘形。

果不其然,年羹堯還是把這個雍正派到他身邊的監視他幹活的朝廷命官給殺了,對於雍正來講,這年羹堯已經是甕中之鱉了,雍正提醒也提醒過了,年羹堯更是不佔理,所以,年羹堯的囂張歲月就要過去了。對於雍正來講,整治西北地方的民生以及政治是滿清的百年大計,不能因為年羹堯給破壞了。

反正孫嘉誠之死,年羹堯之死,這兩件事情是雍正的一箭雙鵰之策,這不是一場心血來潮的貫穿,而是有目的的清除。不管怎麼講,孫嘉誠這種類型的言官,是絕對不可能讓皇權高度集中的皇帝所喜歡的,雍正喜歡的,一直都是孫嘉誠那種自以為「守護了正義」的自豪感,因為這種自豪感,會讓他們無條件地奉獻生命,例如孫嘉誠死在了年羹堯手上,他自己本身是會覺得光榮的。

年羹堯,如果不是必要,雍正的確沒有必要殺了他,在正史上,年羹堯是個很厲害的地方大員,屢次戰爭平判都有很突出的才能。例如雍正九年和通泊之戰,如果年羹堯還尚在,那麼那場戰爭的結果又是未知之數,最起碼不會輸得那麼慘。

可惜順我者昌,這就是雍正的最基本的相處邏輯,信了他的「糖衣炮彈」,那才是禍端的根源。

相關焦點

  • 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雍正動年羹堯,僅僅是因為他殺了孫嘉誠嗎?這只是雍正找的一個藉口,一個空有名正言順地剷除年羹堯的藉口。畢竟年羹堯可是西北的邊疆大吏,掌控著四省的軍政大權,權傾朝野,牽一髮而動全身。要說年羹堯恃寵而驕,他倒也是有這個本錢的。他1679年出生,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父親父年遐齡,歷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廣巡撫,是一方封疆大吏。其妻子的祖父是當時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
  • 《雍正王朝》為何非要等年羹堯殺了孫嘉誠,雍正帝才動年羹堯呢?
    「孫嘉誠」只是一個導火索,即使沒有孫嘉誠這一事件,年羹堯的日子也到頭了!西北軍事結束後,年羹堯進京一共兩次,這兩次進京雖然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加官進爵,但是也把雍正皇帝氣的夠嗆,包括王公大臣都認為這不是養出來一個大爺嗎?
  • 雍正罷免年羹堯是因為孫嘉誠?不,因年羹堯殺孫的同時做了這件事
    年羹堯在西北大權在握,還有雍正的信任,開始變得囂張跋扈,宛如西北的皇帝一般,私自誅殺朝廷命官。後來年羹堯西北大捷,將羅卜藏丹增打的潰不成軍,立下曠世奇功,雍正因此將其稱為「恩人」,加官進爵,一度成為了雍正身邊最熾手可熱的大臣。雍正這樣恩寵年羹堯是有原因的。康熙一生平三藩、收臺灣、徵準噶爾,哪一個不是曠世的功績?
  • 孫嘉誠是雍正親自委派的大臣,年羹堯都敢殺,三點告訴你原因
    於是他自以為是的合作,也就變成了孫嘉誠死去的噩耗。當時孫嘉誠受到雍正的親自委派,前往西北推行新政,而年羹堯是西北的大將軍王。之後在雍正前去河南和江蘇查看田文鏡和李衛的新政推行情況之時。這一天晚上他到了李衛處,在和李衛說話的期間,收到了一張急報,上面寫的正是孫嘉誠被年羹堯給謀害了。孫嘉誠可是雍正親自委派過去的大臣,年羹堯都敢殺?年羹堯是真的居功自傲了嗎?
  • 孫嘉誠的死不一定導致年羹堯被殺,他這一跪才是將年羹堯推上死路
    雍正的貼身侍衛作為欽差大臣從後帳出來宣讀聖旨,將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而且即刻啟程杭州赴任。話說孫嘉誠被年羹堯殺害,京城的大小官員都在給孫嘉誠設置靈堂,為孫嘉誠討公道。年羹堯雖然被為杭州將軍,但是仍然是一品大臣作威作福,大臣都覺得像孫嘉誠這樣的忠臣死得太冤了。古人云: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如果不能秉公處理年羹堯,群臣又怎麼能獨善其身!
  • 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何雍正就起了殺心?說出真相讓人萬萬沒想到!
    年羹堯是雍正在潛邸時候的奴才,在雍正繼位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雍正登基之後,欽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前去西北平叛,對清王朝的穩定和雍正登基初期都充當著重要的籌碼。然而,年羹堯因此也以清王朝和雍正的恩人自居。
  • 《雍正王朝》年羹堯殺了孫嘉誠之後,為何沒有造反?真相太無奈
    和清朝有關的電視劇一直很多,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後宮的愛恨情仇,不過小編更偏愛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而比它更早的《雍正王朝》,更為經典。《雍正王朝》描述了雍正如何在眾多皇子中笑到最後,登基後如何大力改革,劇中也描述大量黨派的博弈,讓人大呼過癮。
  • 年羹堯若沒殺孫嘉誠,雍正會不會網開一面?很多人沒看出真正原因
    年羹堯在當上這個所謂撫遠大將軍後,西北四省的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再加上雍正曾密旨給年羹堯,讓他在西北放手幹,出了什麼問題有雍正給他擔著,年羹堯開始變得囂張跋扈,不僅在西北前線生活的十分奢侈,而且還私自斬殺朝廷命官,在朝中引起了極大轟動。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孫嘉誠處死的?這才是雍正帝的帝王心術
    01 雍正皇帝派遣孫嘉誠前往西北的背後既然孫嘉誠對雍正皇帝的用處良多,既然他是雍正皇帝穩固皇權、管控朝局較為關鍵的人物所在,那麼雍正皇帝為何在明知道孫嘉誠和年羹堯已經水火不容,卻還要把孫嘉誠送到西北,送到年羹堯的勢力範圍,將其送入虎口呢?表面上看,雍正皇帝的決定並不是衝動的,更不是有意將孫嘉誠送入虎口的!
  • 雍正王朝:江夏鎮血案,年羹堯觸了雍正的底線
    江夏鎮一案,年羹堯不經四爺點頭首肯,便殺了數百口人。這一段情節看起來年羹堯魯莽專斷,實際上自有他的一番考量。年羹堯當時接受到的任務簡明扼要——拿到「百官行述」。至於怎麼拿,必要的時候用什麼手段,四爺並沒有明確指出。從這一點看,四爺對百官行述其實是志在必得的,一時間也管不上付出什麼代價了,年羹堯懂他的急迫,他也打著自己的算盤。
  • 年羹堯驕縱狂傲,為什麼雍正能夠一直容忍他
    年羹堯發跡於康熙四十八年,這年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成為一位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更重要的是此時他還不滿30歲,能夠這樣年紀做到巡撫的官職,主要就是康熙賞識他。他也沒有辜負康熙的賞識,在四川巡撫任上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確實做出了不少實事,所以官運亨通,一路平步青雲。年羹堯之所以得到雍正的賞識主要是因為對於雍正的繼位,他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從龍之臣,雍正當然需要重賞他。
  • 《雍正王朝》中,雍正在河南想見鄔思道是否還有殺心?
    題者大概也認為雍正即位之後,一定想要殺了鄔思道。我一直不同意這個觀點,要是雍正真的要做「兔死狗烹」的事兒,根本用不著在即位的當晚親自返回府邸殺鄔思道。 要知道,雍正的即位是充滿兇險的。康熙留給雍正的是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吏治腐敗,兄弟奪嫡,黨派林立,戰事不斷,百姓不安。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的緣故嗎?
    雍正在當上皇帝之前還只是個親王,府裡嬪妃眾多,年氏是康熙親自指給雍正做側福晉的。而當上皇帝後除了妻子烏拉那拉氏外年氏便是封賞最高的妃子,就連比她進府早,年紀比她大的妃子都沒有得到皇貴妃的封賞。雍正帝對年氏的喜愛可見一斑。因為年氏體弱,雍正對她總是格外照顧,然而在康熙喪禮上年氏因為下跪動了胎氣,導致肚子裡的孩子難產,生下來後就是個死胎,而年氏原本就很不好的身體更加不行了。
  • 原創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不去祭奠孫嘉誠,還解釋說「去的人太多」?
    這也就意味著,在雍正接下來的執政生涯中,張廷玉也需要堅定的站在雍正的陣營中寸步不離。但現在,張廷玉卻遇到了一個重大的難題,另一個同樣屬於雍正嫡系的年羹堯,反將雍正扶植起來的政治新星孫嘉誠處決,而孫嘉誠的死激起了朝野的眾怒,大量的官員前往孫嘉誠的靈堂上祭拜。那張廷玉是去還是不去呢?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時,嶽鍾琪為什麼劃破自己的臉?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0年之久,歷經市場多年考驗,並沒有泯然眾人矣,反而是經久不衰。它為什麼可以做到20年而不被觀眾遺忘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細節打磨的可謂是爐火純青,使人不只是很有年代代入感,細細琢磨下,更是發現背後大有深意。所謂細節之處的經典,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於人物細節上把握得登峰造極,並非是一會有一會沒有的。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達到了3個目的,也埋下滅亡的禍根
    為了捉拿任伯安、劉八女,獲得《百官行述》,四阿哥胤禛派心腹年羹堯秘密帶兵前往江夏鎮。沒想到年羹堯竟然將劉八女家族男女老幼,包括江夏鎮的官兵,全部殺死,將劉八女的錢財全部擄走,把莊子一把火燒為平地!這真是駭人聽聞。年羹堯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竟敢將江夏鎮滅門?他是為了達到三個目的:第一,年羹堯想替主子胤禛出氣。
  • 雍正為何將「鐵哥們」年羹堯賜死,是功高震主還是卸磨殺驢?
    年羹堯影視形象有人認為,年堯參與了雍正帝奪嫡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後,他反遭猜忌,以致被殺。年羹堯影視形象有的學者認為,年羹堯被殺是由於他恃功驕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和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的公憤。更嚴重的是,他任人唯親,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形成龐大的年羹堯集團。
  • 《雍正王朝》年羹堯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是所有清宮戲中口碑最好的,因為整部劇的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非常完美,雖然說《雍正王朝》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所有的情節還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其中有段就是要殺年羹堯時,頻繁的出現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年羹堯自從擔任大將軍以後便開始飛揚跋扈,濫殺無辜。
  • 雍正王朝:從奴才到將軍再到自盡,年羹堯的人生全在這首童謠裡
    在《雍正王朝》的諸多角色設定中,有三位人物的命運著實令人唏噓,一位是不動聲色卻能將大局牢牢掌控的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縱橫一生,到底落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爭」的悲涼局面;一位是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殫精竭慮的雍正皇帝,雖然坐穩了江山卻也落得一個「從孤獨中來,到獨孤中去」的無奈結局;還有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年羹堯,從胤禛府中的潛邸奴才,到節制四省、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的撫遠大將軍
  • 雍正問:貪官怎麼辦?年羹堯只說了一個字,不久他便在獄中自殺了
    一次,雍正聽說年羹堯得了很嚴重的傷寒,整天都躺在床上,連床都下不了,十分著急,於是,就連忙叫上太醫院的太醫跟自己一起去了年羹堯的家裡。雍正直接走到了年羹堯的臥室,年羹堯看到雍正來了,急忙要起來給雍正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