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將「鐵哥們」年羹堯賜死,是功高震主還是卸磨殺驢?

2021-01-16 千年史話

年羹堯(1679-1726)為清朝康熙、雍正年間人,本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九十二條大罪,並賜自盡。年羹堯的死出乎尋常,他為何被殺,至今眾說紛紜。

年羹堯影視形象

有人認為,年堯參與了雍正帝奪嫡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後,他反遭猜忌,以致被殺。據說,康熙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允禵繼位,雍正帝嬌詔奪位,川督年覺堯參與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擁兵威懾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禵,使其無法興兵爭位。雍正帝剛登帝位,就對年堯大加恩賞,實是欲擒故縱,待時機成熟,即網織罪名,卸磨殺驢,處死年堯這個知篡位實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說,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繼位時,年羹堯遠在西北,並未參與改詔奪位,也未必知曉其中內情。

年羹堯影視形象

有的學者認為,年羹堯被殺是由於他恃功驕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和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的公憤。更嚴重的是,他任人唯親,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形成龐大的年羹堯集團。而且,他在皇帝面前「無人臣禮」,藐視並進而威脅皇權,甚至有自立為帝之野心。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逢五、逢十在轅門做班,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著蟒袍,與宮廷相似。他還讓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後隨,牽馬墜蹬。按清代制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聖安,但雍正帝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不行宣讀曉諭」。

雍正影視形象

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諮文中,擅用令諭,語氣模仿皇帝,更有基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正帝欲為此親撰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聖心」為藉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要雍正帝頒布天下,如此僭越無度,雍正帝能不寒心!《清代軼聞》說年羹堯被削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可見他還曾有過叛清自立之心,只因天象不諧才作罷。乾隆時人蕭奭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佔象人鄒魯密議稱帝之事,一旦被雍正帝察覺,其被殺就不足為怪了。

年羹堯被賜死

那麼雍正帝是以什麼為契機置年羹堯於死地的呢?有人說是「虎入年家」一事。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有一野虎入京城到年羹堯宅,官兵趕來將虎殺死,相傳年羹堯出生時有白虎之兆,所以他是白虎託生,現虎死年家,顯然是天令年死,雍正帝便下了處死年羹堯的諭旨。另有人認為,年羹堯一案起於文字獄禍。雍正三年二月,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年羹堯表賀,本想用「朝乾夕惕」一詞讚美雍正帝勤於政務,但竟將此語誤寫,終成雍正帝加罪年羹堯的藉口之一。至於究竟怎麼誤寫,又有二說,其一是將「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若真是這樣誤寫,語意與本來無異,文法也無差錯;其二是寫成「夕陽朝乾」,這就說不通了。雍正帝藉此大加發揮:年羹堯非粗心者,將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歸之於朕耳……謬誤之處,斷非無心」(《清世宗實錄》卷三十)。於是等時機一到,即下手除掉年羹堯,他令朝廷及地方官員檢舉其罪狀,最後刑部等衙門定他有九十二條大罪,應該凌遲處死。雍正帝最終故作仁慈只寬令其自盡。

相關焦點

  • 年羹堯殺孫嘉誠之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年羹堯殺孫嘉誠,這個事件是虛構的,但是雍正和年羹堯的真實的歷史矛盾卻是存在的,孫嘉誠其實就是年羹堯與雍正之間矛盾形態的一個化身,一個引子,當年羹堯點燃了這個引子,他便走上了那不變的,如何都是一樣的結局:被雍正處死。
  • 雍正皇帝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沒有收拾張廷玉呢?
    張廷玉與年羹堯和隆科多有本質上的區別,年羹堯和隆科多內外勾結,飛揚跋扈,視皇權如兒戲,二人被雍正帝收拾完全是咎由自取。可是張廷玉卻是雍正帝最為倚重的漢族官員,而且在整個雍正年間張廷玉都忠心耿耿,辦事得力,君臣之間相處融洽,雍正帝雖以冷血無情著稱,但也不至於無過殺人。
  • 年羹堯驕縱狂傲,為什麼雍正能夠一直容忍他
    年羹堯發跡於康熙四十八年,這年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成為一位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更重要的是此時他還不滿30歲,能夠這樣年紀做到巡撫的官職,主要就是康熙賞識他。他也沒有辜負康熙的賞識,在四川巡撫任上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確實做出了不少實事,所以官運亨通,一路平步青雲。年羹堯之所以得到雍正的賞識主要是因為對於雍正的繼位,他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從龍之臣,雍正當然需要重賞他。
  • 《雍正王朝》年羹堯殺了孫嘉誠之後,為何沒有造反?真相太無奈
    和清朝有關的電視劇一直很多,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後宮的愛恨情仇,不過小編更偏愛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而比它更早的《雍正王朝》,更為經典。《雍正王朝》描述了雍正如何在眾多皇子中笑到最後,登基後如何大力改革,劇中也描述大量黨派的博弈,讓人大呼過癮。
  • 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1721年9月,青海郭羅克地方叛亂,年羹堯採取「以番攻番」的策略,迅速平定了叛亂,於次年11月,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至此,年大將軍的威名已經享譽朝堂內外,成了西北邊陲的「代理人」。而此時的朝廷中,激烈的「九龍奪嫡」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那時的雍正並沒有特別的優勢,相反還是比較弱勢的一方。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沒有除掉張廷玉?
    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都曾是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尤其年羹堯和隆科多,為雍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雍正剛登基那會兒,這兩位都得到特殊寵遇,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然而沒能笑到最後,年羹堯落得削官奪爵、賜令自盡的下場,隆科多則背著四十一條大罪,禁錮終身。
  • 《雍正王朝》為何非要等年羹堯殺了孫嘉誠,雍正帝才動年羹堯呢?
    雍正帝說的再明白不過了,你年羹堯仰仗自己的功勞,作威作福,還想與朕平起平坐,本來你對朕有恩,如此觸犯皇權必定會招致殺身之禍。此刻的年羹堯是油鹽不進,是否認為自己不但是立功,還是你雍正皇帝的「大舅哥」,開玩笑吧?年羹堯大將軍犯了眾怒年羹堯的做派與雍正皇帝無二:用膳、侍寢、屬下的跪拜,彰顯了年大將軍的威風,年羹堯太享受了,竟然過起了皇帝的生活。
  • 年羹堯若沒殺孫嘉誠,雍正會不會網開一面?很多人沒看出真正原因
    年羹堯在當上這個所謂撫遠大將軍後,西北四省的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再加上雍正曾密旨給年羹堯,讓他在西北放手幹,出了什麼問題有雍正給他擔著,年羹堯開始變得囂張跋扈,不僅在西北前線生活的十分奢侈,而且還私自斬殺朝廷命官,在朝中引起了極大轟動。
  • 雍正問:貪官怎麼辦?年羹堯只說了一個字,不久他便在獄中自殺了
    不管你是何等的驍勇善戰,還是戰功赫赫統領千軍,皇帝的一紙詔書,就可以隨時結束你的性命。不問以前的付出,不問以前的忠心,在詔書之下,只有那句「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已。清朝時期的年羹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的緣故嗎?
    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讓國家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雍正在位期間,國家得到休整,貪汙腐敗得到有效改善,人民休養生息,為乾隆盛世做好了鋪墊。而雍正的妃子皇貴妃年妃深得雍正帝的寵愛,在年妃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見一斑。
  • 雍正罷免年羹堯是因為孫嘉誠?不,因年羹堯殺孫的同時做了這件事
    雍正王朝,雍正二年,西北的羅卜藏丹增率兵叛亂,同年雍正便委任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授予「大將軍王」稱號坐鎮西北。因雍正給予年羹堯的權利太大,西北四省的軍政大權盡歸於年羹堯一人之手,再加上雍正為了剿滅西北叛亂,曾有密旨給年羹堯,讓他在西北可大膽行事。
  • 雍正王朝:江夏鎮血案,年羹堯觸了雍正的底線
    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是整部電視劇之中最讓人心驚膽寒的一幕。雖然我們知道朝代更替或者朝堂之爭必將伴隨著殺戮,有的時候還是血流成河的大清洗。只要參與奪嫡之爭,便沒有什麼良善之輩,即便是帶著主角光環的四爺也不是兩手乾乾淨淨,不可能僅靠著一身正氣奪下王位。
  • 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何雍正就起了殺心?說出真相讓人萬萬沒想到!
    年羹堯是雍正在潛邸時候的奴才,在雍正繼位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雍正登基之後,欽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前去西北平叛,對清王朝的穩定和雍正登基初期都充當著重要的籌碼。然而,年羹堯因此也以清王朝和雍正的恩人自居。
  • 雍正其他兒子明明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福宜、福惠和福沛這三個孩子是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年貴妃所生,但是這三個孩子的名字都是乳名。 雍正當時很寵信的是年羹堯,後來又殺了年羹堯,這件事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認為這三個孩子的夭折與年羹堯被殺有關,這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疑點,畢竟這些孩子和雍正有血海深仇,萬一這三個孩子長大成人了,要報仇,很不好處理。 除了福惠,另外兩個孩子早夭,沒有機會被賜名,福惠確實長到賜名的時候了,但是賜名的時候,年羹堯已經被處置了。
  • 雍正王朝:從奴才到將軍再到自盡,年羹堯的人生全在這首童謠裡
    在《雍正王朝》的諸多角色設定中,有三位人物的命運著實令人唏噓,一位是不動聲色卻能將大局牢牢掌控的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縱橫一生,到底落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爭」的悲涼局面;一位是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殫精竭慮的雍正皇帝,雖然坐穩了江山卻也落得一個「從孤獨中來,到獨孤中去」的無奈結局;還有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年羹堯,從胤禛府中的潛邸奴才,到節制四省、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的撫遠大將軍
  • 年羹堯死在張廷玉的一句話上,三朝老臣就是厲害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年羹堯太過放肆。百官們上奏參劾年羹堯,那年羹堯接下來的命運是怎樣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年羹堯是曾經名動天下的大將軍,怎麼能給那些芝麻小官下跪呢?他一身布衣昂首站在杭州縣衙大堂。
  • 原創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不去祭奠孫嘉誠,還解釋說「去的人太多」?
    不管是雍正還是張廷玉自己,有一個客觀事實兩個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張廷玉是雍正派系的人,康熙末年的皇位爭奪戰,張廷玉堅定不移的站在太子黨這邊,而隨著康熙的調整,張廷玉也堅定不移的遵循了康熙的布局——輔佐雍正繼承皇位!
  • 從「恩人」到「大老虎」——年羹堯和雍正的關係真有表面上那麼好嗎?
    接著雍正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官員,先將年羹堯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恆革職,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亂。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前後不過五個月,雍正的態度變化為何如此之快?
  • 《雍正王朝》年羹堯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是所有清宮戲中口碑最好的,因為整部劇的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非常完美,雖然說《雍正王朝》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所有的情節還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其中有段就是要殺年羹堯時,頻繁的出現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年羹堯自從擔任大將軍以後便開始飛揚跋扈,濫殺無辜。
  • 感覺撫遠大將軍很厲害啊,為何年羹堯被雍正打擊時,毫無還手之力
    雍正準備拿下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在我們的印象中,「撫遠大將軍」是非常厲害的。可是為什麼,雍正扳倒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卻毫無還手之力,輕輕鬆鬆就被雍正拿下了呢?這個撫遠大將軍,究竟厲害,還是不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