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8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根據灶馬頭而來。在過去農村的土灶旁邊的牆上都貼有一張「灶馬頭」,老農根據灶馬頭上的資料來判斷當年的年景和農作物的收成。現在很多農村家庭雖然沒有了土灶,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日期中來推測。這是因為農村灶馬頭觀年景是根據天幹地支紀日法而來,龍對應的是辰,馬對應的是午,從春節第一天開始,第幾天出現辰日便是幾龍治水,第幾天出現午日便是幾馬齊出。2021年的正月初二是壬辰日,所以是二龍降水,正月初四是甲午日,所以是四馬齊出。

在了解二龍降水和四馬齊出的由來後,我們再來看這句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的意思是,在牛年將會有兩個龍王來負責降水。龍王是負責民間下雨的神仙,聽農村的老人說,負責降水的龍王越多,雨量不是過小就是過多,相反負責降水的龍王越少,那麼降水將會很均勻,是風調雨順的一年。2021年只有兩位龍王負責降雨,所以明年將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莊稼會有一個好收成。

再來看「四馬齊出保太平」,在過去那個年代,馬是戰爭時必不可少的裝備,馬不僅承擔著拖運物資的重任,還是戰士行軍打仗的幫手。正是因為馬在戰爭年代的重要性,古人便認為,當年馬越少,戰爭也就會越少,也就越和平,相反馬越多,戰爭也就會越多,老百姓還會因為戰事頻繁而民不聊生。2021年是四馬齊出,相對來說數量較少,所以明年會是和平的一年。

在灶馬頭上除了有「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以外,還有「幾牛耕田」、「幾屠共豬」、「幾日得辛」等說法。你對今天所說的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而人們又根據屬相來認定人的命運多舛,也有用生肖是否相合來喜結良辰,好的屬相能換來一段好的姻緣,同樣,有人在意屬相相剋最後無緣牽手,抱恨終生的,這個屬相沒有科學依據,只是一種人們添加在生肖上的符號,當然,人世間有善也有惡,這樣生兒生肖也就被賦予了善惡的兩面性。十二生肖是什麼?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雖說聽起來像是農村一些舊思想,甚至像是迷信。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出來的。但不可否認有些俗語在現在也一樣的受用。今天小編就一起跟大家聊一句農村俗語,這俗語小編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和村裡的老人們說過。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 農村俗語「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有很多通俗易懂的俗語,這些俗語簡單明了,它們不像中國的詩歌那樣高大上,需要我們去思考這些詩歌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意境,需要有人來引導我們去體會,農村的這些俗語基本上都是些大白話,這裡俗語中有描述農作為生長的比如「 谷出水來澆,麥出火來燒」也有描述人際關係的「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 農村老輩人留下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輩人留下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愛說這句老話的人,估計是廣西的農村老人,要誰家女婿回來上了床,非得被議論好幾天,這話的意思就是女婿回娘家,不能和媳婦同房,在廣西,不僅僅是女婿,只要是客人,都不給男女同房,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寧可給人停喪,不要來人成雙」,足以看出農村地區一些傳統觀念之深。這樣的觀念到底好不好呢?對於這個問題,得從實際情況來分析。
  • 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尤其是在過去那種非常貧窮的偏僻農村裡,人們世世代代更是渴望能夠過上溫飽不愁,衣食無憂的日子。為此,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那麼,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關於農村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風俗習慣很多,之前給大家盤點了一期在農村老人眼裡比較吉利的四種現象,分別是:枯木逢春猶再發、燕子築巢、喜鵲報喜、蜘蛛結網。有些朋友覺得,這些不過就是老人的一種美好的寄託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
  • 俗語「男人怕水蛇腰,女人怕小噘嘴」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文化,有的俗語非常好理解,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背後的道理,但有的俗語看字面意思卻讓人很不理解,比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句俗語。水蛇腰是女人希望擁有的身材,為什麼會有男人是水蛇腰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俗語「男人怕水蛇腰,女人怕小噘嘴」啥意思?有道理嗎?水蛇腰一方面指的是男人站立的姿勢,腦袋向前傾,細細的腰往前凸,人們認為男人若是這樣的站立姿勢,就代表肝不好。這樣的男人一般脾氣不好,一點小事就會惹怒他們。再就是因為脊椎變形,所以才造成水蛇腰。
  • 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很多俗語都被農民們交口相傳,他們都會脫口而出說出幾句俗語。農村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啊,在我國諺語、俗語都是源於農民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包含了極大的含義,每一句都表達一個道理。
  •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俗語是代表著我國農村淳樸民情的,它的內容樸實無華但是句句含金量都是非常多的,我們都知道在我國上個世紀國家發展並沒有非常好的時候,很多人不僅上不起學,有很多家庭連吃頓飽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當時很多人並沒有想著能夠多有錢,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飯。
  • 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印象歷史品讀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外貌五官都十分的看重,尤其人們對於一個人眉毛的粗細長短,會有很多的不同的看法,由此衍生出很多和眉毛有關的成語,比如「眉開眼笑」,「慈眉善目」等等。
  • 農村俗語: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這麼說?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這麼說?有道理嗎?農村流傳的俗語每句話看起來簡簡單單,仔細想一下卻又蘊含著極大的意義,這也因為此,俗語才會流傳了幾百年。小毅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最怕端午水,不怕七月半鬼。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