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得到的卻是離婚?是你不明白「刺蝟效應」

2020-12-03 臥龍心術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幸福人生。

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什麼是「刺蝟效應」?這裡面有一個小故事。

寒冷的冬天,兩隻小刺蝟抱團取暖,可是,在緊緊挨在一起的時候,彼此之間的刺成為了傷害彼此的工具,不得已之下,兩隻小刺蝟只能分開了。

天氣冷怎麼辦呢?兩隻小刺蝟前後折騰了好幾次,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夠不被對方傷害,也能夠感受到對方身上的溫度。

而針對於「刺蝟效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在閱覽室,心理學家坐在一位讀者的旁邊,讀者呢?無法接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就去了別的地方坐著。

前前後後,心理學家共測試了80個人,有的人快速離開,有的人則直接質問「你想幹什麼」。

通過這一測試,也表明了「刺蝟效應」在人際關係之中的重要性。說明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一旦距離感被打破,人就會感覺不舒服、不安全、甚至產生厭煩、惱怒的負面情緒。

「刺蝟效應」與離婚有什麼關係呢?

男人娶了美嬌妻,由於對自己的不自信,因此不放心自己的妻子,處處提防自己的妻子不說,還對自己的妻子有強烈的控制欲,不允許自己的妻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不允許妻子跟外界的異性接觸。

男人的妻子呢?對於男人特別依賴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特別的反感,甚至最後產生厭煩,選擇了離婚。雖然男人真的很愛女人,雖然男人為女人付出了很多,可再多的付出也抵不過沒有距離感。

女人嫁給了男人,男人特別的優秀,所以對男人盡心盡力的伺候不說,還時時擔心自己被嫌棄,時時擔心自己的男人被外面的女人誘惑。不自信外加不信任男人,怎麼辦呢?採取一系列的方式把男人留在身邊,採取一系列的方式讓男人遠離異性。

結果,男人受不了女人的猜疑心,受不了女人太粘著自己,選擇了離婚。離婚以後,女人心中自然是不甘心,自然是被痛苦左右,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是自己「作」,讓自己丟了心愛的人。

夫妻相處,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雙方都要給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間的。否則,被「路徑依賴效應」控制,為家庭、為愛人不斷付出的同時,還監控自己的愛人,結果就是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少,甚至會被離婚。

相關焦點

  • 離婚後才懂什麼叫「刺蝟效應」,我很想復婚,可是前夫已經再婚了
    有個心理學名詞叫「刺蝟效應」,是指刺蝟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這個詞不僅適用於職場中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係,同樣適用於感情中的戀人關係和夫妻關係。人雖然不像刺蝟一樣渾身長滿刺,但每個人身上都有刺,只不過是無形的。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都有自己的「安全區」,不管是戀人還是夫妻,彼此之間的距離應該停留在彼此的安全區以外,否則就會出問題。
  • 想讓男人愛你愛到無法自拔,「棄貓效應」是關鍵
    所以,想要維繫長久的感情,牢牢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懂得用「棄貓效應」,讓適當的距離和疏遠提升他對你的愛意。02前段時間重溫了一遍《大時代》,阮梅依舊是我心中的意難平。她為了方展博,幾乎是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在得知方展博遇到困難萎靡不振的時候,不惜千裡迢迢跑來為他洗衣做飯,照顧他;即使被他冷眼相待也不在意。
  • 兩個人相處,要提防「刺蝟效應」
    比如說朋友之間關係保持得太近,當對方需要你的時候,不管你是因為被一些重要的事情耽擱了,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讓你拒絕了對方。她的心裡可能就會對你產生芥蒂,甚至說你們之後的相處可能就不會那麼友好。當然,提防刺蝟效應並非是要你完全的離開對方,不跟對方有接觸,也不真心相待。所謂的地方就是在提醒我們兩個人相處是需要保持恰當的距離的。朋友之間如此,情侶之間亦是如此,異地戀也好,在同一所城市也罷,戀愛的時候,兩個人需要保持距離。
  • 原來,這就是「刺蝟效應」
    當第二天的朝陽升起來時,兩隻刺蝟哭了:原來最好的距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剛剛好能夠擁抱在一起,生命就能夠延續下去。這就是著名的刺蝟效應:與人交往時,不能太遠,會產生疏離;也不能太近,會失去界限。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權力邊界、規則邊界、關係邊界,都是如此。
  • 刺蝟效應:親密關係裡最大的陷阱,很多女人都忽略了
    「刺蝟效應」也被稱之為「心理距離效應」,兩隻刺蝟在天氣冷的情況下相互依偎,但是它們靠得越近,身體上的刺就越容易傷害到另一方。 如果他們能夠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僅僅能夠相互取暖,而且還避免了刺傷的一種現象。
  • 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注意「刺蝟效應」,不然容易造成情感霸凌
    不是不愛,只是用錯了方式。想毫無保留地付出,卻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承受能力。要懂得適可而止,瘋狂的佔有欲造成的傷害讓人難以接受,想要掌控卻發現早已成為局外人。 喜歡就好好保護,看到對方平安,就可以放心相處。你在愛情中保持自己的態度,兩個人能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講述不一樣的心理學。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4篇——刺蝟效應。要想找到最佳關係的平衡點,就要遵從刺蝟效應。什麼是刺蝟效應?刺蝟效應(Hedgehog Effect)是指刺蝟在天冷時靠攏取暖,但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相互刺傷的現象。
  • 兩個人能不能長久,取決於「刺蝟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相似的效應,叫做「刺蝟效應」它所強調的是心理距離效應,是指在和他人的相處中要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樣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於戀人來說,兩個人之間能不能長久,刺蝟效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其實在感情中,很多人都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當和對方在一起之後,恨不得讓對方成為自己的所有物,時刻想掌控對方的生活。
  • 當你明白了「稟賦效應」的真實原理,就知道如何讓男人越來越愛你
    所謂稟賦效應,它指的是當我們擁有了某一件物品的時候,那麼我們對這件物品的評價程度和期望值就會比還沒有擁有它的時候要高出許多。 因為此時它已經屬於我們,而在擁有的過程中也會聚焦我們對它投資的時間和精力。
  • 刺蝟法則:心理學說每個人都會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密的人
    那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用心理學解釋就是刺蝟法則。定義: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由來:生物學家為了探究刺蝟在冬天的習性,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冬天的時候,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只能相互靠在一起取暖,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會各自分開。
  • 職場效應之:海格力斯效應、刺蝟法則、巴納姆效應
    海格力斯效應—— 一直抱怨自己的工作和領導,會讓你自己進入死胡同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互動,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存在的冤冤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問題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遭受過委屈,但是一味地抱怨只會讓自己陷入海格力斯效應,終有一天它會把你的路堵死,你看什麼都會覺得是老闆同事針對你,這樣的心態無疑就陷入了無休止的煩惱之中,這樣,我們怎麼可能工作的順心?
  • 心理學刺蝟效應:請和你身邊的人保持一定距離
    每天5分鐘,從零學心理關注「心理筆記」,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已文 | 壞壞小懶貓 | "刺蝟效應"來源於西方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教育心理學家根據這一寓言總結出了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刺蝟效應"。這一效應的原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實踐中,不少老師將這一"效應"誤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大,學生失去了溫暖感,產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師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
  • 警惕「刺蝟效應」,把握尺度
    小麗總是認為這是對孩子愛的一種表現,認為他付出了這麼多的心血,孩子和他之間的感情應該是非常親密才對,但是卻發現,孩子現在有什麼話都不願意和她說,做什麼事情也是躲著她。喬英子的媽媽自從和她的丈夫離婚之後便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便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喬英子身上,無論是她的學習生活還是日常的交友都會非常的關注。她不斷對孩子壓迫之下,喬英子因此最後得了中度抑鬱症,甚至連高考選擇學校的時候也只想報離家裡很遠的學校,就是想要離她的媽媽遠一點。
  • 刺蝟效應:過分控制孩子並不好,善於保持距離,親子關係更親密
    這位媽媽離婚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子身上,希望她可以出人頭地,但是這種「沉重的愛」給了英子很大的壓力。最後高考的時候英子也為了擺脫媽媽的控制,選擇了離家很遠的大學,親子之間的關係終於爆發了。這就像刺蝟,它們渾身帶刺,如果兩隻刺蝟想接近互相取暖,結果只會刺傷對方。
  • 男女生之間,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明白「投射效應」的原理
    男人和女人之間,究竟怎麼樣相處才能夠走到最後,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明白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指的是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即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別人,這種認知障礙最容易發生到親密關係之間。
  • 讓男人乖乖聽話的小技巧:掌握「刺蝟效應」
    -01-有一對走進金婚的夫婦透露了他們相愛幾十載的感悟:「真正相愛的人,是不需要無時不刻在一起的,他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溝通和默契,是對彼此心靈的助長和讚許。你若是想改變這個局面,讓你的感情成為想像的那般,那就得花點小心思。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有用的小技巧——刺蝟效應。所謂刺蝟效應,是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
  • 離婚的她始終不明白:愛一個人,不是一味對他好就可以了!
    兩人結婚後,曉曉還是一如既往的對峰子好,不讓峰子做一點家務,每天早早起床給他做早餐,熨衣服,打領帶。她記得住峰子每一個喜好,了解他比自己還透徹,在她心裡老公峰子是那麼的閃耀,閃耀到她沒辦法將自己擺放到和他同等的高度。峰子經常對她說,曉曉你沒必要對我那麼好,真的!結婚的第三年,在兒子1周歲的時候,峰子提出了離婚。
  • 心理學「刺蝟效應」:親子關係也需心理距離,家長要把握好「度」
    親子關係也需要保持心理距離,父母需要有個"度",不然給孩子帶去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在心理學叫做"刺蝟效應"。那麼什麼是"刺蝟效應",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一、 "刺蝟效應"反映出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刺蝟效應,是指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
  • 姑娘,你活得那麼廉價,男朋友會不要你的
    但也慶幸,因為知道了,很多現實中的愛情,是那麼不經摧殘。就會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女生,在愛情中怎樣去做,才會得到男人珍視。1.愛自己三分,七分愛別人電視《蝸居》裡有一句臺詞:女人活到我這個歲數,早該明白了男人都是一個樣。
  • 夫妻離婚不離家,為什麼還要離婚呢?是顧忌還是算計……
    但是婚後李芳和老公一旦吵架,就經常鬧得很大,好幾次鬧得差點要離婚。每次李芳的父母總是百般勸阻,不讓他們離。父母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誡小兩口:夫妻間哪會沒有矛盾呢?有問題就坐下來好好溝通,說開了日子才能過得好。李芳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也是個當媽的人了,女兒才剛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