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李先生來電諮詢說,他們那裡有的老人在公園裡走路怪模怪樣的,說是什麼「螃蟹步」,可防治腰腿疼痛。他雖然是位中年人,但骨質疏鬆較明顯,一年前因為外傷,腰椎還有2個壓縮性骨折,現在不僅腰腿疼痛,連走路也比較困難。李先生問,他也能如此「螃蟹」走路嗎?
所謂的「螃蟹步」,就是像螃蟹那樣橫著走。行走前,人處於稍下蹲姿勢,雙腳的腳後跟向外45度展開,同時慢慢吸氣,膝蓋也向著腳尖方向慢慢扭動。然後一邊吐氣,一邊慢慢橫著邁步,邁一步大約用5秒鐘時間。
腰腿痛可適當練「螃蟹步」(華蓋/供圖)
如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的疾病,對於這樣的患者,經常側身行走以及側身上下樓梯(註:若一側病變則健側在前患側在後,兩側病變則根據患病輕重程度而定),對膝關節有保護作用,同時可儘量減少或避免對已經患上骨性關節炎的關節直接刺激而加重損傷。如今患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的中老年人也很多,而經常走走「螃蟹步」,又有類似「下蹲健身法」的效果。據醫學科學研究表明,人在下蹲時,身體兩個最大的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摺疊到最大程度,各關節幾乎不承受身體重量。現在,由於人們的工作習慣,跟「久坐」越來越「親熱」。久坐,使腰腹部血液循環嚴重受阻,因腰椎受壓、脊柱前凸,頸椎僵直等造成的各種疾病如頸腰肌勞損、增生(肥大)性脊柱炎、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應運而生。如果人們能多蹲一蹲,多走一走「螃蟹步」,可有效地擠壓腹部血液,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腹部瘀血。同時,可使腰椎關節相對鬆弛,感到舒適。另外,能正常走「螃蟹步」的人,同時也提示其腰骶關節、骶髂關節以及髖關節等功能良好。
不過,由於「螃蟹步」很費力,又跨步大,年齡過大的人以及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宜走得時間過長,以每次3~5分鐘為佳。其次,老年人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每天的運動量。運動時要穿柔軟的運動鞋或布鞋。李先生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為了防止因走路不穩摔跤再次造成骨折,請您不要「湊熱鬧」,還是規規矩矩走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