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太受人待見,但開發潛力巨大

2021-01-08 紫俠號

我們知道,許多來自國外的物種,到了我們國內後會泛濫成災,影響生態系統平衡,這樣的物種就被定為外來入侵生物。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都有害,但也有一些具備開發利用的價值,比如小龍蝦,美國水蛙等。今天我們介紹的這種生物,來自非洲,雖然它不太受待見,但是卻具備很大的開發潛力。

這就是尼羅羅非魚。2014年發布的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尼羅羅非魚赫然在列。在海南等一些地方的野外河湖中,尼羅羅非魚已經非常常見,當地人不喜歡吃這種魚,抓到後往往會拿來餵養雞鴨。其實這是一種浪費,因為尼羅羅非魚可是聯合國推薦的優質養殖水產。

尼羅羅非魚屬於羅非魚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屬於熱帶經濟魚類。適合羅非魚生長的水溫在24攝氏度到32攝氏度,水溫30攝氏度的時候,尼羅羅非魚生長速度最快,當水溫下降到10攝氏度以下的時候,尼羅羅非魚就會停止進食了。所以它只適合海南,廣東,廣西等地養殖,現如今,它已經被許多熱帶國家引進,並創造出了很高的經濟價值。

然而,作為一種外來魚類,我國的消費者對它並不買帳,我們傳統上的四大家魚,以及常見的魚類都有專門的吃法,羅非魚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在它剛剛引進國內的時候,幾乎打不開銷路,以至於許多養殖戶都放棄了,尼羅羅非魚也就進入到了野外河流當中,並逐漸發展壯大。

尼羅羅非魚繁殖能力強,而且適應力很快,所以泛濫成災也就可以理解了。

雖然現在它不太受待見,但是作為食用魚來說,尼羅羅非魚口感不輸我們常見的四大家魚,它不但肉質鮮美,而且刺很少,營養價值也相當高,適合我們常用的烹飪方法。

大家吃過尼羅羅非魚嗎,感覺如何?

相關焦點

  •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你們對魚類有什麼樣的了解呢?你們喜歡魚類嗎?聽說世界上還有有一些外來入侵魚類呢?下面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外來入侵魚類,它們競爭力強,繁殖迅速,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澳大利亞:入侵物種威脅甚於過度開發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瀕危物種恢復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入侵物種和棲息地喪失是澳大利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威脅,而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過度開發利用。        澳大利亞是全球17個物種「巨型」國家之一,超過全球12%的脊椎動物物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物種中有4/5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科爾尼說:「澳大利亞面臨物種持續滅絕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們對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威脅認識不足,反應不充分。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據初步估計,松材線蟲等13種主要農林入侵物種每年對我國造成574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廣西近兩年出現的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入侵物種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現如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是越來越頻繁,不過隨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物種入侵的事件也是越來越多。中國算是世界上物種入侵最多的國家,像我們的熟悉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都屬於入侵物種,不過這兩種入侵物種還好,它們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價值。
  • 蟑螂是家裡的「入侵物種」嗎?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有什麼不一樣?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43字,閱讀約3分鐘無論如何,很多人認為入侵物種特別遙遠,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入侵物種。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是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東西在高科技城市並不常見,所以給人的距離非常遠。但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因為有一個物種,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它都特別活躍,生活在每一個角落。是「蟑螂」。很多人一說起蟑螂就聞風喪膽。畢竟蟑螂特別可怕,特別噁心。
  • 同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牛蛙、小龍蝦受追捧,有種魚卻無人問津
    大多數人對物種入侵的概念應該都不會感到特別陌生,它指的是原本在某一個地區生活的動植物,經過長時間的繁殖擴張,突破了原先所處的環境,入侵到其它的國家和地區。外來物種的普遍特點就是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繁殖能力和破壞能力也十分突出,一般情況下來說,如果一個地區突然出現了外來物種,時間一長,當地的生態環境都會遭到明顯破壞。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但是,不能因為一個個例來誤認為吃貨可以解決物種入侵,許多的入侵物種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光靠吃貨的力量根本是杯水車薪,更不用說還有許多無法食用的入侵物種,接下來我們看看那些打敗吃貨的一些入侵物種。福壽螺福壽螺肉多為什麼不好吃呢?問題就在於它需要充分烹飪,燒熟透了才能食用,否則其體內攜帶的病菌和寄生蟲會嚴重危害使用者的生命,但是長時間的烹飪又會使得其肉質過度老化,難以下咽,不受人喜歡。
  • 最大淡水魚之一,尼羅河鱸魚入侵淡水魚產區,成最強入侵物種之一
    在魚類中,鱸魚是一種味極鮮美的食用魚,常見的鱸魚是一般體長30-40釐米,體重400-1000克左右,但在非洲,還有一種稱為「尼羅河鱸魚」的魚,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也是最強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 美國遭物種入侵,連水泥都吃,我國人也沒辦法,但在非洲活不下去
    在全球化時代到來之後,因為國與國之間要進行密切的交流,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在頻繁的發生,就比如在我們中國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小龍蝦,就是一種入侵我國的物種,不過最後還是被我國的吃貨大軍輕鬆解決了。而這次我們要講的是美國的一種入侵物種,連水泥都吃我們國人看見也沒辦法,這種物種就是非洲的大蝸牛,因為在美國是入侵物種,所以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方面非洲大蝸牛都是極強的。值得一提的還有這種蝸牛的吃飯能力,可以說根本就不挑食,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林木都可以是食物,有時候甚至就連水泥都吃,而美國人面對這樣的入侵物種也是束手無策。
  • 小龍蝦的上位史:日本人帶來的「入侵物種」,成為中國美味享受!
    可就是不明白外國人為何不待見這種美食。中國餐桌上異常火爆的小龍蝦在國外收到冷遇,真是暴殄天物。美國導演Graydon Sheppard製作的「口腹之慾」系列短片《龍蝦》一片中,他講述了龍蝦是如何從卑微的食材變身為高級料理的歷史。導演坦言:炎炎夏日,沒有比一邊享受著涼風習習的冷氣,一邊對著眼前的大龍蝦大快朵頤更為暢快淋漓的了!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入侵物種」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亞的穴兔、我國的福壽螺、德國的大閘蟹、英國的小龍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種。尤其是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儘管澳大利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滅殺穴兔,但是穴兔的數量依然維持在100億隻左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 繼非洲大蝸牛之後,又有物種入侵美國,它快造成另一物種滅絕了
    人類創造文明、建設文明所需要的所有原材料都來自大自然,就連人類本身都是從自然界走出來的,因此要想讓人類文明在地球上長久地延續下去,就必須處理好與自然的關係,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追求的意境,但沒有那麼容易達到。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
  • 如果老虎物種入侵了非洲會怎樣?
    別說獅子了,就是非洲二哥鬣狗的掏肛大法,老虎都頂不住。再說老虎到了非洲如何生存的話題,老虎體型龐大,奔跑速度一般,捕獵主要依靠偷襲,在非洲草原上,老虎不太容易隱蔽,所以不能在很靠近獵物的情況下,也就發揮不了偷襲的作用。參考獅子捕獵,是依靠完美的團隊協作完成的。非洲那些食草動物都非常善於奔跑,以老虎的單獨捕獵水平,無法依靠偷襲,速度又跟不上,所以應該是很快就會餓死。
  • 堪稱世界十大動物物種入侵事件,其中一種竟然來自中國!
    物種的入侵可以是任何的植物、動物或真菌,它們被引入到非本源棲息地,並呈現出擴散的趨勢,這會對社會環境、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本次我們就來說一說堪稱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10類動物物種入侵事件。這一物種的雌性個體每年可繁殖100,000到500,000個幼體。它們原產於東歐和俄羅斯西部,後來通過人類船隻被帶到了美國的五大湖地區,儘管它們看上去對該地區的其他野生動物影響不大,但對於周圍的城市來說,它可是一個讓人頭疼不已的問題,因為他們堵塞了當地發電廠的進水口。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這五個亞種以外,另有一個變種就是白玉蝸牛,這種大蝸牛是非洲蝸牛的白化種,因為潔白無瑕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也常被當做寵物來養。事實上除了白玉蝸牛以外,其他的非洲大蝸牛亞種統統都被我國化為了「外來入侵物種」,並且它們也是危害最嚴重的十六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物種入侵是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隨著全球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十分的頻繁,而有一些生物往往會跟隨著輪船或者是貨櫃等貨物運往到其他國家,從而在該國造成泛濫。最典型的就是澳洲野兔事件以及美國的亞洲鯉魚事件。
  • 入侵物種又作妖?這次是非洲大蝸牛,破壞農村土地,怎麼都抓不完
    就在人們還在為草地貪夜蛾的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又有入侵物種在農村作妖了,福建莆田有網友發博表示家鄉出現了大量的非洲蝸牛,村民們每天拿著大桶去撿,卻怎麼都撿不完!該網友表示這些大蝸牛現在正在莆田各地農村的菜地和田地裡蔓延,肆無忌憚的啃食瓜果蔬菜,為了消滅它們,農民們也用了很多藥,可是依然殺不死。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當你到國外旅遊時,你會品嘗到當地的美食,比如法國的鵝肝,日本和韓國的泡菜生魚片等等,這些美味佳餚刺激我們的味蕾,在非洲這片土地上,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非洲肥沃的土地,加上其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了野生動物,非洲人花了幾千年的時間來適應它,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 不受待見的「中間小孩」
    不受待見的「中間小孩」 在兄弟姐妹中的順序決定了你在家庭中的地位。通常我們發現,第一個孩子或者最小的孩子都比較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而中間的那個卻幾乎無一例外的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