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逢年過節吃芋頭是不少地方的習俗,不少消費者為了圖方便更是喜歡購買菜市場上的去皮芋頭。不過,去皮芋頭利用二氧化硫來保鮮的事我們時有耳聞,那麼,市場上的情況真的如此嗎?假如不小心買到這樣的「毒芋頭」,是不是就該扔掉?
對此,本期生活實驗室就從不同市場上購買了去皮芋頭,並聯合市工業科學研究院進行檢測,看看這些去皮芋頭是否真的帶「毒」,如果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有效去除。
添油加醋「卸妝」效果不佳
上周,記者在市區兩家菜市場的3個攤位分別購買了3份去皮芋頭送往市工業科學研究院進行檢測。檢測發現,三份去皮芋頭當中有一份測出二氧化硫,因此以該芋頭為樣本做了實驗分析。
「去除二氧化硫的方法並不難,但作為家庭消費者,需要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對此,市工科院實驗人員設計了幾種常見的烹飪方法進行實驗,分別是:將芋頭直接煮熟、蘸醬油後煮熟、蘸黃酒後煮熟、蘸白醋後煮熟、加食鹽後煮熟以及焯水一遍後測試其二氧化硫殘留量。
實驗發現,該份去皮芋頭的表面檢測出二氧化硫含量373mg/kg,直接煮熟處理後,其表面二氧化硫的殘留值仍然達到228 mg/kg。市工科院分析測試中心工程師王凡非表示,國家雖未明確對去皮蔬菜的二氧化硫殘留值進行規定,但參考其他食品標準,這樣的殘留值是很高的。例如國家規定經表面處理的鮮水果二氧化硫的最大殘留量為50mg /kg,幹制蔬菜二氧化硫的最大殘留量為200 mg /kg。
此外,芋頭蘸醬油煮熟後二氧化硫殘留量為155 mg /kg,芋頭蘸黃酒煮熟後殘留量為220 mg /kg,芋頭蘸白醋煮熟後殘留量為107 mg /kg,芋頭加食鹽煮熟後殘留量為191 mg /kg。「從數值看出,用這幾種調味品來處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烹飪處理後二氧化硫仍然會殘留在湯汁當中,人體還是會攝入很多。」實驗人員表示。
高溫焯水一遍食用更安全
由於芋頭、馬鈴薯去皮後,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會被氧化,外表變黑、發黃,影響賣相,而二氧化硫對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因此,很多不法商家在去皮後的馬鈴薯、芋頭中添加二氧化硫,不僅能使外表光鮮,還能達到掩蓋黴斑,以次充好的目的。人若長期攝入二氧化硫,會直接影響生長發育,並容易引起多發性神經炎和骨髓萎縮等病症。
那麼,是否還有簡單可行的二氧化硫去除方法?實驗人員繼續測試發現,將芋頭高溫焯水一遍,食用最安全。
實驗人員首先將芋頭放進沸水鍋中略滾一遍,再撈出檢測發現,芋頭二氧化硫的殘留值只有48 mg /kg,而將芋頭表皮削去一層後再放進沸水鍋中焯水一遍,二氧化硫的殘留值更是降低到21 mg /kg。「這已經達到了相對安全的數值,因此去皮再焯水是去除二氧化硫最為有效和安全的烹飪方式。」王凡非表示。
此外,工科院專家還提醒大家,由於芋頭表皮部分比其內部的二氧化硫含量要高得多,因此在食用去皮芋頭即使不進行焯水,也要將芋頭表面削去一層後再食用。記者楊昊潑 通訊員王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