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治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新方法

2020-12-03 生物谷

2019年5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在《PNAS》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小鼠葡萄球菌皮膚感染的生物學機制以及小鼠免疫系統的抵禦機制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眾所周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CA-MRSA)通常會引起皮膚感染,同時也可以在全身蔓延,引起侵襲性感染,如敗血症,甚至死亡。


這些CA-MRSA細菌對多種抗生素的抗性越來越強,使得它們特別難以治療。在健康人群中,身體的天然免疫防禦通常會使CA-MRSA感染皮膚,適當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療它們。然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難以對抗細菌,細菌可能會侵入並導致威脅生命的感染。


作者指出,CA-MRSA和其他多藥耐藥細菌正在成為醫療保健領域的一個更大問題,因為大多數抗生素不再能夠抵抗這些感染,並且很少有新的抗生素正在開發中。在CA-MRSA的情況下,有時僅剩下兩種或三種口服抗生素可以治療這些感染。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因此,作者正在努力了解小鼠免疫系統抵禦MRSA感染的具體細節,以開發探測人體免疫系統的方法,以開發可與抗生素治療方案一起使用的替代性免疫治療,或消除對抗生素治療方案的需求。


在他們之前的研究中,作者發現一種名為IL-17的細胞因子蛋白對於開啟宿主防禦葡萄球菌感染至關重要,但仍舊不清楚哪類細胞是產生IL-17的源頭。此外,有兩種類型的IL-17,一種稱為IL-17A,另一種稱為IL-17F,研究人員不知道是否需要兩種來啟動針對CA-MRSA的宿主應答。因此,他們與NIH的同事合作,發現兩種類型的IL-17都參與了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然後研究人員分析了MRSA感染小鼠之前和之後從感染部位以及來自淋巴結中提取的細胞。他們根據每個細胞表面上發現的蛋白質類型,用不同的顏色標記這些細胞。在沒有MRSA的小鼠中,在用MRSA感染小鼠後,稱為γ/δT細胞的特定類型的T細胞顯著擴增。


「我們認為這一個單一的γ/δT細胞克隆正在介導小鼠的IL-17保護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些結果真的依賴於今天科學家們可以獲得的最新技術。例如,10年前我們無法想像這一點。」作者下一步計劃檢查人類中的相關T細胞反應,以確定是否存在類似的機制。(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On the way to fighting staph infections with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相關焦點

  •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作者:劉又寧 劉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國細菌耐藥性監測(CHINET) 2013年的資料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佔分離總菌株數的9.61%,其中MRSA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的平均檢出率為45.2%,MRSA分離率最高的醫院達72.0% 。
  •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 2018-10-18 16:17:47 來源: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操作步驟1、增菌培養法(1)檢樣處理:按無菌操作取檢樣25g(ml),加入
  • PNAS:西伯利亞棕熊的唾液能有效殺滅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2018年9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羅斯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發現,西伯利亞棕熊的唾液中含有的特殊化學物質能夠有效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
  • 香港大學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新華社香港9月7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大學7日公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合成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並有助解決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問題。  使用抗生素是傳統治療金黃葡萄球菌的方法,但可能導致耐藥性問題,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於2009年開始研發新治療方案。
  • 強大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來了!
    最近,義大利錫耶納諾華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與芝加哥大學合作,發現了針對流行病相關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非常有效的疫苗,這個疫苗結合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發病機制中已知的發揮不同的作用的5個保守抗原。這篇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PNAS。
  • 抗金黃色葡萄球菌 下一代疫苗有了新策略
    抗金黃色葡萄球菌 下一代疫苗有了新策略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皮膚、軟組織和血液感染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種機會性病原體,容易產生耐藥性,導致嚴重疾病。
  • 港大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金黃葡萄球菌 有助解決耐藥性問題
    【港大發現非抗生素方法治療金黃葡萄球菌 有助解決耐藥性問題】香港大學9月7日公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合成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並有助解決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問題。負責帶領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說,「若感染了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致命性相當高。
  • Sci Adv:阻斷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策略
    2015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在人體鼻腔中繁殖的細菌,攜帶該菌的個體往往容易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近日,來自國家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我們或許可以利用一些良性的細菌來將金黃色葡萄球菌「趕出」體外;研究者指出,在確定細菌的繁殖能力上,人體機體的環境遠比基因更加重要,而且有時候某些常見的鼻腔細菌就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鼻腔中的繁殖。
  • Nat Commun:人體中存在的脂肪酸促進金黃色葡萄球菌抵抗FASII抑制劑
    2016年10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Hôpital Cochin(APHP)醫院、巴黎第五大學、巴斯德研究院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中天然存在的脂肪酸會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輝瑞終止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多抗原疫苗PF-06290510 IIb...
    2018年12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近日宣布,將終止評估實驗性金黃色葡萄球菌(S.aureus)多抗原疫苗(PF-06290510)的IIb期臨床研究STRIVE,原因是疫苗無效。該決定是基於由外部專家組成的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在開展預先計劃的臨時分析之後給出的建議。
  • 無症狀運動員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植與感染風險
    無症狀運動員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植與感染風險
  • 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新療法
    在足以致命的病原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侵襲人類皮膚,軟組織,骨頭,關節,甚至導致菌血症。由美國聖地牙哥分校加州大學(UCSD) Victor Nizet教授最近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中具一關鍵因子,使其可在免疫系統的白血球毒殺作用中逃脫。
  • Nature:重組抗生素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這類藥物是由抗體與抗生素搭配組成的,它能夠特異性消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即使是最難以殺滅的耐藥性菌株。對小鼠進行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這類藥物的使用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的程度,比單獨使用萬古黴素還要明顯。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如果這類發現對人類的微生物感染同樣適用,那麼它將能夠幫助提高金黃色球菌感染的治癒率。
  • 科學看待速凍面米食品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問題
    10月19日下午,有媒體報導北京市工商局例行食品安全檢查結果,其中思念三鮮水餃(批號:20110628106A)檢測不合格,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並處以下架及罰款。    有關此類問題,我會已於2007年4月以《就知名品牌速凍食品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說明》為題發文就速凍面米食品中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了科學的解讀。
  • Antimicrob Agents Ch:「聰明」粘液藥有助於抵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細菌會附著在包括導管,人工關節,植入物以及患者的燒傷和傷口等部位,並且形成細菌生物膜,這是抗生素治療失敗和導致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在最新的研究中,昆士蘭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混合抗生素,旨在穿透粘液屏障,保護侵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 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前列腺炎並不可怕
    最近有患者在網上諮詢我有關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前列腺炎的治療問題。首先來看看什麼是溶血葡萄球菌可能大家都會被「溶血」這個詞嚇到,但它其實只是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的主要組成菌株之一,屬於條件致病菌。那什麼是條件致病菌呢?
  • 科學家用光來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讓我們回歸正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發院內獲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而諸如MRAS(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耐藥菌株往往會讓人致命。金黃色葡萄球菌需要鐵離子才能夠生長繁殖,它們常常會「扒開」血細胞,「抓住」血紅蛋白來汲取鐵離子,而其它革蘭氏陽性菌很有可能也會做出這種事情,但金黃色葡萄球菌系統目前研究者研究地最為深入。
  • 研究:金黃色葡萄球菌新發現或將為皮膚炎症治療鋪平道路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宣布,一種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典型無害細菌感染後產生的毒素已被發現可觸發傷口癒合
  • 揭示益生菌芽孢桿菌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機制
    2018年10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泰國姊妹校皇家科技大學和瑪希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在益生菌消化補充劑中常見的一種「有益的」細菌有助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即一種可引起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