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到底要不要去魚鱗?很多人做錯了!記住這三點,帶魚完整不腥!
帶魚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價格卻又根親民的一種海魚,肉厚刺少、老少皆宜。帶魚的表面有一層銀光閃閃的薄膜,很多人會以為那是魚鱗,認為這「魚鱗」是腥味的來源,都會在烹飪之前將那層「魚鱗」洗掉,其實這種做法大錯特錯!帶魚表面的「魚鱗」是一由一種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也叫「銀脂」,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以及6-硫代鳥嘌呤物質,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優質脂肪,不僅可以增強智力、延緩大腦衰老,還能美膚秀髮!所以說以後做帶魚時千萬不要將這層銀脂洗掉了。
另外帶魚的選擇也很重要,市面上帶魚的價格可謂三六九等,個頭大小、新鮮程度、冰鮮還是冰凍,價格都不等。最便宜的五六塊錢已經,貴的得二三十一斤,而拋去個頭大小不說,我們最起碼要保證買來的帶魚是新鮮的。那麼挑選帶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優質的帶魚表面的銀脂閃亮有光澤、不破肚不破頭、眼球飽滿、優質厚實有彈性,無腥臭味,相反外皮黯淡、銀脂分布不均勻、有破肚、肉質鬆散的不能選。
帶魚肉質鮮嫩,不管是幹炸,還是紅燒,為了保證魚身完整,我們通常會將帶魚段裹上一層粉,入鍋油炸。那麼這裡的粉到底是澱粉,還是麵粉呢?一般裹澱粉油炸或者油煎,會更好吃,澱粉會讓外皮更加酥脆,而且不吸油,炸出來的帶魚外酥裡嫩。而裹麵粉的話,帶魚外層會形成一層厚厚的保護膜,剛炸出來是脆的,放涼之後就會軟塌,而且裹麵粉吸油多,會更油膩一些。所以炸帶魚或者煎帶魚時,建議大家裹上一層薄薄的澱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道紅燒帶魚的做法,只要記住三點,做出來的帶魚色澤誘人,湯汁濃鬱,鮮香美味,帶魚完整不碎肉,而且沒有太大的腥味哦!
【紅燒帶魚】
帶魚2條,蔥1根,蔥半塊,蒜瓣5個,料酒1勺,生抽1勺,老抽1勺,冰糖1小塊,陳醋1勺,鹽適量,玉米澱粉適量。
【具體做法】
1、帶魚流水衝洗乾淨,撕去肚子裡的黑色內膜,這才是帶魚腥味大的主要來源。洗乾淨的帶魚切段,用蔥、姜、料酒醃製10分鐘左右。
2、帶魚用廚房紙擦乾表面的水分,裹上一層薄薄的玉米澱粉。
3、鍋中倒油,油熱放入帶魚小火煎,煎至表面微黃,盛出備用。我用的是帶高溫的砂鍋,普通砂鍋不能用來油煎哦!
4、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切好的蔥、姜、蒜炒出香味,能吃辣的加點幹辣椒。
5、在蔥姜蒜上面鋪上帶魚,這樣可以防止帶魚糊鍋。放入一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小塊冰糖、一勺陳醋,加入一碗熱水。
6、蓋上鍋蓋,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燉10分鐘左右。
7、出鍋前可以嘗嘗鹹淡,口味淡的基本上不需要再添加鹽了。撒上一些蒜花兒或者香菜就可以開吃了。
【小貼士】
1、帶魚的「魚鱗」不要洗掉,但是肚子裡的黑色內膜一定要清理乾淨。
2、裹上澱粉煎魚時,不要頻繁去翻動魚身,等一面煎至凝固,輕鬆一推就能輕而易舉地翻面了。
3、燉魚時,用開水,千萬不要加冷水,加冷水燉出來的魚腥味大。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期待您在留言區跟我分享;如果您覺得我有不對的地方,期待您在留言區指正;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地方,期待您在留言區提出!關注若愚媽媽在廚房,每天跟您分享美食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