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總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在我們中醫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在正常情況七情變化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但是,一旦因內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過就會導致人得多種疾病。
首先來說七情太過會損傷相應之髒:
即心在志為喜,過喜則傷心;
肝在志為怒,過怒則傷肝;
脾在志為思,過度思慮則傷脾;
肺在志為悲為憂,悲憂過度則傷肺;
腎在志為恐,過恐則傷腎。
1怒則氣上、怒傷肝
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簡稱「五志」。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善恐(容易受驚嚇)、目無所見、或陰囊縮筋攣,實則多怒、兩脅少腹痛。
大怒常常致使肝氣上逆,甚則血隨氣逆。臨床主要表現為:頭脹痛,面紅固赤,急躁易怒;血隨氣逆則嘔血,甚則昏厥卒倒;若肝氣橫逆犯脾,可兼見腹痛、腹瀉等症。
2喜則氣緩、喜傷心
「喜傷心」的典型例子,就是《儒林外史》裡的「範進中舉」,一個落魄書生,幾次考舉人不中,在他已經絕望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好消息,居然考中的舉人!這個好消息讓他樂極生悲,居然當時就樂瘋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喜傷心」的例子。
過度喜樂,會使心氣渙散或心神憚散。輕者可見心悸失眠、少氣無力、精神不集中等;重者神志失常、狂亂,或見心氣暴脫而大汗淋漓、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
3思則氣結、思傷脾
心情不好時皮膚、內分泌等等一些病症都會出現。《黃帝內經》中提到「思傷脾」,從中醫角度講,每一種情緒都可以影響內臟器官,導致人體氣血運行方面出現問題。
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思慮過度不但傷脾,還會導致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過度思慮,導致心脾氣機鬱滯,運化失職。臨床可見心悸、失眠、多夢、精神萎靡及倦怠乏力、食少、腹脹、便溏等症狀。
4恐則氣下、恐傷腎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前陰和後陰,主管二便。也就是說,人的大小便都要受到腎的控制。尿液的貯藏和排洩雖在膀胱,但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洩必須依賴腎氣的蒸騰氣化和固攝作用才行。糞便的排洩,雖與大腸的傳導功能有關,但也與腎氣的推動和固攝有關。
故事中高逢的表侄出現小便失禁的症狀,原因就在腎司二便功能的異常。通過整個故事情節,我們不難發現病人是因受到了驚嚇,才出現小便失禁的。換句話說,就是驚恐傷腎,導致腎司二便功能受損、小便失禁。那麼,為什麼驚恐單單傷腎呢?難道就不能傷肝、傷肺嗎?這就要追溯到《黃帝內經》中關於五志與五臟的相互關係了。
指過度恐懼,致使腎氣失固,氣陷於下。臨床可見大小便失禁,遺精、滑精、骨痿等症狀。
5悲(憂)則氣消、悲傷肺
中醫說的「肺」,不僅包括我們呼吸的肺和呼吸道,還涉及到人體的免疫系統,因為中醫講「肺主衛外」,這個「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能力,就是免疫系統。
過度的悲哀,消沉,人的免疫力是要降低的,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癌症病人。癌症研究者發現,癌症的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這些人在被診斷癌症之後,人變得極度悲觀,由此一靡不振紙質一病不起,究其原因,是悲觀的情緒使免疫力明顯下降,由此給了癌症細胞繁殖和擴散的機會。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形容的也是這種心理狀況,他們因為悲哀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沒有心氣了。所以,悲傷肺的更準確解釋,是悲傷會使人的免疫力降低, 後者可以導致包括肺在內的, 全身任何一處器官組織的損傷。
指過度悲憂,導致肺氣耗傷或宣降失常。臨床常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症。
6驚則氣亂
驚則氣亂,氣亂是指氣機紊亂,主要是指心氣紊亂。大家注意,主要是指心氣紊亂。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地用驚這種刺激,也就是說突然受驚,結果這個驚引起心氣紊亂,心神失守。把這個意義叫做驚則氣亂。就是說心氣紊亂,表現為特徵:驚慌失措。解釋這個驚慌失措是驚導致心氣紊亂,心的氣機紊亂的結果。所以臨床表現出來驚慌失措。
7思則氣結
這裡的氣結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思會導致氣機結滯,就是氣機運行阻滯,叫結。而在這裡面講,情志直接傷及內臟,根據這個原理,這裡的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容易導致脾氣鬱結。脾氣鬱結就是指脾的氣機運行發生了阻滯,或者說發生了異常,影響了脾的功能。這個和這裡面用脾氣鬱結這個概念,就是脾氣結。那麼脾氣鬱結和肝氣鬱結不完全是同義的。導致脾的氣機紊亂影響了脾的運化功能、升清功能或者是統血功能,總之是通過影響脾的氣機升降失常而表現就是脾的功能異常。中醫經常講思慮傷脾,思就是思慮。在現實生活當中,這個人如果經常過度的思慮,有什麼事經常想,想不通,那麼生活上一個很不好的表現就是不愛吃飯,食慾下降。沒有一個人每天都愁眉苦臉的總是那麼心事重重的,他食慾很旺盛。現實生活當中心事重重,中醫用過思來定義它。那結果呢?食慾下降。中醫看由於這樣一個原因引起的脾胃的運化功能發生改變,怎樣來理解呢?思則氣結。是脾氣鬱結影響了脾的運化功能。關於七情影響臟腑氣機紊亂就要求同學們記住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注意這裡面我們把怒則氣上僅僅和臟腑相應,因為它直接影響臟腑氣機。將來學習氣血失調的病機的時候,這個氣上還不僅僅包括這個概念。將來我們在後面講病機學說的時候來進一步定義它。注意這裡限定的是情志失調影響相應的臟腑,所以我們在講情志的時候僅僅地定義在髒,講肝氣上逆,而沒有說它和其他臟腑的關係。注意這個概念,回答氣上這個概念的時候只有在怒這個條件下,理解它和肝的關係。離開這個條件,這個氣上不能僅僅理解是這樣一個定義。七情是咱們內傷疾病裡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內傷病因當中佔第一位,足見中醫學對七情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