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臟和陰陽五行的關係

2021-01-08 小喬養生堂

大家都知道中醫有一個學說叫做五行理論,就是把人體的一些臟器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從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調節我們一些疾病,但是有些朋友,大家知道我的五臟分別針對的是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哪個屬水,哪個屬金,哪個又屬木,哪個又屬土大家不一定清楚。

或者說你可能知道,但是一段時間不用都忘記了,但是怎麼樣能夠記得夠清楚的,今天我把他的一個歸屬關係一一給大家已從新的記憶一下,首先我們要知道心主溫煦,心可以股東氣血的運行是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所以說它屬火,大家記住。

第二個就是肝,肝主升發喜條達。像我們肝臟,肝升發喜條達的時候的契機就會比較好。所以說它屬木,因為木我們都知道它是往上長的,所以他的升發作用就很強。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

第三個是脾,脾為後天之根本,那我現在問你樹要生長他們根本是什麼。土壤對吧,所以說脾它屬土,土就是皮的一個主要屬性,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

第四個就是肺,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有時候我們就像出現咳嗽的問題,這就是肺它的肺氣不能速降導致的。這裡的和一個古代人們在打仗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形容一個打仗的地方,說一片肅殺的景象,所以精氣給人帶來的感覺就是比較蕭條,所以說肺屬金。

腎的話最後一個,這點很好理解,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所以說這就是五臟和五行。

當然五行也有相生相剋的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鬱土虛或土壅木鬱;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肝病是這樣,其他臟器的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係,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五行學說,常常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不僅可以說明事物矛盾雙方的一般關係,而且可以說明事物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較為具體和複雜的關係,從而有利於解釋複雜的生命現象和病理過程。

如果小夥伴們喜歡我分享的內容可以為我的文章點個讚,並且關注我。你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給我留言,最後在這裡感謝朋友們的閱讀

【註:本文由〖 小喬養生堂〗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經典片段1:羅天大醮講人體五臟、天地五行與《西遊記》
    比如羅天大醮篇借張楚嵐之口說出五行與西遊的關係,頗為有趣。這也是近年流行的對西遊再解讀的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人體五臟與五行、五雷正法首先,張楚嵐所學的五雷咒,師出龍華山正一天師教,所謂五雷,實則是五炁(五種陰陽調和比例不同的氣)。而這五種氣每個人身上都有,分別儲存在五臟裡,就看你會不會運用。人體五臟儲存五氣,對應五行,暗合天地陰陽。
  • 人體五行是按照天地之五行變化的,五臟養生就看懂不懂五行了
    在說人取法天地的具體方法,我們還是有必要再把天地人三者的五行再重新捋順一下。因為這三者五行,都是按照東西南北中央五個方向來說的,所以內容非常豐富,但是在《我與內經》專欄,還不到全部展開的時候。所以還是只能進一步加深大傢伙兒對五行的一種理解,如何去理解五行能達到這種程度,那麼知道這五個方位說的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天地的五行這裡不說,從人體五行說起,也就是從人體五臟說起。黃帝內經原文較長,只選擇東方位置說下,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 五行在人體中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五行學說在人體運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體組織聯繫起來,利用五行生剋關係說明臟腑之間互相運行的準則。五行可代表萬物,我們平時知道的東方木,西方金,中央土,北方水,南方火,這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的體現,在人體我們以肝心脾肺腎為中心。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中醫五行與人體五臟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推薦食物:梨、白蘿蔔、山藥、杏仁、百合、銀耳  水  屬水的時令:冬季  屬水的器官:腎、膀胱、耳。外餐過多會傷腎,這可是我們最在意的器官。大廚做飯共同的特點就是油大鹽大,這樣更下飯更香。可是鹹味屬水,和腎一族,適量是有益的,過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時面色發黑,腎臟可能有問題。
  •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古嶽丘壑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陰陽五行不是科學,甚至有人說陰陽根本就不存在。尤其在攻擊中醫的時候。他們只承認現代醫學才是科學。但現代醫學給人看病的時候,也會說某某人呈陰性或陽性啊。說明現代醫學也是承認有陰陽存在的。北大陳平教授說,複雜科學是由整體科學和各個局部的分類分析科學構成。
  • 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五行分別代表:火、木、土、金、水。五臟代表:心、肝、脾、胃、腎。那麼它們是一一對應的,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腎主水。五行相生相剋,相生則是遵循自然的規則,生生不息。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許多人認為陰陽是形上學玄之又玄的,因為他們無限地討論陰陽之間複雜的轉化關係。其實,陰陽的概念本身就很簡單。如果我們用符號來表示:  陽:  陰:  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磁鐵分為正極和負極。當你把磁鐵切成兩半,每一塊都會立即形成正負極。
  • 你懂得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嗎?
    一提到陰陽五行學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封建迷信,認為是無稽之談;另外一些人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這都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律的理論。中醫學正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動態平衡為核心的理論體系。
  • 周易陰陽五行理論和中醫治病整體觀思想
    五術的基本理論思想均離不開陰陽五行,這其中,中醫學是與人們生老病死最為息息相關的學問。自古醫易不分家,周易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的根基,沒有了根基中醫學就無從談起。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從最初中醫學的邊緣地位,慢慢轉化成中西醫結合,再逐步到中醫的深度介入主導,無不再次向世人證明了祖國傳統醫學的偉大。
  • 《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和人與自然的關係
    《易經》以陰陽為基礎理論,陰和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作用。而形成世界萬事萬物,有陽必有陰,沒有任何一種單獨以陰或者單獨以陽而構成的關係。以此為基礎,陰陽之間循環可以不斷的衍生出更多的事物。一致宇宙從無到有,而且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
  • 五音五色調和陰陽,只能用道德論才能理解,才能正確使用
    五音調和陰陽,說一下人體五臟偏好的「音」是什麼,音不是「樂」。五色面診法,讓付費讀者初步依據五色判斷五臟疾病。說一下邪氣勝過時令之氣的治療方法。絕大部分內容是初次闡述,首先面對付費讀者展開。免費文章說得慢,沒辦法,物論讀者為主,作者只能講事實說道理,讓讀者先擺脫物論,所以費時費力。付費讀者都是重視道德論的,所以篇章少而內容多,進步飛快,寫到本篇可以說付費讀者已經開始超越免費讀者了。
  • 五行拳應該怎麼練習?五行真的能對應五臟嗎?力量才是王道
    拳術在經過中國這麼多年的發展歷程後,逐漸形成了各個拳種流派,各種拳術的特點和行動方式也大相逕庭。這其中,五行拳作為形意拳的基本拳法,招式技法比較簡單,表演性質不高,稱不上是花架子。而在技擊當中,五行拳還是很強的,沒有花裡胡哨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五行拳。
  • 五臟的一五行五味
    五臟:心臟,五行:屬火,代表顏色紅色,五音:羽音、徵音,常聽這種音調對心臟不錯,可以試試。味道:屬苦,喜歡吃苦的東西或者食物的人一定心臟不好,常常吃苦的人心臟肯定會有些問題,不喜歡吃苦的人肯定心臟沒問題。
  • 養好五臟之五行圖
    五行養生是傳統中醫養生觀念,重天人相應理論。五行養生之說由來已久,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 從陰陽五行是否有物質性談我對中醫文化的認識
    今天在悟空問答看到一個提問,說:一部分中醫認為陰陽五行不存在,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首先,作為一個學習了多年的中醫粉,我是否定這種說法的,中醫的體系是理法方藥,理就是陰陽五行等理論,這些理論是整個中醫體系的基石。如果沒有了這些理論,哪裡還會有法,有方,有藥?哪裡還會有中醫?
  • 中醫: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
    中醫: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學說,是從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中醫五行與養生
    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從而把五行的性質性能闡述清楚了,木的屬性就是彎曲和通直,有疏洩疏鬆和通達條直的意思;火的屬性就是炎熱和向上,有熱、光明和向上發散的意思;土的屬性是承載和收納,有容納承載和吸入運化的意思;金的屬性是肅殺和切割,有主導肅殺和沉降的意思;水的屬性是滋潤和下沉,有向下滲透滋潤的意思。這五種物質是地球上的五種基本屬性,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這五種物質來概括。
  • 中醫學哲學觀之五行學說
    由此推演,肝膽筋目爪在五行均屬於木。(2)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的方位、時間的季節、人體的五臟為基本框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以及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病理現象進行五行歸類,從而形成了聯繫人起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