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行是按照天地之五行變化的,五臟養生就看懂不懂五行了

2021-01-08 有能氏

在說人取法天地的具體方法,我們還是有必要再把天地人三者的五行再重新捋順一下。因為這三者五行,都是按照東西南北中央五個方向來說的,所以內容非常豐富,但是在《我與內經》專欄,還不到全部展開的時候。

所以還是只能進一步加深大傢伙兒對五行的一種理解,如何去理解五行能達到這種程度,那麼知道這五個方位說的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天地的五行這裡不說,從人體五行說起,也就是從人體五臟說起。

黃帝內經原文較長,只選擇東方位置說下,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人體五行之初是「肝生筋」。

這時候就會「心生血」,下一個「血生脾」。血作為一個形骸的一部分,它產生的是脾臟,這樣的話我們聯繫起來就是「心生血,血生脾」。間接來說就是心臟產生脾臟。

東方是肝生筋,筋生心。間接的來說就是肝臟產生了心臟。就這麼聯繫下去理解就可以。其它方向的人體五臟也是如此互相產生的。

接下來說是心臟主管舌,就是心主舌。那麼聯繫東方,就是肝臟主管眼睛,肝主目,這裡指的就是心臟主管的人的孔竅。這個人有九竅,就是說眼睛屬於孔竅,孔竅當中有眼睛。舌它不屬於內竅,他屬於外竅。以前作者認為其他的孔竅都好理解,唯獨這個舌頭不是在窟窿裡。所以它不屬於內竅,而是在外部沿上的,所以內經稱之為是外竅。那這樣的話人的孔竅,分別是由人體的五臟主管的,是主管不是產生,不要搞錯了。

先說一下這些五行都是在陰陽應象大論篇章裡面。

肝主目後面來這麼一段話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最難理解的就是「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這個其實就是提示了我們,五行在天地人的形態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中醫五行與人體五臟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 一人之下經典片段1:羅天大醮講人體五臟、天地五行與《西遊記》
    比如羅天大醮篇借張楚嵐之口說出五行與西遊的關係,頗為有趣。這也是近年流行的對西遊再解讀的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人體五臟與五行、五雷正法首先,張楚嵐所學的五雷咒,師出龍華山正一天師教,所謂五雷,實則是五炁(五種陰陽調和比例不同的氣)。而這五種氣每個人身上都有,分別儲存在五臟裡,就看你會不會運用。人體五臟儲存五氣,對應五行,暗合天地陰陽。
  • 中醫五行與養生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人體五臟和陰陽五行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中醫有一個學說叫做五行理論,就是把人體的一些臟器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從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調節我們一些疾病,但是有些朋友,大家知道我的五臟分別針對的是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哪個屬水,哪個屬金,哪個又屬木,哪個又屬土大家不一定清楚。
  • 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在這多種學說的湧現下,其中有一家是專門研究陰陽五行的,被稱為「陰陽家」。其代表人物叫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也被認為是「五行」的創始人。  所謂的五行,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即: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五行中,並沒有哪一個是長盛不衰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
  • 五行在人體中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五行學說在人體運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體組織聯繫起來,利用五行生剋關係說明臟腑之間互相運行的準則。五行可代表萬物,我們平時知道的東方木,西方金,中央土,北方水,南方火,這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的體現,在人體我們以肝心脾肺腎為中心。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
  • 中醫: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
    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人們皮膚的一些症狀也和大腸有關,有些問題中醫可能不直接扎肺經,而直接取大腸經,洩大腸經的火就可以解決問題。 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才能促進膀胱司開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儲存與排洩。五色五味五行與飲食養生深奧之秘!!!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四季與五行之氣的勝克
    天地氤氳,萬物化生。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五日為一候,三候是十五日為一節氣,六節氣共九十日為一季節,春、夏、秋、冬季節共360日為一歲。一年四時,各隨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順序,輪流主宰氣候變化。一行主宰一年,五年周而復始。一年中五行之氣更迭主宰季節時令,互有勝克,從而有盛衰的變化,循環往復,如環無端。
  • 五行拳應該怎麼練習?五行真的能對應五臟嗎?力量才是王道
    首先說說五行拳為什麼叫五行拳,第一種說法,五行拳中的五種拳法分別對應人的肺、肝、腎、心、脾,列個表格出來就是這樣的劈拳-金-肺崩拳-木-肝鑽拳-水-腎炮拳-火-心橫拳-土-脾第二種說法呢,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了。首先,五行拳對應五臟,是中國古代人體觀的一種體現,指五行之氣、五臟之氣。
  • 中醫學哲學觀之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研究五行的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認識世界、解釋宇宙變化的古代哲學理論,屬於古代的系統論與方法論。一、五行的概念與歸類(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屬性及其運動變化。現在較為公認的是五行源自四時氣候特點和物候特點的抽象。
  • 五臟的一五行五味
    五臟:心臟,五行:屬火,代表顏色紅色,五音:羽音、徵音,常聽這種音調對心臟不錯,可以試試。味道:屬苦,喜歡吃苦的東西或者食物的人一定心臟不好,常常吃苦的人心臟肯定會有些問題,不喜歡吃苦的人肯定心臟沒問題。
  • 有效養生,你得了解這些五行中蘊含的養生之道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屬元素論的宇宙觀,是一種樸素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 中醫五行
    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木屬木的時令:春季。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工作過於辛苦時第一要維護的就是肝臟。因為肝是身體裡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儲血。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五行與中國傳統文化
    近代學者顧頡剛認為,「五行」一詞的最初含義是指五星的運行,是人們對天空中呈現的不斷變化的五大行星的描述。「五星」即九大行星中肉眼可觀測到的水、金、火、木、土星。由於五大行星在天體中是有規律運行的,所以古人又把五星稱作五行。當時的勞動人民根據天象來定季節、律歷,總結探討四季時令氣候變化的規律,為生活和生產實踐服務。
  • 五行土(5)——對應的人體器官
    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土屬土的時令:長夏   屬土的器官:胰腺、腹部、脾臟、胃。
  • 五行學說,生活工作中的智慧與哲學
    什麼是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這五種自然界的物質能量;「行」是運動變化,是動能,代表宇宙間最大的生克制化關係。是古人用來表示宇宙間一切事物的性質、運動狀態特點,以及運動形式過程的規律表現形式。而且具有樸實的系統性,八卦、十天幹、十二地支等都具有五行屬性。五行看似簡單,但天地萬物都蘊涵其中,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處處體現了生活工作中的哲學與智慧。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 「五行」為什麼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排序?原因讓人想不到
    五行學說是古人創造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該學說大概發源于于戰國時期,且五行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尚書.洪範》。古代先民認為,宇宙萬物都由金、木、水、火、土這5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隨著這5個要素的盛衰,大自然產生了變化,宇宙萬物循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