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人取法天地的具體方法,我們還是有必要再把天地人三者的五行再重新捋順一下。因為這三者五行,都是按照東西南北中央五個方向來說的,所以內容非常豐富,但是在《我與內經》專欄,還不到全部展開的時候。
所以還是只能進一步加深大傢伙兒對五行的一種理解,如何去理解五行能達到這種程度,那麼知道這五個方位說的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天地的五行這裡不說,從人體五行說起,也就是從人體五臟說起。
黃帝內經原文較長,只選擇東方位置說下,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人體五行之初是「肝生筋」。
這時候就會「心生血」,下一個「血生脾」。血作為一個形骸的一部分,它產生的是脾臟,這樣的話我們聯繫起來就是「心生血,血生脾」。間接來說就是心臟產生脾臟。
東方是肝生筋,筋生心。間接的來說就是肝臟產生了心臟。就這麼聯繫下去理解就可以。其它方向的人體五臟也是如此互相產生的。
接下來說是心臟主管舌,就是心主舌。那麼聯繫東方,就是肝臟主管眼睛,肝主目,這裡指的就是心臟主管的人的孔竅。這個人有九竅,就是說眼睛屬於孔竅,孔竅當中有眼睛。舌它不屬於內竅,他屬於外竅。以前作者認為其他的孔竅都好理解,唯獨這個舌頭不是在窟窿裡。所以它不屬於內竅,而是在外部沿上的,所以內經稱之為是外竅。那這樣的話人的孔竅,分別是由人體的五臟主管的,是主管不是產生,不要搞錯了。
先說一下這些五行都是在陰陽應象大論篇章裡面。
肝主目後面來這麼一段話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最難理解的就是「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這個其實就是提示了我們,五行在天地人的形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