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2021-01-08 網易

2020-12-10 22:39:25 來源: 馬少伯

舉報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文化、思想、學說等的發展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可以說是思想迸發的黃金時期。在這多種學說的湧現下,其中有一家是專門研究陰陽五行的,被稱為「陰陽家」。其代表人物叫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也被認為是「五行」的創始人。

  所謂的五行,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即: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五行中,並沒有哪一個是長盛不衰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

  

  相生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相剋的關係: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此消彼長,周而復始。

  後來,先人們把五行學說跟朝代更替、空間方位、人體五臟、五色五味五音、五種神獸等聯繫起來。並根據五行屬性以及相生相剋的原理,法自然、順天道而為之。

  

  五行與空間方位、五色、五季、神獸之對應關係。木出東方,尚青,對應春天,青龍;火自南方,尚赤,對應夏天,朱雀;金在西方,尚白,對應秋天,白虎;水存北方,尚黑,對應冬天,玄武;土立中央,尚黃,對應長夏,應龍。

  五行與人體五臟的對應關係。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上面提到五行與五色的對應關係,所以,當五臟需要滋補的時候,不同顏色的食物就對應滋補相應的臟器。綠色的食物利肝,紅色的食物補心、補血,白色的食物潤肺,黑色的食物入腎,黃色的食物健脾。

  

  五行與朝代更替之間的關係。《史記》上說: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又說道: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故而,秦朝乃水德之始,衣服旌旗等皆尚黑。如此推導,周代商德,則商為金德,再往前推,則夏得木德。

  這裡要提一個五德終始的規律,那就是:朝代之間以武力更替的,則依據從所不勝的原則,以五行相剋的順序決定新朝代的五德屬性。如果是禪讓更替的,則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決定新朝代的五德屬性。

  

  綜上所述,從哲學的角度來講,五行是按照天道自然的運行規律而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所以,人類社會也應該按照其規律進行中醫治療、養生,甚至是朝代治理政策的採取。比如,五行與五常的對應關係為:木主仁,火主禮,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那麼每個朝代可以按照自己所屬的五德採取以相對應的五常為主要國策,來進行國家的治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淺說中醫的「五行學說」
    中醫是以五臟為核心,但為了便於理解五臟之間相互關係,引入五行學說的概念,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對初學者來說,不需要搞得太清楚,是的,我沒說錯,不需要搞得太清楚,同陰陽學說一樣。五行學說,他只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工具,工具好用你就用。如你感覺五行學說深奧,特別令你難以琢磨理解,那不如直接把精力應用到下一章藏象學說對五臟的認識上。畢竟解剖學的發展,你對五臟有個立體印象!且五行學說是人們最初的最原始的,對世界的一種認識,它不可能包括世界的萬物。相生相剋,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學說,是從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中醫五行與養生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有效養生,你得了解這些五行中蘊含的養生之道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屬元素論的宇宙觀,是一種樸素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 化學家金日光:我們費了老大勁,證明了中醫的五行學說(下)
    (記者註:能夠參加這次大會的,據我了解,都不是一般人。金老先生可不管這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問就怎麼問。他也真敢,我挺羨慕的。)  唉呀,這本書啊,最重要的在講五行學說啊。五行,五臟六腑相生相剋的關係。比如,風很大,襲擊我了,然後根據相剋相生的關係,對器官造成了影響,身體出問題了,就這麼轉來轉去,全身不行了,最後就死了。就這樣的,對不對?
  • 「五行學說」是文化糟粕嗎?
    最近看到網上有人稱「五行學說」是傳統文化的糟粕,理由是五行學說是一個閉環,什麼東西都能在五行裡得到自圓其說,哈哈!這其實就是五行學說的精髓!當今世界任何理論體系,其框架、運行機理,不能不說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否則根本無法傳承、推廣和實踐,就拿西方定義科學,認為凡是可以重複實驗的才稱為「科學」。
  • 你懂得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嗎?
    一提到陰陽五行學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封建迷信,認為是無稽之談;另外一些人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這都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律的理論。中醫學正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動態平衡為核心的理論體系。
  • 2018北京中醫知識: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
    2018北京衛生類: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五行學說有它自己的基本規律,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學習,中公教育的老師為大家總結了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1.相生規律:生,含有資生、助長、促進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互相資生、互相助長的關係。這種關係簡稱為「五行相生」。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它對中國古代科學理論、哲學思想、文化藝術都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 中醫五行歸類表
    中醫學論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髒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髒」,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 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五行分別代表:火、木、土、金、水。五臟代表:心、肝、脾、胃、腎。那麼它們是一一對應的,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腎主水。五行相生相剋,相生則是遵循自然的規則,生生不息。
  •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知識: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知識: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醫療衛生招聘QQ交流群:點擊加入事業單位的考試中,對於五行學說的考查佔得比例較大,題目往往集中在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和五行相生、相剋規律確定的治則上,不僅筆試的題目中會涉及客觀題的考查,而且會涉及面試題目的考查,下面對可能涉及到的內容進行說明
  • 有名的中醫竟然都會算命?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
    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不知道小夥伴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你老家的老中醫竟然會掐指看相算命?小朋友你是否會有很多問號,肯定又以為狗中醫騙人的。事實上,有名的老中醫還真的會算命!比如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就是個算命高手。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 中醫五行學說和五音理論,臟腑理論相結合,不同體質聽不同音樂
    其實說到音樂對於人體的一個健康的影響,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我們古代音樂叫做五音療法,具體指的就是把中醫的五行學說和我們的五音理論,臟腑理論相結合,所形成的一套外治的療法。五音我們都知道指的是宮、商、角,徵、羽。相信學過音樂的朋友對這個是非常了解的,屬於是我國比較古老的一種音樂。
  • 中醫五行與易學五行的區別
    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陰陽五行學說,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規律的存在。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即稱為《五行》而五行跟我們人體也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在易學還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都描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元素。
  • 風水小常識:九星學說是什麼?五行八卦分別指什麼?
    九星學說是什么九星學說是天文上的一個說法。天地的運行為九星掌控,九星與九宮相配,從而產生各種變化。五行八卦分別指什麼五行:中醫、天文、地理、風水,中國文化中處處都有五行的概念。五行是我國文化中的一種物質觀,強調世間萬物都和大自然的五種元素有關,這五種元素就是指金、木、水、火、土。
  • 女人,你不懂中醫五行,擦什麼化妝品都沒用!
    其實這是忽視了五行養生裡面水克火的道理,也就是說腎克心,為什麼很多心臟病人的腎都不太好,腎不好就會影響到心,所以,心臟病人如果能在養心的同時,再好好地保養自己的腎,心臟病就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還有,當心有火時人會出現胸悶氣短,前胸痛等症狀,因為心克肺。肺有火時,肝火更旺,這就是肺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