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與養生

2021-01-08 小葉玄易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從而把五行的性質性能闡述清楚了,木的屬性就是彎曲和通直,有疏洩疏鬆和通達條直的意思;火的屬性就是炎熱和向上,有熱、光明和向上發散的意思;土的屬性是承載和收納,有容納承載和吸入運化的意思;金的屬性是肅殺和切割,有主導肅殺和沉降的意思;水的屬性是滋潤和下沉,有向下滲透滋潤的意思。這五種物質是地球上的五種基本屬性,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這五種物質來概括。中醫認為人和自然是和諧統一的,人體即是一個小地球,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的則對應了這五種基本能量屬性。對於中醫的這套哲學理論體系,是經過了幾千的經驗印證的,所以中醫既是哲學醫學又是經驗醫學。

對於五行對應五臟的基本養生方法,簡淺的交流一下,木曰曲直對應的臟腑是肝膽系統,肝膽對應到木的屬性上一定要保持疏洩調達,對肝膽的最大損害是氣鬱、血瘀,而不是喝酒,保持肝膽健康一定要精神狀態健康樂觀豁達,保持筋脈暢通,這才是養肝膽的根本。火曰炎上,對應的臟腑是心與小腸,心臟的養生之道就是要有保持足夠的動力熱能發散而向上,能量不足心衰,發散不夠梗塞。土爰稼穡對應的臟腑是脾胃系統,脾胃是人體的大樞紐,其養生之道是和大地一樣有承載容納和運化的能力,這個主要動力取決於脾的運化就像你把任何東西埋到地裡沒多久就被大地消化吸收也成為土了,養脾胃健脾氣同時也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像大地雨水過多,乾旱過久都會出問題。金曰從革對應的臟腑是肺與大腸,氣機出入之道如同金性肅殺沉降,不能輕易受到寒涼溫熱之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又是容易出問題的。水曰潤下對應的臟腑是腎與膀胱,具有滋潤滲透向下的特性,主導一身的水液,也是生命的本原,對於水系養生,就像水的屬性一樣要有合適的溫度和環境,所以就有了腎陰腎陽,過於寒結冰了不能滋潤向下滲透了,過於熱成為了向上的發散態同樣也沒有了滋潤向下滲透的功能了,保持腎與膀胱的合適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適宜的環境才能維持陰陽的平衡。 對於五行五臟的基本對應和屬性特點的養生結合就初步講這些,以後再根據五行生剋講每個臟腑的養生和疾病調養的方向。今天在西藏海拔3800米的然烏湖畔,這篇本應早就完結了,因為十一開啟了西藏之旅,進入西藏第四天了,還好穿越了滇藏219丙察察線,經過了幾次最高海拔4900高反輕微。今天不趕路時間充足點,終於完結這一篇。當然這只是開始,以後會有更多中醫健康與旅遊快樂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 中國中醫藥報社中醫氣功「五行掌」學習班通知
    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和家庭,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於掌握的理療、推拿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中醫導引就是具有普及意義的有效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之一類,其中的五行掌功法,尤其適合中醫治未病,病人康復以及作為民眾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加以學習和推廣。一、《五行掌》簡介五行掌傳承於五臺山,源於三教(釋道儒)合一,是其代表典範。
  • 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在這多種學說的湧現下,其中有一家是專門研究陰陽五行的,被稱為「陰陽家」。其代表人物叫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也被認為是「五行」的創始人。  所謂的五行,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即: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五行中,並沒有哪一個是長盛不衰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
  • 中醫五行
    人們皮膚的一些症狀也和大腸有關,有些問題中醫可能不直接扎肺經,而直接取大腸經,洩大腸經的火就可以解決問題。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才能促進膀胱司開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儲存與排洩。五色五味與飲食養生深奧之秘據說扁鵲有透視眼,能看到五臟六腑,那他是怎麼做到的了?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有名的中醫竟然都會算命?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
    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不知道小夥伴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你老家的老中醫竟然會掐指看相算命?小朋友你是否會有很多問號,肯定又以為狗中醫騙人的。事實上,有名的老中醫還真的會算命!比如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就是個算命高手。
  • 有效養生,你得了解這些五行中蘊含的養生之道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屬元素論的宇宙觀,是一種樸素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同時,還以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
  • 中醫五行與人體五臟
    脾對應的是胃,它和胃是一種表裡夫妻的關係,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不好。   肺和大腸相表裡,人要大便時,一定是靠肺氣把大便排出來的。人們皮膚的一些症狀也和大腸有關,有些問題中醫可能不直接扎肺經,而直接取大腸經,洩大腸經的火就可以解決問題。   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才能促進膀胱司開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儲存與排洩。
  • 中醫五行與易學五行的區別
    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陰陽五行學說,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規律的存在。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即稱為《五行》而五行跟我們人體也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在易學還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都描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元素。
  • 中醫: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
  • 淺說中醫的「五行學說」
    中醫是以五臟為核心,但為了便於理解五臟之間相互關係,引入五行學說的概念,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對初學者來說,不需要搞得太清楚,是的,我沒說錯,不需要搞得太清楚,同陰陽學說一樣。五行學說,他只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工具,工具好用你就用。如你感覺五行學說深奧,特別令你難以琢磨理解,那不如直接把精力應用到下一章藏象學說對五臟的認識上。畢竟解剖學的發展,你對五臟有個立體印象!且五行學說是人們最初的最原始的,對世界的一種認識,它不可能包括世界的萬物。相生相剋,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女人,你不懂中醫五行,擦什麼化妝品都沒用!
    她們第一是不懂中醫裡說的肺主皮毛的道理,第二,更不知道要從源頭上,也就是從保養脾胃入手來解決皮膚容易發乾、皺紋滋生的問題。 肺屬金,脾胃屬土,在五行中,土生金,也就是說脾胃就像肺的母親一樣,保養好脾胃就能從根本上補益肺金。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對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建立有著重大意義,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和概括總結。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中醫,除了一些口傳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編著的醫藥書籍外,還必須深入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而想要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首先必須弄清陰陽五行的概念。我國古代先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五種自然元素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 中醫五行你懂得嗎?
    傳承中醫文化,培養中醫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易金灸1903中醫古方,堅守「五行相生」古法
    後疫情時代,全民的保健和養生意識大大提高,我們正迎來一個「國潮養生」的大時代。與此同時,健康養生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眾多健康養生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以獨特的效果和天差地別的製作工藝,不斷刷新大眾對於健康養生的認知。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2016年4今年6月,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陰陽五行」作為其132作為標杆之一,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中醫中的五行理論~~
    中醫基礎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加有效的辨別病情,而各種按摩手法則是正確使用小兒推拿的基礎。掌握了這些知識,小兒推拿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 中醫養生知識解析,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中醫養生知識在中國是最受歡迎的一種文化之一,適當的去養生可以讓人們身體健康遠離病痛,那麼在中醫養生知識當中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呢?下面亮健好藥房為大家分享最好的養生方法!最好的養生方法其實是養氣,則調理氣息!人生於天地陰陽,氣在人體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
  • 南懷瑾老師: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
    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現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亦和卦一樣,是一種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