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陰陽五行學說,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規律的存在。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即稱為《五行》
而五行跟我們人體也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在易學還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都描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元素。
在《中醫》學術中描述,木性曲直,有生發之特點,而肝性柔主疏洩,故肝屬木;火性為陽熱之象,而心為陽主動,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性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故脾屬土;金性肅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性有溼潤下行的特性,而腎主藏精,為人體水液代謝,故腎屬水。
在《易經》的八卦屬性中,同樣能對應人體的臟器五行屬性。如:乾卦()屬金,為頭、胸。兌卦()屬金,為口、肺。離卦()屬火,為心、目。震卦()屬木,為足、肝。巽卦()屬木,為膽、股。坎卦()屬水,為腎、耳。艮卦()屬土,為手、胃。坤卦()屬土、為腹、為脾。
在了解到人體臟器的屬性之後,要怎麼在生活中運用,我們可以根據所得到的卦象來判定。
比如得到的卦象是:《水天需》
卦象:上坎卦、下乾卦。病象:胸積水(乾為胸)、腦疾病(乾為首)、腎寒(坎為腎)。
在比如得到的卦象《天火同人》
卦象:上卦為乾、下卦為離。病象:肺、頭、呼吸道疾病,血管硬化症(離卦為血管),腦溢血。
在得到的卦象中可以分析出主要的疾病來源,在根據變卦中的體用關係,來判定疾病的緩急和輕重,然後合理的運用醫療方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