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與易學五行的區別

2021-01-08 木魚少年

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陰陽五行學說,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規律的存在。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即稱為《五行》

而五行跟我們人體也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在易學還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都描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元素。

在《中醫》學術中描述,木性曲直,有生發之特點,而肝性柔主疏洩,故肝屬木;火性為陽熱之象,而心為陽主動,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性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故脾屬土;金性肅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性有溼潤下行的特性,而腎主藏精,為人體水液代謝,故腎屬水。

在《易經》的八卦屬性中,同樣能對應人體的臟器五行屬性。如:乾卦()屬金,為頭、胸。兌卦()屬金,為口、肺。離卦()屬火,為心、目。震卦()屬木,為足、肝。巽卦()屬木,為膽、股。坎卦()屬水,為腎、耳。艮卦()屬土,為手、胃。坤卦()屬土、為腹、為脾。

在了解到人體臟器的屬性之後,要怎麼在生活中運用,我們可以根據所得到的卦象來判定。

比如得到的卦象是:《水天需》

卦象:上坎卦、下乾卦。病象:胸積水(乾為胸)、腦疾病(乾為首)、腎寒(坎為腎)。

在比如得到的卦象《天火同人》

卦象:上卦為乾、下卦為離。病象:肺、頭、呼吸道疾病,血管硬化症(離卦為血管),腦溢血。

在得到的卦象中可以分析出主要的疾病來源,在根據變卦中的體用關係,來判定疾病的緩急和輕重,然後合理的運用醫療方式治理。

相關焦點

  • 有名的中醫竟然都會算命?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
    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不知道小夥伴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你老家的老中醫竟然會掐指看相算命?小朋友你是否會有很多問號,肯定又以為狗中醫騙人的。事實上,有名的老中醫還真的會算命!比如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就是個算命高手。
  • 中醫五行與養生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淺說中醫的「五行學說」
    中醫是以五臟為核心,但為了便於理解五臟之間相互關係,引入五行學說的概念,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對初學者來說,不需要搞得太清楚,是的,我沒說錯,不需要搞得太清楚,同陰陽學說一樣。五行學說,他只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工具,工具好用你就用。如你感覺五行學說深奧,特別令你難以琢磨理解,那不如直接把精力應用到下一章藏象學說對五臟的認識上。畢竟解剖學的發展,你對五臟有個立體印象!且五行學說是人們最初的最原始的,對世界的一種認識,它不可能包括世界的萬物。相生相剋,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2016年4今年6月,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陰陽五行」作為其132作為標杆之一,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對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建立有著重大意義,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和概括總結。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中醫,除了一些口傳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編著的醫藥書籍外,還必須深入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而想要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首先必須弄清陰陽五行的概念。我國古代先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五種自然元素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 中醫中的五行理論~~
    中醫基礎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加有效的辨別病情,而各種按摩手法則是正確使用小兒推拿的基礎。掌握了這些知識,小兒推拿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 中天易學分享:基礎篇之五行理論《一》
    中天易學分享:基礎篇之五行理論《一》導師:張永紅弟子:王俠整理一:五行理論實際八字命理,就是科學地研究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門很有價值的學說,是一門系統研究五行數理代號組合的學問,可以說,她是一門天文學,一門符號學。那麼,什麼是五行呢?五行就是空間中的五種物質形態。
  • 中醫五行
    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木屬木的時令:春季。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工作過於辛苦時第一要維護的就是肝臟。因為肝是身體裡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儲血。
  • 選墓安葬看易學五行是否有根據?
    這種感應是否有事實根據,古代人聚集氣使它不散失,用界水限制它不再運行,所以把它叫做易學。易學的法則,得水最好,能藏風是第二個要求,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小編為您講解選墓安葬看易學五行是否有根據。即使是盛大的氣運行還有它的餘氣止息。雖然零散但深氣也有聚集的地方,經書說:水流在土外。叫外氣,外氣橫行成為界水,土內的生氣自然止聚,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 中醫五行歸類表
    就五行的相互關係而言,除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勝復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互藏又稱「五行體雜」,「……既有雜,故一行當體,即有五義」(《五行大義·卷二》)。而明代張景嶽則明確提出了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復有互藏之妙焉」(《類經圖翼·五行統論》)。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復有五行。
  • 南懷瑾老師: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
    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現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亦和卦一樣,是一種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
  • 如何用陰陽五行卦象預測疾病
    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中醫五行和易學五行的基礎理論,然後通過所得到的卦象把木、火、土、金、水五種屬性對應的人體臟器,結合中醫的辯證思維,最後分析出疾病的潛在原因。比如:起卦得《風水渙》之《巽》分析:1、腎虛腰痛、心慌、尿多、夢多。
  • 中醫五行調理五臟六腑 原來那麼神奇
    中醫五行調理五臟六腑五行之木:屬木器官—肝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易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和神經等方面的疾病。五行本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方向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進入波及 範圍,而且過勞積累的怒氣也會傷肝。肝膽相照,肝膽之間會互相影響,肝氣鬱結或虛弱的人,要多吃綠色或酸味食物。養肝之道:夏季高溫,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 從陰陽五行是否有物質性談我對中醫文化的認識
    今天在悟空問答看到一個提問,說:一部分中醫認為陰陽五行不存在,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首先,作為一個學習了多年的中醫粉,我是否定這種說法的,中醫的體系是理法方藥,理就是陰陽五行等理論,這些理論是整個中醫體系的基石。如果沒有了這些理論,哪裡還會有法,有方,有藥?哪裡還會有中醫?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讀懂中醫中五行規律和生活的聯繫
    中醫經常講陰陽五行,上一篇我們說了陰陽,這篇來看看五行的規律及應用。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它是古人觀察自然界一切事物所得出的一個樸素的唯物概念,認為世間萬物構成元素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規律:所謂生有滋長、助長的意思。
  • 中醫五行你懂得嗎?
    傳承中醫文化,培養中醫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中醫五行與人體五臟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為發展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為平衡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木  屬木的時令:春季  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