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

2021-01-13 華人傳統文化

點擊上方 華人傳統文化 敬請訂閱

請大家把我設為「星標」,避免失聯!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

1、點亮心燈

2、純真善良是最好的護身符

3、警戒色慾的故事

4、放下,放下,再放下

5、我一直在假裝修行....

6末法時代,佛與魔的對話

7、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也不在廟裡

8、一定要給孩子看正統文化傳統故事

9、天籟之音《醒來》,震撼心靈!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為發展。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為平衡。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屬木的時令:春季。

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工作過於辛苦時第一要維護的就是肝臟。因為肝是身體裡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儲血。五行本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方向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進入波及範圍,而且過勞積累的怒氣也會傷肝。

所以加班時的零食不妨準備一些酸味的,比如話梅。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屬木的情志:怒。

屬木的味道:酸味。

屬木的食物:青色食品。

推薦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葉菜。

屬火的時令:夏季。

屬火的器官:心,小腸,舌。

屬火的情志:喜。

屬火的味道:苦味。

屬火的食物:赤色食品心屬火,這時候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快,給心臟增加負擔,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養心。

除了多吃養心食物之外,根據五行相剋原理,腎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補養腎氣是個有遠見的方法。養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們對應的是同為紅色的血液及負責血液循環的心臟,氣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薦食物:紅豆,紅棗,胡蘿蔔,紅辣椒,西紅柿。

屬土的時令:長夏乾熱過去,開始下雨的一段時間。

屬土的器官:脾,胃,口。

屬土的情志:思。

屬土的味道:甘味。

屬土的食物:黃色食品長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溼的時期。溼氣過多會傷害脾胃,脾胃受傷影響食慾,所以盛夏季節我們總是沒有胃口。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 

這時候在飲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補充脾氣;按五行來講,屬火的心滋養屬土的脾,多吃苦味強心的結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現問題,對應的是黃色食物。脾,胃在人體中扮演著養分供給者的角色,它們調理好了,氣血才會旺盛。

推薦食物:橙,南瓜,玉米,黃豆,甘薯。

屬金的時令:秋季。秋天最應該保養的是肺,最容易出現的病痛是咳嗽,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響秋天草木開始枯萎,很容易讓人感時傷月,心情抑鬱。

屬金的器官:肺,大腸,鼻。

屬金的情志:悲悲屬金,跟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肺損傷。。

屬金的味道:辛味。

木、屬木的時令:春季 

屬金的食物:白色食品。金系食物對應的主要是肺臟,大多是白色食物它們性情偏平,涼,能健肺爽聲,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強化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

推薦食物:梨,白蘿蔔,山藥,杏仁,百合,銀耳。

屬水的時令:冬季。

屬水的器官:腎,膀胱,耳外餐過多會傷腎,這可是我們最在意的器官。大廚做飯共同的特點就是油大鹽大,這樣更下飯更香。可是鹹味屬水,和腎一族,適量是有益的,過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時面色發黑,腎臟可能有問題。

屬水的情志:恐。

屬水的味道:鹹。

火、屬火的時令:夏季 

屬水的食物:黑色食物。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係密切,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推薦食物:黑豆,黑芝麻,藍莓,香菇,黑棗,桂圓,烏梅。

屬土的時令:長夏乾熱過去,開始下雨的一段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臟:心肝脾肺腎。

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

五官:舌目口鼻耳。

五華:面爪唇皮毛髮。

五味:苦酸甜辣鹹。

五色:紅青黃白黑。

五情:喜怒憂悲恐。

五液:汗淚涎涕唾。

五臟與五腑

在傳統文化中,肝對應的腑是膽,所以有「肝膽相照」這個詞。膽氣生發起來,肝氣才能為之生發。

屬金的時令:秋季 

心對應的腑是小腸。在日常生活中,中午的十一點到一點是心經當令,但是心不受邪,所以小腸可能會代君受過,假如吸收這方面出問題了,會出現一些小腸病。小腸經當令時,如果人出現臉紅,心慌,胸悶這些象,實際上是心和小腸的表裡關係出了問題,是心臟出問題前兆的一種象。

脾對應的腑是胃,它和胃是一種表裡夫妻的關係,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不好。

肺和大腸相表裡,人要大便時,一定是靠肺氣把大便排出來的。人們皮膚的一些症狀也和大腸有關,有些問題中醫可能不直接扎肺經,而直接取大腸經,洩大腸經的火就可以解決問題。

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充足,才能促進膀胱司開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儲存與排洩。

五色五味與飲食養生深奧之秘

據說扁鵲有透視眼,能看到五臟六腑,那他是怎麼做到的了?這與五色五味五行與飲食養生很大關係,這五色五味五行與飲食養生你不會應用,你的疾病就會現在臉上,他自然會看出你哪裡不好,什麼透視眼,只能說他對五色五味五行與飲食養生很有道道!好了不說了,下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五穀:這裡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

五果:這裡指桃,李,杏,慄,棗桃子有益氣血,生津液的作用,是理想的滋補果品。

五畜:這裡指牛,羊,豕,犬,雞牛肉能補氣健身,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廂』之說。

五菜:這裡指葵,藿,薤,蔥,韭,是說蔬菜具有充養人體的作用。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不同,只有做到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體得到各種不同的營養素。

五色與飲食養生

食物的顏色與五臟相互對應,搭配合理,是飲食養生的基礎。從中醫角度講,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

屬水的時令:冬季 

心色是赤色,屬夏天,所以紅色的食品養心入血,還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天,養心更為重要,應適當多吃山楂(紅果),蕃茄,紅蘋果,紅桃子,心裡美蘿蔔,紅辣椒等紅色食品。

腎色是黑色,屬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腎抗衰老作用。尤其在冬天,更應該養腎。因此,冬天應適當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烏,熟地等黑色食品。

肺色是白色,屬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補肺作用。因此,秋天應適當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

脾色是黃色,四時皆養,所以黃色的食品多補脾。尤其在長夏和每個季節的最後18天,應適當多吃山藥,馬鈴薯,黃小米,玉米等黃色食品。

肝色是青色,表現為綠,所以青色食品多補肝。尤其在春天應適當多吃青筍,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五味與飲食養生

味過於酸:酸味補肝,為過於酸,反而能傷肝,引起肝氣偏盛,這樣就會克伐脾胃(木克土),導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礙。

味過於鹼:鹼味補腎,味過於鹼反而能傷腎,損壞骨頭(腎主骨生髓),腎氣偏盛,就會導致抑心氣(水克火),引起心悸,氣短。

味過於甘:甘味補脾,味過於甘,反而能傷脾,引起胃脹不適,還會克伐腎水(土克水),出現面黑。

味過於苦:苦味補心,味過於苦,反而能傷心,導致心肺功能障礙(火克金)。

味過於辛:辛味補肺,味過於辛,反而能傷肺,出現筋脈遲緩不利(金克木,肝屬木,肝主筋),又因為肺主氣,傷氣可引起傷神而發生的精神衰弱。

人與五行之間的玄機

地有五方,人有五行,吃有五味......宇宙之間怎樣把握不同的五行飲食密碼,為不同五行類別的你調整健康與運程呢?下面分別導出金,木,水,火,土五種類型的人的外貌特徵與相應的五行飲食調運的玄機。

木型人 - 仁慈,有義氣

外貌特徵:較瘦削,有的又高又纖長,有的小巧玲瓏削瘦的看上去清瘦挺拔,腰較長,背上少肉,木型人面長長,面色青青的。

木型人喜歡吃什麼呢?(木),(水)類食物。

(木)木型人食得酸,青梅,喜歡吃蔬菜,對肥肉不是很感興趣。喜歡喝茶,尤其花茶(因為花茶含五行木最重)。

(水)喜歡喝菜湯,魚,海蜇等爽口的鹹味,木型人喜鹹味不愛甜味的。

木型人在五行養生與調運上應吃什麼?

補運: (木旺,土弱)應補五行土來補運程:(土)多吃肉類,如牛肉,南瓜,甜品,黃豆等。

健康養生: (木旺,火弱)應補火而平衡木型人面青,運行不佳,宜補溫補食物:紅蘋果,紅棗水,豬心等。

金型人 - 嬌貴,有威望,有權威

外貌特徵:骨架大,肌肉結實,額高而且寬,皮膚白淨,鼻高又大,整個外型方方正正說話聲音像鐘聲,又大又亮,頭髮少或不潤澤。

金型人喜歡吃那些東西?(土),(金)類食物。

(土)甜食,較愛吃肉,百寶粥,花生等。

(金)豆製品,姜蔥,雞肉等。。

金型人五行上補運應吃些什麼?

補充(木)類食物:金旺克木,補木平衡(補運)。

(木)木瓜,綠茶或普裡茶,檸檬等。

補充(水)類食物:金燥水潤,補水滋潤(調健康)。

(水)雪梨,鹹水魚,雞腎,豬耳等。

水型人 - 聰明靈牟,口才好

水型人有兩種外貌特徵:

1.瘦水型:面部同全身皮膚較黑,體型瘦長,眼睛小而深陷,骨框正而且肌肉結實。

2.肥水型:身材肥矮,手腳短短圓圓,肚子,屁股,耳朵都大,肉多骨少,並且全身肌肉鬆散一般瘦水型人較積極些,肥水型人較愛享樂些。

水型人喜歡吃什麼:(水),(金)類食物。

(水)滷水拼盤,海鮮,特別是貝殼類的海產品,而且喜歡口味吃鹹味較重。

(金)糕點,玉米,蒜,姜蔥雞腳,喜歡喝湯,吃粉的時候喜歡放辣椒。

水型人在養生調運上應吃什麼?(火),(木)。

補運調運: (水旺,火弱,應補火調運):狗肉,羊肉,山楂,鴨舌,西紅柿,西瓜。

健康養生: (水旺,木虛乏力)護肝,腎為宜:蔬菜,青梅酒,魚頭。

火型人 - 有禮,積極,主動

外貌特徵:眼睛又圓又大,鬍鬚少,鼻頭紅,面色赤紅肌肉結實,骨架外露。體型特點上尖下闊(頭細下身寬)火型人腦袋通常較尖,臉色紅潤,神氣活潑,身材較瘦,行動急躁,行走非常快。

火型人五行上補運吃什麼好?多吃水屬性的食物。

火旺水枯,應補水克火平衡運程。(補運)

補運水類食物:燕窩,海帶綠豆湯,水魚,炒雞腎球,紫菜蛋花湯,椰汁西米露。

火型人調健康養生:五行上應多吃土類食物。如雪耳糖水,馬蹄水,蜂蜜,豆沙餅等。

土型人 - 規範,講信用。

外貌特徵:土型人通常腰粗背厚,有的身形又高又大,但肌肉較鬆弛,有的中等身材,但肌肉結實。相對矮小的土型人比,高的土型人思維靈活一些。土型人除了腰粗背厚,骨頭又大又重,頸短頭圓,面部最大特徵是嘴唇厚鼻大,面色紅黑透黃。土型人多數都寬容厚道,勤勞忠厚,重信用,講正義。做事有計劃,有智謀,是實業家的材料。土型人性格偏內向,做事規矩,對新鮮事物不感興趣。

健康方面:土型人易患腸胃方面疾病,易患消化不良的問題。

土型人調運應多吃五行屬木的食物:蔬菜,粗纖維食品,雲耳炒西芹,茶樹菇炒雞,綠茶,豆苗,檸檬水等。

土型人調健康應多吃五行屬金的食物:菊花茶,豆腐,蓮藕綠豆湯。

相關焦點

  • 中醫五行與養生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中醫五行與易學五行的區別
    在之前得文章中介紹了陰陽五行學說,指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規律的存在。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基本元素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即稱為《五行》而五行跟我們人體也是息息相關的,無論在易學還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都描述了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元素。
  • 淺說中醫的「五行學說」
    中醫是以五臟為核心,但為了便於理解五臟之間相互關係,引入五行學說的概念,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對初學者來說,不需要搞得太清楚,是的,我沒說錯,不需要搞得太清楚,同陰陽學說一樣。五行學說,他只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工具,工具好用你就用。如你感覺五行學說深奧,特別令你難以琢磨理解,那不如直接把精力應用到下一章藏象學說對五臟的認識上。畢竟解剖學的發展,你對五臟有個立體印象!且五行學說是人們最初的最原始的,對世界的一種認識,它不可能包括世界的萬物。相生相剋,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金→肺  金對應肺,與呼吸道疾病相關,如有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語音低微等症狀時,就需要養肺了。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對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建立有著重大意義,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和概括總結。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中醫,除了一些口傳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編著的醫藥書籍外,還必須深入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而想要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首先必須弄清陰陽五行的概念。我國古代先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五種自然元素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 中醫中的五行理論~~
    中醫基礎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加有效的辨別病情,而各種按摩手法則是正確使用小兒推拿的基礎。掌握了這些知識,小兒推拿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 有名的中醫竟然都會算命?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
    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不知道小夥伴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你老家的老中醫竟然會掐指看相算命?小朋友你是否會有很多問號,肯定又以為狗中醫騙人的。事實上,有名的老中醫還真的會算命!比如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就是個算命高手。
  • 南懷瑾老師: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
    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現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認為是走路,那就絕對錯了。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亦和卦一樣,是一種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
  • 從陰陽五行是否有物質性談我對中醫文化的認識
    今天在悟空問答看到一個提問,說:一部分中醫認為陰陽五行不存在,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首先,作為一個學習了多年的中醫粉,我是否定這種說法的,中醫的體系是理法方藥,理就是陰陽五行等理論,這些理論是整個中醫體系的基石。如果沒有了這些理論,哪裡還會有法,有方,有藥?哪裡還會有中醫?
  • 中醫五行歸類表
    就五行的相互關係而言,除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勝復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互藏又稱「五行體雜」,「……既有雜,故一行當體,即有五義」(《五行大義·卷二》)。而明代張景嶽則明確提出了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復有互藏之妙焉」(《類經圖翼·五行統論》)。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復有五行。
  • 中醫五行調理五臟六腑 原來那麼神奇
    中醫五行調理五臟六腑五行之木:屬木器官—肝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易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和神經等方面的疾病。五行本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方向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進入波及 範圍,而且過勞積累的怒氣也會傷肝。肝膽相照,肝膽之間會互相影響,肝氣鬱結或虛弱的人,要多吃綠色或酸味食物。養肝之道:夏季高溫,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  2016年4今年6月,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陰陽五行」作為其132作為標杆之一,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中國中醫藥報社中醫氣功「五行掌」學習班通知
    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和家庭,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於掌握的理療、推拿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中醫導引就是具有普及意義的有效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之一類,其中的五行掌功法,尤其適合中醫治未病,病人康復以及作為民眾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加以學習和推廣。一、《五行掌》簡介五行掌傳承於五臺山,源於三教(釋道儒)合一,是其代表典範。
  • 周易陰陽五行理論和中醫治病整體觀思想
    五術的基本理論思想均離不開陰陽五行,這其中,中醫學是與人們生老病死最為息息相關的學問。自古醫易不分家,周易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的根基,沒有了根基中醫學就無從談起。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從最初中醫學的邊緣地位,慢慢轉化成中西醫結合,再逐步到中醫的深度介入主導,無不再次向世人證明了祖國傳統醫學的偉大。
  • 中醫五行你懂得嗎?
    傳承中醫文化,培養中醫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讀懂中醫中五行規律和生活的聯繫
    中醫經常講陰陽五行,上一篇我們說了陰陽,這篇來看看五行的規律及應用。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它是古人觀察自然界一切事物所得出的一個樸素的唯物概念,認為世間萬物構成元素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規律:所謂生有滋長、助長的意思。
  • 我帶你走進中醫所說的《五行》到底是什麼
    主要就是人體內的五行相生,既又相剋維持了身體的平衡,這是正常。 那什麼是病態呢?五行相對應的臟腑的其中一個《虛》了,就會導致其他四個臟腑一起受到牽連,還有一種就是,這五個臟腑其中一個《實》了,本該相剋的臟腑,它打不過這個《實》了的臟腑,反而還挨打了。
  • 夏在五行中屬火,心臟在中醫五行中屬火
    夏在五行當中屬火,心臟在中醫五行中屬火,因此四季中的夏季與人體中的心臟相對應;夏日的變化在天為熱氣,在地為火氣,在五臟為心,心氣能化生血氣,夏天人體中的心臟氣血最旺。夏天人體中的毛孔大開,天熱最容易出汗,汗為心之液,可洩過旺的心火,也可將侵入皮膚的寒邪及時排出體外,體現了人體應天時而動的這種自然調節功能,不但可以清除寒氣,出汗本身還可排出體內大量的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