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與五行之氣的勝克

2021-01-13 騰訊網

天地氤氳,萬物化生。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五日為一候,三候是十五日為一節氣,六節氣共九十日為一季節,春、夏、秋、冬季節共360日為一歲。一年四時,各隨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順序,輪流主宰氣候變化。一行主宰一年,五年周而復始。一年中五行之氣更迭主宰季節時令,互有勝克,從而有盛衰的變化,循環往復,如環無端。

那麼四季與五行之氣的克關係是什麼呢?以每年立春為開始推算,如果時令未到而氣候先到,就是太過,如果時令到了而氣候未到,就是不及。天的五行之氣和四時變化是有規律的。春勝長夏,即木克土;長夏勝冬,即土克水;冬勝夏,即水克火;夏勝秋,即火勝金;秋勝春,即金克木。這是五行之氣在四季中的反映。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髒。(人的五臟是根據四時五行之氣來命名。肝應春季、木氣;心應夏季、火氣;脾應長夏、土氣;肺應秋季、金氣;腎應冬季、水氣。)

根據時令來推求四季氣候的到來,分辨時令與氣候、五行之氣的變化,避免受邪氣的侵擾。如果五行之氣不按次序更替而出現反常,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反常氣候被這個時令氣候所勝,病情會輕微。如春勝夏,秋勝春。春天溼氣過勝,春屬木而(夏)溼為土氣,春天的木氣能勝夏氣的土氣,這時病情就輕微。如果春天出現燥氣,燥屬(秋)金,金能克木。秋燥氣克制春氣,春氣不能克制燥氣,這時如果感受了邪氣,病情便會相對嚴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告訴你什麼是五行,怎樣快速知道你的五行缺什麼?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1、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鑽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 中天易學分享:基礎篇之五行理論《一》
    中天易學分享:基礎篇之五行理論《一》導師:張永紅弟子:王俠整理一:五行理論實際八字命理,就是科學地研究人體生命科學的一門很有價值的學說,是一門系統研究五行數理代號組合的學問,可以說,她是一門天文學,一門符號學。那麼,什麼是五行呢?五行就是空間中的五種物質形態。
  • 五行在四季的旺相休囚死,木火土金水五行生於不同的季節是不同的
    囚——事物失去生的源泉又克制不了當令之事物,導致自身力量比「休」更弱的狀態。如四季月之木,生木的水被當令之旺土重克,使木失去水之生力,木克土被土耗氣,但又戰不過旺土,故以失敗告終,像戰俘一樣反被因禁起來。 死——事物受到力量極強旺的另一事物重克,元氣傷盡,走向滅亡的狀態。如秋季申酉月木被旺金重克而致毀折。
  • 五行旺衰之真機詳解其一
    分析五行旺衰 離不開時令運轉旺衰要根據五行各自所停留的時間,也就是季節,節令。令指的是四季,就是春夏秋冬,這個月令,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定的。二十四節氣,太陽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
  • 淺析五行的經典序
    經典序是就其時間上之最先出現和最具有權威性而言。此出自於《尚書·洪範》,它的出現,一舉規定了五者的數字代號: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以及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前者謂之生數,後者謂之成數。此後不論五行按什麼次序出現,有什麼內在關係,乃至與其他事物相配屬,其各自的兩個數符,都固定不變。 經典序以水火木金土為次,水、火居前,大概因其與古人生活關係更為密切。《荀子·盡心上》云:「民非水火不生活。」《管子·白心》亦指出:「故苞物眾者,莫大於天地;化物多者,莫多於日月;民之所急,莫急於水火。」《管子·水地》篇尚有水為萬物之本原的思想,水者「無不滿,無不居也。
  • 鬼谷子說的到底是什麼,五行之氣又是什麼?
    在達人心之理層面,也就是如何揣測人的內心活動,可以從不同的篇章去總結,就可以有個明顯的脈絡了。歸納來講,鬼谷子認為:在宇宙中存在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道,這個概念沿襲道家思想,而這個道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五行,這個五行以「氣」的方式來傳遞和流動。那麼這個五行,運動到人,就歸到五藏,分別以「木火土金水」對應的歸入「肝心脾肺腎」。這五行之氣,鬼谷子稱作「五龍」。
  • 中醫學哲學觀之五行學說
    以木之生發特性, 概括春天溫暖的氣候特點和萬物生機勃發的物候特點;以火的炎熱向上的特性,來概括夏季炎熱的氣候特點和萬物長大茂盛的物候特點;以土的長養萬物,來概括長夏之季溼的氣候特點和萬物秀實的物候特點;以金的沉降清肅特性,來概括秋天涼燥的氣候特點和萬物收斂凋零的物候特點;以水善於滲下滋潤的特性,來概括冬氣寒冷的氣候特點和萬物閉藏的物候特點。春,夏,長夏,秋,冬。風,熱,溼,燥,寒。
  • 五行在人體中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在「五行生剋」定律上面。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五行屬性事物之間關係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有效養生,你得了解這些五行中蘊含的養生之道
    — 《素問》 — 注釋: 五味入胃以後,各歸其所喜的臟器, 所以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 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 積之日久,便能增加各髒之氣,
  • 陰陽五行之相生相剋!
    金木水火土對應劈崩鑽炮橫 口訣順序不影響理解,關鍵是掌握五行相生和相剋的原理,窺一斑而知全身 2、五行來源: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對世間萬物生長規律的闡述,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源頭所在,認為萬物發始於混沌一氣,一氣化陰陽,陰陽衍五行
  • 中醫五行歸類表
    :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用五行相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之壅滯。
  • 十二生肖與地支五行之間的關係
    古人將五行相生相剋之道與生肖屬相聯繫起來,便演變成生肖屬相之間的相生相剋。十二生肖分屬於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與之相對應的十二生肖屬相也就有了五行之屬,即猴、雞屬金,虎、兔屬木,豬、鼠屬水,蛇、馬屬火,龍、羊、狗、牛屬土。
  • 五行學說,生活工作中的智慧與哲學
    古代醫學家應用五行學說,將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別歸屬於五臟六腑,用五行生剋乘侮的原理來論述人體生理、病理的複雜變化關係,以及人體與自然界五行之氣相應合的關係。五行之間不僅存在著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規律。這個規律是:「順次相生,隔一相剋」,五行的生克關係是循環無端、往復無窮的。
  • 2018北京中醫知識: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火為例,生我者為木,則木為火之母;我生者是土,則土為火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由於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起資生和促進作用。
  • 選墓安葬看易學五行是否有根據?
    經書有云:人死有氣,氣能感應,影響活人。這種感應是否有事實根據,古代人聚集氣使它不散失,用界水限制它不再運行,所以把它叫做易學。易學的法則,得水最好,能藏風是第二個要求,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小編為您講解選墓安葬看易學五行是否有根據。即使是盛大的氣運行還有它的餘氣止息。雖然零散但深氣也有聚集的地方,經書說:水流在土外。
  • "木火土金水"(三)五行與五臟
    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臟;於是就運用五行來命名五臟。本來肺是屬「金」的,所以「金」字在五行裡代表內收運動。肝是屬「木」的,代表氣的展發,「金」本來是克「木」的,但是如果肝火、肝氣太旺的話,它就可以反克肺,結果就導致了咳嗽不好。
  • 五行平衡,茶的智慧之道
    如果這些都做得好,達到陰陽五行的平衡,就會帶來好運連連 。那麼茶具要怎麼擺,這五行才能相生相剋、陰陽調和,從而達到茶「祛百疾」的養生目的呢?1、五行平衡,茶的智慧之道現代制茶工藝中,採摘下的茶鮮葉(屬木),經炙熱鐵鍋(屬金)「殺青」、揉捻後用火(屬火)烘焙成幹茶。「金」克「木」,又被「火」克,性質大變,從而製成茶。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天度五行與盈縮六十一龍
    平分六十龍自壬半或壬初排甲子,每雙宮下排五個,共六十個,每個均佔六度,剛好一圈兒三百六十度,取其正旺之氣。盈縮六十龍,實際是六十一龍,多一個戊寅龍。它是從亥左下開始排甲子,排法與平分六十龍相同。盈縮六十龍不是均分的,有寬有窄,這一點源自天度五行。它與一年365天相對應。盈縮六十一龍用來坐穴分金,與仙命論生克。
  • 人體五行是按照天地之五行變化的,五臟養生就看懂不懂五行了
    在說人取法天地的具體方法,我們還是有必要再把天地人三者的五行再重新捋順一下。因為這三者五行,都是按照東西南北中央五個方向來說的,所以內容非常豐富,但是在《我與內經》專欄,還不到全部展開的時候。所以還是只能進一步加深大傢伙兒對五行的一種理解,如何去理解五行能達到這種程度,那麼知道這五個方位說的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天地的五行這裡不說,從人體五行說起,也就是從人體五臟說起。黃帝內經原文較長,只選擇東方位置說下,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 五行到底是什麼?
    五行學說被廣泛用於中醫、命理預測以及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也都知道五行代表的物質為金木水火土,還有人更熟練掌握了其中的生克關係,比如水生木,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等等。那麼,五行就是五種物質嗎?有人說,這樣理解就狹隘了,其實,五行的實質為「五氣」。所謂「五氣」指的是風、熱、溼、燥、寒。其中,木對應風,火對應熱, 土對應溼,金對應燥,水對應寒。有沒有道理?自然是有的,也被中醫所運用。畢竟我們在解釋五行生剋的時候,為了形象,確實是拿五種物質在解釋,比如水克火,就說是水澆滅了火,用「氣」來解釋,就是寒氣中和了熱氣。似乎高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