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吉祥紋飾變化多 魚紋取諧音最吉祥(圖)

2020-11-29 人民網

原標題:歷代魚紋變化多 吉祥寓意取諧音

元代磁州窯黃釉褐彩魚紋盆

半坡魚紋盆

銅鏡上的雙魚紋

紅山文化玉魚

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演變歷史的魚紋,有著極其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最初的魚紋是先民崇拜的圖騰和生殖力的象徵,後來又隱喻男女之愛,並成為兵符和信物的紋樣。民間則巧妙地運用諧音手法,賦予了魚紋「富貴有餘」、「金玉滿堂」等多種吉祥寓意。

吉祥紋飾千萬種 魚紋內涵最豐富

地球上大部分的面積都覆蓋著水,生存在水中的魚,種類之多數不勝數,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早在遙遠的漁獵時代,我國古代先民就把魚的形象刻畫在陶器和玉器上;進入青銅時代後,在精美神秘的青銅器上又浮現了魚的身影;從秦漢至明清,魚紋不僅幾乎出現在所有門類的藝術品上,而且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其吉祥內涵之豐富,在傳統紋樣中堪稱無與倫比。

魚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可包含魚紋與其他紋樣組合而成的紋飾,如人魚紋、魚鳥紋、魚藻紋等,狹義上則指純粹的魚紋或以魚紋為主體的紋飾。

我國陶器上最早的魚紋,見於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的魚藻紋,紋飾較為粗糙,形象拙樸。

而仰韶文化半坡彩陶的魚紋則靈動得多,且有多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單體魚紋,第二種是復體魚紋,還有一種是綜合魚紋,即抽象魚紋,由魚頭或魚身、魚尾組合成橫式的直邊三角形。

在半坡魚紋中,又以人面魚紋最有特色。玉器上最早的魚紋,是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魚,但兩者的造型和製作工藝均有所不同。

良渚玉魚:腹部穿孔作掛件

魚和先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新石器時代的魚紋,有何象徵意義?一般來說,遠古時期的動物類紋飾,大多帶有圖騰的性質,但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上的魚紋應該不屬圖騰一類,因紅山文化的圖騰是玉龍和玉鷹等,良渚文化的圖騰是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玉魚更像是飾品和日常用品。紅山玉魚造型簡練,魚體扁平,僅在頭部鑽一孔,以示魚眼。外緣薄如刀刃,可能是用於剝皮割肉的工具。良渚玉魚十分寫實,造型簡潔明快,魚嘴微微凸起,用管鑽加工的魚眼十分清晰,魚尾分叉,刻有斜向的細線,魚的腹部鑽有兩個對穿孔,顯然是掛件。

半坡彩陶上的魚紋則另當別論,尤其是人面魚紋的神秘內涵,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有圖騰說、權力象徵說、巫師面具說等,甚至有人認為人面魚紋可能是外星人的形象。圖騰說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這種說法認為半坡人依水而居,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他們喜愛魚,崇拜魚,認為自己的祖先最初就是魚的形象,故把魚奉為氏族的圖騰加以崇拜。人與魚組合畫在一起,代表著人與魚共生共存。而半坡彩陶的抽象魚紋,很有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魚神,這種紋飾也是人們崇拜魚的表現形式之一。

雙魚紋銅鏡:展現男女恩愛的浪漫情境

青銅器上的魚紋,始見於商代,春秋時偶有所見,主要出現在盤等盛水器上。漢以後魚紋和「吉祥」正式掛上了鉤,漢代的銅洗底部不僅鑄刻有雙魚,其側面還題有「大吉羊(祥)」的字樣。在後世的對聯中,就有以此入對的,如:「晉磚五鹿宜子孫,漢洗雙魚大吉羊。」

到了唐代,雙魚紋轉移到銅鏡上,隨後成為廣受青睞的銅鏡紋樣,在宋金時期流行一時,而金代的雙魚紋鏡更是代表了金代銅鏡的最高水平,最為研究者所稱道。這類銅鏡多為圓形,取圓滿、團圓之意。銅鏡上的雙魚紋,常常一大一小,表示陰陽雌雄,均作旋轉對稱狀,佔據了整個鏡背的空間。造型手法以寫實為主,雙魚張口鼓鰭,尾鰭翻折,四周一般有動感強烈的水波紋,生動地再現了雙魚在水中暢遊追逐的場景。

對雙魚紋鏡的文化內涵和吉祥寓意,大多數學者認為,魚的繁殖力極強,魚紋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生殖力、種族繁衍的象徵,表達了人們對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的祈求。雙魚紋在此基礎上,又增添了新的內涵。雙魚一雌一雄,在水中穿稜嬉戲,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形象表現,表達了男女之間恩愛纏綿、形影相隨的生活情景,水波紋則顯示出浪漫氣息。有學者認為,這種反轉對稱的雙魚紋,就是一個充滿運動張力而又和諧美滿的「魚水之歡」紋樣,是寓意男女交媾的場面,它象徵著兩個生命在旋轉中追遂與融合,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正因為如此,雙魚紋不僅在銅器上有出色的表現,還被廣泛應用到玉器、瓷器、紡織品等器物上,發展成為人人喜愛的經典紋樣。

「魚傳尺素」成信物 「年年有餘」迎大吉

古代器物上的魚紋,其內涵還遠不止這些。古代的書信,稱為「尺素」,相傳古人為秘密傳遞信息,常將「尺素」藏在魚腹中傳給對方,後來改為用魚形匣子裝書信,於是就有了「魚傳尺素」這句成語。不僅如此,古人還常將「尺素」結成雙鯉形,故稱書札為「雙鯉」,在古樂府詩中,就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之辭。魚形物件後來又發展成信物,唐代開始出現了一種叫「魚符」、「魚袋」的東西。「魚符」是兵符,以銅製成,為鯉魚形,刻書其上,剖開分左右兩半,以備兩邊符合,作為調兵遣將時的憑證。「魚符」也用於標明官員的身份地位,並配以「魚袋」隨身攜帶,古代官員進出宮廷需以此證明自己的身份。

魚紋更多的吉祥寓意,是取自諧音。首先,「魚」與「餘」諧音,故魚象徵富足有餘。因而在象徵吉祥富貴的傳統紋樣中,常見魚的形象,如兩童子一人持魚形飾物一人擊磬的圖案,寓意「吉慶有餘」,取「魚」與「餘」、「磬」與「慶」的諧音。其次,魚有很多種,因不同的魚名有不同的諧音,其寓意也有所不同。如鯰魚的「鯰」與「年」諧音,由兩條鯰魚和柑橘組成的紋樣便寓意「年年大吉」。鮭魚的「鮭」與「貴」諧音,鮭魚紋便寓意「富貴有餘」。元代瓷器上多畫有鮭魚,張嘴、高鰭、圈狀珍珠鱗是其主要特徵。

鯉魚的「鯉」與「利」諧音,漁翁垂釣得鯉魚的造型或畫面,寓「漁翁得利」之意。年畫上家家買鯉魚的圖案,寓意「家家得利」。此外,古代還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鯉魚能跳過龍門,則化為龍。這個畫面也經常在鯉魚紋中展現出來,是歷史悠久的吉祥紋飾之一。

金魚是鯽魚的變種,錦鱗閃爍,儀態穩重。因「金魚」與「金玉」諧音,所以金魚在魚缸中遊動的圖案,便寓意「金玉滿堂」。另一種表示「金玉滿堂」的吉祥紋樣也很流行,畫面是一群金魚在水塘中遊動,水塘旁邊通常還站著一個婦女和兩個兒童。(鍾葵)

相關焦點

  • 傳統吉祥紋飾,古人如此講究
    戟諧音「級」,笙諧音「升」,因此這種紋飾寓意「平升三級」,希望人們官運亨通或者考試順利。圖自《中國傳統服飾·繡荷包》有的圖案在「平升三級」的基礎上又稍加變動,在瓶子裡除了三支戟外,多放了一朵蓮花,就成了「連升三級」。
  • 童騁: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
    一、最常見的八寶紋飾寓意欣賞八寶,簡而言之就是八件珍寶,是常見的吉祥紋飾,常稱之為吉祥八寶、八吉祥等。八寶有佛家八寶、道家八寶、民間八寶等。2、諧音寓意諧音寓意,就是用紋飾名稱的諧音寓吉祥之意於紋飾。最為典型的是筆、錠,取其諧音為「必定」,寓意所祈吉祥必定實現。
  • 「玉」意吉祥,玉器上的吉祥圖案你看懂了嗎?
    吉祥圖案玉器上紋圖表示人們所期盼的吉祥之意,但始於何時,今天已經無法考證了早在唐代的玉器上顯然有些紋飾圖案與吉祥內容有關。這也就是說,玉器的吉祥圖案最晚在唐代就已經有了,並一直延伸到其後的各代。記性寓意圖案內容很多,有的是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表示,有的則藉助動植物的特性以寓意的方式表示,也有的借諧音來組合成吉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福、祿、壽三個方面。
  • 那些蘊含吉祥寓意的玉器、玉雕同時含蓋著古人對民俗文化的解讀
    將這些表達美好吉祥寓意的紋飾圖案雕琢在玉器上,將玉器文化推向了另一個高峰。有利用諧音表示吉祥寓意的;如「魚」諧音「餘」,「猴」諧音「侯」、「蓮」諧音「連」,「獅」諧音「師」,「蝠」諧音「福」等等。另有引經據典的引用歷史故事表達美好的願望;如雕琢一隻昂首挺立的雄雞帶著五隻小雞的紋飾,取自經典《三字經》中「竇燕山,有異方,教五子,名俱揚」,為教子有方、一鳴驚人之意;有雕琢八仙與海浪紋飾,出自典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意。
  • 古陶瓷上的魚紋裝飾,都有什麼寓意?
    魚是中國古人生活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常被古人賦予祥瑞的寓意,《史記·周本紀》中便記載有「鳥、魚之瑞」的典故。從考古材料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現魚紋,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此後商周青銅器、漢代銅洗、唐宋以後的瓷器上,魚紋都是常見的裝飾紋樣,代表著多種吉祥寓意。
  • 現實中超級恐怖的動物,卻成為瓷器上的寵兒,寓意吉祥
    黃地粉彩五福捧壽紋奓鬥瓷器吉祥紋飾分類在古代,吉祥紋飾的可歸納為四類,分別是諧音類吉祥紋飾、紋飾本身即象徵著吉祥寓意、與宗教文化相關的吉祥紋飾、直書「壽」「卍」「大 吉」等吉祥文字的紋飾。乾隆朝瓷器以諧音寓意吉祥的紋飾有很多,如「瓶」與「平」諧音、「象」與「祥」諧音。乾隆時期集歷代制瓷工藝之大成的典型器物各色釉彩大瓶(瓷母),其器物腹部主題紋飾的一個開光內繪有大象背部駝一個寶瓶,寓意「太平有象」,象徵天下太平的吉祥之兆。
  • 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的名字
    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葳:清雅榮貴,中年吉祥,晚年隆昌。芝:英雄豪爽,多才巧智。柯:清雅榮貴,智勇雙全福祿有分。紋:勤勤懇懇,重信義。瑞:德光普照、吉祥如意。寶寶取名吉祥漢字 怎樣給寶寶取個吉祥二、讀音要合適讀音合適不單單是指名字讀音好聽
  • 傳統吉祥圖案——來自瓷器的祝福
    「吉祥如意」是中國人最常用的祝福語,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祝福。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來表達對未來的祝福與期盼,這一點也充分體現於中國瓷器上。中國瓷器常見的裝飾有三種,分別是動物形象、植物圖案和宗教紋飾。
  • 關於愛情的吉祥紋飾不是只有龍鳳鴛鴦,其實辣椒也可以
    但論及關於愛情的吉祥紋飾,其實從古至今都有很多更特別、更潮流的題材。蓮蓬:不僅可以吃還可以象徵愛情蓮蓬的寓意很大一部分和蓮花是撞「人設」的,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聖潔之意,在宗教題材的器物上也常常能看到佛陀菩薩是端坐在蓮蓬之上。
  • 最經典的傳統吉祥圖案:雲紋的歷代變化
    各行各業在構思如何表現「中國風」這個問題上時,往往會不約而同的使用到一個非常經典的紋飾圖樣——雲紋。無論是單獨一朵,還是成片成團,還是和其他圖案組合出現,只要是那種盤旋捲曲的線條式樣,我們都會覺得這很「中國風」。
  • 6000年前古人畫的魚紋,是原始圖騰崇拜嗎?
    從大地灣二期文化(仰韶早期)開始,細泥紅陶佔了上風,陶質細膩而緊密,這就促進了彩陶的進一步發展,大地灣一期文化(有前仰韶文化)彩陶佔陶器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數量之多實在出人意料之外,但就彩陶的紋飾而論,只有寬帶紋這種最簡單的花紋,這表明了當時的彩陶還處於萌芽階段,呈現出較多的原始性。
  • 常出現在諧音吉祥話中
    對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還舉辦了一個大家心目中最喜愛的猴子文物票選,來自17世紀江戶時代畫家狩野山雪的《猿猴圖》超級萌,勇奪第一。它夠不夠格你心目中的猴年吉祥物?  最普遍的,「猴」音同「侯」,意味著升官封侯,飛黃騰達;「猿」又音同「元」,象徵狀元——功成與名就,涵蓋了當時人們的兩大終極願望,因此,古代不少諧音的吉祥話裡都少不了它。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裡的猴比較萌  那麼,究竟怎麼用猴子表達吉祥話?
  • 古代瓷器上吉祥畫片圖案寄託了美好寓意
    二夾傳蘆諧音「二甲傳臚」,意寓科舉及第。據《史記》索引,上傳語告下為臚。科舉時,殿試後宣讀皇帝詔命唱名叫傳臚。傳臚之制始於宋代,進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閤門承接,轉傳於階下,衛士六七人皆齊聲傳名而高呼,稱為傳臚。至明代,稱會試第一名為會元,二三甲第一為傳臚。至清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粉彩「二甲傳臚」圖鼻煙壺】
  • 畫雞的畫家 雞年送吉祥國畫公雞圖賞析
    在中國國畫中雞的題材有著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雞報曉、雄雞報捷、金雞迎春、雞鳴富貴、聞雞起舞等等吉祥寓意,受歷代畫家喜愛。
  • 您了解我國民間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吉祥圖案是以象徵、諧音等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他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徵;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包括豐收;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誌之一。那麼您了解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 【藏界資訊】瓷器鑑定的重要方法——了解傳統瓷器二十四種紋飾!
    一、魚紋廣義上可包含由魚紋和其他紋樣組合而成的紋飾,如魚藻紋、魚鳥紋等;狹義上僅指純粹的魚紋或以魚紋為主體的紋飾。魚紋的表現手法有深刻、彩繪、模印、塑貼等。元、明、清瓷器中魚藻紋飾更為普遍,多用青花、釉裡紅、五彩表現單尾或雙尾魚紋,鯖、鰱、鯉、鱖或鯖、鮐、鯉、鯽魚四魚與水草組成的寓意紋飾。明宣德藍釉魚藻紋盤,以晶瑩豔麗的寶石藍色釉託起潔白如玉的魚藻,清麗動人。
  • 客廳掛什麼裝飾畫 吉祥國畫花鳥畫掛客廳最合適
    在家中掛畫是目前最流行的裝飾方式,將傳統國畫掛置在牆面上,是藝術融入生活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人們審美的提高更是為傳統書畫藝術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將傳統國畫作裝飾畫,是品味和檔次的提升,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 倪方六詳解古人眼裡最吉祥的4個字:囍壽卐回
    2015年3月5日  從過年到整個正月裡,「吉祥如意」都曾是古人最青睞的流行語。古人除了語言上表達吉祥,還利用字形從視覺上表達吉祥的願望。其中,以「囍」、「壽」、「卐」、「回」4字變化出的吉祥圖案最受歡迎,寓意也最為豐富……
  • 海馬、松鼠、蛙紋,這些看不懂的吉祥紋飾歷史來頭居然這麼大?
    中國的吉祥圖案從商周起流行發展了幾千年,圖形千姿百態,組合千變萬化,新生物層出不窮,同一個圖案可以進化出無數形態,甚至一個「壽」字的圖案就有上百種寫法,但無論是什麼圖案,寓意都是圍繞著財富、長壽、事業、情感,表達了千百年來人們最質樸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