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骨科醫院溫馨提醒: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老年人為何越走越慢?

2021-01-11 騰訊網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為什麼步行速度能預測壽命呢?

需要明確的是步速不會反映所有問題,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健康狀況。它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身體狀況。

走路需要骨骼肌肉系統、心肺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在內的各個器官的支持和配合。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可能是身體系統出現了受損現象,這就需要耗費他們比較多的能量,影響身體健康。

老年人為什麼越走越慢了?

身邊總有老人嘮叨「走路越來越不利索了上樓梯越來越費勁了」......這些症狀的背後,除了骨質疏鬆、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問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卻總被忽視的原因:肌少症

肌少症或稱「肌肉減少症」,35歲開始,肌肉存儲量就快速走下坡路,以每年0.3~0.8%的速度流失,力量逐漸減弱。到60歲,肌肉含量僅相當於年輕時的75%。若不及時儲存肌肉,會帶來諸多健康隱患。

日常久坐、缺乏運動、蛋白質攝入少、消化功能不好、不科學減肥等都會對肌肉流失造成極大的影響。

肌少症最大的危害就是跌倒。跌倒是老年人的「頭號殺手」。肌肉的減少和肌力的下降會使老年人下肢力量減弱,平衡感降低,導致老年人站立困難,使跌倒的風險增加3倍,老年男性致殘率增加4.6倍、女性增加3.5倍,並影響抗病能力和疾病的恢復。

如何自測老人是否存在肌少症危險?

亞洲肌少症工作組關於《肌少症的診斷及治療共識2019》中提到一種自測方法:讓老人連續從椅子上起立坐下 5 次,所需時間如果超過 12 秒,肌肉狀況可能不太好。

如何預防治療肌少症?

01

營養補充

肌肉的生長離不開蛋白質,健康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入的蛋白質量為:1.2~1.5克,多吃富含優質的蛋白的牛奶,蛋類,肉類。除了蛋白質以外,充足的維生素D以及抗氧化物都可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

02

抗阻訓練

運動聯合營養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抗阻訓練可增加老年人股四頭肌肌力及爆發力,有效預防老年人跌倒及發生骨折。高強度抗阻鍛鍊較低中強度抗阻鍛鍊更能顯著提高肌量和肌力,

相關焦點

  • 人上了歲數後,為什麼會越走越慢?走路快的人,壽命長?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近日有研究表示,一個人走路的快慢,可以看出壽命的長短,這是真的嗎?人在出生時,因為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是無法直立行走的,但是人有著很強的學習模仿能力,隨著成長,慢慢的開始學會說話和走路。
  • 老年人走路越走越慢,是不是意味著壽命可能越來越短,兩者有關嗎
    走路是我們正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運動了,它也是基礎的運動。它是一種溫和的鍛鍊方式,當走路進行時,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的配合。最近很多人的話題是說走路的速度的快慢是能夠決定人壽命的。到底走路的速度跟壽命有多大的關係?
  • 老年人壽命,和走路快慢有關嗎?長壽的老人走路都有三個特點
    走路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運動,它幾乎適合所有人,但是最近網上關於走路速度能決定人壽命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走路速度到底跟壽命有多大關係?它真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嗎?一、走路快慢跟壽命有關嗎?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走路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全身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夠順利完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走路速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活力。
  • 壽命長短從走路能看出來?研究發現:正確走路,或能多活15年
    不管是以前因為國家動蕩,社會不穩定壽命短,還是現在人口老齡化嚴重,長壽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話題。美國的一則報告指出,壽命長短和走路有一定的關係,引起了大眾討論的熱潮,壽命的長短真的可以通過走路看出來?
  • 手錶指針越走越慢是什麼情況?
    走時的精準度是打造一枚高端手錶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但畢竟這麼精細的東西,任何微小的問題都會造成走時或多或少的偏差。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只是出現在機械錶上面,就連幾乎沒有走時誤差的石英表也不能例外。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手錶指針越走越慢的情況呢?
  • 走路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60歲的老人,怎樣才能走出長壽的步伐?
    走路,是人們生活起居中不可或缺的運動之一,即便是每日宅在家裡的人,也免不了走上那麼兩步。儘管走路非常簡單,但如何懂得走「好」路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人在走路的時候,近百分之六十的肌肉群都參於其中,這時侯身體會耗費許多動能,無論是神經系統、肌肉群還是呼吸都必須共同發力。因此,走路也能夠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運動了。
  • 怎樣預測一個人能活多久?現代科學告訴你:這4個指標關乎壽命
    其實,預測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和壽命長短,可以觀察4個指標。 走路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發現,有氧耐力比血壓、血脂、血糖等,更能準確地預測死亡機率。如果一個人每分鐘走不了53米,且走不穩、易摔倒,表明身體機能很差。 想要提高走路速度,需從多方面入手。如果因為身體不適影響步行速度,應先就醫排查疾病,積極治療。其次,勤於鍛鍊利於改善有氧耐力。
  • 一個人壽命長還是短,從走路能看出來?以為是胡說,沒想到是真的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但不同的人壽命不同,有的人壽命很長,有的人壽命卻有些短。我們都喜歡長壽,不喜歡短壽。壽命的長短,從身體特徵往往能夠看出一二,比如說一個人會長壽還是短壽,我們能夠從這個人的身材、心態和身體情況中看出來。
  • 身體這4個指標或與壽命息息相關,不妨看看,你佔幾個?
    在古代醫療技術還不發達時,人們想知道吉兇禍福、壽命長短,都會去諮詢江湖術士,通過看手相、面相等方式判斷。但實際上,這完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不過是騙錢的把戲而已。隨著現代科學、醫療的不斷進步,為判斷生命長短提供可更為可靠的依據!科學並不能直接預測個人壽命,因為明天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和不可確定因素,誰都不知道天亮和意外哪個先來。
  • 機械錶不準怎麼辦,機械錶越走越慢怎麼辦,機械錶有誤差什麼原因
    機械手錶的實際誤差還是要受上面說的影響因素,每個地方溫度不同,每個人佩戴習慣不同,每個人每天戴表時間長短不同:比如有的朋友是坐辦公室的,運動少,也許哪天表還會因為動力不足而停掉,不要說誤差了;還比如,如果您在喇叭廠工作,一直處於強磁環境下,您的表怎麼都走不好。同樣一塊表,在哈爾濱和廣州的誤差肯定不同。所以實際佩戴誤差都不一樣的,也是誰都無法準確預知的。
  • 滬醫院骨科急診量增多 向企鵝學習走路防滑倒
    昨天,記者從上海長徵醫院、長海醫院、華山醫院、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等了解到,25日白天送往急診的病患人數沒有明顯波動,摔傷、骨折等患者也沒有明顯增加,下班後摔傷患者增加,急診也開始進入高峰。其實,真正的考驗在今明兩天!骨科專家們最擔心的是,一旦天冷結冰,手腕骨折等骨傷病人將集中出現。
  • 下雪後快讓孩子學企鵝走路,骨科醫生的防滑倒提醒太有愛了!
    骨科醫生們好有愛推出一份「冰雪天走路寶典」。其實,醫生們要告訴小朋友的就一句話請向呆萌的企鵝君學習走路!來來來,骨科醫生來給大家揭曉,為什麼學企鵝走路能在冰天雪地不摔跤!還有,要雙腳不停地小步向前走路,外八字是最好的,保證自身重心在腳下,步伐短,曳步走。
  • 為什麼自動機械錶越走越慢?
    現在很多人都會買上一塊或者幾塊自動機械錶,但是都不約而同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表越走越慢!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來給大家解答1、手腕活動量不夠,動能不足手腕太閒動也不動,達不到自動機械錶所需要的動能2、手錶受磁一般手錶靠近磁場會導致受磁,進而影響手錶走時快或者走時不準或者暫時性停走。
  • 一個人活多久,可以預測嗎?哪些指標,暗示你能長壽?希望你符合
    壽命長短,能夠提前預測嗎?希望你提前了解一下。拋開交通意外、自然災害、全球性疾病來說,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能夠活多久,是可以預測的,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例如可以通過握力器,測量出手勁大小,事實上,在幾年前,就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通過了解握力大小,判斷人們出現慢性病的風險。
  • 成都中山骨科醫院 你差點讓我失去一條腿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幾個月前我感覺我的右髖關節很痛,然後去醫院透了片,醫生說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比較大,然後自己買了一些止痛藥,吃了能緩解一些,但是不吃過段時間時間又開始痛,萬般無奈之下,我選擇做手術把它一次性解決;也不知怎麼回事頭腦發熱的我去了成都中山骨科醫院,這家醫院病人很少,所以用不著排隊,流程也很簡單,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家私人醫院!
  • 鳥類的端粒也能預測壽命?
    醫學上大家都知道端粒的長度與壽命有關,端粒越長,壽命也越長。科學家對此給出證明,他們或許在斑胸草雀的細胞中發現了一條真正的生命線。研究表明,染色體末端起保護性作用的端粒最長的鳥壽命最長。
  • 「銀輝生活」下雪天如何走路防摔倒?快來跟骨科大夫學幾招!
    今天,為大家介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大夫們推出的一份「冰雪天走路寶典」。其實,醫生們要告訴大家的就一句話:請向呆萌的企鵝君學習走路!為啥學企鵝走路能在雪地不摔跤?技巧關鍵是:走路搖擺這麼做的目的是控制身體平衡。
  • 走路慢也是病!中老年人走路鍛鍊要點大全
    走路作為一項運動,不僅不受場所和時間的限制,還對腰部和關節的健康有幫助。走路不僅能夠增加脊椎的骨密度,還能強化腰部、膝蓋和大腿部分的肌肉。但是,正確的走路姿勢是起到效果的關鍵。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或者過量的運動都會給腰部帶來負擔,誘發腰部和關節疼痛,甚至使疼痛加劇。走路前在運動之前,應該進行10到20分鐘的伸展運動,以提高全身柔軟度,防止運動過程中受傷。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
    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 為什麼老人走路越走越慢?怎麼做到人老腿不老?請記住養腿要趁早
    走路是我們最基本的一項技能。自從我們從嬰幼兒的時期學會走路以後,走路就要我們相伴一生。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走路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當然,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會慢慢減退,身體上的各種組織器官都在不同程度的慢慢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