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法律工作委員會(下簡稱綠會法工委)主持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下簡稱修訂草案)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聚焦野生動物保護中的現實困難與問題,以及對修訂草案的具體建議兩方面內容展開。
會議邀請了農業、林業、環境與資源法、刑法、行政法等領域的專家,以及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森林公安、野保志願者等相關領域代表共同參與討論,並特別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李成貴,全國人大代表趙曉燕與會聽取各方意見。綠會秘書長周晉峰與副秘書長馬勇也分別在會上提出對野保法修訂草案的相關建議。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野生動物的話題備受關注,2月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實施後,社會各界要求對野保法再次進行修訂的要求紛至沓來,也讓這部剛剛於2016年修訂實施的法律迅速的提上了再次修訂的日程。
會上,業內專家在對草案具體條款提出建議的基礎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關於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的問題上。有專家表示,2016年修訂實施的野保法,重利用輕保護,也為我國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的快速壯大提供了契機,這次再度修法,應該堅守保護定位,摒棄利用內容。
雖然在對於非法獵捕、持有以及鑑定野生動物方面有不同意見,但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野保法修訂應該遵循科學、理性原則,確保該法律成為貫徹並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一部重要法律。
與會專家代表的發言,綠會微信公眾號將陸續刊出,敬請關注。
(註:為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本次會議採納了「綠會指數」標準 (GMI, T/CGDF 00001—2019),如減少紙質列印材料,提倡自帶水杯以減少一次性瓶裝水的發放,節約糧食,線上線下同步舉行以降低碳足跡,垃圾分類等等。)文/子舒 審/綠宣 編/Angel